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0/1395

  小野川点点头:“随着战争的临近,估计这回送达日本的人不会受到重用,不过只要有机会,我们就不要轻易放过。不过一定要注意,送出的人必须材料齐全,拥有详细的日侨履历和记录,否则一旦暴露,我们的缅甸组织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星野枫深为赞同,随即拿出电台,向上级通报最近进展,要求迅速安排几个“星野家”、“小野家”的人到缅甸来,参与此次选拔。
  原来,这三个日本人,正是通过种种手段取得合法名分的安家军特工人员。
  由于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的急速扩张,日本移民遍布全球,就连其政府也无从知道究竟有多少海外侨民,这就给了安家军的特工以可乘之机。在此之前,理工大学和士官学校“情报”专业头几期毕业的学员全部派遣到了东南亚、香港、东北等地,以日本人的身份和面目出现,不过由于没有担保,关系网也需要从头梳拢,所取得的成绩实在有限。
  至安家军在滇南成功立足后,缅甸的情况便源源不断汇集至战略情报局。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加速了经济扩张的步伐,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财阀纷纷进入东南亚各地,兴办贸易商行,搜集情报,抢占资源,不少富有冒险精神的日本人也加入这股淘金浪潮中,他们变卖家产,带着父母妻儿踏上冒险旅程,足迹遍布东南亚各地,其中毗邻中国西南边陲的缅甸成为了重点关注的对象,仅仅缅北各地,便有大小商社数百家,彼此间竞争十分激烈。
  针对这些日本商社独立性强、相互敌对的状况,安毅定下了对小商社逐步蚕食、移花接木取而代之,对大商社则采取迂回侧击,拉拢关系并最终依靠大财阀的能力进入日本军政两界内部的策略。实施数年来,成绩显著。如今,整个缅北除三井、三菱财阀的势力巍然不动外,其余的小商社中有一部分以原商社主人同学、亲戚、朋友等关系,鸠巢雀占,再利用原商社的钱财,结交三井、三菱财阀在缅甸的负责人,终于有许多“优秀的大和民族子孙”经选拔后进入各财阀的高层视线,随之被推荐到军政两界。
  以腊戍为例,最先打入日侨圈子的是星野枫。他先是普通日商的身份出现,和山田医院的原主人山田茂结交,随后暗中下药,待山田茂神志不清后,签下了财产转让协议,然后公然带着山田茂回到家中,用事先心理暗示之手法,向其妻妾陈述了将把财产转赠给好友,然后便昏迷不醒。
  星野枫也是个狠人,一不做二不休,把山田茂的几个妻妾服侍得舒舒服服,感受到与原来老公截然不同的至高享受,很快便死心塌地的为星野枫服务了。随后,没有用处的山田茂便逝去了,星野枫在山田茂一干妻妾的帮助下,在转让文件的证明下,合理合法地取得了山田茂的一切。
  小野川的顶替也很有代表性。小野家族在缅北已经扎根三代,原本的小野川在英国留学,但情报人员重点监控后他一切资料便源源不断地送回国内。很快,经过选拔,和小野川有几分相似的情报人员便被送到英国,近距离观察和临摹小野川的一举一动,待熟悉小野川的一切后,原本的小野川便从这个世间消失了。随后,冒名顶替的小野川学成回到缅北,主持家族生意,堂而皇之地以日本人的面目出现。
  有了星野枫和小野川这样的引路人,有部分日本商社也纷纷出现这样那样的变故,虽然到现在为止,这些商社面目未变,但人却换了一茬。
  不过,随着收到安毅的回复电,星野枫和小野川等人,终于按捺住蓬勃的野心,打定主意把这一批的名额,让给真正的日侨,借以掩护前几批送出去的人,从而做到隐藏自己,继续潜伏的目的。
第1223章
对人对事
  安毅的专机离开汉中机场,飞往郑州,送行的安家军将校们三五成群,陆续登车返回城中司令部。
  杨斌坐在一辆软蓬越野车内,开车的是新调来的行营参谋长、毕业于黄埔一期政治科、军政部少将参谋王略。王略祖籍浙江萧山,年约三十三四岁,高鼻薄唇,脸型修长,参加过东征北伐,是复兴社扩大后的干事之一,与安毅早已认识。之前王略每次与安毅见面,安毅总是彬彬有礼地称呼一声“师兄”。
  此次两人还是西安事变之后的第一次见面,效忠蒋介石的王略如愿以偿,派来汉中行营担任参谋长职务,协助行营主任杨斌开展工作,可这次二人见面,安毅并没有和王略说上一句话,似乎这位位高权重、统帅三军的师弟没有看到师兄存在一样,让王略心怀不安,百思不得其解。
  汽车由南向北,开向城门方向。
  王略心中惴惴不安,忍不住长叹一声:“主任,可能是安师弟怪罪于我了……西安事变期间,小弟还在军政部何部长手下供职,懵懵懂懂手足无措,因奉命值班,一直没有赶去觐见蒋夫人,也没有离开过何部长的军政部。后来十六师入驻京城,安师弟赶回坐镇之后,也没能鼓起勇气去见他,可能让安师弟误会了。我一直想找个机会和他解释一下,可安师弟没给我这个机会。”
  杨斌有些诧异地看了看王略,随即微微一笑,转向前方:“王老弟,你别想得太多了,安司令责任重大,时间紧迫,到各处巡查均是匆匆赶到又匆匆离开,一时半会儿来不及与王老弟叙旧也是情有可原的嘛,你别多心了。”
  “不不不!主任,你不需要安慰我了,我知道安师弟是对我有成见了,唉!也怪我自己,一直没有个坚定的立场,随波逐流,所以才……校长脱难之后,小弟无缘一见表达忠诚,最后只能放下手头的一切赶赴奉化,详细禀明经过才获得校长谅解。此次调来汉中行营,小弟也没想到,原以为能够跟随校长进入侍从室就已足够了,难得校长信任再次予以重用,担任了师兄弟们羡慕的汉中行营参谋长一职,小弟也为之高兴了很久。到这儿之后,承蒙主任关照,憋着一口气要带好兵,不辜负校长的期望,可是,这两天见到安师弟,发现他对我就像是陌生人一样,小弟才发现他没原谅我,我这心里难过啊!”王略一脸沉痛地说道。
  “停车,靠边!看来咱们得好好聊聊了。”
  车子缓缓停下,靠在了路旁,前后两辆吉普车不知道司令和参谋长有什么事情,也赶忙停下。
  杨斌举起手摇了摇,示意大家不要过来,然后转过头,向王略低声问道:“王老弟,你知道小毅的性格吗?”
  “知道啊,咱们黄埔出来的师兄弟,谁不清楚啊?套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便是‘对战友像春天般的温暖’,可现在,小弟发现,安师弟和我越来越疏远了,所以心里很痛苦。”说完,王略显得异常的沮丧,伸出手使劲拍打了一下方向盘,无意中按响了喇叭,发出很大的声响。
  杨斌指着王略,哈哈大笑:“我说王老弟,你不要想得太过了,安司令可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除了敌人,他从不记恨,心胸宽阔着呢,你别想太多了。”
  “昨天下午,他以比武来代替训话,你就应该能看出他别具一格的治军手段,这个时候,面对数千归附的西北军、东北军弟兄,他根本就不需要说什么,只需一个小小的行动,就能让所有将士震撼,让所有弟兄明白安家军与其他旧军队的不同之处。”
  “在咱们安家军中,最看重的是德才兼备,有德有才根本就不愁无用武之地,如今吴仲达连升两级的事情,恐怕已经传遍整个大营了,你说说看,有什么训话能达到这样显著的效果?我想从这些,你应该能够明白安司令的为人了!”
  王略思索了好一会儿,目中闪过一丝亮光:“主任,这么说小弟似乎明白些了……”
  “明白就好啊!没错,安司令没和你打招呼,并非是他没看到你,或者是对你有什么成见,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他是在借此告诫你,进了咱们安家军,就得心往一处放气往一处使,做好最坏的准备,否则,你就回去。”杨斌意味深长地笑道。
  王略呆呆地看着前方,紧锁的眉头逐渐纾解开来,重重点了点头,发动了汽车。
  车队再次启动。
  ……
  郑州机场,刘峙顶着炎炎烈日,伫立于跑道边的草坪上,不时抬起头眺望远处的天空。
  这几年来,刘峙霉运不断,先是因剿共不力,在蒋介石心目中失分不少,好在蒋介石知道他是个怎么样的人,怜其忠心,所以不予追究责任,但是在去年年底西安事变站错位置,却让他处于尴尬的境地。
  原来,西安事变时,刘峙正在江苏赣榆检阅部队,闻变后星夜返回徐州,响应何应钦的号召,迅速赶至洛阳,集结部队,准备西进。刘峙为了表功,第一时间急电第七十军军长樊崧甫,抢占潼关,又命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将驻洛东北军重炮旅缴械,并令所辖各军,严密戒备,整装待发。西安事变后的第三天,他又派飞机飞临西安上空,狂轰滥炸,把蒋介石吓得够呛。后来,何应钦任“讨逆军总司令”后,令刘峙为东路集团军总司令,刘峙在防地立即就职,兵分六路,进逼西安,这完全是紧跟何应钦步伐,与宋美龄和安毅等人的意见相反,明显的是要置蒋介石于死地。
  但是,刘峙失算了,安毅控制南京后,局势迅速变化,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二十五日,蒋介石、宋美龄乘专机飞抵洛阳,刘峙忙带高级军官到机场迎接,并命人挥舞小旗,高呼“欢迎校长胜利归来!”“蒋主席万岁!”“打倒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下机后,马上把刘峙喊到身边,脸色阴沉地命令他“马上把旗子放下,不准喊口号,汉卿马上就到。”刘峙自讨没趣,只好自认倒霉,同时也从蒋介石对他的态度中,感觉到自己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蒋介石回奉化祭祖,此前年年应诏前往的刘峙,并没有得到邀请,反倒是胡宗南向他借飞机前往。后来,在国民党五届中央三次会议和军委会议上,刘峙被边缘化,丢掉了中央委员和豫皖绥靖公署主任的职务,直至四月二十七日,才重新担任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主任,负责整理西安事变后开拔到郑州的东北军各部,使之裁撤掉多余的人数,合符中央制定的标准,点验合格后方可进驻豫南、皖北、苏北之防区。
  身宽体胖的刘峙满头大汗,不过却丝毫也没有生出到阴凉处休息的念头。等下就要赶至的安毅,寄托了刘峙许多期望,若是因为贪图安逸享受触怒了这位军中显贵,刘峙都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将会是什么。
  时光变迁,昔日小小的工兵连连长,如今已经是坐拥数十万大军,深得蒋委员长器重的军中实力派人物,更兼中央执委、军委常委和副总参谋长职务,显赫一时。而当年高高在上的师长,如今却成了落地的野鸡,需要仰仗昔日手下的鼻息,这种感觉很不好受。
  但是想想如今何应钦的尴尬处境,刘峙又释然了,不管怎么说,蒋委员长是对自己有感情的,只要处理好和安毅、陈诚、张治中等校长近臣的关系,那么重新上位也不是不可能。刘峙可是听说安毅和宋美龄的种种事迹,因此对安毅的巴结之心更甚。
  天边传来飞机的马达声,刘峙翘首观望,只见熟悉的银色“AN5”大型客机从天际倾斜而下,降落在跑道上,冲出一段距离后,徐徐向自己身前驶来。
  飞机停稳,舱门打开,安毅几步走下舷梯,来到刘峙面前。
  一身戎装的刘峙“啪”的一声立正敬礼,把正想伸出手打招呼的安毅吓了一大跳。
  安毅连忙上前扶住刘峙的手:“长官,你这不是折杀安毅吗?当年安毅可是你手下的兵,现在虽然咱们地位有所不同,但在安毅心目中,你永远是安毅的长官,无需如此客套啊!”
  刘峙也只是做个姿态,见安毅如此谦恭,当下见好就收,紧紧握住安毅的双手:“哈哈,那就恕经扶放肆了,容许我称呼你一生安老弟,怎么样?今时不同往日,安老弟如今已经是统领全军的参谋长了,而愚兄却一事无成,需要劳驾老弟的地方还有许多,因此安老弟也不要一口一个长官了。若是看得起我刘经扶,以后我们兄弟相称,如何啊?”
  安毅笑着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我们也不用为了繁文缛节伤脑筋了。请问经扶兄,这次召唤安毅来,有何要事啊?”
  刘峙叹了口气:“老弟,委座委以我重任,负责整理混乱不堪的东北各军。可是现在东北军已尽数赶至郑州,等候编整点验,我却一无军饷二无装备物资,人家根本不卖我的帐,我的编整工作无法展开啊!老弟主管军事及各军整理事项,监管全国新兵招募和分配,可以说正好是经扶的上级领导,不知道对经扶有何指教?”
  刘峙的一番话,顿时让安毅为难了!削弱东北军是蒋委员长的政策,谁也不能违背,若是自己不听招呼,恐怕会吃力不讨好。再说,现在自己武装川滇湘黔鄂陕诸省的新兵已经很吃力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物资供应东北军。可是看到刘峙期待的目光,安毅又不好断然拒绝,气氛一下子变得尴尬起来。
第1224章
雪中送炭
  “嘟……”
  防空警报声在郑州城上空长时间鸣响,凄厉悠长的声音,让多年来处变不惊的四十余万民众惊慌失措,无所适从。
  虽然昨日警备部队官兵和警察们已经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传达了今天展开的防空演习,但是习惯原有生活节奏的民众,还是被满大街宪警粗鲁的口令声和指挥防空隐蔽的官兵着急的吆喝声给吓着了。
  整个郑州城里城外,全都是没头苍蝇似的奔跑军民,古老城墙下方的藏兵洞里,挤满了惊慌失措的老老少少,孩子们的哭声,女人们的尖叫声、呼唤声,沸腾一片,不少民众面如土色地询问:是不是华北发生了大战,小日本的飞机真来报复了?
  河南省和中央社等各大报纸的数十名特邀记者则穿梭于城市内外,忠实地记录下中原地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同时也是最真实的防空演习,以此来评判军队和民众的国防意识。
  城东的环城防御工事里,刘峙手下的一个师官兵仍在若无其事地向天上张望。
  突然实施的防空演习,让官兵们非常意外,刘峙一句“按照实战对待”的命令,并没有得到严格遵行,虽然刘峙手下的兵无论在训练还是军纪方面都较为优秀,但是战斗作风和思想观念仍然难以再次回到北伐时期的模样,部队各项水平已经无法与陈诚等将领率领的中央军精锐相比,更不用去比照安家军了。
  即便是这样,刘峙的部队各方面素质仍远在地方军之上,看看驻扎在城东南的东北军两个师懒懒散散根本无所谓的样子,高地上的安毅就能把两支部队的战斗力、军纪和思想作风,准确予以评估。
  警报声仍在凄厉呜鸣,惊起的飞鸟成群结队飞向四方,西北方天际上空突然出现十余个黑点,很快越来越大,飞临城市上空,数架银白色的新型攻击机突然降低高度,俯冲而下,发出尖利的刺痛耳膜的呼啸声,掠过巍峨的城楼上空三百余米,以超低空编队姿态穿城而过,巨大的气流和引擎的轰鸣声,终于引发全城恐慌,不少麻木不仁、坚持不参加演习的居民也吓得躲进了床底。
  “轰……轰轰……”
  巨大的爆炸声响彻全城,城区东南角占地百余亩的棚户区突然受到大威力航空炸弹攻击,因剧烈的爆炸溅发的冲天火球,震惊全城,吓得城中记者面如纸白,惊得城外防御工事里的各部官兵极度愕然……天那!弄巧成拙了……肯定是误炸了,这下不知道要死去多少无辜民众啊……
  两架投弹后的大型轰炸机继续作恶,顺势飞抵城东刘峙警备师阵地上空,肆意投弹,阵地上仍在惊愕观望的官兵们顿时吓了个半死,各种哨声、吼叫声歇斯底里地响起,原本大大咧咧的各级军官,拼命呼唤麾下官兵寻找掩体,快速卧倒,一串串炸弹却在这时没头没脑地落下,震天的爆炸声延绵不绝,三公里长的阵地外围,到处是火光硝烟,浓烈的炽热气息,憋得战壕里和凹地中卧倒的一万多官兵喘不过气来。
  十余分钟后,光临郑州城的二十八架“敌机”没了踪影,城中熊熊燃起的火光并没有延绵,数以万计的军民和警察,在宪兵部队的指挥下投入救火,到处都是惊呼声和喊叫声,到处都是忙乱的身影。众志成城的军民终于用成千上万桶水抑制了大火,整个棚户区却已经面目全非,如同火炼地狱。
  令人安慰的是,事先一个团的宪兵已经强行将整个棚户区两万余流民和最贫穷的居民赶走,强行集中到不远处的城南学校,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也没有什么财产可以烧……这就是记者们和绝大部分城市军民心中的万幸,否则如此重大的演习失误,不知道要送掉多少无辜民众的性命,组织演习的刘峙和他麾下的军官及幕僚,恐怕也难以向全国人民和中央交差。
  城东防御阵地外围,仍是火光四起,阵地上的官兵仍处于极度惊恐之中,谁也没想到自己的轰炸机竟然毫无顾忌连续投下数百枚炸弹,虽然没有伤到人,但在猝不及防之下,也有百余官兵被烧伤,奇怪的是没有弹片飞来,但这点破绽很多人仍然没有意识到。
  下午两点,位于郑州城中的豫皖苏三省驻军整理委员会大堂里,记者云集,安毅坐在后台休息室,与沈凤道等弟兄悠闲品茶,会心微笑,都想听听刘峙如何回答众多记者的质问。
  ……
  “刘主任,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误炸?”河南省党报记者的问题立刻引来一片附和。
  刘峙身穿笔挺的军装,抬起双手,做了个请安静的手势,环顾百余记者和民众代表,自豪地回答:“诸位请少安毋躁!诸位,城东南棚户区受到的空袭并不是误炸,而是我们防空演习的重要计划之一……”
  台下一片哗然,记者们不可置信地叫喊起来,刘峙立刻提高声音,控制好会场:“安静!请听我解释完大家再发言,我理解诸位的心情。诸位也许都知道,军委常委、副总参谋长安毅将军前日莅临郑州检查军事,你们中的许多朋友也是安将军请来观摩驻豫各部整编训练,为我们军队提意见的,应该知道如此重大的防空演习,没有安将军的同意和支持,根本就做不到,而且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担任空中演习任务的二十余架战机,全是安家军领导的西南空军某团的战机,这个团,参加过三二年的上海抗战、三三年的长城抗战,从去年到现在长期驻扎华北,成功地对华北日军进行压制威慑,一直被全国军民誉为‘空中雄鹰’。”
  “试想一下,这样一个装备先进、经验丰富的英雄团队,怎么可能在这么重大的防空演习中发生失误呢?所以,这并不是什么误炸,而是我们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麻木不仁的军民全部重视起来,让大家切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明白战争距离每一个人已经不远了!”
  全场一片惊呼,再也没人质问刘峙什么,对刘峙敢于冒险举行这次防空演习,而且寓意如此的深刻、用心如此的良苦,让所有与会者感到由衷佩服。
  刘峙继续高声演说:“诸位,我知道大家心里还有许多疑问,这次已经报请中央政府和中央军委同意的大型防空演习,为什么要炸掉城东南的贫民区?为什么要轰炸城东部队阵地?在此请允许我一一解释。”
  “首先,城东南的这个棚户区是个贫民区,居住的都是多年来逃荒而来一穷二白的贫苦民众,生存条件非常差,空气污浊,废水横流,去年秋就发生过重大火灾,好在我郑州军民齐心协力方扑灭大火,但还是有二十余人在火灾中遇难,政府和省代表大会多次想改造这片居住万余人的危险居住区,否则要是有个火灾,或者是发生瘟疫,将不知如何是好。”
  “这次安将军前来视察,见状忧心忡忡,立即召集军政会议,慷慨承诺,捐出四十万元改造这片地区,于是就有了这次的轰炸。此刻,一万余居民已经前往城东军营安家,拥有二十多年历史的城东军营足以容纳两万人入住,设施齐全,水井遍布,原驻扎的一个师已经开赴苏北,今后,这个军营就属于郑州民政局管辖下的居民区了。而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们,却能从这次演习中获得巨大的利益,至少,知道我们的军队和政府是为人民的,至少切身处地、真真实实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可以说,此次演习的目的完全达到了!”
  会场一片掌声,终于理解了这次轰炸的意图,不禁为刘峙妥善而巧妙的安排,以及安毅将军的善良慷慨由衷赞叹。
  台上的刘峙无比满意,涨红着脸,频频摆手:“诸位,我刘某人非常感谢诸位亲身参与此次防空演习,感谢父老乡亲的积极配合和宽宏大量,感谢中央军委、蒋委员长的信任,感谢安毅将军的大力支持!恳请诸位如实报道此次演习情况,我刘某人做得不足的地方,也恳请诸位批评指正!谢谢!”
  掌声如潮,一片热烈,刘峙腆着肚子庄重敬礼,春风得意地迈向后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