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7/1395

  已经被任命为东北集团军第七军军长的金洪默少将站在地图前,目光炯炯,神色严峻。在安毅的力主下,东北军所有将校都被授予相应的安家军军衔,虽然南京政府军事委员会和军政部不会承认,但却会被记录到安家军的档案中,在福利和待遇方面会有大幅度提升,这也算是一种巨大的荣誉。
  此次编整,原救国军军长唐红雷被任命为东北集团军副司令长官,授予安家军中将军衔;原救国军副军长张戒任集团军参谋长,安明祈担任集团军政治部主任职务,两人均授予安家军中将军衔。
  集团军司令部下辖第一、第二、第三军共十一个步兵师,并在叙府再次派遣的五百名将校到达后,即组建集团军直属教导师、警卫师、炮兵师和装甲师。此外,叙府方面还派遣了一千名西南政法学院、叙府理工学院、川南医学院应届毕业生及送来部分教学器具,在已经成立的鸡宁士官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东北士官学校、东北政治学院、东北理工学院和东北医学院,彻底解决东北集团军发展中面临的人才不足问题。
  第一、第二、第三军和集团军总部直属部队,组成东北集团军中央作战集群,以三江平原周围的群山万壑为根据地,依托苏联远东地区便捷的物资支援,与日军进行针锋相对的游击作战;救国军第五师升格为第四军,第六师升格为第五军,在此基础上组建东北集团军北满军团,由胡继秧担任中将军团长职务,原第六师师长何毅飞担任中将副司令,第五师参谋长唐问担任少将军团参谋长。北满军团下辖六个步兵师,拥有整个东北集团军最为精锐的军团直属装甲师、炮兵师。北满军团组成东北集团军北方作战集群,将利用大小兴安岭地区的崇山峻岭,与日军进行巧妙周旋;救国军第七师,升格为东北集团军第六军,下辖三个步兵师,董金明担任少将军长职务,在长春、哈尔滨、牡丹江之间的山地和平原地带展开游击作战,破坏日军的经济建设,牵制关东军有生力量;金洪默的第七军,集团军方面也给予了三个步兵师的编制,作战区域是长白山及周边地区,充分利用金洪默长期在此打游击熟悉地形的优势,进行运动和破袭战,打击日军的运输和补给线路,分散其指挥机关精力,为主力决胜创造有利条件。
  就在安家军各部喜气洋洋庆贺部队升格之际,云集于奉天(沈阳)的日军已经发起了迅猛的攻势。
  从华北紧急回援的十三个主力师团、二十一个独立旅团以及大量棒子军、伪满军,没有丝毫迟疑,立即兵分两路,左路军沿南满铁路迅速北上,在各主力旅团直属工兵联队以及五个独立工兵旅团的恐怖施工能力下,被破坏的南满铁路未及一天便全线修复,至二十二日夜,左路军顺利抵达伪满洲国首都新京(长春),留下一个师团和三个独立旅团,其余部队继续北上,紧急支援北满战事。
  右路日军沿吉奉铁路(沈阳至吉林市)挺进,虽然这一条铁路也被第七军破坏多处,但在日军数量庞大的主力旅团直属工兵联队、独立工兵旅团及机械化辅助设备帮助下,如一股洪流一般,滚滚向前,短短的两天时间,该路大军迅速巩固了抚顺、清原、海龙(今梅河口市)、磐石等铁路沿线城市的防御力量,并且在占据优势兵力的情况下,由工兵部队沿铁路沿线修筑铁丝网和防御堡垒。
  这一路日军进至吉林市后,没有继续北上,而是迅速投入到对附近地区的大扫荡中,加上伪军和从朝鲜调过来的棒子军,总数多达四十五万人的部队,宛若一股蝗虫,向吉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之间山地与平原区域进行每一座山头的严密大扫荡。
  金洪默看着地图,暗叫一声“好险”,若不是自己嗅到风声不对,果断把部队从辽北平原和山地、丘陵地带拉回吉奉铁路以东来,估计这会儿已经陷入日伪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包围圈中。
  位于吉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中间的哈达岭、摩离红山及辽河平原地区,地处日军统治的腹心地带,建设有大量的铁路和公路网络,加之此处的山脉大多是那种三、四百米的小山头,不利于部队的隐藏和转移,一旦被日军发现咬上,加上其空军部队助战,有极大的可能被优势日军包围歼灭。
  “老金,抗联一军来报,日军正在加强京图线(长春—图们)铁路沿线防守,显然是想采取相同的壁垒战术,困死咱们。杨靖宇军长询问咱们下一步的动向。”第七军副军长洪玉普少将大步走到金洪默身边,递上一份电文。
  粗略瞟了一眼,金洪默转头看向眼前跟随自己四年的挚友,问道:“安老大和第四厅有什么建议?”
  洪玉普道:“安司令日理万机,不会注意到我们这个局部战场的情况。从我们安插于伪满军和关东军中的暗谍回馈的信息看,日军在未来一段时间,将继续把辽北吉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之间的山地丘陵地区详细梳理一遍,重建集团部落。目前是日军兵锋最盛的关头,第四厅建议我们避实击虚,决不能与日军硬碰!”
  金洪默抬头看着地图:“咱们南下来劫掠的粮食物资,倒是足够过冬用了,但是,日军京图铁路横亘于我们与集团军中央集群及苏联远东地区进行联络的要道上,就像一条绳索捆住了咱们的手脚,若是不坚决打掉它,以后我们与总部及远东红军的联系就会中断,弹药物资和粮食供应都会出现问题。因此,就算日军集结重兵,我们也要坚决地破除日军的囚笼。老洪,你看,这京图线周边崇山峻岭,交通极为不便,倒是个打游击的好地方。”
  洪玉普笑了:“怎么,主意已经定了?”
  又黑又壮的金洪默牛逼哄哄地道:“当然,跟了安老大那么久,要是连他的一分谋略都没有学到,我这个师弟也太逊了吧?这次老子给他来个掐头、断尾,攻击中央,让鬼子明白我黑瞎子绝非浪得虚名!”
  “军长,副军长,总部急电!”
  毕业于江南理工大学,又在叙府士官学校深造过的第七军参谋长朱哲夫上校来到地图前,把电报交给金洪默,然后拿起指挥棒,指向吉林市至图们一线:“总部决定在未来半个月内,发起京图铁路会战,截断日军京图线与朝鲜境内北鲜线之间的交通运输,破坏日军的碉堡群和封锁壕,使我们两个游击区紧密地联在一起。初步意向是中央集群调动一个军,配合我们第七军,共动用超过六十个团的兵力,南北夹击,拿下图们、延吉、敦化中任意一座大城市,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迫使其主力分兵南下,减轻集团军中央集群面临的压力。”
  “这就叫英雄所见略同!”
  洪玉普听完朱哲夫的讲解,脸上满是笑容。金洪默从朱哲夫手里拿过电文,细细看完,把朱哲夫未讲述部分念了出来:“另:昨日日军第七师团在其空军四十余架战机配合下,大举进攻滨绥铁路大青背山一线,我正面堵截之二军二师六旅经过顽强抵抗,在要塞和阵地悉数被日军摧毁的情况下,主动撤离。昨夜,我滨绥铁路沿线部队发起奋勇反击,日军第七师团于磨刀石镇陷入我军合围,后在紧急赶到的日军第一零八师团接应下,方才脱困。此外,由于图佳线(图们—佳木斯)铁路、公路尽为我军所破坏,同时在日军前往林口的路途上,我第一军遍设地雷,日军第八师团与二十一师团举步维艰,至今依旧在五林河南北的老爷岭崇山之间徘徊不前。”
  念完后,金洪默大声赞道:“也不知道安老大是怎么培养的人才,这些年轻人一个个智计百出,战术灵活多变,原本中日两军实力对比看起来是一边倒的局面,如今小日本竟然硬是被拖得难进寸步。我估计十天半个月小日本都休想进至林口县城,更不要说鸡宁了。或许三江平原地区,我们可以长久保住!”
  参谋长朱哲夫上校摇了摇头:“军长,我认为形势没有你想的那么乐观,根据总部的最新通报,抗联第八军军长谢文东昨日在方正县城以西的姜家庐投敌,赵尚志第三军不知究竟,在率部前往与第八军汇合途中,在大青山以西的二洪山地区遭遇日军第十二师团伏击,损失惨重。”
  “现在,日军已经在汉奸和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的配合下,牢牢地控制了松花江上游地区,随时都有可能沿着松花江,攻向中游的依兰县城。抗联第四军军长李延平、副军长王光宇及第九军军长李华堂已经向我集团军总部紧急求援,我中央集群第三军两个师,已经紧急乘坐火车经林口前往佳木斯,力争在日军到来之前赶到依兰,否则以抗联第四军、第九军扩大后加起来不足一万人枪的队伍,挡不住日军的攻势。”
  “谢文东投敌了?”
  金洪默一阵愕然!
  其实谢文东这个人,金洪默早就看出其抗日意志不够坚决,态度首鼠两端,属于那种偷奸耍滑、有便宜就占碰到硬仗就溜号的小人,但南满、东满、吉东、松江(北满)省委、哈尔滨特委及抗联高层始终坚持应团结一切力量抗日,满足谢文东种种非分要求,却对其消极抗日无动于衷,终于导致今日惨祸的发生。
  洪玉普突然想到一件事情,看了一眼周围,凑近金、朱二人,小声道:“第四厅转来个消息,莫斯科方面派人到了哈尔滨,正在四处联络抗联各部,关东军哈尔滨特务机关其实早已经察觉,但却视而不见,放任其活动。你们也知道,现在远东红军和莫斯科方面闹得很僵,矛盾越来越尖锐,总有爆发的一天,而我们的利益却是与远东红军牢牢捆绑在一起的,若是我们在与日寇作战时,后院失火,会相当麻烦。”
  金洪默和朱哲夫相视一眼,均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第1409章
兄弟重见
  叙府总医院住院大楼的四楼,是特护病房之所在。
  安毅身着一身平常的作训服,来到四楼,让沈凤道和林耀东领着侍卫留在楼梯口,快步走到走廊尽头的一间房间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听到门声响,宽大病房里一左一右两张病床上平躺着正在断断续续交谈的两名大汉一起侧过脑袋,一眼就看到脸色还略显苍白的安毅,惊讶之下,脸上浮现一片潮红色。
  “大哥,二哥,前段时间小弟身体不适,后来又担任第三战区参谋长,需要翔实了解前线的一切信息,一直抽不开身,请恕小弟这个时候才来看望你们!”
  安毅大步来到两张病床中间,看看这个,望望那个,只见两条铁骨铮铮的壮硕汉子,这会儿竟然形容憔悴,眼睛深深地窝陷下去,露在被褥外面的肌肤,一块块青紫的伤疤触目惊心。尤其是张承柱,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头发竟然白完了,安毅心中一阵酸楚,眼睛顿时红了起来。
  “咳咳……”
  胡家林咳嗽几声,待气息平顺过来,才微微责备道:“司令,你身体也才刚刚好,怎么不趁着中日停战,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哪怕调养恢复一下精神也是好的……这样从前线和叙府间来回奔波,受得了吗?”
  “是啊,四……四弟,杜易已经把……东北的……事情全告诉我们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日军停战的真正用意。你……你这样撒手不管回到叙府,若是……战火重燃,你又不在战区,委……员长怪罪下来,怎……怎么办啊?”张承柱声音沙哑,说话结结巴巴,显然毒气带给喉咙的创伤还未好完全。
  安毅摆了摆手:“不妨事的!两位兄长,放心吧,我也是综合研判形势,确定日本人不会在东北战事明朗之前动手,才悄悄回叙府来的。现在外界还以为我在杭州与季宽兄(黄绍竑字)商谈正事呢。季宽这次到杭州,肩负着委员长彻查国防工事、整顿政府和军队贪污腐败的重任,他以湖北省主席的身份,兼任军事委员会第一部
部长,有他为我打掩护,谁敢质疑?”
  “此次回叙府,我除了看望两位兄长和受伤将士外,还会到研究院各研究所和钢铁厂、军工厂、飞机厂去走走看看,万吨级水压机正式投入使用、大马力风冷和液冷航空发动机研制一再取得突破、蚊式战机生产线研制成功、晶体管和真空三极管研究也有不小的进展,还有大型运输直升机研发定型等等,意味着我们叙府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科技差距正在一步步缩小,科研战线的专家学者们功不可没啊!我要在新落成的叙府大礼堂宴请他们,亲自向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祝贺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
  “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到滇南去看看,大量犹太人的迁移和定居,从而带来的就业、创业、投资、科研立项、子女教育、社会福利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不妥善予以解决,会出大乱子的。犹太人几乎都是高学历者,比起以前我们收留的白俄综合素质更高,若是他们值得信赖的话,我们急需的高级技工、医生、护士、大学讲师和科研人员都有着落了。”
  胡家林若有所思,好奇地问道:“既然我们这么缺人,为什么你还会让老李带走那么多今年叙府各所大学刚刚毕业的学生?这样一群年轻人到苏联远东地区去,能够为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呢?”
  “连二哥都猜不出来,其他人更想不到了!”安毅畅快地笑了起来,一屁股坐到了胡家林的病床边沿,接着道:“他们的作用可不仅仅是教书育人那么简单……这次东北各游击区大约会向苏联远东地区迁移两百万华人,而且后续的人还会源源不断地送到远东去屯田,我们提供的高产种子已经送抵了海参崴,包括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番薯等作物及农用塑模等生产资料已到位,接下来一段时间,远东会掀起一股种植和垦荒潮,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问题后,相应的移民后代的教育问题就会提上议事日程。想想看,数十万孩童从小接受的是安家军的民族主义思想教育,他们长大后会怎么样?”
  看到胡家林和张承柱一脸深思,安毅又道:“西伯利亚的古拉格集中营,可谓苏俄一个最神秘的地方,自肃反风潮盛行以来,全苏联大半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专家学者被送入了集中营进行思想和劳动改造,他们可以说是凝聚了苏俄科学文化结晶的精英群体。自从远东红军将古拉格集中营强行解散,所有关押犯人全部无罪释放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进入了专门的科研机构,另外一些则分别进入了红旗远东大学、西伯利亚大学、西太平洋大学、共青城大学、海洋大学、红旗远东师范学院、哈巴罗夫斯克大学、红旗远东农业大学以及新创办的六所大学担任大学讲师,大大充实了远东的科研和师资力量。”
  “以我们与远东方面的良好合作关系,他们的核心研究结构肯定会对我们敞开大门,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获得苏俄最尖端的科技。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得到了大量德国、美国的最新研究成果,若是再加上苏俄的高新科技,那我们叙府的科研水平会上升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安毅的话,让胡家林和张承柱恍然大悟,精神大振,连声称赞安毅的远见卓识。
  安毅站起来,在病房里来回踱着步,组织着思路:“现在外蒙古政府实际控制在苏俄远东红军手里,那些外蒙古权贵就像是被布柳赫尔元帅操纵的木偶,叫他们向东不敢向西,日前外蒙古政府已明确向莫斯科方面表达了不会借境给苏维埃中央红军的意见。莫斯科方面也担心过于激进的手段,会把蒙古逼回我国民政府的怀抱,因此只能囤积重兵于贝加尔湖一线。现在双方围绕着贝加尔湖,不断构筑防御工事。”
  “四弟……”
  张承柱有些奇怪地问道:“我看你镇定自若的样子,好像不担心布柳赫尔他们会打败仗一样,难道你对你的那些老师就如此有信心?”
  “当然有信心!”
  安毅自信地道:“若是说以前我还担心过远东军区会打败仗,但随着古格拉集中营的红军将校纷纷加入远东红军,这种担心几乎就不存在了。莫斯科采取的自上而下的大清洗,对军队战斗力的削弱难以想象。许多原本是营长、团长的人,现在骤然坐上师长军长的位置,以苏军那种僵硬的体制,估计得适应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恢复战力。尤其重要的是,现在肃反之风方兴未艾,人人自危,部队人心涣散,还怎么打仗啊?我估计不准备充分,莫斯科方面是不会动手的。”
  胡、张二人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安毅豪气干云地道:“我已委托老李向布柳赫尔、柳申科夫、互林、瓦西里等老师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并且提议开辟叙府—乌兰巴托—赤塔—伯力航线。我们现在的AN6大型客机可载员五十人,航程高达四千五百公里,载重量高达六千二百公斤,最高时速达三百九十公里,巡航速度为两百八十公里,跑这条航线一点问题都没有,争取每天都有一个航班,这样我们就与远东真正联系在一起了。”
  说了许久话,胡家林和张承柱的精神都差了许多。就在安毅想告辞时,胡家林突然问道:“小毅,不知道第五军团怎么样了?”
  安毅知道胡家林割舍不下对第五军团、对第十七军的思念,连忙安慰:“放心吧,胡子!鲁逸轩的能力你还不了解吗?不会出问题的。现在第五军团正在太原编整,第十七师、新五师、新六师、第一七零师四个师的骨干,依旧是我安家军百战老兵,各级主官基本上都有在叙府士官学校受训的经历,虽然战斗力比不了从前,但编成后只要多磨砺一下,会闯出一片天地来的。”
  “三哥的六十八师驻防保定,保护咱们华北的物资中转中心,这可是咱们一手打造出来的铁血劲旅,只要军团内部多加交流,其他各师战斗力进步会非常明显!”
  胡家林点点头,竭力挤出个笑容,然后疲惫地闭上眼睛。
  病房门突然打开,叙府总医院院长李梅生、副院长朱谨怀推开门走了进来。
  “司令……”
  李梅生大步走到安毅身边,张开双臂,激动地和安毅拥抱在一起,眼里闪烁着激动的泪花。
  狠狠地抱了一把,安毅松开臂膀,扶着李梅生的肩膀,看到他腮旁的泪水,打趣道:“怎么了,小郎中?都堂堂的国军少将了还随便流马尿,也不怕人笑话你,对了,见过老沈了吗?”
  李梅生不好意思地拭去泪水,笑着道:“在病房外已经见过了,刚才大哥已经说了我,可是见到你我还是忍不住!”
  安毅又向含笑站在一旁的朱谨怀招呼道:“朱院长,我还没谢谢你的救命之恩呢!还有,这次总医院抢救第五军团受伤将校非常成功,受到毒气弹攻击昏迷的一百三十六名将校全部获救,在战斗中受重伤的二十八名将校,也均救转回来,我以你们高超的医术为傲。”
  朱谨怀一点儿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谦虚地说:“这一切还得归功于司令,若不是司令这些年来注重医疗卫生建设,医疗器械和急救设施先进,加之我们的药物研究所硕果累累,各种新型的消炎药物层出不穷,哪里有这样好的抢救效果?”
  安毅正要客套,朱谨怀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司令,我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留学时的几位老师正失业在家,他们是外科临床、神经外科、眼科、皮肤科、内科临床等方面的专家,医术精湛,司令为什么不请他们出来做事呢?”
  安毅一时间没反应过来,高兴地说:“这样的医疗专家自然是多多益善,若是他们有意愿来中国,我可以派专机去德国接他们……”
  朱谨怀道:“他们此刻就在滇南,正在领取滇南政府的失业救济……”
  “犹太人!他们是移民到滇南的犹太难民!”安毅恍然大悟,看到朱谨怀不住点头,思考了一下,断然道:“这样吧,朱院长,后天我可能会去滇南,你回去后做好准备,随时等候我的消息,我和你一起去见见你的导师们。”
  “谢谢司令!”
  朱谨怀眉开眼笑地道。
第1410章
一生何求
  在总医院院长李梅生的陪同下,安毅又看望了黄智、章祖颖、杨冠、黄应武、宗行真、鲁雄、随康等受伤的第五军团将校。
  看到一干生龙活虎的老弟兄,全部虚弱无力地躺在病床上,就连一向贫嘴的“鹦鹉”黄应武都难得说几句话,安毅忍不住淌下了热泪,反倒引来弟兄们一阵安慰。
  一一探视完弟兄们,又与下班后前来医院探望丈夫或者是送来饭盒、煲汤的长辈们聊了聊,闲下来时安毅已经是饥肠辘辘。看看表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半,就想先回西园填饱肚子再安排接下去的行程,这时安毅突然想起自飞机失事后还没见叶青一面,连忙询问李梅生。
  李梅生欲言又止,但看到安毅炽热的眼神,知道纸终归包不住火,只得据实道:“司令,我希望你能振作……叶小姐大脑皮层功能严重受损,处于暂不可逆的深层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能力,但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此种状态医学上称之为植物状态,也就是说,叶小姐现在……”
  安毅脸色大变,一把抓住李梅生的领口,大声道:“小郎中,老沈不是告诉我,说你说的青姐生命体征很平稳,不会有生命危险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李梅生一脸严肃:“司令,叶小姐确实没有生命危险,她的脑干仍具有功能,控制血液循环,向体内各个器官输送营养,还能消化与吸收,并可利用这些能量,维持身体的代谢,包括呼吸、心跳、血压等。对外界刺激也能产生一些本能的反射,如咳嗽、喷嚏、打哈欠等。现在世界上不乏病人突然醒过来好转的先例,所以我说的没有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