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6/1395

  驻守通县西城的日军一个大队骤然遇袭,顽强抵抗,由于日军火力凶猛,起义队伍的数次攻击均被击退。关键时刻,张庆宇命令官兵将附近汽油库的汽油桶推向日军阵地,很快日军的驻地四周便被滚动的汽油桶包围。起义官兵对准汽油桶射击,汽油迅速被点燃,黑烟弥漫,火光冲天,随后大部分油桶因高温爆炸,日军官兵连同驻地一起化为飞灰。
  通县城门迅速打开,连夜逼近通县的宋哲元两个旅迅即冲入城内参与进攻,通县内外的汉奸武装和日军守备部队迅速被肃清,通县如同瓜熟蒂落般,重新回到中国人民手中。
  随后,汇合后兵力急速扩大到两万五千人的大军攻向香河县城,在城内起义的冀东保安队第二大队的配合下,全歼驻守香河的日军一个大队。
  遗憾的是,事后在通县和香河都没有发现伪政府包括殷汝耕在内的众多大汉奸的踪影,据悉昨天晚上在得到通县和香河直接置于中国军队威胁之下后,汉奸们便纷纷以视察、探亲等名义,逃向宝坻、宁河、玉田等地。
  宋哲元暨一众起义军将领,向全国发表通电:通县、香河自即日起,重新归附南京中央政府,冀东保安队将等待中央军委的整编,为国家民族利益而战。
  通县和香河的光复,意味着日军赖以屏障的京东伪军防线已经彻底沦陷,从此后中国军队可以直面大运河以东的广大区域,直接威胁日军的交通运输干线北宁线。
  在得到通州光复的消息后,刘峙第一时间宣布,将把战区前敌指挥部设置于通县,统一领导对日作战。
  ……
  天津之南。
  太阳刚刚从东方地平线上冒起个头,惊讶地发现竟然有人比自己起得更早,数万人聚集在静海北大营校场上,鸦雀无声,难道是在向自己示威吗?不由恼怒地抖了抖身体,顿时散发出炽热的光芒。
  队伍前方,全身被朝阳撒上一层金辉的万福麟眼含悲愤,大声说道:“兄弟们,还记得离开家乡时的痛苦吗?从三一年到现在,已经快七年了,咱们东北军的弟兄,在关内也像孤魂野鬼一样整整流浪了七年!当年,咱们不放一枪一炮,丢掉了东三省,现在我们还能丢掉华北吗?不能啊,弟兄们,要是咱们再退一步,不仅一辈子会被人戳脊梁骨,还会让列祖列宗蒙羞,我们东北军这面旗帜也将被永远地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今天,日本人在平津连战连败,鬼子就像秋后的蚂蚱,长不了了,如果今天我们能够一鼓作气攻进天津城,那日本人像钉子一样插入我华北腹部的最后一个据点就将失去,我们就能趁势收复塘沽、大沽,沿着北宁铁路,一直杀出山海关,收复沈阳、长春、哈尔滨,把日寇彻底赶出中国去!”
  “弟兄们,我们与日本人之间的恩恩怨怨,该是做了断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就像一个爷门儿一样,轰轰烈烈地干他一回吧!”
  万福麟的话,引起五十三军所有弟兄强烈的共鸣。作为当年雄踞中国北方的东北军中仅存的几支部队,五十三军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真正归属,现在,日寇呈现颓势,回家突然有了希望,如何不让所有将士心潮澎湃?
  “杀……”
  震耳欲聋的喊杀声突然响起,这一刻,似乎只有这一句杀声,能够抒发将士们的慷慨激愤之情。
  相同的一幕在静海东南方的王庄校场上演,所有将士被刺激得嗷嗷直叫,恨不能即刻就开上战场,与日寇拼个你死我活。
  随着五十三军和第四十军动员大会结束,各师将士进入阵地,一线出击阵地上,领回武器打头阵的原冀东军八个团将士已经到位,他们分散在琉璃河南岸的漫长战线上,等候冲锋号声响起,用鲜血和生命,洗刷曾经的屈辱。
  由于握有制空权,所以天津的总攻时间定在了早上九点,以便中央空军大队能在攻击陷入僵局时,及时进行增援。
  九点整,随着冲锋号声响起,“冲啊……”一声声怒吼从一线各连排的军官喉咙中大声喊出,拿着手枪的连排军官纷纷跃出战壕,向前挥舞着手臂,扬起手枪,率先向前发起冲锋。
  “杀!”
  惊天动地的怒吼接踵响起,近千名士兵在长达数公里的战线上,跟随着各自的连排长跃出战壕,疯狂地向琉璃河冲去。
  “哒哒哒……”
  在官兵们跃出战壕的同时,数以百计的轻重机枪同时响起,枪口处闪烁尺余的火焰,压制琉璃河对岸日军火力,掩护己方部队冲锋。
  日军阵地后方的火炮发出怒吼,琉璃河河面上溅起朵朵浪花。同时,日军的机枪和掷弹筒也开始恣意发威,正在泅渡的中国军队出现伤亡,好在由于熟悉日军战法,安毅特意提醒冲锋时官兵间距最好隔得开一点,所以伤亡并不明显。
  中国军队的迫击炮迅速对准日军暴露出来的火力点进行精确打击,日军的机枪和掷弹筒纷纷哑火,冲锋的官兵趁机冲上河岸,猫着腰向日军阵地扑去。
  安毅和五十三军的主要将领,此刻正在距离前线五公里的掩体中观察前线局势,看到有四五百名官兵已经快接近敌人防线,万福麟和五十三军将校纷纷叫好。
  这时异变突生,空中传来尖锐的呼啸声,安毅突然想到什么,大声问道:“迫击炮及时转移了吗……”话音未落,五十三军暴露的迫击炮部队已遭到日军炮火迅猛的打击,迅速陷入沉寂。
  就在万福麟等人心疼得椎胸顿足之际,原本人影稀疏的日军一线阵地上突然出现密密麻麻的枪口,随着一声声枪响,冲锋的官兵纷纷栽倒在地,没过几分钟,河对岸已经看不到一个站着的中国官兵的身影。
  “他妈的,小日本的枪法太准了!”第九十一师师长冯占海骂骂咧咧地道。
  万福麟微微皱起了眉头:“原本以为日军士气已失,但现在看来,还是像以前一样难缠啊……”
第1290章
再战天津(二)
  太阳日渐升高,整个漫长战线死寂一片。
  看到第一波攻击完全失败,近千人的突击,几乎未给日军造成任何实质的伤害,万福麟咬咬牙:“改变打法再试一试,既然全线突击敌人没有任何破绽可循,咱们就索性集中全力,攻其一点。这一回我们出其不意,直接从日军防守最为严密的津浦铁路大桥及两侧发起进攻!”
  安毅没有干涉万福麟的指挥,看到他调兵遣将,拉过通讯处长李煜甫小声问道:“刚才那一波攻击,四十军那边收获怎么样?”
  李煜甫刚好得到第四十军的最新战况通报,连忙汇报:“也给敌人打退了,不过他们创新性的用全身覆盖数层湿被褥的方式,防御日军的精准射击,抵近日军阵地后大量投掷手榴弹,给日军造成极大的伤亡。若不是日军火炮、迫击炮和掷弹筒及时增援,说不一定一线阵地已经拿下来了。”
  安毅一听很感兴趣:“湿被褥叠加可以抵御子弹射击?这个土方法管用吗?”
  这时万福麟已经安排完毕,听到安毅的疑问,主动解答:“管用!这种方法其实早就有了,以前我们奉军和西北军作战,他们就常用这一招对付咱们……不过这种战法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若不是体力超群的汉子,很难拖着那么沉重的东西前进数百米。四十军从打前锋的四个团里选拔出一批精壮汉子来不难,但后继却乏力,我想随着这一波失败,更陈将军很难再拿出下一波类似的攻击了!”
  第一一六师师长周福成放下望远镜,从瞭望孔回到地下掩体中央,神色凝重:“日军阵地上一片寂静,就这么会儿工夫,一个人影也看不到了,也不知躲到哪个地方,让人心里发毛……这个第五师团究竟是什么来历,竟然如此难以应付?”
  沈凤道代安毅解释:“第五师团是日本编组最早的七个师团之一,也是日军十七个常备师团之一,这个师团的兵员都来自日本本州西部的广岛、岛根、山口等地,甲午战争时,第五师团便是在朝鲜第一支击溃满清军队的日军,随后该师团又参加日俄战争,以及远东对苏联的战争,战功累累。这样的对手有着这样的表现,根本不足为奇!”
  所有人一听,都感到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心里一阵沉重,对今天一鼓作气拿下天津城的目标,信心第一次有了动摇。
  安毅见指挥部里气氛沉闷,笑着开解:“我们既要重视对手,又要看到他们的不足。没错,日军的这些常备师团自然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的作风顽强,死战不退,还有就是士兵训练不错,特别擅长近战和夜战,基层指挥人员受过很好的训练,执行上级命令异常坚决等等,但是,他们也不是无懈可击,比如不注意战场上各兵种的火力协同作战,中高级军官思想僵化,主动性差,习惯于墨守成规等等。”
  “大家不妨想想,日军第二十师团初来中国时,不也一样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吗?在武清竟然以一个联队,冲击二十九军一个旅驻守的军营,引发中日大战!结果,川岸文三郎带领的部队一败再败,最后连自己的老命都赔上了……因此,与日军作战,关键是要找到克制他们的方法,那样就会打得他们毫无脾气……”
  冯占海摇头苦笑:“日军虽然有很多缺点,但是咱们没实力逼他们露出破绽也没辙,我估计全中国也只有安家军才可以让日军顾此失彼。看来,我们是得加强攻击的力度了!”
  安毅来到瞭望口,指着日军的防线,回头问道:“日军火炮已经放肆很久了,我们应该抓紧机会摧毁它,确定他们的方位了吗?”
  跟着来到瞭望口的万福麟有些无奈地道:“日军炮兵逞威不久我们即已锁定他们的方位。可是出乎意料,日军的炮兵阵地竟然在我军大炮的射程之外,除非我们的炮兵抵近一线阵地射击,否则很难摧毁日军的大炮,反而会给我们带来灭顶之灾。”
  安毅一听便明白了,五十三军炮团的山炮、野炮大多沿袭奉军,其中半数都是沈阳兵工厂的产品,原本在各项设计标准上就远逊日本制造的大炮,再加上这么多年来的频繁使用,早已残破不堪,现在想用这样的大炮去攻击日军设置在后方的炮兵阵地,自然是有些强人所难。
  看来只能另寻他途了!安毅没有迟疑,迅速致电周至柔出动空军支援,同时告诫空军方面:天津城日军已经大量装备防空火炮,选派战机需以新型的高速战斗机和轰炸机为主,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十分钟后,冲锋号声再次响起。这一回,万福麟一下子在前线投入了四千余人,争取一鼓作气拿下铁路桥对面的日军阵地,站稳脚跟后中心开花,迅速投入更多的兵力,吞噬周边日军防线,然后把战火向日军纵深蔓延。
  战斗从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日军迅速察觉中国军队的用意,调动周边兵力紧急驰援,采取掷弹筒、轻重机枪、步枪精准射击相结合等方式,严密封锁铁路桥和附近河岸。虽然中国军队也竭尽全力组织火力增援,但突击部队依然被死死地压制在桥头。
  五十三军调集大量迫击炮,集中轰击正对铁路桥的日军阵地,压制日军火力,迅速招来日军迫击炮的还击。
  好在这一回吸取了上一次的经验,打一炮换一个地方,日军的迫击炮并未给五十三军带来什么伤害,日军阵地上轻重机枪喷洒的火力渐渐变得稀疏,突击部队趁机发起攻击,很快便突破铁路桥,向日军前沿阵地冲去。
  万福麟见状,再次投入一个团的兵力,力争以排山倒海的气势,一举拿下敌人阵地。这时敌人隐忍许久的火炮终于开始发威,迅速覆盖了日军阵地前沿四五百米的地方,给突击将士带来极大的伤亡。
  就在万福麟无比心痛的时候,中央空军二十六架战机杀到,一下子突入到日军置于防线后方的炮兵阵地上空,狂轰滥炸。日军地面防空炮火“嘭嘭”响起,一朵朵烟雾在战机旁边炸开,空军勇士们沉着机敏,一边继续向下方倾泻着炸弹,一边快速规避,决不在某一处多停留一秒钟。
  趁着日军阵脚大乱,万福麟迅速调动炮兵团,对准日军的前沿阵地就是一阵猛轰,在剧烈的爆炸和浓烈的硝烟中,突击部队踩着炮弹的节点,终于冲入日军战壕,与坚守在阵地上的日军展开近距离的肉搏。
  随着日军大量防空火炮的投入,中央空军的处境越来越危险,终于有一架马丁B—10轰炸机被高射炮击中,凌空爆炸。
  万福麟见状,再次向前线投入两个团兵力,果断命令迫击炮部队跟随前进,在日军阵地上,抵近对负隅顽抗的日军进行精准打击。同时,火炮团迅速前出,压制日军增援部队、阻隔其与后方联系的同时,伺机寻找日军防空炮火的发射地点进行打击,给空军将士以支持。
  战斗极为惨烈,日军为了夺回阵地,持续向前沿增兵,一波波的日军猫着腰,一边射击一边闪挪腾移前进,我军刚刚夺取的阵地有崩溃的迹象。
  第一一六师师长周福成坐不住了,大声道:“军座,让我率部上去吧!”
  万福麟略一沉吟,当即点头:“好,记得打灵活点儿,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一定要稳住战线。”
  周福成快速冲出指挥部,很快一一六师便组织强渡,从铁路桥和琉璃河快速过河,其突前的一个营全部装备冲锋枪,进入阵地后立即向气势汹汹的日军开火。
  遭受密集的弹雨打击,日军的攻势为之一扼,迅即一一六师的轻重火力沿着阵地展开,冲锋中的日军虽然尽量拉开了彼此间距,依然伤亡惨重,不得不狼狈地退回第二道防线,依靠工事与中国军队对射。
  万福麟在望远镜里看得真切,大声叫了几声好。
  这时中央空军又有两架轰炸机被日军地面防空炮火击中,看到地面日军的炮兵阵地已经被航弹完全摧毁,剩余的二十三架战机脱离战场,在静海上空盘旋一圈后调整方向,返回保定机场。
  日军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防线之间间距为二百五十米左右,其间所有的障碍物早已被日军清除光。中国军队站稳脚跟后,几次大规模冲锋,都被日军近乎疯狂的火力网所扼杀。同时,日军调集了大量迫击炮、掷弹筒,向固守第一道防线的中国军队展开轰炸,五十三军的炮火拼命压制,几乎把日军阵地犁了一遍,双方的损失都很惨重。
  “不行,这样僵持下去不是个办法。目前日军把所有的部队都集中于中心地带,不如我们这一回反其道而行,从两翼坚决突破!”安毅关注良久,突然转头向万福麟建议。
  万福麟当即应允,立即指示一一六师在巩固中线防守的同时,抽调兵力从战线两翼展开突击。迫击炮声连续响起,喊杀声惊天动地,日军没料到中国军队突然改变主攻方向,骤不及防,左翼防线最先被撕破。
  日军指挥官见势不妙,迅速调动兵力驰援,但在五十三军极为坚决的打击下,伤亡巨大,中国军队成功在第二道战线抢得一个立足点,胜利的天平开始向中国军队倾斜。
第1291章
再战天津(三)
  看到胜利有了曙光,冒着枪林弹雨抵近指挥的第一一六师师长周福成立即调动兵力,一线战壕中的部队纷纷向左翼运动,希冀借助这一日军兵力空虚地带,以点及线,迅速抢占第二道防线,然后趁日军战线崩溃的短暂混乱,拿下琉璃河对岸日军构筑的最后一道防线。
  日军平常的训练中,就包含大量工事构筑的项目,如今在天津的日军,把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几乎全部施展了出来,因此当国军官兵沿着第二道战壕展开时,才发现不像突破第一道战壕时那么容易。日军在坑道中构筑了许多由混凝土浇筑的单兵掩体和暗堡,借助弯弯曲曲的坑道,一般只要在转角位置的掩体中放置一挺歪把子机枪,就可以封锁很长一段距离。
  茫然不知之下,中国官兵刚刚呐喊着从坑道转弯处冲出来,迎面而来的便是日军密集的子弹,瞬间倒下一片。如此多次尝试后,前线的指挥官终于尝到了日军的狠辣,不得不开动脑筋应对。
  很快,第一一六师也采取了土办法,让身强力壮的敢死队员身上批满浸湿的几层棉被,然后匍匐着慢慢前进,抵近敌人的坚固工事后投掷手雷。虽然这个方法在日军动用迫击炮和掷弹筒打击后损失很大,但日军的战术就这样被中国军人近乎一命换一命地被一一拔除。
  日军眼见自己的防线不断被蚕食,恼羞成怒之下,又组织了数百日军发起决死冲锋,却被早有提防的中国军队采取机枪和冲锋枪结合的方式,凶残地扼杀掉。
  第二道防线的争夺一直持续到中午一点,高悬正空中的烈日散发出毒辣的热焰,许多消耗过大的国军将士出现脱水状况。日军虽然是以逸待劳,但战线长时间经受炮火的攻击,地面温度高达五六十度,因此水分的流逝也很大,完全是靠精神意志在坚持。
  这时,眼见胜利在望的万福麟再次向前线派出了生力军,随着冯占海九十一师凶猛地加入战场,日军第二道防线全面崩溃,残存的数百日军迅速向第三道战壕退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