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7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1395

  黑岩义胜的带兵方针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打起仗来四平八稳,所以在这几天的作战中,他毫不贪功,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逼向三河县城,配合二十师团、二十七师团一起消灭了驻守三河城南的中国军队,便迅速缩了回去,自然是打算不与安家军直接对抗,保存师团实力方为上策。
  如今听到前线打得热闹,中国军队的炮火又被野战重炮兵第三旅团和第一一零师团、第一一六师团的炮兵联队死死的压住,黑岩义胜自觉万无一失,所部作战时机已到,便派出部队去摘胜利的果实了。
  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也留下了一个联队保护自己的安全,决不轻易让自己和师团部置身险境。
  ……
  倾听着日军排山倒海的炮击攻势,灵山寺大殿临时指挥部里的胡家林面色如常,连放在桌案上的马灯震落地面摔碎玻璃护罩熄灭也不管不顾,亲自向通讯参谋口述命令:“第一七零师全体将士,军团部、第十七军军部及独立师、十七师、四十师已陷身绝境,我前后左右皆是日军,希贵部不惜一切代价,摧毁日军之炮兵,给军团突围创造一丝生机。军团长:胡家林。”
  一旁的张承柱叹息一声:“一七零师是由工兵团和新兵团混编而成,整个师加起来只有五十门迫击炮,要他们想办法,确实是难为他们了。”
  黄智无奈地说:“现在这个时候,只有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实在不行,我们打光所有炮弹,尝试着冲冲日军布下的铁桶阵,如果冲不下来,只有抛下一切,钻入这连绵的大山里打游击……”
  黄智的话引来众人一阵苦笑,大家都知道黄智所说的抛下一切是什么意思,不仅弹药和粮食物资没法带走,估计连伤病员都没时间搜集抢救,在日军的围追堵截下,在人地生疏的山区打游击困难有多大,谁都无法预料。
  参谋们纷纷行动起来,制定各种预案,力争把最困难的处境全部考虑进去,在撤退时能够做到最小的损失。
  ……
  三二年上海抗战期间便是独立师工兵团上校团长的随康,是从工兵三连走出来的老弟兄,在晋级工兵团团长之前,他还曾进入老南昌士官学校和中央军校深造。自上月奉命组建一七零师以来,随康就对自己这个师的战力犯愁。
  不过,随康并没有倚仗自己是安家军的老人,便向安毅、胡家林要人要枪要炮,擅长爆破的他决心自己来解决这些难题。由于部队是由工兵团扩建而来,一七零师最不缺少的便是各种各样的炸药,于是随康便围绕这个动起了脑筋。
  随康早就听说叙府兵工厂生产出一种叫做火箭筒的反坦克武器,和节日放的烟火有些相像,于是便琢磨是否能够做到自行生产和列装。他给叙府兵站监的常保芳、军械研究所副所长胡智杰等老弟兄去电询问究竟,很快便明白了这种武器的原理,迅速有了主意。
  在随康看来,火箭弹不外乎就是依靠弹丸本身喷出火药气体产生反作用力推动弹丸前进,对炮管的需求并不大,只要设计几根导轨确定射击方向即可。
  随康想到就做到,立马和师里主管军需后勤的军官一起,用吃完的南洋鱼肉罐头壳制作出一枚原始的“火箭炮”。这东西看起来似乎不太美观,弹头是一个大头铁皮罐子,后面是一根用铁管制成的细长铁杆,屁股上是四片马口铁弹翼,以保持炮弹飞行时的稳定。不过此次试验失败了,这种简易的火箭弹在飞出一百余米后坠地爆炸,差点儿伤到了自己人。
  随康毫不气馁,又经过多次的实验和改进,至火箭弹最终定型时,弹体外壳已经由铁皮变成了由木片制成框架外面蒙上一层油纸的纸皮,推进系统则是七根绑在一起的细小竹管,里面装填上硝化纤维磨出的粉末,弹尾是三片倾斜的稳定螺旋板,以保证火箭弹飞行时的稳定和打击的精确性。这种火箭弹的最高射程达到了二千二百米,误差缩小到三十米,为了加大杀伤力,纸糊弹体内装填的是苦味酸炸药和铁珠子弹,爆炸时铁珠横飞,大幅度地增加了杀伤力和杀伤面积。
  有了这个好的开始,一七零师官兵的发明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师部一位从德国留学回来的叫做张风云的少校参谋,制作了十二个铁制导轨的“火箭炮”架子,平时这个架子就随意地扔到卡车上,跟着部队走。等到需要的时候,把铁架子放置地上,调整好角度即可点火发射。
  随康一看这东西不错,又让军需部门紧急制作了五十门。“火箭炮”全部采用子母弹,五十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在一分钟内射出六百枚火箭弹,那么多的炸药和小钢珠,足以形成极为恐怖的面杀伤力。
  火箭弹研制成功不久,受到火箭弹启发的张风云又琢磨出了另一种新式武器。
  一七零师作为承担着部队物资供应任务的后勤部队,自然有大量空油桶,张风云少校根据火箭弹的原理,把那些油桶改装成了“炸药包抛射器”,在被铁丝牢牢捆绑住严防炸膛的油桶底部填充大量的火药作为推射药,上面再覆盖炸药包。火药点燃之后,将由铜线捆绑的炸药包抛出去,同时点燃炸药包上的导火索。
  在第一次实验中,十斤重的炸药包便被抛射出近三百米远,误差仅为十二米,效果极为不错。
  在随后的改进中,炸药包被捆成了前尖后圆的炮弹状,发射药装量和炸药装量得到了科学改进,顶部还加了瞄准器,张风云少校甚至还总结出一套计算标准化制作之后的抛射器弹道轨迹的射击口诀,熟练的炮手在四百米内误差缩小到五米。
  这个精确度已经非常可观了,按照十斤的标准抛射炸药包计算,落点方圆十米内,哪怕有坚固的工事防御,里面的人也会被巨大的爆炸冲击波给震死。
  有了这两样武器后,随康觉得自己这个师长腰板粗了许多,对于队伍拉上前线与日本人真刀真枪地干也没那么担心了,所以接到胡家林的命令后,立即在马坊镇西五公里的大孙各庄镇南土地庙里,举行了紧急军事会议。
  “司令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惜一切代价摧毁日军之炮兵,我部就算是战死至最后一人,也要把前面日军的炮兵给干掉。”已经被提拔为师作战长并晋级中校的张风云慨然说道。
  副师长方天明点点头:“打肯定是要打,但问题是怎么打?我们的目的是要消灭前面日军的炮兵,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不管付出什么牺牲都值得,反之,若是我们付出了牺牲,却什么也没得到,那就得不偿失了。”
  张风云不以为然地道:“咱们拿火箭弹轰他娘的,我就不信那么密集的火力,摧毁不了鬼子的炮兵阵地。”
  一直在冷静思考的参谋长李桐笑了起来:“风云,我看你最近信心很足嘛……你要知道,我们的火箭弹射程只有二千二百米,你那个超大口径炮更是只有四五百米的射程。不要还没等咱们收拾日本人,反倒让日本人的炮火把咱们给收拾了。”
  随康点点头:“是得好好合计一下,既要充分发挥我们这两样秘密武器的长处,又要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大家最好麻利点,军座和司令还等着咱们的好消息呢。”
  方天明虽然给夏俭担任副官很长时间,但做事却不像夏俭那样做事喜欢猛打猛冲,他想了想道:“当前态势是敌强我弱,若是我们采取硬碰硬的打法,显然只会便宜日本人。我的意见是声东击西,把咱们的五十门迫击炮分成两部分,派出两个团从敌人战线两翼进行佯攻,吸引日军炮火和步兵的注意力。我主力则利用日军的短暂混乱,带着火箭弹和炸药包抛射器潜行至日军炮兵阵地前方五百米处,进行突然而精准的打击。只要日军第一时间没有发现我们,我们就有很大的机会完成军团交给我们的重任。”
  “对!”
  李桐点了点头:“为了把佯攻做得像一点,不妨把咱们的火药和雷管拿出一些来,制造些烟火效果,尽量把仗打得热闹一些。可惜没有鞭炮,否则把鞭炮点燃扔进油桶里,声音和重机枪的响声差不了多少。”
  “鞭炮咱们有啊。”
  一直沉默不语的训政科长余文杰中校笑着说:“战区司令部为了把收复冀东的庆祝仪式搞得隆重一点,各个部队都下发了些……狗日的只会做这些面子功夫,不过现在能够拿来吓唬日本人,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好,就这样吧!”
  随康站起来,“老李,老方,佯攻的任务就交给你们了。你们长期跟着尹军长和夏军长,作战经验丰富,懂得怎么样才能在保全自己的同时打击敌人。我亲自带主力上去炸日本人的炮兵阵地,此战不成功则成仁,大家努力吧!”
  “是!”
  众将集体起来,立正敬礼,脸上满是坚毅之色。
第1348章
流星风暴
  凌晨五点,第一七零师对马坊一线日军的打击正式开始。
  李桐带着一团和师直属炮兵团一营,悄悄潜行至日军位于马坊镇北两公里处的阻击阵地侧后方。在距离日军防线不到一千米有一条干涸的小河,据说这条源自北面丫鬟山、四季都不会断流的溪流,至九一八事变后流量就逐渐减少,至冀东非武装区成立后干脆就断流了。当地人的说法是日本人蓄意侵略中国,斩断了丫鬟山的龙脉,源头的灵泉泉眼没了活水,小河自然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李桐趴在河岸的草丛中,小心翼翼地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前面日军的动静。只见右前方果各庄四百余米范围内,不断升起一颗颗炮弹,然后向着东南方的天空飞去,夜色中隐隐传来沉闷的爆炸声。
  “开始吧!”李桐回过头,举起手,向在河床上一字排开的、操纵二十五门迫击炮的炮手示意。
  五秒钟后,一片炮弹的尖啸声凄厉响起,准确地落到了日军不断飞起炮弹的地方,将毫无思想准备的日军炮兵阵地炸得土石翻涌,硝烟弥漫。
  未待日军的炮兵回过神来,又是一片迫击炮弹滚滚落下,将趴在地上观察炮弹袭来方向的鬼子炮兵炸得肢体翻飞,鬼哭狼嚎。
  几乎没有间歇,第三片铺天盖地的炮弹落到了另一侧的炮兵阵地上,将正在调整炮口的日军炸得魂飞魄散,残肢横飞,满天飞舞的尘土尚未落下,第四片迫击炮弹又落在相同的地方,日军的炮兵阵地一阵混乱。
  四轮炮击后,轻便灵巧的迫击炮收了起来,鞭炮点燃扔进了六个油桶里,在“噼里啪啦”的声响中,李桐大叫了一声“撤”,然后便滑下河堤,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沿着河床向北方狂奔。
  一分钟不到,日军的炮弹若狂风骤雨一般落下,剧烈的爆炸声和烟雾冲天而起。同时,日军阵地上的轻重机枪也开始射击,密集的子弹从空中划过,打得河岸上烟尘乱冒,草木横飞,刚才李桐等人立足的河段,此刻已经变成了一个被子弹和炮弹弹片布满的世界,浓浓的烟柱直冲云霄。
  在长达五分钟的炮击后,日军调动了两个大队的兵力,向河岸逼来。
  李桐带队对日军炮兵阵地进行攻击的同时,方天明率领的另一支佯攻部队,也对日军的防线进行了猛烈轰击,同样引来日军步炮协同的反击,牵扯了日军大量注意力。
  趁此机会,随康率领一七零师主力,悄悄把部队开进到距离日军阵地五百米的地方,尤其是五十辆军卡组成的车队,让每一个人都在手心里捏了把冷汗。老天保佑,由于枪炮声不绝于耳,日军并未发现随康这一胆大包天之举,很快一七零师就沿着正对敌人的干涸小河河岸展开队形。
  随康在梨羊村西的树林里,悄悄把炮兵部队布置到位,五十门“火箭炮架”呈一字形摆开,由炮手校正好角度,六百枚火箭弹安放上去。同时,一百门“炸药包抛射器”也准备完毕,一块块炸药包安放到位。
  五点十分,随着一声令下,一枚枚火箭弹被点燃,一道道火光冲天而起,拖曳着美丽的烟雾,朝着目标飞去,“嘘……”的呼啸声震天响起。
  日军防线南北两翼正在以进攻队形展开的队伍,被这突如其来的呼啸声惊呆了,他们不知道这发出阵阵尖啸的是些什么,目瞪口呆地抬头看着马坊镇的上空。
  只见这些奇异的炮弹,像扫帚星那样拖曳着长长的尾巴,以极其清晰的弹道,飞入布置在马坊镇北的日军野战重炮兵第三旅团的150毫米榴弹炮阵地上。整个夜空都被火箭弹发射的火光照亮,天空染得一片通红。
  六百枚火箭弹如同一场风暴一般,伴随着惊呼惨叫,还有巨大的轰鸣,刺目的火光,席卷了日军的炮兵阵地,一段段战壕被强劲的冲击波卷起的泥土填平,起到保护炮兵阵地作用的铁丝网被掀翻到半空,砖石飞扬,烈焰升腾中,无数的残肢断臂和着泥土,腾空而起,方圆近一平方公里的地区,全部都在剧烈地爆炸和燃烧,就像天上在下一场火焰风暴!
  几乎没有任何迟疑,第二轮攻击再次展开,这次攻击的目标是日军两翼暴露出来的联队级山炮和野炮阵地。
  为了弹药补给方便,日军把野战重炮兵第三旅团和两个师团配属的炮兵联队这三个炮兵阵地分列在马坊镇南北四公里范围内,恰好都在居于中心位置的火箭弹攻击射程。在一七零师刚才负责两翼佯攻的迫击炮攻击中,这两个炮兵联队损失不小,随后看到友军遭遇毁灭性的打击,愣了好一会儿才醒悟过来,手忙脚乱地调整炮口,可惜火箭弹已经落到了头上。
  火箭弹犹如来自地狱之火,所到之处,铁丝网、简易壁垒碎石横飞,土崩瓦解。最为恐怖的是,添加了钙、钡、镁粉和镁铝合金粉的火箭弹,大规模地集中落到某段炮兵阵地爆炸燃烧后,在该段阵地上方的空气中形成了真空,令逃过火箭弹打击的士兵活活窒息而死。
  此后震耳欲聋的爆炸足足持续了十余分钟,直到所有的火箭弹全部完成十轮齐射之后,才逐渐沉寂下来。
  日军的炮兵阵地,被如同狂风暴雨一般的火箭弹光顾之后,再次引发弹药库的殉爆,就如同遭受到飓风光顾过一样,到处展现出一种可怕的劫后景象。
  方圆数平方公里,随处都是被炸死的士兵的残缺不全的尸体,反倒是一门门钢铁大炮由于这种简易的火箭弹没有通常炸弹爆炸后的弹片伤害,保存下不少。
  炮兵阵地附近许多迷信的日军官兵,在火箭弹数轮齐射以后,被这一幕幕奇异的景象吓得跪倒在地上,冲着东方的天际顶礼膜拜,祈求它们的天照大神能够显灵,驱散中国军队使用的魔法。
  当然,日军的指挥官可不会认为这是什么魔法,看到炮兵和受到池鱼之灾的麾下部队如此惨重的损失,立即调动军队,全力出击,消灭身后这股从天而降的神秘部队。
  这一刻,日军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开始出现松动。
  ……
  “到底是安家军,在这个时候依然还有还手的余地,了不起啊!”
  石川浩一看到炮击突然停了下来,再听到西边天际传来的剧烈爆炸声,便知道事情有了反复。
  但是,对于此时的日军来说,就算没有炮兵的帮助,石川浩一也有信心全歼安家军,毕竟对方已是疲劳之师,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都不能消灭对手,那占领中国富庶的土地只能是大和民族一个永远也无法企及的梦想。
  本间雅晴已经在己方占据优势时恢复了儒雅的风度,看到石川浩一正在调兵遣将,连忙凑过去问道:“石川君,现在我该做什么?”
  石川浩一点点头,向着安家军所在的山头,用力地挥了挥手:“本间君,下令进攻吧!集中我两个师团的兵力,一举冲垮安家军的防线,这场仗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
  “真的是这样吗?太好了!”本间雅晴大喜过望,立即吩咐参谋人员,下达全面进攻的命令。
  很快,天空中升起五六颗照明弹,整个盘山西麓,传来震耳欲聋的“板载”声,日军如潮水一般,凶狠地向早已在炮击中千疮百孔的中国军队的阵地扑去,自遭遇战发生以来最激烈的战斗随即打响。
  ……
  蒋介石彻夜未眠,香河失守、平谷失守、三河失守、通县失守、燕郊失守、夏垫失守、黄村失守,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至凌晨五时,日军分别自通县和大兴杀入北平城,与守军发生激烈交战。而在此之前,战区司令部和北平行营刚刚转移,若是晚走一步,数名中将和上将就有可能被日军堵在北平城里了。
  沈凤道在憩庐扑了个空后,立即赶至军事委员会,正在举行紧急军事会议的蒋介石立即打电话找来铁道部长王嘉掸,得到的却是铁路运力紧张,无法及时抽调列车的答复。
  王嘉掸诉苦道:“连日来,汉奸在津浦路和平汉路沿线大肆破坏,多次袭击列车,爆破铁路桥梁,平汉路和津浦路频繁出现中断运行的状况。在目前的情况下,短时间内抽调大量专列至蚌埠装载军队北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