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1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0/2679

  杨文招北上护送太子,未跟随沈永祺回宁化,杨凌和夫妇在得知李氏病故后,显得很是关心,一来是现在杨氏药铺跟沈家有一定关系,别人都看在沈溪这个当朝二品大员的份儿上才给杨家面子,李氏病故,杨家没道理不来。
  再是杨凌和夫妇关心杨文招在沈溪身边做事的情况,趁着沈明钧夫妇回来的大好机会,主动过来走动一下,讨好和巴结沈明钧夫妇,以便儿子将来能有更好的前程。
  这天晚上的家庭会议,除了沈永卓和沈永祺守灵外,其余人等都到了。
  沈明文坐在当首位置,而另一个首位则给了沈溪的父亲沈明钧,因沈溪现在在沈家的地位独一无二,沈溪这一房自然要突显一下地位。
  如此一来,老三沈明堂和老四沈明新,只能坐在桌子两侧,各房第二代媳妇坐到了后面,杨凌和夫妇则缀在桌尾,而那些小辈无论孙子还是孙媳妇,只能站着,听长辈商讨。
  沈溪不在,长孙沈永卓守灵,其实第三代子孙中已没人有资格说话,一切商讨要听明字辈的人作决定。
  原本应该是沈明文说话,但他的妻子王氏更喜欢表现自己,主动站起来:“明天就要出丧,需要的东西不少,亲戚朋友前来参加出殡仪式的不下二百人,场面上如何安排还得早做决定!”
  沈家祖坟在桃花村,从宁化县前往桃花村要走一天时间,所以实际出殡要比下葬早一天,来日就要入殓,沈家人抬着棺椁出发,经过一日后回到桃花村,再行下葬。李氏作为对沈家有巨大贡献的人,有资格入祖坟的,尤其李氏生前希望跟丈夫合葬。
  王氏开口,旁人都不说话,沈明钧也讷讷不言,此时周氏的声音从沈明钧身侧传来:“该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呗……”
  王氏有些不满:“这出殡可要花费不少银子,这银子你们五房出?”
  虽然沈明钧夫妇又馋又懒,而且为人霸道,但他们可不笨,上来就直指要害,无非想用激将法,让周氏赌气充大款。
  但周氏不是傻子,之前办丧事时她就说了,布置灵堂招待来宾的银子她可以暂时垫付,但出殡花销她可没打算完全承担。
  周氏冷笑不已:“凭什么是我们五房出,所需银子自然是各房均摊,难道你们不是娘的儿子媳妇?”
  这话说出来,空气中顿时弥漫起浓浓的火药味,王氏跟周氏不合,人尽皆知,两个人没在这时候掐起来已经是好的。
  谁都不服谁!
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
  沈明文作为沈家长子,按照道理讲长兄为父,见妻子被周氏顶撞,自然要站出来为王氏撑腰,怒冲冲地喝问:“老幺,你不管管你媳妇?”
  沈明钧脸色微微发红,看了周氏一眼,意思是让妻子不要胡乱说话,尤其他觉得周氏在母亲灵前耍横,有点儿破坏沈家好不容易得来的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沈明钧身上,他越发觉得窘迫,讷讷道:“至于银钱的问题嘛……”
  周氏知道丈夫不在乎那点儿花销,分明是要主动揽责在身,她赶紧打断沈明钧的话:“银钱分配问题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们五房,不能每件事都主动揽到身上!现在已经是各家过各家的日子……”
  王氏翻了翻白眼,不客气地喝问:“弟妹,你这话说得可真没良心,你现在有本事了,儿子中状元,当上大官,你也成了诰命在身的贵夫人,神气活现,但你别忘了你儿子是我们沈家培养出来的,是娘含辛茹苦养大栽培成才,你现在分明是见利忘义,忘了娘当初对小幺子的疼爱……”
  如果王氏不提“小幺子”这称呼还好,结果一入耳周氏顿火冒三丈了,怒不可遏地道:“哪个杀千刀的眼睛看到,我儿子是娘培养出来的?娘连选个读书人,都没考虑过我儿,若非他有本事,自行到宁化县读书,最后遇到恩人,或许现在他连个大字都不认识……”
  这话说出来,在场之人都面如死灰。
  王氏所言是沈家人最喜欢跟外人说及的,也是沈家除了五房外公认的“事实”,但周氏说的却是活生生的现实。
  沈溪能读书,完全不是沈家苦心栽培的结果,沈家第三辈中,获准读书,得到李氏栽培的其实只有两人,一个是大郎沈永卓,一个是六郎沈元,跟沈溪没什么关系。沈溪完全是靠机缘巧合,也是周氏拼命赚钱为沈溪开蒙读书。
  但其实那银子还是沈溪自己赚回来的,只是周氏不知道,以为儿子完全是自己辛苦一手带出,最终一鸣惊人,成就三元及第的美名。因此,她对于别人窃取自己的功劳非常在意。
  四房的沈明新赶紧站起来说和:“嫂子,弟妹,这些话还是别在母亲的灵堂前说吧,咱总归要商议一下,明日到底如何出殡!”
  周氏道:“娘举丧停灵,我们该做的事情已经做了,银子都是由我们五房垫付的,这笔钱将来如何归还,还是个问题。现在连出殡也让我们五房出银子,那宅子是否就此归我们所有?若不然,这事情没任何商量余地!”
  到了关键时候,周氏终于把问题摊开来说。
  沈家老太太病逝,沈家分家时财产归属问题,被周氏明确地摆上台面。
  周氏最在意的当然是土地和田产,但可惜沈家土地这几年相继变卖,成为养家的根本,除了为第三辈子弟娶妻生子所用,再就是吃喝拉撒用度,最后再被大房挥霍一部分,现在欠下一屁股外债。
  以前沈家的进项虽然不多,但因沈家人过的日子清苦,倒也勉强坚持下来了,但在沈溪当官后,沈家的进项没增多,反而更少,因为少了二房和五房这两个主要劳力,加上大房那边拿不到县学每年四两廪饩银进项,使得沈家完全处于坐吃山空的局面,难怪四房会选择分出去自己过。
  如果四房不分家,那就是四房供养整个沈家,三房那边虽然不用别人养,但也堪堪自给自足。
  周氏觉得,当初沈家大宅是五房出钱购买,后来从王家手里购回沈家祖宅也是她掏钱付的账,现在谈及谁来出钱的问题,当然要把宅子归属事先说好,不能五房买回来的宅子先是归沈家公有,回头老太太一死倒被大房继承了去。
  王氏这下不干了,再次跳起来耍泼:“怎么着,你们五房还想把沈家大宅和祖宅窃为己有不成?哼哼,说出去,你们可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在母亲的灵堂前谈分家,就算再有道理,也会被世人唾弃,周氏也明白这个道理。
  王氏趾高气扬站出来说话,也是看准了这件事宣扬不得,否则会对沈溪在朝中的官声有损。
  周氏怒目相向,喝问:“谁说我们要窃占大宅和祖宅了?该怎么分,就怎么分,娘的意思是不能分家,我们不出来挑这头,只是关于娘出殡的问题,我们只出自己应该出的那部分……”
  “沈家五房人,就算二房那边没个正主,也是分成四份,我们五房只出两成五。现在既然是大房当家,那就先由大房垫付,等出殡之事结束后,我们自然会把自己的那份儿给补上……”
  周氏就是仗着自己有银子,现在沈家上下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就算沈明钧有妥协之意,但只要周氏坚决反对,别人休想从五房这边拿到一文钱。
  沈明文一拍桌子,喝一声:“老幺……”
  沈明钧一张木讷的老脸烧呼呼的,但他知道自己无法说服妻子,也没法让其他几房屈服,干脆来个缄口不言,什么都不过问,管大房跟自己媳妇争什么,他就低着头坐在那儿,装起了木塑的菩萨。
  场面有些尴尬,所有人都不说话,这会儿谁也拿不出供李氏出殡的银子,谁出来说话,那就要负责任。
  王氏却不管那么多,王氏这次没有再盯着沈明钧夫妇,而是看向一直躲在后面默不做声的谢韵儿,因为她知道谢韵儿现在的地位,沈溪后宅真正当家的可不是周氏,而是这位状元媳妇。
  谢韵儿守着一个强势的婆婆,依然把沈溪的经济大权掌握在手中,就因为她出身大户人家,知书达理,而且对沈溪的事业提供很大的帮助。
  再则就是有沈溪力挺,周氏好几次都想把谢韵儿的财政大权抢回来,都没成功。
  王氏道:“小幺子他媳妇,你是我们沈家的孙媳妇,在这种时候照理没说话的资格,但你现在可是朝廷命官的正妻,又是诰命,难道你想让你丈夫被人戳脊梁骨?这银子,五房不出,你总该出吧?”
  以王氏的想法,自己欺负不了周氏这个泼妇,对付一下沈溪的妻子,而且是个小辈,那必然易如反掌。
  柿子挑软的捏,她现在专门针对谢韵儿,逼谢韵儿下不来台。
  但显然王氏低估了谢韵儿的本事。
  作为沈溪的正妻,沈溪做官这几年常年在外,谢韵儿几乎以一人之力将沈家重担给挑了起来,在为人处世上可说是非常老到,王氏在她看来就像跳梁小丑,就算面子上要保持对长辈的尊敬,但私下里却没太把王氏的话当回事。
  论能力,谢韵儿可比周氏强多了,否则也不会到现在,谢韵儿能掌管着沈溪内宅的经济大权,而不是周氏指手画脚。
  谢韵儿冷静地行礼,回道:“大伯母,不是做侄媳的不开眼,只是这件事,原本就跟我们小辈无关。祖母出殡,自然是按照世俗规矩来,沈家尚未分家,出银子的事,怎么也轮不到我们不是?”
  在谢韵儿看来,出殡费用应该是自己的公公婆婆跟沈家第二代人商议,她只是过来旁听凑热闹,可没准备淌这摊浑水。
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
  王氏暴跳如雷,但却拿五房人没辙,谁让沈溪没回来呢?
  如果沈溪回来奔丧,事情反而好说开,即便是担心人言可畏,沈溪也会主动拿出银子来办理好老太太的丧事,但可惜此时沈溪正在湖广那边领兵打仗,无法兼顾家事,连皇帝都没下旨让沈溪卸职回家参加李氏葬礼。
  再者说了,就算沈溪接到老太太死讯往回赶,时间上也赶不及,李氏毕竟二七就要下葬,沈溪从湖广南部回来怎么都要走上半个多月。
  王氏嚷嚷道:“乱了乱了,看看现在沈家成什么样子?这个家干脆分了得了,上下根本就不是一条心,现在各房都在算计得失,这算什么?”
  “索性闹到官府,让天下人都来看看我们沈家的笑话,让人知道,原来状元娘是个小肚鸡肠的毒妇,居然连老太太病逝都舍不得拿银子出来下葬……”
  王氏想的是沈溪当官,如果老太太丧礼上闹出什么笑话,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沈溪,那就干脆把事情闹大,让沈溪在朝中不落好,以此来胁迫周氏出银子。
  可周氏偏偏不吃这套,她不觉得沈家的笑话能影响到自己儿子的前程,她是那种见识浅薄又自以为是的女人,换作别人或许真的有诸多顾忌而吃下哑巴亏,但她不会,儿子的名声在她看来纯属浮云,最重要的是她有面子,不能因为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影响荷包。
  周氏冷笑不已:“闹就闹,我就不信我儿子当朝二品大员,打官司还会输,哼,我倒要看看最后谁吃亏……走,相公,我们先过去为娘守灵,咱该说的话都说完了,什么时候把大宅的归属权先定下来,什么时候我们才出银子,否则没门儿!”
  周氏觉得自己已经没脸没皮,没必要跟王氏一般计较,就是要拿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精神,让大房那边去闹腾。
  大房闹腾得越凶,周氏心里越觉得解气,这也是她之前在沈家受了二十年的窝囊气的一次总宣泄,她可不觉得自己在这问题上有什么错误。
  五房人在这种大家族的会议场合自然是共进退,周氏要走,谢韵儿只能跟随。
  唯独沈明钧有些不情愿,现在商谈他老娘的葬礼,结果他要跟着媳妇撂挑子走人,这让他觉得自己不孝。
  恰恰,沈明钧是那种愚孝之人,这也是为什么周氏吃了一辈子的亏,到现在还要被人胁迫的根本原因。
  四房的沈明新站起来拦到前面:“老五,老五媳妇儿,现在事情还没商量完,你们别走啊!”
  周氏见沈明新阻拦,虽然知道沈明新在这问题上没有过错,可她还是有些生气,因为当初自己儿子没机会读书,便是因机会让给四房的六郎沈元,以至于到现在,她看沈家谁都不顺眼。
  周氏道:“四伯,您这是作何?我们该说的话,都撂下了,怎么叫没商量完?”
  沈明新道:“就算弟妹你觉得五房不该独自承担娘出殡的开销,那也该直接先把自己要出的那份拿出来,我大致算过,娘出殡大概需要花费二十两银子,我们四房出四两,你们五房出四两,如何……”
  听到这话,周氏不禁一愣,感情沈明新不是来威逼她的,只是来跟她商量出银子比例,四房那边似乎比五房还想早点撇清跟沈家这个大家族的关系,现在直接拿出四两银子,就想把所有事情就此揭过,之后四房便不再理会出殡的开销问题。
  等李氏下葬,四房也不会争什么大宅、老宅,因为四房觉得那些本来就是不属于他们的东西,他们既不是出钱人,又不是沈家长子嫡孙,要继承也跟他们无关,还不如等儿子中举后,跟着出去享福。
  就算沈元中不了举人,只是个秀才,但以其府学增生的身份,沈明新夫妇在宁化县有算是有脸面,将来沈元可以开设私塾当先生,教导学生,娶妻生子,而沈明新自己做木匠养小儿子,一家人父慈子孝,其乐融融。
  毕竟现在沈元年纪尚轻,未到二十岁,将来中举还有大把机会,根本没必要着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0/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