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98/1395

  “这家伙回到东京后,不甘就此淡出军界,上下活动,他的岳父永幽元彦也识趣,主动把千娇百媚的小女儿雅子送于我暖床,去年年底我入主参谋总长宝座后,这家伙到我府上活动更勤了,多次向我表示忠心!我见他谈吐不凡是个人才,于是通过运作,将其任命为第四师团长,接替无能的松井命中将的职务,随后把重新编整的第四师团调到满洲驻屯。”
  “关东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原本就是我的便宜岳父的老朋友,并且在二二六事件上还特意关照过山下奉文,使得山下奉文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今年编成新的军团的时候,才得以从那么多师团长中脱颖而出,成为军团司令职务。”
  “这次马来作战他指挥得很出色,照理说英国人已经打败了,哪里又来新的战报?莫非与北面的安家军有关?”
  今田新太郎一脸佩服:“总长大人英明,确实是和安家军有关……一伙参谋人员先斩后奏,主动进攻安家军,结果却被揍了个灰头土脸,损兵折将,于是把责任都推到了战死的主官身上。山下将军心如明镜,但事关重大,却不得不采用了参谋们的报告。”
  石原莞尔摆摆手:“也不是我未卜先知,支那派遣军的情报机构早就把叙府和南华广播电台的新闻送到大本营了,不过没有二十五军的具体战报,包括天皇陛下对此都是半信半疑,而我们的那些对手更是一口咬定这是安家军无中生有的造谣行为,目的是打消帝国的大陆战略!”
  说罢,石原莞尔拿起电文,找出属于山下奉文的电文仔细阅读,看完后沉思一下,又拿起山本五十六的电文,脸色又惊又喜,最后哈哈大笑:“好好好,有了这些,我就有信心说服天皇陛下了,再次坚定不移地站到我的一边来……走,现在去皇宫,我要亲自觐见陛下!”
  车队很快抵达位于市中心的皇宫。石原莞尔下车后,发现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大将已经在等候裕仁接见,他连忙走了过去,微笑着向永野修身打招呼:“永野阁下,难道您也是为马来亚的冲突而来?”
  永野修身是个坚定的南下派,一向主张日本积极向南不断扩张,向东南亚、澳洲和印度进军,看到石原莞尔这个与自己意见相同的陆军最高首脑,也是一脸笑容,反问道:“石原君,难道你不是吗?”
  “我自然是!”
  石原莞尔点了点头:“现在陆军内部蚊子多得很,从参谋本部到陆军省,从军事参议院到教育总监部,还有各个方面军、派遣军、军团、师团和殖民地驻屯军队中,要求重新调整大本营战略的将佐多如牛毛,叽叽喳喳让人讨厌,现在已经必须到了必须由天皇陛下出来一锤定音的时候了!若是任由那些目光短浅的将领胡作非为,把帝国有限的资源拖入到支那的战争泥潭中,等待帝国的将会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对不起,石原君!”
  永野修身大为感动,向石原莞尔深深地鞠了一躬:“在此之前,苦于没有充分的理由,同时提防有人说我们海军只顾自己,因此军令部及海军省无法给予石原君更多的支持,使得石原君一直孤军奋战,永野为石原君的崇高品德感到钦佩!现在好了,我们海军已经有了充分的理由证明,南下才是唯一的出路,我相信天皇陛下会做出最终的圣裁的!”
  “这样就好!”
  石原莞尔欣慰地说:“永野阁下,我知道您的难处,海军中的百武源吾、米内光政等人也在背后寻找您的缺失,您谨慎一些也是应该的!现在我们联手施为,时间还不算晚!”
  这时,天皇近侍宣召永野修身觐见,随后又把石原莞尔一并叫了进去。
  上午十点,担心遭到神秘武器打击、愤怒与恐惧兼具的裕仁天皇召集“御前会议”,先将几份电文重重地掷到军事参议官杉山元、教育总监梅津美治郎、陆军省军务局长武藤章等人面前,随即大声咆哮:“你们就知道打、打、打!支那是那么容易被征服的吗?支那有着无边无际的战略纵深,全境加上安南、暹罗有六亿多人口,而帝国还不到一亿,加之对方拥有雄厚的西南工业基地,枪支弹药充足,随时可以补充前线作战所需,若我大军皆用于进攻支那,你们明确地告诉我,何时才能结束战争?难道非得把帝国勇士的生命和有限的资源,全部扔到支那战场,你们才会甘心吗?”
  “从去年战争开始到现在,陆军一再让朕失望,连番大战损兵折将,有辱国体,虽最终占领支那北部地区,但在淞沪、浙东及山西那几笔糊涂账又该怎么算?大量的飞机、大炮、枪支弹药消耗,取得的战果却寥寥可数,战前制定的‘三个月灭亡支那’的计划,成为列国闲话的笑柄!尤其可憎的是那些俘虏,他们为什么不选择‘玉碎’,以实际行动向帝国尽忠,反而像猴子一般任人游街展示,到后来干脆为敌人做修桥铺路之事,可恨可恼!”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在参谋总长石原君的率领下,帝国迅速扭转了被动局面,先后占领兰印群岛和远东,现在又取得了马来亚、缅甸东部和南部地区,将帝国的影响力一举扩大到了印度洋,国力为之成倍扩大。朕现在非常疑惑:既然已经证明了南下战略是正确的,为何某些将领还要孜孜以求谋得对支那大陆的控制权?你们以为那很好玩吗?那是要以无数的生命为代价,并且会把帝国拖入深渊的莽撞举动!”
  “前段时间朕见你们争论激烈,想着或许你们自己内部能够取得意见的统一,但从现在的情况看,对你们不要抱有什么好的期望。你们先看看电报……”
  在裕仁威严的目光下,杉山元、梅津美治郎、武藤章等人战战兢兢地拿起电文,相互传看,心中叫苦不迭。
  “看到了吧?对方的战机铺天盖地,帝国的空军根本不是对手,对方的坦克成百上千,仅仅深入马来国境的坦克就有四五百辆,再加上其庞大的装甲车、摩托车和运输卡车车队,一次大型战役出动的车辆竟然在三千辆左右!”
  “尤其让人感到震惊的是,对方竟然拥有一种前所未有的飞弹,它来无影,去无踪,精确度极高,一艘轻型巡洋舰竟然被直接命中,被炸得粉身碎骨!在对方飞弹的打击下,拥有大量防空炮火的两个大型港口,无法做出任何反应,即陷入火海之中……很难想象这种威力巨大的飞弹命中我们的重巡洋舰、战列舰、航空母舰,甚至是朕的皇宫,是一个什么灾难性的后果!”
  “试想一下,若是陆军在支那港口实施登陆作战的时候,突然遭到这种飞弹的袭击,帝国的士兵和他们的装备,几乎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即沉入大海,而前线的将士得不到海上补充,物资断绝,这个仗还怎么打?难道要让朕再体验一把西西伯利亚的可耻惨败吗?还有,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这种飞弹的射程有多远,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发射的,难道非得触怒对手,把目标瞄准东京皇宫,诸君才会觉得开心是吗?嗯?!”
  身穿制服的将领个个如丧考批,内阁大臣人人低头肃立,而直接受到斥责的几位将领,慌忙磕头谢罪,连呼不敢!
  裕仁发泄一番,心中舒服了许多,语重心长地说:“马来半岛发生的战事充分说明,在没有搞清楚对手藏匿有多少秘密武器,在没有把握克制对方的飞机、坦克之前,绝对不能自行扩大在支那的战事,否则只会把帝国有限的兵力,陷入中国战场的泥潭,最终难以自拔!你们自己好好想想吧!”
  裕仁起身拂袖而去,把自己的态度明确地带给了众臣和海陆军将领们。
  由于事前得到吩咐,宫内大臣并未对裕仁的“玉音”做任何记录,和掌玺大臣一起退了下去,把会议现场留给内阁和军部。
  近卫文麿首相主持会议,他大声说道:“陛下前两个月才为陆军取得的辉煌胜利感到骄傲,但最近又陷入了某种忧虑之中,夜不能寐。内阁完全拥护陛下的圣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解决支那问题的要领其实不是占领,而是逐步分化,支那人口太多,版图太大,全民皆兵,帝国要将之吞并,无异于蛇吞象,因此在有安家军这一强敌的前提下,我们的军事打击和占领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我们需要的是利用对方的内部矛盾,把支那反复肢解分割成若干个互相独立并由帝国控制的小势力,以实现‘大东亚共荣’的长远目的,故内阁倾向于派出代表,向南京政府作出秘密交涉,迫使对方承认‘华北自治’等多项苛刻条件!”
  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点头致意:“我们海军完全拥护陛下的圣裁!就目前来看,南下确实是帝国最好的出路!现在,美国还未武装起来,法国人已经成了惊弓之鸟,而英国人需要在欧洲同时应对德国和苏联的扩张。”
  “苏联于上月三十日,调集二十三个师共四十五万军队攻入芬兰边界,迅速抵达曼诺海姆防线。本月一日,扶持建立了一个傀儡政府,希望借此煽动芬兰军队中的社会主义者反叛。十四日,应芬兰政府要求,被英法操纵的国联正式将苏联驱逐出这一国际组织!”
  “而在亚洲,支那军队侵入了阿富汗,苏军进攻波斯,印度境内民族解放运动日益走向高潮,英国人在各条战线上均疲于奔命,可以说,这是帝国拿下印度的最好机会,如果错失这个良机,以再想染指就千难万难了!”
  石原莞尔以胜利者的姿态站了起来,炫耀的目光从杉山元、梅津美治郎、武藤章等人脸上掠过:“我们陆军也完全支持陛下的决断!作为一名帝国军人,我深切地知道,军人的舞台只能在战场上,我们在座的将领,等不了几十年,甚至连几年也等不及,明日的辉煌和功勋将不属于在座诸君,因此,我们陆军绝对不会停止扩张的步伐,不过我们必须先易后难,取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再来经营支那战事,这中间有一个先后问题!”
  “我现在来说说南下的好处吧!其一,众所周知,马来亚、兰印和婆罗洲的石油,系帝国生命线所在,只有我们拿下英军的锡兰海军基地,进占印度,才可确保我们的核心利益!否则,敌人的舰队随时有可能从西方海域开来,袭扰我们的油田和炼油厂,破坏我们的燃油供应,这是无论如何也不允许的!”
  “其次,虽然我不想承认,但安家军确实是英勇善战,自开战至今,我帝国军队所取得的胜绩几乎为零,这是一个可怕的心理包袱,往往部队在面对安家军时,未战先怯,连平日一半的战斗力都发挥不出来。在武器和装备皆不如对手的情况下,我们拿什么来获得胜利,难道是用宝贵的士兵的生命来堆砌吗?帝国人口远远少于对手,这种损耗是否能够承担,长期坚持会有什么恶果,在座诸君考虑过了吗?反之,英军不堪一击,加上我们以民族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印度,必可获得支持,这从我们在马来亚和缅甸的经历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第三,南亚的情报工作,一直是我们重视的焦点,对印度各支义军的控制和影响比较大,一旦我们发起攻击,里应外合,可以极大地减少我们部队的伤亡!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诸君不妨想象一下,一旦两亿印度人站到我们一边,那对帝国是多大的一个促进?我们可以借此拉近与支那的人口差距,组建源源不断的印度军队,经过我军严格训练后开向各条战线,帝国的战力扩充何止一倍?”
  “第四,印度的工业基础,远非支那所能比拟。早在上次欧战的时候,从印度出发到欧洲参战的军队,即自行带着武器前往,根本不用在英国本土补给。现在又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对我们的工业发展将会是多大的一个促进?印度境内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而且这些资源就在南方海边,便于运输,到时候印度、东南亚和帝国本土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形成资源的互补,那对帝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又有多大?虽然我也认为,支那距离我们很近,粮食产地也多,但有我们急需的工业设施吗?帝国要拉近对美国的国力,是占领印度对我们的帮助大,还是支那的沿海地区?我想这个不用我说大家都应该清楚吧?”
  “第五,以国家关系来说,我军占领印度,对德国和苏联的刺激将会很大,他们必定会疯狂向周边国家发起进攻,以便尽可能多地获得土地,以扩大自身的国力,这反过来又可以掩护我们对印度的占领。反之,我们若是在支那开战,德国人和苏联人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达不到相互配合作战之目的;第六,我军集结重兵于兰印群岛,粮食、燃料和弹药补给,完全可以通过新近占领的马来亚、缅甸、英属婆罗洲和我们的兰印群岛得到补充,若是动用舰队调动军队北上,除了运载士兵外,还需要从南方调运物资北上,这将加大我们的补给难度,严重消耗帝国海军有限的运力!”
  “最后一点,一旦占领印度,我们的物资和资源将得到极大补充,新组建的各个师团也得到了实战的锻炼,再加上在印度新建立的军队,我们已经具备与美国较量的本钱。到时候,不管是海军突袭珍珠港,还是陆军进攻澳洲,主动权皆在我手,帝国制霸太平洋,契机就在眼前!”
  石原莞尔的分析,从各个方面论证了南下的必要性,赢得了内阁阁臣和军部大员们的阵阵掌声。
第1716章
两个选择
  时光在不知不觉间进入公元一九三九年。
  国民政府并不知道日军已经改变了扩张策略,在巨大的压力下,加大了舆论宣传攻势,在南京城举行盛大的阅兵式,除了精锐的中央军全“安”械师外,在湖北新编成的机械化军也首次亮相。
  机械化军下辖三个坦克师,共拥有二百七十辆狼式和豹I坦克、三百八十辆轮式装甲车、一千一百辆卡车及辅助车辆,军长杜聿明,三位师长分别是郑洞国、戴安澜和邱清泉。这是国民政府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机械化军,在南京城受阅时,引起巨大轰动,中外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全国军民群情振奋,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日军早就在西伯利亚领教了安家军坦克兵团的厉害,现在看到国民政府竟然也拥有了如此多的坦克和装甲车,不由暗暗捏了把冷汗,许多看到新闻报道的日军将领,都对大本营的英明决定暗暗佩服。
  原来,十二月下旬,日军恢复了在缅甸的攻势,沿着伊洛瓦底河北上,迅速推进至卑谬城,英军兵无斗志,退守耶包基,扼守若开山脉要隘。与此同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积极西进,伺机寻找与英国海军Z舰队决战的机会。
  与一战即溃的英军相比,显然攻略中国的难度要大许多,许多华北和山东地区的将领,都渴望着去南边建功立业。
  当两百多架战机整齐地排着队形从南京城上空飞过的时候,引发山崩海啸的欢呼声。中央空军经过一年多的不断扩张,已经拥有战机一千二百余架,全部都是先进的A25、A26及B2轰炸机,国民政府除了扩大杭州中央航校的规模外,同时还在南京、芜湖、九江、武昌、长沙等地设立中央航校分校,大量招收飞行学员,到现在中央空军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飞行员预备体系。
  十月下旬安毅集团与中央政府就开办企业达成了多项谅解。
  轻工领域,国民政府出地出人,各地财阀出资,由中国银行及西南银行联合担保,以分期支付的方式向川南集团购买相关机械设备,大量开办棉纺厂、缫丝厂、砖厂、皮革厂、面粉厂等投资小见效快的企业。
  基础工业领域,则主要是由安毅集团出资金和设备,国民政府出人,由安毅集团控股,开办发电厂、矿石冶炼厂、洗煤厂、铝厂、电缆厂、染料厂、锅炉厂、水泥厂、化肥厂等重工业工厂。
  现在,各地的工厂企业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纷纷拔地而起,大量资源和民间闲散资金被充分利用,在战争中出现一种畸形的繁荣,被国民政府的宣传机构鼓吹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化的开端。
  正因为这一系列举措,蒋介石名望空前高涨,继续巩固了他国民政府和国民党最高统帅的宝座。
  ……
  南华,海防,吉婆岛海军潜艇基地。
  安毅与路程光、李维青、赵雷、李瑜臻、杜博等海军将校站在码头上,焦急地翘首以盼。
  安毅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转过头问道:“最后一次联系是在什么时候?时间已经快到了,连个影子都没有,不会出什么问题吧?”
  海军通讯部长杜博少将恭敬地回答:“主席,我们的通讯线路一直很畅通,一小时前他们已经过了白龙尾岛,按照时间计算,应该马上就要进港了!”
  一旁的路程光笑着说:“我看是关心则乱……这片海域和空域,天上飞艇海上舰船全天候监控,若是这种情况下出问题,空军和海军都要吃板子。”
  “实在是事关重大,容不得出一点儿纰漏!”
  安毅神情凝重:“这次情报部门得到的东西,并非寻常情报可比。海军是一个高技术兵种,虽然我们得到了大量法国的船舶设计师和熟练工人,但他们在设计和建造航母方面,经验还是有所欠缺,拿出的几款航母设计图都不太令人满意!”
  “而这次潜艇送来的‘莱克星顿’和‘约克城’级航空母舰的设计及改装图纸,可谓集美国造舰技术之大成,比起法国人设计的那些四不像的航母,强得不是一点半点。若是我们能够合理运用,可以少走不少弯路,最简单的做法便是做一下外观的改造即投入建造。”
  “以我们船厂现在采取的分段制造法,一年时间船体即可下水,再用一年时间进行动力、装甲、防空火力及无线电设备的安装,到四一年即可拥有真正属于我们的航母编队,初步具备大洋作战能力!”
  海军情报部长李瑜臻少将感慨地说:“这次情报部门确实立了大功,不过也有犹太人帮忙的因素。纽约造船厂和弗吉尼亚纽波特纽斯造船厂对人员的审核一向严密,若非共济会出手相助,我们的情报人员是不可能进入船厂的,哪怕进入船厂也无法触及核心机密!”
  “要知道这些舰船设计图纸很杂,仅仅一艘航母牵涉到的资料便有一屋子,好在我们混进去的情报人员自身也是船舶设计师,知道哪些资料重要,否则让一个外行去,很难分清楚什么对我们是有用的!”
  “纽约造船厂和弗吉尼亚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是美国海军的主要舰船供应厂,不仅航母,包括战列舰、巡洋舰、潜艇都有建造,这次送回来的资料中,这些相关的设计图纸都有,可以节省我们不少的工夫!”
  安毅点了点头,正想说上几句,突然看到港口的海面冒出巨大的浪花,一艘巨大的潜艇慢慢现出身形。这是一艘苏制K级潜艇,水面排水量1480吨,水下排水量2095吨,最大航程为12000海里/10节。现在安家军海军共拥有二十二艘该型潜艇,全都改装用来做走私船,什么赚钱就走私什么。比如目前美国市场上热销的尼龙袜,因为供不应求已经被炒到十五美元一双,而成本却不到一美元,可以说这中间有着十倍的利润,于是走私尼龙袜便成为理所当然的选择。
  海军政委李维青中将指着潜水艇,笑着说道:“主席,你看,这不是平安到了吗?”
  由于苏联生产的潜艇大多是基于一战的设计,K型潜艇有着舰船一般的造型,完全与后世雪茄、水滴和鲸鱼的形状相异,所以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水面航行速度比水下航行速度快得多。潜艇缓缓停靠到码头,随着中间入口的密封舱打开,没有穿海军军装的船员们纷纷纷纷走上甲板,当看到肃立在码头上的安毅、路程光等人后,连忙在甲板上整齐列队,然后一起敬礼。
  安毅和路程光等人通过舷梯登上甲板,一一向船员握手致意。
  安毅走到一个浓眉大眼,神情间显得有些羞涩的年轻人面前,站定后问道:“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哪儿人啊?怎么参加海军的?”
  “报……报告,我叫胡德祁,今年十八岁,江西南昌人,去年安家军招收海军,我就报名参加了!”年轻人激动地回答。
  “浮得起?这名字取得不错!”安毅笑着打趣,又问道:“在潜艇里生活习惯吗?”
  年轻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刚开始的时候确实很不习惯,长途航行非常寂寞,无法洗澡,休息间很拥挤,空气异常浑浊,在水下上厕所尤其麻烦,有六道工序,还得仔细盯着水压表,万一错一点,把屎冲回来是轻的,把海水灌进来那就糟糕了!现在慢慢适应,也没觉得多苦了!”
  “不!你们都辛苦了!”
  安毅重重地握着胡德祁的手,诚挚地说道:“这些实际的困难我们会考虑到的,以后慢慢的舰艇上将会配装录音机,同时增加更多的设施和空间,比如更科学的厕所,还有可以洗澡的淋浴间等,决不让大家失望。”
  “谢谢主席关心!”
  年轻人高兴地再次向安毅敬了个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9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