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9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2/1395

  此次安毅回京,颇有衣锦还乡的味道。如果说去年年底安毅出兵安南,许多人还暗中耻笑,认为他一叶蔽目,竟然冒着与法国这样一个海陆军皆是一等强国的国家开战的风险,舍弃了继承蒋校长基业的大好机会,实在是得不偿失。
  到安毅平定安南,建立南华共和国,国内舆论一片哗然,都没想到法国竟然外强中干,如此轻易就被安家军击败。不过他们也有话说……南华弹丸之地,和青海省的面积差不多大,化外之地,没什么好值得骄傲的。
  随后就是安家军出击中亚,几乎每天川南广播电台,都有一刻钟的专题报道,几个月下来,安家军一路摧枯拉朽,苏军势力在中亚土崩瓦解,四百余万平方公路的土地,也随之改姓“安”了,这时候所有人仔细在心中盘算一下,才猛然发现,西南加上蒙古、南华和中亚,安家军控制的地盘,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六百余万平方公里。
  如今,南华取得了对暹罗战事的决定性胜利,这个南洋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并入南华版图应该只是时间问题,安家军得到红河平原、湄公河平原和湄南河平原三大粮仓,实力暴涨,没有人再敢质疑安毅的决定了,见到安毅后目中都显露出一股狂热。尤其是那些仕途不顺的黄埔师兄弟,看到安毅就像是看到大金主,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应该及早改换门庭,也好谋个出路。
  正是抱着各种各样的心思,这回安毅交代让沈凤道和赵瑞请客,中午才开始打电话挨个通知,到晚上南京周边地区的客人几乎一个不落地光临,把整个江南酒楼大厅充塞得满满的。而有公务出门在外的,也赶紧打来电话告歉。
  看看前排酒席上的来宾,就知道阵容有多豪华了:军政部长及中央战区副总司令陈诚、军训部长白崇禧、军令部长徐永昌、参谋次长熊斌、军委办公厅及侍从室第一处主任贺耀祖、侍从室三处主任陈果夫、军委参事主任兼蒋介石侍卫长王世杰、军事参议院院长陈调元、军委铨选厅厅长林蔚、宪兵司令谷正伦、军委后勤部部长俞飞鹏、海军司令陈绍宽、空军正副指挥周至柔和毛邦初、第九集团军司令朱绍良、第十三集团军司令徐庭瑶、第十六集团军司令罗卓英、第二十五集团军司令霍揆章、第二十六集团军司令俞济时、第二十七集团军司令夏楚中等,哪一个不是委员长的近宠,显赫一时?
  军、师级的将领更是多如牛毛,孙元良、宋希濂、黄杰、王敬久、孙立人、何绍周、桂永清、杜聿明、甘丽初、樊嵩甫、邱清泉、刘戡等算得上是黄埔系的中流砥柱,安毅的这些黄埔师兄弟,经过十余年的宦海沉浮,已经没有了当年的革命热情,但对于官场的攀登,正在紧要关头上。此番他们没有顾虑蒋介石的感受来参加安毅的聚会,除了打听到陈诚等大佬也会出席外,还存了留条退路的心思。
  天恩难测,谁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触怒蒋介石遭到罢黩,若是以前自然只能等待校长回心转意,但现在有了安毅这个黄埔第一人在南边开创的事业,未尝不是一个出路,实在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除了军中将领外,与安毅渊源颇深的行政院院长兼财政部长孔祥熙,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宠惠、教育部部长陈立夫、司法院院长居正、监察院院长于右任、立法院副院长叶楚伧、军政部常务次长张定璠、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等人,也让出席宴会的文官们喜出望外。
  此次宴会除了邀请政府和军队的官员出席外,还有负责党务、团务和情报的官员,这些人基本出自黄埔,像戴笠、贺衷寒、康泽、滕杰、萧赞育、郑介民、酆悌、曾扩情等都是安毅的师兄弟,虽然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前和安毅有这样那样的矛盾,但随着安家军控制领土的成倍扩大,他们终于收起了所有的傲慢和矜持,开始认真审视这位从北伐后就一直领跑黄埔同济的骄雄,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到了一个更低的位置上。
  如果说以前安毅资历还有所不足的话,但现在安家军拥兵两百余万,控制的土地近七百万平方公里,任何人面对这样的成就,均只能用高山仰止来形容,许多人已经不知不觉地拿安毅和历史上拓土开疆的前辈先贤相比较,除了自我感觉良好的蒋介石外,其余人没有谁敢再对安毅指手画脚。
  可能许多人认为南华独立建国,安毅现在身为南华主席,没必要对蒋介石唯唯诺诺,但安毅却不这么看,要知道南华现在的发展,根本离不开国内,更离不开蒋介石的支持。
  首先是川南、湘西、黔西和滇南四地,在安毅集团中占有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
  虽然在很短的时间内,南华北部的红河省和新京市工商业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整个南华在安毅集团中的经济比重尚不到百分之三十,轻重工业比重更是只有百分之十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都必须严重依赖西南的生产基地。
  其次是安毅集团的生产,离不开国内的原材料供应。
  仅以钢铁为例,现在攀枝花钢铁基地二期工程刚刚竣工,已可实现月产生铁十五万吨,昆攀铁路完工率已达80%,目前正在进行数个隧道的建设,明年年中完成通车的计划没有任何问题。
  除了攀枝花外,云南境内的东川铁矿、元江铁矿、玉溪铁矿、楚雄铁矿、禄丰铁矿和元谋铁矿,四川境内的泸沽铁矿、二凯铁矿、越旧铁矿和綦江铁矿,贵州六盘水观音山、赫章铁矿山及莱园子矿区,汉中略阳铁矿,至今年七月已实现月供生铁七十万吨。
  此外,随着江南和沿海局势稳定,安毅集团投资并扩大了湖北大冶铁矿、湖南湘潭铁矿、苏皖交界地区马鞍山铁矿的生产,这几大铁矿可向安毅集团控制的泸州、叙府、自流井、昭通和滇南五大钢铁公司月提供二十万吨生铁。
  所有这些,都是确保安毅集团钢铁基地运转的必要保证,若是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要影响抗战大局。
  这还仅仅限于铁矿,像煤炭、铜、钨、锰、铅、锌、锡、镍、铝等资源,无不严重依赖国内各产区的供给,仅仅这一条,安毅就不能不与蒋介石搞好关系。
  第三条理由也非常充分,现在南京政府正在有组织地向南华移民,以减轻农村面临的土地压力,缓和阶级矛盾,到现在已经实现移民一千二百多万人。未来暹罗和中亚地区人口比例的改善,将严重依赖国内的移民,如果不和蒋介石搞好关系,国民政府只需要控制好源头,设立重重关卡,安毅集团就不要想引进一个人,未来南华的发展便会出现大问题。
  至于第四条,中国人都尊师重道,提倡忠、孝、仁、义、礼、智、信,如果连安毅自己都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一上位就拿乔,那怎么能让其他人为他效忠?领袖的表率作用可是非常明显的,安毅不介意自己成为这样一个表率。
  这时,安毅来到黄杰和宋希濂身边敬酒,两人慌忙举着酒杯站了起来,宋希濂恭敬地说:“安主席,我们师兄弟……”
  安毅瞪了他一眼:“叫什么主席,太生分了,还是叫我小毅吧。若不是你和黄杰两个,恐怕我现在还蹲在广州哪个洋行做掌柜呢,哪里有今天?你们还记得吗,二五年中山先生逝世后滇桂军杨希闵和刘震寰叛乱,我被滇军征用开车,那个万恶的曲胖子连个孩子都不放过,所以你们来找我的时候,我一狠心就把那孙子给干掉了!”
  “后来,我载着萌国从背后突击滇军阵地,撞毁路障,冲进道路中间用沙包垒成的工事,一头栽进了小河里,荫国,你这孙子运气好,昏迷了两天三夜,硬是挺了过来,而我也在钉在车厢上的桥板底下睡了一夜,还是农会自卫队长三伯敲锣打鼓把我送回广州城。再后来,听到你的汇报,校长找我加入黄埔,你、陈赓、贺衷寒、胡宗南和蒋先云几个把老子绑回了黄埔,然后一路走到了今天。”
  安毅说到这里,示意跟在一旁的侍从将手里的酒杯倒满,与黄杰和宋希濂重重地碰了一下,仰头一干而尽,再说话时眼睛却红了:“巫山早早地就离我们去了,谨生(许继慎字)、炎光(曾中生字)等前四期师兄弟死于党内肃反,陈赓、叔仁(左权字)等师兄弟与我们信仰不同,我只希望剩下的黄埔袍泽,能够团结一心,永远记得当初在黄埔岛上的那一幕幕。”
  黄杰和宋希濂也有些动情,仰头喝完,亮了亮杯底,然后三人张开双臂,使劲地抱在一起。
第1668章
有人来投
  酒席之间,觥箸交错,安毅对谁都恭恭敬敬,一点儿也没摆架子,得到众人交口称赞。
  在给于右任、叶楚伧敬酒的时候,两位老人笑眯眯地看着他,上下打量,不断点头。安毅总觉得有点像老泰山看女婿的架势,心里很不自在,硬着头皮,亲自给两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斟满酒,并送入两位老者手里,随后先干为敬。
  喝完酒,于右任兴致来了,拉着安毅的手,温言细语,要他留京期间到家里一叙,叶楚伧也不怠慢,待于右任说完,也把安毅拉到身边,说他是叶家的孙女婿,不能厚此薄彼。
  安毅唯唯诺诺,表示一定会登门造访。
  自与叶子欣、于可馨和蒋凤英发生关系后,南华那边蒋云山在张承柱的亲自说合下,已经没有任何问题,随后张承柱又到叙府叶家拜访。
  三月份,在叶楚伧的主持下,安毅与叶子欣订了婚,这次正式确立关系后,无疑是为上次订婚正了名,叶家二老乐得合不拢嘴,一个电话打到南京,叶楚伧极为振奋,随后消息便传回江苏叶氏老宅,家族上下喜气洋洋。
  要知道现在安毅坐拥西南和南华、蒙古、中亚诸地,已握帝王之资。虽然如今是民国了,皇亲国戚的名头不如以前好用,但不管怎么说朝里有人好做官,叶子欣能够与安毅结合,对叶家而言无疑是一个大利好。
  叶家作为江苏吴县数得上号的大家族,族中子弟上百,能够在南京政府之外,另有一个出路,谁不拍手叫好?虽然说南华对官员的要求严格了些,在拔擢之前还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树立什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担任公职之间,还有这样那样的监督和约束,但担任公务人员总比经商来得体面和光彩,也更为体现一个家族的底蕴。
  况且,叶家作为老牌世家,本身也不缺乏经商的人才,在资金方面有着充裕的保证,不需要为了钱贪污受贿,只需要本本分分用政绩升迁即可,官做得越大,家族也就越发兴旺发达。所谓狡兔三窟,不管将来南京政府怎么样,只要南华政府巍然不倒,叶家的荣光就可以一直延续下去。自古以来世家大族便是通过这样保存自己,三国时期,诸葛亮主蜀汉,诸葛瑾投东吴,诸葛诞事曹魏,便把这种家族的小算盘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搞定叶家后,张承柱又飞南京,和赵瑞一起,登上于右任家的大门。
  于右任原名伯循,从以字行,号骚心,又号髯翁,一八七八年生于陕西三原。他早年追随中山先生,投身于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辛亥革命,民国建立后,先后出任交通次长、靖国军司令、陕军司令、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职务。
  于右任不仅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清末以来杰出的书法家。他的诗、词、曲有很高的造诣,尤其为世人所推崇的、成就最高的还是他的书法艺术。
  于右任的书法,在北魏楷书中融入了行书和隶书的笔意,融碑帖于一炉,雄豪婉丽,冲淡清奇。进入三十年代后,他精研草书,诉法进入出神入化的至高境界,字字奇险,绝无雷同。在他的笔下,将草书熔章草、今草、狂草于一炉,时呈平稳拖长之形,时而作险绝之势,时而与主题紧相粘连,时而纵放宕出而回环呼应,雄浑奇伟、潇洒脱俗、简洁质朴,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他将推广标准草书“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用于实践,作到笔笔随意,字字有别,大小斜正,恰到好处。结体重心低下,用笔含蓄储势,出神入化。
  于右任两岁时母亲去世,自小家境贫寒,不得不牧羊贴补家用,后得于氏族人资助,入读私塾,十七岁时以案首入读陕西公学,二十岁高中乡试第一,才名传遍陕西。于右任数房妻子,生下女儿一打,男丁却无一个,倒是兄长名下有三子,于可馨便是长子的三女。由于于右任少时得到族人的恩惠,功成名就后也不忘提携,二十年代末期陕西大旱期间陆续把于氏族人搬到了南京,到现在经过数年经营,也算是南京新兴的世家。
  于右任是一个爱国者,向来就对抵御外辱收复国土的安毅极为欣赏,换做其他人有了两房妻子还要染指自己的侄孙女,少不了一通斥责,但放在安毅身上,却爱屋及乌,声言英雄美人,古之佳配,侄孙女与安毅的结合,实在是一桩美事,当即赋诗一首以贺。
  此番相见,适逢安家军新近刚刚取得对暹罗战事的决定性胜利,华人的地位在国际上与日俱增,于右任对安毅更加青睐有加,言辞之中满是赞赏。
  ……
  酒席将散时,陈继承和杨杰姗姗来迟,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十余个黄埔师兄弟。
  安毅对此早有准备,把众人带到后面的一间雅阁里,吩咐送上酒菜。待安毅忙碌完,陈继承拉着安毅坐下,恳切地说:“小毅,为兄有件事情想求你……”
  自宴席开始到现在,安毅起码喝了两斤酒,但自北伐以来久经考验,加上跟随老沈练习内家拳,对酒精已有一定的抵御力,头脑分外清明,听到陈继承这么一说,回答道:“武民兄,我们兄弟何至于此?有什么要求就说吧,只要我能做到的,就答应你们。”
  陈继承与杨杰对视一眼,随后陈继承压低声音:“我和耿光想投奔你!还有十多个不得志的黄埔前四期弟兄,你放个话,收不收留?”
  安毅大吃一惊:“什么?武民兄,你是说你和耿光将军……可是耿光将军是军令次长啊,若是去了我那儿,委座哪里怎么说?”
  旁边杨杰有些痛苦不堪地摇了摇头:“安……我和武民一样,叫你小毅吧,恐怕您还不知道,我现在是无官一声轻,要回云南老家种红薯去了……”
  “怎么会这样?”安毅不解地问道。
  陈继承代为解释:“耿光为人正直,从不以谀言迎合,本月一日总参举行会议,委员长征询对波、德开战的预测,耿光预言德国会在一个月内击败波兰,被委座斥为哗众取宠,加上耿光与何总长间存在宿怨,愤而提出辞职,委座竟当场允诺,并送一套《曾文正公全集》要他好好阅读,并写出感想。耿光觉得无聊,胡乱看完,随便写了篇感想交差,委座大发脾气,把耿光的中将加上将衔也给摘除了,让他回老家好好思过。”
  安毅对于杨杰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怨,还是颇为了解的。
  三四年十月,杨杰从欧洲考察归来,立即撰写《欧洲各国军事考察报告》,随后被蒋介石看中,立即任命他为代参谋总长、城塞组长兼防空委员会主任等职务。在检查新买飞机时,杨杰发觉是用报废飞机改装,于是向蒋介石告状,但由于购买飞机是孔祥熙经办,蒋介石避而不作处理,他愤然辞去航空委员会的职务。后来,孔祥熙联合陈果夫兄弟和何应钦,控告他贪污公款,蒋介石未作任何调查,即把杨杰的城塞组长和代总参谋长的职务撤销了。
  三五年一月,发现冤枉好人后,在被蒋介石冷藏两个月后,杨杰又被任命担任陆大教育长,同样八月组织庐山军官训练团,蒋介石任团长,杨杰任团副,十一月当选国民党中央执委。杨杰性情耿直,对事不对人,完全不给别人留面子,陈诚第四次围剿江西中央红军,被朱德打的惨败,他放言陈诚就是一头猪,连敌情都摸不清就瞎撞。蒋介石把何应钦写的对日作战计划拿给他看,他看完撕碎了就开骂:“狗屁计划。”随后他立即另外写了一份交给蒋介石。蒋介石在庐山军官训练团讲话:“我姓蒋的不抗日,全国人民共诛之。”他立即站起来回应:“我到外国转了一圈,看见各国都在忙,德国在忙,苏联在忙,意大利在忙,日本也在忙,好像吞了我东三省还不满足,还要气势汹汹的灭亡中国。可我回到上海一看,遍地是闲人,政府官员更闲,吃喝玩乐通宵达旦,简直把东三省沦陷的耻辱置之脑后。希望委员长能切实拿出抗日的措施来。”蒋介石听了如坐针毡,心里就埋下了钉子。
  去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卸任陆大教育长担任参谋次长的杨杰,受命前往苏联考察,实际上是争取中苏结盟和苏联的武器援助,斯大林没有答应中苏结盟,但同意给国民政府一亿卢布的军火组建二十个苏械师,另外附送一个苏联援华航空队,归国后杨杰因功加上将衔,并被任命为军令次长,可惜后来随着远东和苏联开战,苏联便取消了援助,到今年安家军进攻中亚,斯大林更是一气之下,驱逐了中国驻莫斯科大使,杨杰的功劳便没了。
  安毅吃不准杨杰的态度,想了想问道:“耿光将军,我想问一下,你对南华是如何看待的?”
  杨杰毫不犹豫地道:“南华犹如初升之朝阳,蓬勃向上,而国民政府暮气沉沉,若老人垂暮,不可同日而语。我观局势,南华的成就绝不限于暹罗,一待欧洲有变,则马来亚、缅甸甚至印度都有机会染指,届时远东、蒙古、中亚和南华连成一体,大业可成!”
  安毅瞠目结舌,半天合不拢嘴。
  也只有安毅才能接受杨杰这般漫无目的遐想,换做蒋介石,恐怕又要斥责为异想天开了,要知道英国可是当今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国,虽然现在不复上世纪日不落帝国的风采,但全球第一大海军的名头岂是虚妄?南华要染指以上地区,就要冒着与英国开战的风险,这在保守的蒋介石看来,是绝对难以接受的。
  安毅突然决定,一定要抓住眼前这个人才,至于陈继承等人,则尽量争取,南华需要的干部实在太多,虽然那些黄埔师兄弟不一定能力出众,但好歹受过系统的军政培训,再加上十多年的磨砺,想必对这个社会有了更多的认识,只要在任职之前好好集中培训一下,当个县长还是胜任的。
第1669章
中原战局
  夜深人静,江南酒店五楼小会议室。
  厚厚的三重窗帘,把明亮的灯光和室外的黑暗隔离开来,安毅的副官长兼国安部副部长沈凤道、为了避嫌一直没有出现的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四厅厅长赵瑞、奉命紧急从晋南悄悄赶到南京述职的鲁逸轩和曲慕辰,四人与安毅聚坐在一张圆桌前,轻声交流着。
  “山西会战胜利后,阎锡山匆匆把我集团军由晋北调往晋南。豫北新乡是日军河防司令部所在,沿黄河北岸和王屋山一线部署有五个师团,新乡日军为策应大同日军发起的晋北攻势,沿黄河北岸,由沁阳入侵垣曲(今垣曲古城镇)。”
  “垣曲地理位置重要,扼黄河天险,西进可攻击中条山,占领茅津渡、风陵渡,断绝山西与黄河南岸联系,南下则可直接渡过黄河,绕击第二战区侧翼,占领陇海铁路,北上则觊觎同蒲铁路,威逼太原。”
  “日军第一零三、一零七师团为乙类师团,第六十一、六十二、六十三师团则是三联队制的丙种师团。去年我们在国内碰到的,大都是甲种师团,这种师团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两个步兵联队,此外还有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八个联队,加上师团部、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计二万八千余人;乙类师团为去年年底编成,由于马匹严重不足,在甲种师团的标准上压缩了骑兵联队,改为大队,有的师团甚至不设骑兵,下辖两个旅团,每个旅团依然是两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七个联队,加上师团部和两旅团部的非战斗人员,共二万四千余人;丙种师团系今年起采用的新师团编制,下辖三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一般五联队,加上师团部的非战斗人员,约一万五千余人。”
  “进攻垣曲的是日军第一零三和六十一师团,镇守垣曲的是阎锡山嫡系部队第六集团军,下辖第三十三、三十四、六十九军,拥有八师六旅,共计十五万人,而对手不过五万余众,三倍于敌。让人吃惊的是,第六集团军竟不战而退,一口气后撤五十余公里,把部队拉到了中条山,将垣曲拱手让人。”
  “我军南下后,没有直接收复垣曲,而是直扑天井关,欲占领博爱、焦作,关门打狗,将进犯垣曲的两个师团日军消灭在包围圈内,日军情报部门确实了得,在我军翻越太岳山脉时便开始撤退,待我军兵出太行占领博爱县城时,垣曲日军已经回撤至焦作,在焦作与武陟一线构筑工事与我军对峙,同时新乡日军调动一个师团并三个独立旅团西进至修武县,以作后援。”
  “我和慕辰见事不可为,留下两师威慑敌人,余部西进,顺势占领沁阳、温县、孟州、济源、垣曲诸县,待晋绥军反应过来,我们已经收复晋南和豫北沁阳以西诸县,目前,我们正在编整部队,四月初委员长一口气给了我们五个师的番号,加上此前的六个师,我们集团军下辖十一师,从招募新兵到各级军官的配置,事情极为繁琐,到现在还未彻底理顺。”
  鲁逸轩汇报到这儿,转过头问曲慕辰:“老曲,你有什么补充没有?”
  曲慕辰道:“基本情况就是如此,不过那五个师的番号可不是白给的,军委会一口气向我们塞了三百多名将校来,其中有十多名是军统和宪兵部队情报部门的官员,军政部还派来三十多个政治部主任,试图削弱我们对军队的控制。好在我们原来的六个师不在编整之列,否则真要人命了!”
  安毅点点头:“据说这是何应钦出的主意,委员长担心我把你们调到中亚去作战,于是想方设法缚住你们的手脚,委员长还明确向我提出,要把第三十集团军和我们正在进行的移民、投资等问题挂钩,要我必须得按照军委会的要求办理。我想到华北无论如何得留下一支具有决定作用的部队威慑日军,便答应了委员长。”
  “这五个师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做好了我们的实力扩充一倍,在华北的话语权大增,做不好便是鹊巢鸠占,连老窝都给人掏了。从目前的局势看,日军屯兵于西伯利亚和远东,而委员长手握重兵,却留在南京周边地区,显然是无意收复故土。随着德国入侵波兰,日本还得观望一下东南亚的局势,看看有没有伸手的机会,华北短时间内不太可能爆发大规模的战事。”
  “对了,这次委员长找我,主要是谈对甘青宁地区共产党创建的抗日根据地进行围剿的问题,他要我从中亚攻向新疆腹地,配合西安出击的中央军,一举铲平甘青宁根据地。子昂(鲁逸轩字)、慕辰,你们就在华北前线,说说共产党现在的发展吧,为什么委员长会对他们如此忌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