寒门状元(校对)第11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2679

  王禾跟苏敬杨几乎下意识地看向侍立一旁的云柳,之前他们对云柳还有些不服气,可涉及情报上的事情,他们也知道离不开云柳……但凡沈溪想知道的情报,云柳总能及时调查到,为沈溪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沈溪道:“明摆着的事情,叛军不会与我们正面交战。其主要目的,是骚扰我军,不令我军有机会驰援桂林府城……想来桂林府周边的叛军已开始有所动作,此时若我们还将更多精力放在柳州府,很可能落入叛军的圈套!”
  等沈溪把事情分析一遍,王禾跟苏敬杨相视一眼。
  没错,要建功立业,的确应该去桂林府,因为柳州府这边叛军数量不多。苏敬杨却有疑虑:
  “可是……大人,我军出兵临桂,是否太过冒险了些?毕竟后方尚未平靖,大军出柳州府往临桂,沿路县城俱为叛军所占,我们放弃坚固的城垣,跟叛军于荒野周旋……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利于我等啊!”
  沈溪道:“什么沿路县城俱为叛军所占,这里明明是我大明疆土,桂林和柳州早在秦代便归中央王朝管辖,大一统的思想早就深入人心。况且这里的民众多为汉人,我们沿着官道行军作战,难道优势不是在我们这边吗?”
  苏敬杨跟王禾对视一眼,沈溪说的话道理上没错,毕竟现在他们脚底下是大明疆土,属于“主场作战”,但仔细想想,自己带领的军队毕竟是客军,叛军大多来自桂、柳周边大山里的村寨,对于地形地貌更为熟悉,先就立于进可攻退可守的境地。
  想将叛军彻底歼灭,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民族矛盾,从唐朝开始就成为中央朝廷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西南地区大多为山峦丘陵,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许多少数民族部落生活其中,生息繁衍。就好像草原一样,就算中原王朝能打下来,也不会深入其中长久驻守,久而久之便被异族占据。
  沈溪又道:“叛军毕竟是刚放下锄头不久的农民,战斗力几可忽略不计,反观我们不仅兵强马壮,还有地方卫所兵马支援。本官就不信,叛军能掀起几朵浪花,之前你们不是愁没大仗打吗,这次就是绝好的机会……”
  沈溪此话一出,苏敬杨跟王禾突然觉得孤军深入叛军盘踞的桂林府,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毕竟之前他们一心寻找叛军主力交战,总不能事到临头退缩吧?况且正如沈溪所言,叛军确实是乌合之众,没什么值得害怕的!
  沈溪见苏敬杨跟王禾放下所有顾虑,决心好好跟叛军较量一番,心中松了口气。
  其实在他看来,西南各少数民族都是炎黄后裔,属于华夏民族分支。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改善民生。他想完成朝廷派遣的差事,也就是解决桂林府危机的情况下,在地方大力推广新作物,让百姓口粮问题得到解决。
  到那时,再考虑哪些部族不听话,需要教训一下。
  ……
  ……
  沈溪把出征的日子往后延了一日,目的是调查一下叛军的具体分布情况。
  苏敬杨、王禾等将领先后离开,中军大帐里只剩下马九和云柳,这也是沈溪最信任的两名属下。马九与云柳并不熟悉,甚至连云柳其实是女儿身都不清楚,他恭敬地征询沈溪的意见:
  “大人,属下是否把粮草、火炮等装车,等待兵马开拔?”
  这一路,马九基本都在充当运粮官的角色,因为沈溪手头除了总督府标兵外,其余兵马各有指挥,让马九过去调遣也没人听。
  沈溪给马九的权限很大,只是马九能力有限无法真正用上,只能逐步靠战功奠定自己在军中的地位。
  沈溪道:“你不必着急运送粮草辎重,此番兵马轻装上阵,只带两三天的干粮即可,遇到战事也不会用到火炮……”
  云柳听了沈溪的话,赶紧出言提醒:“大人,叛军若偷袭……”
  沈溪摇头:“此番进军目的,是一口气进驻桂林府城临桂,携带物资太多若中途遭遇叛军偷袭反而会被掣肘,而火炮在此等战事中不太可能派上用场,不如三军轻装疾行,大部分粮草和辎重留在柳州府!”
  云柳道:“大人,柳州府毕竟不是桂林府,防守方面漏洞颇多,这里恐怕……有失守的风险!”
  “放心吧!”
  沈溪道,“既然我选择将粮草辎重以及火炮等留下,自然会考虑到这一点……马将军留下如何?”
  “此番留守兵马大概会有千人,柳州府原有卫所兵会被我带上前线,如此也是为了防备地方驻军不听调遣。从今日开始,马将军便是柳州府最高指挥官,城中大小事项,一切由马将军决定!”
  马九听到这话,腿都快软了,沈溪突然差遣责任如此重大的差事给他,一点儿心理准备都没有。他干咽了口唾沫,道:“大人,属下……怕是不行啊!”
  连云柳也报以疑惑的目光看向马九,似乎不是很相信他的能力,因为云柳一直觉得马九唯唯诺诺,缺少带兵将领的自信。
  虽然苏敬杨和王禾平时做事张扬,但至少气势十足,马九身上缺少的就是这股气势。
  沈溪笑道:“没有行不行的问题,而是必须如此。我会将城内守军调走,防止有人不听从调遣,甚至暗中跟你作对。你放心,我会把所有火炮留给你,你守好马平城,只要我回来你的差事就算完成,这其中大概只有半个月时间……”
  沈溪故意把时间说得不长,为的是让马九放宽心。
  马九心中犹自打鼓,他从来没单独领兵过,虽然跟着沈溪打了许多仗,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帮忙打下手,沈溪让他怎么做他按照吩咐行事即可,很少有自己的主见。
  宋小城在办事能力上似乎比马九强,但这种强只限于跟人交流,马九属于那种不说话,就喜欢埋头做事的类型。
  沈溪对马九面授机宜,说了很多驻守城池的诀窍。
  马九没想到,自己担当的第一份重要差事就是领军守卫一座府城,而且这座城池目前连知府都没有,倒是有县令负责城中治安,而城防完全交由他,在军队驻守这段时间,城内戒严以及物资配送,都由他一手主导,县衙方面无权干涉。
  等于说,柳州府城完全为马九掌控,军政一肩挑,直接向沈溪负责,不需理会地方官府。
  云柳在旁听到这番交待,虽然觉得沈溪这么做有“任人唯亲”的嫌疑,但她心中多少佩服马九的执行力,而且她也一贯相信沈溪的眼光,所以并未提出质疑。
第一四九〇章
强行留人
  沈溪委命马九为柳州府城所在的马平县城守将,是他独自做出的决定,升帐议事时并未提及,也没跟张永和刘瑾私下沟通。
  次日,沈溪在兵马开拔前调兵遣将时说出来,将领们没多少意外,反而是监军太监张永怫然不悦。
  张永道:“沈大人可真会做事,将柳州知府问罪下狱也就罢了,现在居然随便委命一人镇守柳州府城,沈大人要将柳州府地方卫所将领以及大军后路安危置于何地?”
  王禾跟苏敬杨没什么看法,让他二人留守的话绝对不干,因为他们要跟沈溪建功立业,留守柳州府意味着功劳都会归别人,这是最不明智的选择!但听到张永唱反调,他们却不好说什么。
  沈溪是三军主帅,地位尊崇,但两位监军同样开罪不起,到底是皇帝跟前的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在御前告上一状,二人前程就毁了。
  因而张永提出意见后,所有人都默不作声,等沈溪出来镇场子。
  这会儿马九非常紧张,他原本就没多少自信,现在监军太监不同意,沈溪很可能会收回成命,在他看来,沈溪没必要为自己跟监军闹矛盾,他却不知,沈溪跟张永意见不合由来已久,早在土木堡时,沈溪就将张永晾在一边,从没听过张永任何意见。
  沈溪冷冷地瞥了张永一眼,道:“本官做何决定那是分内之事,朝廷委任本官统领三军,行军作战一切只管听从本官调遣,出了事情我可以承担责任,但若事前谁叽叽喳喳,那就是没把我这个主帅放在眼里。我提醒一句,谁不满尽管跟兵部去提,又或者跟陛下陈情,在本官面前胡乱指责,那是动摇军心,绝不轻饶!”
  张永怒目相向:“沈大人,您好大的官威,要吓唬谁啊?咱家可是陛下派来监督你的,你行事刚愎自用,怎的,咱家还不能说你两句了?”
  以前谁跟沈溪有矛盾,苏敬杨跟王禾一定无条件站在沈溪这边,但现在张永站出来嚷嚷,二人反倒不知该怎么办了。
  苏敬杨赶紧劝解:“张公公,您消消气,大人的安排想来应是当前最好的选择。马将军能力卓著,末将暂且找不到更好的替代人选,要不张公公您提出个折中的法子?”
  苏敬杨根本不关心马九跟沈溪什么关系,也不在乎是否有能力,他只是担心因马九令沈溪跟二位监军不合,影响他的功劳认定。
  正所谓神仙打架小鬼遭殃,苏敬杨知道自己在朝中根基不深,这次能否建功立业,一方面要看他在战场上的表现,另外就是看沈溪跟两位监军如何跟朝廷表功,但凡沈溪或者两位监军在上奏的时候贬低他一下,就算获得再大的功劳,那也徒劳,甚至可能战后被降职定罪。
  张永道:“军中这么多能人异士,非要找个连名字都没听说过的人出来执掌柳州府,柳州府城若因此失守,谁担得起责任?咱家说什么都不会同意!”
  沈溪没理会张永,反而看向旁边一直默不做声的刘瑾,问道:“刘公公跟张公公持同样的看法?”
  现在沈溪就问刘瑾,到底站在哪边。刘瑾怔了怔,心里琢磨开了:“虽说我跟张永一起前来军中担任监军太监,但我跟张永的关系原本就不那么融洽,与其指望他在陛下面前为我美言,让我有机会重回太子身边,不如多巴结一下新贵沈大人。”
  “这位沈大人不但得到陛下的器重,太子更是推崇无比。当初太子南下最想见的人便是他,若将来太子登基,这位沈大人在朝中的地位怕是无人能及,我现在不跟他打好关系,等于自找麻烦!”
  刘瑾原本就是趋炎附势之徒,他有足够的政治野心和头脑,也懂得明哲保身的道理,这是历史上他能趁势崛起的重要原因。
  此时刘瑾有些拘谨,道:“沈大人,咱家不过是宫里的普通执事,对于行军作战不是很在行,听闻您跟张公公曾在宣府和京师保卫战为朝廷立下大功,此等事还是您们商谈为妥,咱家不适宜过多过问!”
  刘瑾明显想抽身事外,他既不想得罪沈溪,也不想开罪张永,干脆来了个两不相帮。
  张永怒气冲冲:“刘瑾,你这是要做墙头草?好啊,咱家算是看出来了,你这家伙靠不住……哼,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嗯,什么东西!”
  张永的脾气原本就不好,这是个得势后容易忘形的小人,现在刘瑾落魄,他地位远在刘瑾之上,便觉得自己压过刘瑾一头,说话无丝毫客气。
  刘瑾微微一笑,权当没听到,头侧向一边,没有理会张永,这让张永越发生气。
  沈溪道:“你二人既为监军,这些事本不该你们过问,此事便如此定下了,若再有人啰嗦,一切从严法办!”
  张永此时被摆到一个下不来台的位子上,怒气冲冲道:“沈大人,您这意思,非要武断地委命一名拱卫我大军后路的守将?你……你这是置朝廷法度于不顾,咱家回去便参奏你一本!”
  因为张永的权限并不涉及具体军权,就算他生气,也只能在上奏一事上发出威胁,但这种事并不放在沈溪眼中,他做出“请”的手势:
  “那本官就恭候朝廷问罪的圣旨了……但在这之前,一切要根据本官说的来,诸位将军没什么意见吧?”
  苏敬杨、王禾跟风昭原等人,听到沈溪跟张永的对话,就算心中真有看法,也不敢表露出来了。
  明摆着的事情,出来帮张永说话,那就要得罪沈溪,说破了天,这次他们建功立业要靠战场上杀敌,而不是刘瑾和张永虚报功劳,所以还是维持跟沈溪的关系比较重要。
  ……
  ……
  张永气冲冲而去,但就算他怒气再大,也是徒劳,他手头没实权,所有事情都归沈溪调遣,没人听他的。
  其实张永只是气不过沈溪没给他送礼,若是换作平时,他才懒得管沈溪任命谁当守将,就算沈溪找个小兵小卒也跟他没关系。
  跟沈溪在中军大帐吵过后,张永气不过,紧忙回寝帐准备草拟告状的奏本,他要斟酌字眼,争取把沈溪告倒,至于利益得失他就不是很在意了,原本就是无根之人,张永做事从不考虑后果,因为他连个子孙都没有,就图心情爽。
  连张永都没能阻拦沈溪的任命,事情就此定了下来,马九正式出任柳州兵马总指挥,在大军出发前一天,已将柳州府城的防备事宜悉数接管。
  沈溪安排好一切,就等来日出发,三军轻装上阵。
  不带火炮,但火铳、弓弩等还是要携带的,还多多益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