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8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95

  崔可夫从思考中惊醒,回过头看到盛世才,心中一动,立即拉着他,指着地图上的某处道:“盛世才同志,你来看,由于库利克同志想等远东军退后再寻机与安家军进行战略决战,一举击败对手后逐次恢复苏维埃故土,把保存实力当做头等要务狠抓,使得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几条防线,瞬间崩溃,将近九十万军队集中在哈萨克斯坦东南部、吉尔吉斯斯坦全境和塔吉克斯坦东部地区。”
  “反观我们的对手,安家军一部占领塔吉克斯坦首府斯大林纳巴德后,派出了一个师东进,试图翻越彼得一世山脉和达尔瓦查山脉,进入戈尔诺巴达赫善自治省,然后沿着我们苏维埃和阿富汗的边境公路,直插中国边境的西昆仑山。若是让安家军堵住阿克拜塔尔山口和乌兹别里山口,则我军除了退入新疆别无选择。但安毅此人,向来不按常理出牌,若是他趁势追进新疆,除了我们要倒大霉外,我们建设已久的新疆苏维埃政权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因此,与其把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不如我们自己动脑筋保存自我。我准备派两个师,和你的军队一起南下,一定要把敌人堵在霍罗格山口以西。只要保住霍罗格,我们就保住了与阿富汗相连的边境口岸,我们的对外通道就始终保持畅通,我们可以派出部队到阿富汗境内搜集粮草,必要时甚至可以退到阿富汗,我就不信安毅敢追到阿富汗去!”
  “阿富汗?”
  盛世才非常震惊,看到崔可夫坚定的目光,迟疑地说道:“崔可夫同志,这样不太好吧!阿富汗毕竟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而且背后站着英国人,我们越境搜集粮草恐怕就会触动英国人的敏感神经,若是再率军进入,那不是会引发苏维埃与英国的战争吗?”
  “所以我才会要求,以你的名义来走这一步!”
  崔可夫目光极为严厉:“盛世才同志,我希望你能了解,我们的革命事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自从九年前阿富汗爆发叛乱,亲苏的阿曼努拉·汗国王被推翻后,绰号为‘挑水夫之子’的哈比布拉开始执政,阿富汗政权就此全面倒向英国人,整个阿富汗已经成为了苏维埃的敌人。”
  “我们用敌人的鲜血来拯救自己,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放心吧,盛世才同志,英国人现在自顾不暇,印度的叛乱此起彼伏,根据契卡传来的绝密消息,英国人在与叛军的战斗中,动用了毒气弹,数百万印度人在英国人的平叛战争中死去,印度局势已经彻底失控,英国人这会儿根本无法顾及阿富汗!”
  盛世才听到这里稍微放心,随即有些不甘心地说:“一旦南下,我们就离新疆越来越远了,我……”
  “盛世才同志,若是我们不能战胜安家军,哪怕你逃回新疆,也会被他们抓出来,我在南京担任军事参谋时,可是知道安毅的嚣张跋扈的,他胆敢在南京中央政府高层军政会议上,殴打前军政部长、现参谋总长何应钦上将,你想他还有什么不敢干的?”
  盛世才不以为然,心说我和安毅认识的时间可比认识你的时间早多了,他的为人我还不清楚吗?不过这番话他可不敢说出来,苏联的肃反清洗不是闹着玩的,盛世才现在是苏共党员,按照苏联人的思维与逻辑,只要是党员就要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一旦出现意志动摇的情况,第一时间就会被拿下。
  “好吧,我听从命令,可是要翻越平均海拔五千余米的帕米尔高原,我总觉得心里没底,我希望等准备两日再上路,这样也好随时应对雪线上可能出现的险情。”盛世才有些无可奈何地道。
  “这个是可以的,安家军要翻越茫茫雪山,也不是那么容易!”崔可夫想了想,又道:“安家军的空军非常猖獗,我会给你们配备足够的高射炮和高射机枪,不让对方有可乘之机。”
  随后,崔可夫把盛世才送出门口,目送盛世才翻身上马,在一个红军骑兵连的“保护”下离去。
  崔可夫刚刚走进指挥部,就被人叫住了。方面军政委瓦舒金走近崔可夫身边,低声道:“一个二八年入伍的老红军连长,看到全连战士饿得可怜,仗着身手灵活,私自翻墙进入民居,偷了一条街才弄到二十多斤面粉。返回军营后,他把面粉打成糊让全连战士吃,自己却一点儿也没沾,不想装面粉的袋子有洞,被失主循迹找到军营,一下子弄得民怨沸腾,随后近千民众把军营给堵了。”
  “我们的政工干部为了平息众怒,把那个连长逮捕了,准备公开枪决以平息民愤,谁知道事情闹大后,下面的部队躁动了,有十余万人为老连长求情,认为完全是军队后勤补给不过关才出这样的问题,而且老连长偷东西不是为了自己,他连一点儿面糊也没沾,这样一心为了维护属下的好干部哪里去找?士兵代表称如果不放了老连长,战士们将原地解散,有部分过激士兵跑到老连长偷东西那条街,把那里的失主全部抓了起来,逼着他们说是诬陷好人,结果引来更多的民众跑去救援自己的同胞,现在军队和民众在北面的大营附近对峙。”
  崔可夫一听,皱紧了眉头:“全军的粮食不够了吗?什么时候的事情?”
  瓦舒金道:“阿拉木图本来就没有多少存粮,此前为了支持前线战事,把所有的粮食和弹药物资都运送到了楚伊犁山一线,结果那场蹊跷的大爆炸,把所有东西都给掩埋了,我们从新疆带来的粮食不多,勉强够一周用度,加上我们从民间征收的粮食,若是吃三餐只能维持十天,若是吃两餐则可以维持十五天,可是这战事不是十天半月可以结束的,很可能要打一到两个月,因此后勤部门按照每日三分之一的粮食进行供应,混入大量野菜,许多战士饿得受不了,我们已经枪毙了二十六个逃兵!”
  崔可夫不解地问道:“我们从新疆出发时,粮食不是够一个月用度吗?怎么一下子如此紧张了?”
  瓦舒金苦笑着摇摇头:“战区司令部让送一部分粮食到伏龙芝,还有部分粮食由盛世才部由新疆喀什出镜,带到了萨雷塔什,他们那里海拔高,温度低,需要充足的热量御寒,我们也不好从他们手里强行调度。”
  崔可夫想了想,道:“路上不是看到过牛群和羊群吗?难道就没向集体农庄征收作为军用?”
  “我们也想过,但据阿拉木图的同志介绍,自从实行集体农庄以来,哈萨克斯坦境内的牲畜几乎被牧民私自屠宰一空,加上此前已经征收过一批送到楚伊犁山前线,现在剩下的这么点儿牛羊,都是留着做种的,如果杀了,牧群就彻底没了恢复的希望。”瓦舒金为难地说道。
  崔可夫一脸坚决:“都什么时候了?还顾着那些?一切等赶跑敌人再说吧!从今天开始,每餐都搭配点儿牛羊肉,粮食少就靠荤腥补充,我不能眼睁睁看着我们的将士饿着肚子去打仗!至于那个老连长,打三十棍以儆效尤吧,特殊时期,我们得顾及部队的感受……”
  崔可夫话音未落,城市北边突然传来激烈的枪声,还有炸弹爆炸的声音,崔可夫和瓦舒金诧异地对视一眼,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名通讯参谋匆匆脱下耳机,站起来焦急汇报:“崔可夫同志,瓦舒金同志,出大问题了,军营那边,有士兵忍不住向民众开了枪,随后引发更大规模暴乱,有人试图冲击军火库,我们官兵情急之下,用机枪对民众进行扫射,目前已经导致上千民众死亡……指挥员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向司令部请示。”
  崔可夫一听呆住了,过了一会儿,他目光变得狠戾起来,准备下命令镇压,但想想可怕的后果,又觉得这事儿不能表态,只好含糊其辞地道:“叫他们便宜行事吧,只要能稳住局势,一切手段都是值得的。我现在要考虑下一步作战计划,任何事情都不要打搅我!”
  说完,不等参谋人员询问如何个便宜法,向着一脸震惊的政委瓦舒金点点头,走进了里间的小屋子。
第1576章
杀鬼子
  残酷的战斗已经持续进行了十天十夜。
  自从日军沿着铁路逼近古尔斯科耶后,这座阿穆尔河(黑龙江江)下游谷地和平原地区的门户,便经受了日军一轮又一轮的攻击。
  “杀给给!”
  随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吼叫声响起,上百道火蛇从南面林子的边缘地带冒了出来,一队队日军士兵,沿着火力通道,扑向北边的山头。
  如同浪潮般的黄色身影,密密麻麻,就像是下雨天来临前搬迁的蚂蚁,让人触目惊心。茂密的林区到北面山头的三百多米的开阔地带,转眼间就通过了一半士兵。
  这一片山口地区,海拔其实也就四百到六百米之间,虽然一眼望去,绵绵大山让人看了心生畏惧,但到了近处可以发现,坡度也不过就二十多度,故防守上的优势,并没有想象的那么明显。
  从库伦通过火车紧急调派过来协防的蒙古军区第一集团军第三师,布置了一个团在北面的一线阵地上,官兵们抵达后可没敢闲着,立即动手挖掘战壕,构筑掩体,其中一半掩体用钢筋混凝土筑成。
  九团长蔡子强中校站在地下掩体的瞭望口前,手拿望远镜,密切注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
  鬼子兵的动作极快,转眼已经冲到坡底,若是按照这个冲刺速度,再过十几秒钟,日军就会冲进山坡上的密集地雷区。
  蔡子强的念头刚落不久,日军的冲锋队伍已经进入了雷区。
  随着第一颗地雷爆炸,两名日军士兵残破的身躯顿时飞上了天空,气浪夹杂着弹片,还有掺杂着的弹珠,横扫一大片,周边五六名日军受到波及,或捂着肚子,或抚着四肢,或者捂着脑袋,凄惨地叫着。
  频频踩响的地雷,瞬间将日军密集的冲锋队形炸出了无数缺口。
  失去冲锋势头和锐气的第一波次日军攻击部队,立即左右散开,将前进的通道,让给了紧随其后的第二波次冲击部队。
  蔡子强一边观察鬼子兵的伤亡情况,一边在心中不断地计算日军投入的总兵力,到现在为止仅二个波次,对方投入了上千人,看来对面树林里的日军果真如侦查部队所估计的那样应该是一个联队。
  这段时间,海参崴周边地区战斗不温不火,倒是古尔斯科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绞肉机,由于城池处于峡口处,进攻的日军施展不开,只能一个旅团一个旅团地采取添油战术发起进攻。
  针对日军的进攻,远东军早就做了周密的部署,在两侧的山地上构筑了数以百计的炮台、工事和掩体,用扇形防御工事招待峡谷前方呈直线攻击的日军,十天时间下来,日军在这里起码送掉了上万士兵的生命。
  日军统帅部一面部署在阿穆尔河口地区的尼古拉耶夫斯克(庙街)实施登陆,一面寻找由苏维埃港铁路通向共青城的其他通道,于是古尔斯科耶南北两翼五十余公里的山岭地带,也成为了交火的战场。
  好在从一开始,远东军高层就意识到日军有可能会选择侧翼攻击战术,一边组织部队西撤,一边向安家军求援,尹继南向安毅请示后,把董金明的第一集团军派了过去。抵达古尔斯科耶后,董金明针对地势,把二师部署在了南线,三师则派到北线,几乎所有利于通行的关隘都扎紧了口子。
  为了给一线部队最强有力的支持,蒙古军区把直属的一个坦克旅配属给了董金明,董金明又把其中一个团拆分成两部分,作为防守部队的杀手锏使用。剩下的两个坦克团和第一师作为战略总预备队,随时准备堵住可能出现的缺口。
  ……
  就在蔡子强捉摸着如何尽可能多地消灭敌人的同时,日军第一一四师团步兵一二七旅团六十五联队长山田常太中佐也在关注着战事地进展。
  根据空军提供地情报,驻防对面山头的军队不会超过一个团,看装束和旗帜,好像不是苏军正规部队。在山田看来,二个波次的冲击,足以将对面的乌合之众全部消灭,傍晚前就可以完全占领对面山头,把战线向平原地区推进。
  可是,现实却是那么的残酷,密集的地雷区带给日军沉重的打击,日军第二波次的冲击部队好不容易越过雷区,却被安家军强大的机枪火力牢牢地压制在了阵地前方一到两百米处。
  这时,日军精悍的个人军事技术优势迅速得到体现。有个数字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与日本作战的部队在与其交火中,一大半的士兵都是死于近距离的对射之中,由此可见日军枪法之变态。
  在安家军系统内部,北方组建的部队,官兵素质和训练质量暂时还是无法与在新兵期就经受严格系统训练的安家军老部队相比,比起日军也要稍逊一筹,因此此刻一线战壕内,阵亡和负伤的官兵数量越来越多,横七竖八地交错倒在一起。
  在接连起伏的爆炸中,后续部队通过交通壕,不断地补充进去,激烈的交火在持续,而且大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到处都是呼喊医护兵的惨叫声!
  医护兵们冒着枪林弹雨,不断地冲入战壕,把伤兵搀扶下去,然后通过山后的停车场,把伤兵迅速送到野战医院。
  战斗越来越惨烈,双方大炮、迫击炮全部用上了,伤亡不断加大。蔡子强强忍心中的悲痛,不断地把手里的预备队派出去。
  又经过半小时的战斗,日军的第三波攻击队伍抵达安家军阵地前沿,随后,日军的轻重机枪和掷弹筒抵近射击,开始全面压制安家军一线阵地火力,鬼子兵已经逼近阵地前方二十余处,战况进入最关键阶段!
  蔡子强见状,立即命令坦克部队投入战斗。
  随着二十辆坦克出现在山顶,缺乏反坦克火力的日军,顿时被战车上的机枪火力给压制住了,很快,大量钢板盖到了战壕上方,坦克驶过战壕,进行反冲锋,车头的通用机枪疯狂地向日军扫射。
  日军的机枪兵和掷弹筒兵,瞬间遭遇重大伤亡。
  山田常太中佐脸色铁青,在他眼里,坦克完全就是吞噬士兵生命的魔鬼,可是部队的反坦克炮火由于山路崎岖并未及时跟上,也未提前准备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没想到会吃如此大的亏。
  山田常太望着又一个己方的机枪火力点被坦克直接摧毁,一挺水冷式重机枪伴随着一截手臂在爆炸闪光的映照下,重重地落在了十几米之外。山田中佐心中大骂,该死的航空兵竟然连敌人隐藏的坦克也未发现,不知道在做什么。
  经过突破雷区和惨烈的近距离对射后,日军的战斗意志已经被严重削弱,如今再面对坦克的威胁,士气陷入了低点。
  山田强迫自己冷静,半日的战斗下来,他发觉对面的军队虽然抵抗非常顽强,但是兵力确实不足,只能靠战车火力进行反击,如果自己的部队得到反坦克炮的援助,应该可以击溃对手,当然在此之前,还得请求援兵,毕竟三波次攻击下来,部队的伤亡还是很大的。
  随着日军潮水般退去,安家军的坦克部队没有恋战,转过头,慢悠悠爬上缓坡,消失在山顶。
  此时的蔡子强,心中一点儿也没有打胜仗的快感,阵地上横七竖八都是官兵们的尸体,在血腥残酷的战斗中,生命是那么的脆弱,与其相比起来,一切都那么的微不足道!
  ……
  中午时分,正在编队安置伤员的六十五联队长山田常太中佐并不甘心失败,为了以最少的代价拿下对面的山头,打通前往河谷和平原地区的通道,经过简单的战术布置后,山田通过电台请示旅团部和师部,要求派出重炮联队给予配合。
  到傍晚前,负责北线进攻任务的第一一四师团,把归属师团指挥的野炮兵第一二零联队一个大队派到了第六十五联队,同时到达的还有步兵第一零二联队及辎重兵第一一四联队各一个大队。
  强大的援兵部队到达,日间的弹药消耗也补充完毕,山田常太中佐心中稍定,但想想若是正面强攻,冒着对方坦克炮火,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伤亡,看来还是得在侧翼动脑筋。不过这片山区的详细地形图,只有旅团部备有一份,山田决定连夜赶回旅团部,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山田带着参谋和卫兵,刚刚走到山下,突然地皮猛烈地颤动,山田脚步没站稳,一个狗吃屎扑倒在地,门牙撞在坚硬的石块上磕掉两颗,满嘴都是鲜血。就在山田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情张嘴准备开骂,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猛然传来,整个大地除了巨大的轰鸣声,再也听不到其他任何声音。
  山田惊骇地回过头观望,只见自己部队驻扎的地方,天已经被照亮了,巨大的火光和硝烟,笼罩了整个森林上空。
  与日军对峙的高地上方,三师九团长蔡子强中校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容。
  没错,由于比对手提前四天到达,九团几乎把远近十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踩遍了,最后认定,敌人要攻击自己的阵地,最理想的藏兵地点,就是对面那片树林。
  为此,蔡子强制定出周密的计划,并且向上级请示,上面迅速认可了九团的意见,在树林里设下了陷阱,只等日军来钻。
  此前,即便是最艰苦的时候,蔡子强也未动用这一杀招,在他看来,只对付一个联队的日军,未免有些小题大做,幸好,根据侦查部队汇报,日军傍晚时分又派来大量部队,尤其是大炮和运输卡车,让蔡子强喜出望外。
  夜幕降临,日军收缩了防守,建设在火药桶上的营地,成为了日军的葬身之所。
  遍布森林的一百五十个爆破点,将三百桶简易凝固汽油抛到了空中引爆,这算得上是真正的流星火雨,所有的汽油中都被加入了糖浆和肥皂水进行调配,每一个油桶的角度都是精心设计,加上远东地区茂密的树林,帮了安家军一个大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