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状元(校对)第10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2/2679

  当第一锅铁水放出就得到三千斤生铁时,高炉炼铁的高效率震惊了所有人。
  可惜的是,由于材质的延展性问题,这个时代钢铁并不能直接用于铸炮,而是需要用铜来铸造。
  钢铁厂在连续生产十锅铁水后,第二个用于炼铜的高炉也竖立起来,但由于铜矿石有限,仅仅炼制了一锅铜水便暂时闲置。不过就是这一锅铜水,便足足铸出一百根铜炮管,然后沈溪从中择优选取十根用来铸炮。
  到五月底,第一门经过改良的佛郎机炮问世。
  武昌钢铁厂这边生产的佛郎机炮,比之前京城铸造的佛朗机炮性能更好,口径相当,但威力、杀伤力大了一倍有余。
  沈溪亲自培养了几名炮手用来试验火炮,总的来说效果还可以,他准备在年底前铸造出一百门这样的火炮,用来装备湖广地方军队。
  沈溪想打造一支真正可以派上用场的精兵,装备新式佛朗机炮是第一步,而改造小型火铳,造出在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大行其道的燧发枪,则是下一步的重点。
  目前大明军队主要装备的是火绳枪,火绳枪的劣势在于发射速度慢,效率不高,且因火药添加的问题,容易造成炸膛、卡壳等情况。
  之前在沈溪主张下,工部制造了一批模仿佛郎机炮结构的散弹火铳,在土木堡以及其后的京师保卫战中大放异彩。
  但这种散弹火铳需要两手装填,后坐力强,对士兵的素质要求很高,加之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面对鞑靼人的骑射,只能用步兵方阵来掩盖其种种不足,大大限制其发挥。
  若改造成燧发枪,即便仍旧无法制造制式子弹,但可以通过改造,简化火枪装弹和射击过程,提高发火率和射击精度。之前火枪手的效率为每分钟一发,经过改造以及专门训练,可以提高到每分钟两到三发。
  另外,火绳枪遇到风雨天气,火门里的火药不是被风吹走,就是被雨打湿,以致不能发射;有时还没有瞄准好,就过早地误放了。而变成燧发枪后,扣板机龙头下压,因弹簧的作用与火石磨擦发火。
  这样一来,不但克服了风雨对射击造成的困难,而且不须用手按龙头,使瞄准更为准确,随时都可发射。
  此时沈溪身边马九不在,云柳和熙儿也被派出去打探湖广全省的情报,导致出现他手下一时间无人可用的窘迫状况。
  杨文招和沈永祺始终不能担当大任,其余车马帮弟兄也没有谁表现出过人的天赋,很多事只能由亲力亲为。不过正因为如此,沈溪可以藉此打发无聊的时光,减轻孤独感,否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落寞太让人难熬了。
第一三七〇章
相见
  五月二十八,沈溪收到谢迁自江南发来的信函。
  因为不想暴露行藏,谢迁没有透露具体是在何处写的信,沈溪也就无法回信。
  信中,谢迁谈及马九已跟他会合,如今正在南直隶找寻朱厚照的下落,下一步谢迁准备前往苏州府太仓州的镇海卫,登门质问镇守太监刘瑾,到底将太子藏于何处。
  结果当天晚些时候,沈溪刚刚从城南工业区回到总督衙门,便见到有人在总督府大门外的石狮子后面探头探脑。
  “什么人?”
  杨文招这些天都跟在沈溪身边,充当沈溪的贴身侍卫,其实就是跟沈溪学本事,见到有人形迹鬼祟,他立即上前喝问。
  那人转过身来,尽管天色暗淡,但沈溪瞧见那张小脸便知道大事不好……不是朱厚照那熊孩子是谁?
  太子居然真找来湖广来了!
  “先生?”
  等看清楚众兵士环绕中的沈溪,朱厚照兴奋地冲了过来,脸上黑漆漆的,也不知多久没洗过脸,身上衣服邋遢,估摸十天半月没有换洗过,想必一路风餐露宿,吃了不少苦。
  见到太子如此凄惨的模样,沈溪原本想喝斥几句,最后改变了主意。
  沈溪对杨文招等人摆了摆手:“这里没你们的事了,回去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去工坊好好看着,不要耽误工作……我这边有事,任何人皆不得靠近我的书房!”
  沈溪带着朱厚照进到总督衙门,一路来到后院书房,路上朱厚照想说什么,都被沈溪抬手阻止。
  沈溪不想听熊孩子的废话,先憋憋他,让他知道自己在生气。
  终于来到书房,朱厚照迫不及待道:“先生,为何见到我,您不高兴?难道您觉得我不应该来你这儿吗?”
  沈溪摇了摇头,冷笑不已:“那你觉得作为一国储君,应该擅自离开京城吗?别跟我说大明江山社稷不及你游山玩水来得重要……千里迢迢到湖广,沿途大江大河无数,若路上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可有想过大明基业?”
  朱厚照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我就知道先生要拿这个说事……我不过就是想到地方看看,了解一下大明江山到底是何等模样,这也有错?”
  “而且此番到湖广,是我南下游历的最后一站,之后,我便会动身返回京城。先生,如果你不喜欢我来给你找麻烦,我这就离开,是死是活跟你没有任何关系!”
  或许是一腔热情被沈溪的冷水泼了回去,朱厚照说话时带着一股怨怼,看样子是怪沈溪伤了他的自尊心。
  沈溪想说,你这熊孩子,出来游山玩水可以去别的地方,来我这儿做什么?
  我又不是领兵打仗,也不是出来为官享福,你到我这儿来不但是坑爹坑娘,而且还坑先生。
  如果你老爹挂了,你这个太子又杳无踪迹,以朝中那班重臣的尿性,肯定会在藩王中择一宗室子弟继承皇位。
  又或者你在路上被人宰了,死得无声无息,你老爹老娘左等右等不见你回宫,心急如焚而逝,江山还是得易主?
  可以说,天下人全他娘被你小子坑了!
  不过,人已经到了湖广,沈溪再喝斥也于事无补,沈溪只能想办法尽快把熊孩子送回京城,确保其一路平安即可。
  但沈溪无法保证在这段时间京城局势不会发生变化,现如今只能期冀朱祐樘能多活一段时间,至少能跟历史上那样,活到弘治十七年底或者是弘治十八年,把朱厚照失踪这件事的影响给冲淡。
  “你出来多久了,又去过何处,这一路见闻如何,能说的都说来听听吧!反正你也到了湖广,我允许你在本地停留三天,之后就会送你回京城。如果有什么意见,你回去之后尽管找陛下申诉!”
  沈溪没好气地说道。
  朱厚照听沈溪的语气,以为原谅了他的行为,眉毛一振,嘿嘿笑出声来:“先生只给三天时间,是否太少了些?我可以在这里停留十天半个月,跟先生学一些知识,回去后对治国也有益!”
  你小子说话怎么也学会弯弯道道了?你从哪里察觉出,跟着我能学到对治国有用的东西?
  沈溪当即否决:“此事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你不走,就算是五花大绑我也要派人押着你上路。从湖广到京城,这一路至少得一个月,你觉得,若在这期间朝廷发生什么事情,你我能担待得起?”
  朱厚照一脸不以为然,撇撇嘴道:“先生说的哪里话?我不过是出来玩玩,京城能出什么事?”
  “你不知道,我这一路上我可增加了不少见闻,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听的,好看的,还有民间疾苦……嘿,都见识过了!这外面的世界果然如你以前告诉我的那样,跟书本上的内容完全不同,哎,这个……”
  熊孩子打开了话匣子,在沈溪面前唠叨个没完,完全不把沈溪的警告当成一回事。
  也许,读万卷书确实不如行万里路,朱厚照这一路上收获匪浅,对他将来治国有莫大帮助,但沈溪仍旧坚持要尽快送其回京。
  如果历史上朱祐樘能活个七八十岁,沈溪不介意朱厚照在外面多走动走动,了解民生现状,并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难题。但问题是弘治皇帝一直重病在身,随时都有可能驾鹤西归,若朱厚照不在京城,京城出现任何危局,都不是他沈溪能承担的。
  当然沈溪不能把历史上朱佑樘的生平拿出来说给朱厚照听,告诉他你老爹快死了,你出来是自找麻烦,有可能把你的皇位给丢了。但沈溪仍旧要对此表达自己坚定的态度,指出种种可能,让熊孩子长点儿记性。
  沈溪伸手打断朱厚照的话,问道:“你觉得京城不可能出事,是吗?你可有想过,陛下一直在生病,你此番南下,陛下知晓此事,必然被你气得病上加病……若陛下病情有变,你又在外地,请问你母后可以依靠谁?”
  朱厚照眯着眼睛想了想,神色迷离……沈溪所说的事情太过离奇,他根本想象不出自己老爹会突然病逝。
  朱厚照尝试着辩解:“可是……我出宫的时候非常小心谨慎,父皇怎么可能会知晓?”
  沈溪拍了下朱厚照的脑袋:“你怎么脑子比猪还笨?你失踪一天两天,东宫太监和侍从或许会担心陛下发怒,隐瞒不报,但你连续三四个月不现身,还指望陛下不知晓?你当你的那些先生和东宫近侍都是摆设吗?”
  “实话告诉你,如今陛下已委派谢阁老到南方找寻你的下落,如今已经往苏州府去找刘瑾算账了!若被他知道你来了我这里,上奏陛下,陛下能饶过我?”
  “什么!?你是说谢大学士已经知晓是刘瑾帮助我离京的?”
  朱厚照满脸惊讶,过了好一会儿才讪讪笑了两声,说道:“不过我离开前,已经千叮呤万嘱咐过刘公公,让他不要把事情说破……”
  看到沈溪似笑非笑地盯着自己,朱厚照只好耸耸肩:“好吧,这次的确是给沈先生和刘公公找了一些麻烦,不过只要我不说出去,沈先生和刘公公也不说破,没人会知道这件事。”
  朱厚照一脸天真烂漫,好像他做事面面俱到,怎么都不可能连累到沈溪。
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
  沈溪知道,跟这熊孩子说道理无异于对牛弹琴,与其浪费口舌,不如上强制措施,将熊孩子绑回京城。
  给朱厚照废话半天的结果,很可能就是自己的想法也会被熊孩子带偏,那还不如直接摊牌,让他知道自行其是的严重后果。
  “来人!”
  沈溪突然大喝一声。
  门口杨文招等人一直在等候,闻声推开门进来,杨文招用征询的目光看向沈溪,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沈溪道:“这位小公子,乃是由京师到湖广来寻亲访友的朝中权贵子弟,本官暂时无暇招待,派人将他安顿在驿馆内,好生款待。记住,绝对不能让他离开驿馆半步,出了什么事情,唯你等是问!”
  杨文招眨了眨眼,一时间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郎,虽然个子较高,但看上去一脸稚气,甚至年岁可能还没他大,杨文招实在想不通,沈溪有什么道理在意这样的少年……
  但命令毕竟是沈溪亲口吩咐的,杨文招小时候就最听沈溪的话,现在沈溪当官了,他更是对沈溪有了一种盲目崇拜的心理,尤其是他现在在总督府当差,往来都是高官,他又对很多新鲜事物不了解,只能听从沈溪的命令行事。
  朱厚照不满地说道:“先生,您这是什么意思?我千里迢迢到湖广找你,你给我甩脸色看也就罢了,甚至不让我住在衙门里,而要去住什么驿馆……你……你不会把我当成洪水猛兽敬而远之吧?”
  沈溪心想,你个熊孩子,真拿自己当盘菜啊!除了你太子的身份,我作何要礼遇你?你留在总督府,若是被朝廷知晓,那我就是知情不报,朝廷甚至可能怀疑是我教唆你南下。
  反之,将你安置在驿馆内,即便出了什么事,我也有理由跟朝廷解释……就说你私自跑来见我,结果未能进总督府,自己在驿馆住了几天,便北上回京了。
  沈溪现在头疼得紧,是否该把朱厚照来过湖广的事情跟朝廷如实相告,这是个两难的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2/26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