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1395

  安毅在蒙古议会议长丹巴多尔济、副议长札丹巴等蒙古议员的陪同下,视察了该处正在生产的一个煤矿。
  煤矿的矿洞挖掘得很浅,规模很小,年产煤只有可怜的两万吨,来自叙府理工大学的地质和化学专家,于四日开始,便对蒙古正在产煤的各大矿区,展开了周密而细致的调查,其中距离库伦最近的巴嘎诺尔,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现在我们都还不知道,这个煤矿矿区规模究竟有多大,许多人都担心,若是斥巨资进行先进设备开发,最后却发现可供开采的煤连起码的投资都收不回,因此举棋不定,到现在也未进行大的挖掘。”
  参观完煤矿,丹巴多尔济陪着安毅,回到矿区的办公大楼。
  这栋高三层、铺设有暖气管道的楼房,是苏联人去年花费一万卢布援助的,算是安毅此次蒙古之行见到的少数具有现代气息的建筑。
  大楼的会议室里,龚茜正在和二十多名地质学家进行最后的复议,看到安毅和一众蒙古议员走进来,龚茜笑着迎上前:“好消息,经过我们的地质和化学专家反复研究,再利用数学、物理和地质模具进行矿脉模拟,结果一致认定,此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基本储量高达20亿吨,就算年产煤1亿吨,也可以持续开采20年,仅仅这一个煤矿,就足以提供整个蒙古的电力建设所需。”
  一众蒙古议员惊喜交集,丹巴多尔济问道:“这是真的吗?这么说来,本届议会第一个施政目标,很快就可以实现?”
  龚茜认真地回答:“没错,现在我们就要立即开始着手寻找适宜建设火电厂的地址了,争取在大雪下来之前,把地基打好,力争在明年新年到来之际,完成第一期工程建设,在这段时间,我们将用大型货运飞机,把发电机组拆成零配件运送过来,在火电厂的厂房里,重新进行组装调试,让库伦所有的居民都能够尽早地用上电。我们的目标,是把火电站规模不断扩大,把电网建设到每一户农牧民的房屋和蒙古包前,让家家户户都能够在严寒的冬日,在家里享受热炕和收听政府即将建设的中国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精神和物质方面均得到满足。”
  札丹巴非常高兴:“电是工业之母,有了电,一切都好办了。谢谢您,安将军,你为蒙古人民做了件大好事啊!”
  安毅谦虚地道:“估计经过这段时间相处,大家都猜到了,驻蒙军其实也是安家军的一支,以后大家就要长久在一起,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新蒙古而奋斗,所以这些客套话就不要再提了。”
  “我的朋友们,我安毅可以向大家保证,不管中央任命谁来当这个省长,我们安家军都会加大对蒙古的投资力度,这不仅是蒙古工农业建设的需要,也是提高蒙古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由之路,更是巩固边疆建设国防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丹巴多尔济等人激动得连连拍掌,他们心里都清楚,安家军这番话并非是虚言,只需看这几天,从东北赶来的源源不断的大军车队所携带的物资,就知道安家军扎根建设蒙古的决心有多大了,机床、采矿设备、铁轨、柴油发动机、电动机等等,不一而足,此刻全部堆放在原苏军的物资仓库里,只待电力一通,便会在一个个工厂里投入生产。
  如今整个库伦城的西南方,已经变成了一片繁忙的大工地,几乎所有的安家军官兵,才放下行囊,就投入到基础建设中去,才过了几天时间,一排排规划二层、三层甚至四层的营房及规划中的厂区、居民区,已经初步有了个样子,一看就知道是干实事的。
  就在安毅准备就巴嘎诺尔矿区规划询问专家意见时,林耀东匆匆走进会议室,向安毅递上一份电文,安毅看完脸色一变,歉意地对一干蒙古议员道:“尊敬的议长先生,各位亲爱的朋友,国民政府蒋委员长有要事找我协商,我必须得尽快赶回南京,不能陪朋友们继续参观下一个矿区了。不过请大家放心,我姐姐龚茜完全可以替我做主,事实上现在叙府的政务,有许多便是我姐姐代为打理的,请大家尽管放心,我安家军将始终秉承一个宗旨,那便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无虚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丹巴多尔济感慨地说道:“这句话说得好。尊敬的安将军,我有个请求,不知道您能否应允?”
  安毅毫不迟疑地道:“当然可以,我们是朋友,不是吗?”
  丹巴多尔济反倒有些犹豫了,过了一会儿才期期艾艾地道:“可能是丹巴多尔济唐突了,我……我想与将军结拜为安答,相互照应,共同为蒙古的复兴而努力!”
  安毅笑了:“我也正有此意。汉蒙民族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兄弟,你我结拜,正好见证了这份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不若我们就此回库伦,在库伦城南神圣的圣山之巅,歃血为盟,让天地见证我们的兄弟之情,如何?”
  丹巴多尔济连连点头,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
  德国,柏林,莫阿比特军营。
  元首希特勒视察完卫戍柏林的GD步兵团(后大德意志师前身)的营舍后,与陪同身边的德国空军司令赫尔曼·威廉·戈林元帅,德国警察总监和党卫队帝国长官海因里希·希莱姆,纳粹党宣传部部长、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情报与安全局长莱因哈德·海德里希,领袖警卫旗队指挥官狄特里希,GD步兵团团长冯·斯托克豪斯上校一起,去GD步兵团的坦克训练场欣赏在中国战场已经得到实战检验的J型坦克。
  J型坦克是叙府和德国军工专家智慧的结晶,融合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坦克的优点,克虏伯军工厂刚拿出仿制的样品不久,深得GD步兵团团长冯·斯托克豪斯上校的喜爱。
  “比起这种坦克,我们前面装备的I号、II号、LT35、LT37等轻型坦克,十辆也比不了一辆,就算是对付III号的A、B、C、E四种型号坦克,也有绝对的胜算,若是遵照叙府军工专家的建议,再换装75mm口径或者更大口径加农炮管,威力会更加巨大。由于这种坦克的主要燃料是柴油,有足够的动力驱动。可以说,若是我帝国军团全部装备这种坦克,那么横扫欧洲不成问题。”
  冯·斯托克豪斯抚摸着坦克涂着迷彩色的倾斜装甲,目光中一片迷恋之色,像介绍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向希特勒郑重介绍。
  希特勒点了点头:“我听说由柴油发动机驱动的坦克,噪音很大,作战环境也极为恶劣,有这么回事吗?”
  冯·斯托克豪斯不以为然地道:“在战场上,只要能够保存自己,打击对手,其他的根本就没有必要太过在意。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多次来我部观摩这种坦克,非常羡慕,说他的装甲师要是能够装备这种坦克就好了,将极大地提高部队的战场存活能力,给对手以更大的杀伤。”
  “有这事?”
  海因里希·希莱姆非常惊讶:“古德里安?那不是元首非常欣赏的装甲将军吗?他去年撰写的《注意……装甲兵》一书,元首让我好好看看,确实非常优秀,他在书里提出的闪电战理论,便是以坦克和作战飞机为核心,实施强大的首次突击,然后迅猛突入敌人纵深,合围敌主力集团而歼灭之。”
  “古德里安将军认为,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样的速度和越野机动力,否则,坦克将会是陆战中近乎无敌的存在。古德里安将军还认为,坦克集中使用的效果,要远比单独使用好,坦克部队可用于第一梯队实施突破,而后高速向纵深发展,决不能迁就步兵的进攻速度,所有这些理论,让我眼界大开,帝国的出路,大部分要落在装备优秀的坦克上……看来我们必须得加大这种坦克的产量了。”
  希特勒非常得意:“古德里安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将领。我相信大家都读过我在二六年《我的奋斗》第二卷
中的预言,摩托化部队将在未来战争中起决定作用。后来我于三二年又指出,欧战的阵地战将过时,而坦克就是最好的改变的工具。未来的战争,在我看来应该突然发难,速战速决,我们的目的,是打一场不宣而战的闪击战争,这也是我这两年煞费苦心建设装甲部队的原因。”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有了八个装甲师,这还远远不够,相信大家都见识了我们拿下奥地利的进军速度,两天时间我们挺进了五百公里,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的钢铁洪流前进?我准备把古德里安提拔为机动部队总监,统管陆军装甲部队的一切组织和训练,监管坦克的生产和装备事项,大家觉得怎么样?”
  戈林等人怎么可能反对希特勒的意见,纷纷出言赞同。
  离开坦克训练场,希特勒兴致不减,又去德国空军设置在莫阿比特军营的一个试验场,亲眼看看接受过中国战场实战检验的A26战斗机、AB26多功能作战飞机和S3高空侦察机。目前,这三种机型都已经由与西南合作紧密的容克飞机制造公司生产出来,正在接受优秀的空军飞行员的测试。
  中日开战以来,中国空军的表现,震惊了世界,先后创造了数次对日空战的胜利,虽然中间日本空军利用购买自美国的四发轰炸机,创造了空中堡垒集群战术,取得了一段时间的空中优势,但总体来说,中国战机的高质量,还是给德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目前,德国空军装备了大量Bf109战斗机、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JU88和He111中型轰炸机,基本上可以满足德国空军作战需要,但中国战机的优异表现,还是让德国人眼前一亮,原本束之高阁的研发资料,迅速被拿了出来,早有准备的容克飞机制造公司,每一种机型都生产了二十架,作为测试的样品。
  看到元首和空军最高长官到来,机场的将校和飞行员们,拥了上来,纷纷汇报自己的心得。
  经过参与测试的德国空军飞行员验证,A26战斗机表现优良,综合性能竟然比Bf109战斗机还要优越许多,主要是速度、爬升、俯冲、缠斗和稳定性等方面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优化,可以说是Bf109的完美升级版。
  而AB26多功能战机,更加让飞行员们爱不释手。
  这种战机,既可以充当俯冲轰炸机使用,又可以担当中程轰炸机,其高达万米的爬限、往返2300公里的航程,让所有德国空军装备的轰炸机相形见绌,也让此时拿到第一手测试数据的戈林笑眯了眼,连称今后一定要加大AB26的产量,使德国空军真正成为战略决胜的主导力量。
  在戈林看来,有了航程这么远的轰炸机,几乎整个欧洲都置于德国空军的威胁之下,以后见谁不满意了,就派出轰炸机教训他,时间短,见效快,可以做到第一时间教训对手,这让空军统帅戈林自我感觉无比良好。
  此时的德国,还没有专门的高空侦察机,S3侦察机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德国军队这方面的不足,使得驾驶此种战机的飞行员,可以在高空中完美地掌握敌军地面部队的调动情况。S3高空侦察机采用了美国福克斯集团研制的最新F24照相机,可在1万多米高空使用50毫米长焦镜头对地面10多公里宽的目标进行拍摄,可连续拍摄一百二十张照片,足以覆盖整个战场。
  拍摄的照片,可由侦察机带回机场,然后迅速通过专门渠道上呈总参谋部,供元首和总部将领制定战略计划时参考,实乃制敌先机的不二法宝,非常适合欧洲平原地带使用。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时速突破600公里/小时的侦察机,目前暂时没有机型能够威胁到其飞行安全,使得了解完战机性能的戈林,心中又多了几分喜欢,一再表示,回去后就会下订单,要容克飞机制造厂加紧时间生产,装备空军部队。
  希特勒看着飞机场上排成一排的银灰色飞机,心中非常的舒服惬意,一种无可匹敌的畅快感觉,充斥胸臆。戈林身为空军统帅,受益匪浅,自然连连拍希特勒马屁,让希特勒喜笑颜开,鼻子下面的小胡子,不停的颤抖,有趣极了。
  “元首,目前中国的战机研制又有了新的进展,一种叫做蚊式的全木制战机,已经装备了西南空军,其中轰炸机已被正式命名为B1,在夜间轰炸时,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我们的技术专家虽然参与了研制,但没有得到核心资料。叙府方面请求,我们拿U型潜艇、袭击舰设计制造图纸以及军舰舷侧装甲KCn/a钢、水平装甲WH钢、结构用钢ST52及镍铬表面硬化合金钢技术与之交换。”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见希特勒和戈林谈笑甚欢,兴致颇好,抓住时机上前汇报。
  一旁的戈培尔非常不满地说:“木头制成的飞机要价也这么高?拿我们德意志帝国当什么了?既然中国政府对我们的结盟建议置之不理,我们也完全没有必要理会叙府方面的请求。”
  希特勒却是神色一动,问道:“我亲爱的莱因哈德小朋友,那种蚊式战机有什么特别吗?”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是有名的美男子,相貌俊美,说话声音尖细,犹如童音,并且他还是个相当不错的小提琴演奏家,身上充满了一股艺术家的忧郁气质,所以每次碰在一起,希特勒都会把他叫做莱因哈德小朋友。不过这也仅仅只是希特勒的特权,如今身为秘密警察头子的海德里希,不是一般人能够调笑的,就连以前常拿海德里希开玩笑的戈林、希莱姆也不敢了。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说:“这种蚊式战机安装了叙府的最新无线电控制系统,配合地面雷达,不仅可以在黑夜里安全起降和抵达轰炸目的地上空,对敌人展开无情打击,还能在漆黑的夜里,将对手机群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手里,达到规避自己,伏击对手之目的。”
  “我想资深飞行员戈林元帅应该知道,如果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我军战机倾巢出动攻击对手,敌人战机起飞迎战,我们可以把对手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而对手却是睁眼瞎,什么也看不见,那是多么美妙和让人振奋的一件事情?叙府方面称这种先进的科技,目前只有叙府方面掌握,就连美国、英国、法国也正在研究中,预计拿出成果还得三四年时间,而这三四年,足以让我们德意志帝国征服欧洲了!”
  “叙府方面表示,恪于目前国际局势,避免引起美英法等殖民主义国家的警惕,叙府方面不能明面上和帝国站在一起,但双方在经贸、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合作,却可以一直长久持续下去,叙府方面保证不会向美英法等国出售这种先进技术,德国还将继续源源不断获得锑、钨、锡等有色金属粉矿资源。”
  戈林迫不及待地向希特勒建言:
  “我的元首,这种先进的战机一定要掌握在帝国手里,否则一旦让英法美等国得到,那么帝国随时都有可能遭受打击和侵略。只要有这几年时间,我们帝国的电子专家,一定可以研究出更为先进的电子科技,始终保持对英法美等国的优势。并且,我对中国西南那位领袖深表钦佩,他竟然把飞行员当成生产线上的商品一样生产,同时建立那么多所航空学校,我们德意志,也要建立人数达到十万甚至二十万人的航校,这样我们的空军,将立于不败之地。元首,您的闪电战战略,离不开战机和坦克的配合,我们还等什么呢?马上答应叙府方面的请求吧!”
  希莱姆受到戈林启发,也劝道:“元首,这笔买卖划算。既然这种全木制的战机让叙府方面那么自信,相信其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AB26战机的水平。德国没有殖民地,缺乏金属资源补给,但优质木料却从来不缺,若是中国人言过其词,我们也大可以利用这种廉价的战机,为帝国培养优秀的飞行员,在人才补给上,对英法美等国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若是性能真得像他们说的那么优越,对帝国而言,更是一个极大的福音,如此稳赚不赔的交易,决不可轻易放弃啊!”
  希特勒拍了拍AB26战机的表面合金装甲,感叹地道:“叙府研制的战机,几乎把所有德国的合金领先科技运用了进去,在提升中国空军战斗力的同时,也为充实德国军队的实力做出了贡献……中国人不愧是雅利安人的后代,聪明才智丝毫不逊色于德意志民族,可惜被异族统治太久,一度失去了自身的文明,这才有了近现代的落后,不过我相信在与我们合作的那个人带领下,情况会从根本上得到改观……一个民族要崛起,避免不了向外扩张,他们最近可能会有大动作,否则一向对海军不在意的他们,为何会突然对我们的U型潜艇和袭击舰敢兴趣了?”
  希特勒眼里充满了追忆:“尹是一个战略天才,两年多的相处,让我获益颇多,但就是这个尹,却对那人心悦臣服,甘当垫脚石,由此可见其人的战略目光,我不信他不会向外扩张……好吧,莱因哈德小朋友,回复叙府方面,我原则上同意这笔交易,但一定要他们保证,无论如何不能让美英法得到叙府和德国的先进科技,这是两个雅利安民族的智慧结晶,一旦让其他国家获得,后果不堪设想。”
  莱因哈德·海德里希恭敬地说:“对于这一点,我想叙府方面会考虑到的。对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占据了世界陆地一半的英法美三国,实际上是共同的敌人,只要是明智的人,就不会把自己的底牌透露给对手,就算是最亲近的朋友也不行!”
  “比如帝国之于日本,虽然帝国与日本交往紧密,但日本却无帝国急需的领先技术,彼此资源也没有互补性,所以尽管日本数次提出请求,想得到帝国用煤合成重油、柴油、汽油等燃料的技术,我们依旧没有透露的原因。只要中国人头脑稍微理智,也不会给予其祖国巨大创伤的英法美等国先进科技。”
  希特勒点了点头,看到一群心腹手下都在,GD步兵团团长冯·斯托克豪斯上校也是狂热的纳粹党徒,于是招呼大家凑到身边,然后放低声音道:“捷克斯洛伐克是欧洲第四大经济强国,拥有欧洲第二大兵工厂斯科达兵工厂和第三大兵工厂捷克布尔诺兵工厂(ZB工厂)和完整的军工体系,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还有大量煤、铁、锑、铅等资源,所有这些,对于帝国来说,都是急需的,一旦帝国成功吞并捷克斯洛伐克,那就有了与英法直接较量的本钱,德意志帝国和日耳曼民族的扩张,就将势不可挡,因此,我们必须得对此制定详细的计划。我的意见是最迟明年四五月份,捷克斯洛伐克就要拿下来,然后在九月,发起对波兰的进攻,正式开始德意志帝国扩张的步伐。”
  在场的都是狂热的纳粹分子,听到希特勒这个疯狂的计划,不仅没有感到震惊和有什么不妥,反而非常激动,海因里希·希莱姆振奋地说:“这么多年的奋斗,终于要见成效了,希莱姆愿誓死追随元首,让纳粹的旗帜,在欧洲上空高高飘扬。”
  戈培尔野心勃勃地道:“那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加大国民对争夺日耳曼民族生存权的战争的认识,不要到时候出问题。还有犹太人的问题,由于叙府方面愿意接纳犹太人,所以现在国内秩序井然,日常生活中,再也见不到可恶的犹太人了……不过我们得准备好,在接手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后的犹太人安置问题。”
  希特勒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都叫给我们的朋友去处理吧,反正他们需要犹太人廉价的劳动力,不仅仅是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以后的犹太人,都这么处理,直到我们的朋友安置不下来为止。”
  说到这里,希特勒阴险一笑:“中国西南的地盘只有那么大,若是有一天,犹太人超过了他们的接纳底线,就只能选择向外扩张,毗邻中国西南的法属安南和英属缅甸,是最好的扩张点,我就不信他们会不动心。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英法的殖民地的变故,来发展我们的实力,给予我们的敌人,以致命一击。”
  “元首英明!”
  戈林、希莱姆、戈培尔等人一脸佩服。
  在整个战略层面上,希特勒这个狂人确实要比所有人都看得远,加之他善于投机和冒险,能走到今天一点儿也不奇怪。
第1460章
守株待兔
  对乔布顿、乔布楚叛乱武装的围剿,自胡继秧第一军团入驻库伦开始,便成为了新政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可能是被安家军的鼎盛军容所慑,乔布顿、乔布楚两次袭扰库伦城西的远东红军军营无果,并被第一军团直属装甲师追得鸡飞狗跳后,两部叛乱武装便迅速西撤,遁入了位于乌里雅苏台和库伦之间的杭爱山脉,打起了游击。
  杭爱山乃是北冰洋流域与内流区域的主要分水岭,长约七百公里,海拔在三千米左右,蒙古主要河流色楞格河便发源于此,向北流入贝加尔湖。
  杭爱山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燕然山,距离雁门关一千八百公里左右,是古代中国控制草原游牧民族的北边极限之地,秦、汉、隋、唐戍边官兵多在此构筑关隘,控制草原民族,防御“极北”之地蛮族对草原和中原地区的侵犯。
  要剿灭这股叛乱武装,若是派出大规模装甲部队,情知不敌的叛军,肯定藏在绵延的大山里,避而不战。为了达到尽快消灭敌人的目的,胡继秧派出了第一军团直属警卫师的官兵。警卫师由步兵旅、装甲旅、教导旅和特种大队组成,第一军团作战处长海南黎族军官胡阿耀上校兼任师长职务。
  此次执行任务,装甲旅留守库伦,只出动了步兵和特种大队,每一个战士都准备了十天的口粮,后续跟紧部队分别于杭爱山周边地区之沙布克、阿尔多、比特达斯等城镇驻守,提供后勤保证。
  安家军最擅长的就是游击战,现在叛军竟然把这招战术用来对付安家军,显然是打错了算盘。
  庄亦凡中校带领加入迫击炮中队、通用机枪中队和火箭筒小队的特种大队,进入杭爱山东北部外围山区,茫茫的戈壁,星星点点的绿洲,让来自白山黑水的将士们很不适应,好在一路行来,鄂尔浑河、塔楚河、推河、哈内河等河流不时可见,绿洲和树林成为了战士们适应和调整的好地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