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1395

  轮到与中共谈判代表的第四个人握手时,大家都被安毅的惊喜呼唤吓了一大跳,一句“你这孙子没死啊”,顿时让所有人万分惊讶。
  李霄龙非常激动,与同样激动的安毅紧紧握手,情不自禁地脱口叫出一声:“老长官……”
  安毅根本不管周边一片惊讶复杂的目光,轻轻给了李霄龙一拳,上下打量身穿呢子西装、手提法国产公文包的李霄龙:“啧啧……你小子还是穿军装好看,这身衣服配不上你,不过到也显得文质彬彬、老成持重,只是颜色和式样太过新潮,刚做的吧?”
  李霄龙嘿嘿一笑:“到了上海才做的,实不相瞒,我是第一次穿西装,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挺好的!哈哈,今晚我请你喝酒,正事干完了我请你夜游西湖,找几个名动江南的美女陪你,估计你小子会大受欢迎。”安毅毫无顾忌地开起了玩笑。
  众人没想到身为国民党中央军委常委、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安毅,会在如此正式、如此严肃的场合开这样的玩笑,一个个面面相觑,极为惊讶,李霄龙更是满怀忐忑,一张脸涨得通红。
  只有周主任眼中欣喜之色一闪而过,发出一声爽朗的笑声,众人这才跟着笑了起来。
第1215章
诚意与敬意
  蒋介石盛情接待老朋友周恩来、叶剑英一行,双方没有太多客气,略作休息,随即举行会谈。
  周恩来带来的中共谈判方案,与蒋介石的估计并没有多大出入,在周恩来和风细雨的解释下充满了诚意,但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对于谈判条款所提到的“收编”、“投诚”等表述,义正词严地予以拒绝。
  中共中央提出的方案是:第一、陕甘宁边区成为整个行政区,不能分割;第二、红军改编后人数须达四万余人;第三、红军三个师上必须设总指挥部;第四、国民党不能派遣军事副官及政训人员进入红军各级部队;第五、红军学校必须办完本期方能结束;第六、红军防地须增加。
  周恩来介绍完中共方面的方案,客气地询问蒋介石:“介公认为如何?”
  蒋介石的表现非常温和,甚至表现出进一步的妥协和开明:“这些都是枝叶小节,容易解决。中共在几个月后便可参加国民大会和国防会议;陕甘宁行政区可以是整个的,但是政府机构不是军事机构,中央政府必须管辖,否则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可由中共推荐南京政府方面的人任正职,中共派人任副职;红军改编我们同意了,绝不派人破坏中共部队的管理建设。另外,粮食接济定额我们会设法解决,具体问题可在明天的谈判中逐项解决。”
  坐在安毅对面的叶剑英听完蒋介石的话,愣了一下,随即与望过来的周恩来微微点头,似乎没有想到不到一小时的谈判,就解决了国共之间在政治上和红军军队规模上的重大分歧。
  整个下午的谈判非常顺利,顺利得贺衷寒和张冲连表现一下自己口才的机会都没有。由于安毅负责的是军事方面,既然红军诚恳表示服从中央政府和蒋委员长统一领导,所办的三所军事学校办完本期即结束,而且红军没有坚持要求六万官兵的编制,比蒋介石能接受的五万编制还低了一万,安毅因此也就没必要发表事先准备的那套说辞。
  如今军事方面的大问题已经解决,剩下的细节就没有安毅什么事了,由张冲与贺衷寒负责具体协商,堂堂军委常委、副总参谋长是不会屈尊谈论具体细节的。
  具体细节的谈判需要的时间远比大方向的确定多得多,主要方向一经确定,剩下的就是细节方面的讨价还价,相互算计,相互妥协。
  中共方面致谢完毕,率先提出休会,各自准备一下,明天继续就具体问题举行协商。
  蒋介石盛情邀请周恩来和叶剑英共进晚餐,说老朋友多年不见了,定要好好叙叙旧,并就目前国内外局势征求一下周恩来的意见。
  风度翩翩的周恩来欣然答应,不一会儿,大家准备完毕,乘坐游船渡过西湖,前往东岸的大华饭店。
  酒宴中双方都没喝什么酒,蒋介石本来就不喝酒,相貌堂堂气度文雅的叶剑英也是个儒将,和大多数广东籍将领一样酒量也不大,在这样重要的会晤中更为谨慎。国民党这一边的陈诚胃出血刚痊愈,对酒敬而远之,张冲、陈布雷、贺衷寒等人看到主桌上的双方长官都没喝酒,自然也就不敢提酒的事,因此两张桌面上的四瓶陈年窖藏没人碰一下,均礼貌地向送上果汁饮料的侍从官们低声致谢。
  面对丰盛的菜肴和一杯杯饮料,大家都坐得端正笔直,等候蒋介石致辞。
  蒋介石四下看看没有动,含笑望向安毅,安毅站起来走出大雅间,转眼就与自己的副官长沈凤道提来四瓶没有商标的泥黄色陶瓷酒瓶,沈凤道把两瓶递给贺衷寒,请他照顾好他那桌的客人,贺衷寒一把拉住沈凤道让他也坐下,沈凤道歉意地摇摇头婉言谢绝。
  坐在张冲身边的李霄龙已经站起来,向身穿少将军服的沈凤道恭敬之礼:“沈副官……”
  “李先生请坐,别客气!本人军务在身,不能作陪,请见谅。”沈凤道客气地回礼,转身离去。
  李霄龙摇摇头,非常遗憾地坐了下来,周恩来的侍卫长龙飞虎低声询问这是谁?李霄龙在他耳边低语几句,龙飞虎双眉震动,满脸震惊,随即变为深深的遗憾。
  斯时主桌上已经传来笑声,安毅亲自为周恩来和叶剑英斟酒,周恩来高兴地说这么好的茅台酒难得一遇非常感谢,蒋介石也频频点头,似乎也喜欢茅台酒独特醇厚的香韵。
  安毅客气地笑了笑,最后来到蒋介石侧后:“校长,来一点儿,不多,就一点儿,怎么样也得意思意思嘛,辞修兄胃出血没好,看到老朋友周主任和叶将军,不也舍命相陪了……”
  两桌人齐齐望向蒋介石,看到从不喝酒的蒋介石微笑着点点头,无不惊讶,安毅乐呵呵地给蒋介石斟上小半杯,回到自己位置上,毫不客气地给自己斟上满。
  周恩来和叶剑英含笑对视一眼,心里却没有脸上这么轻松,他们知道杭州没有这种外表看似普通但绝对是窖藏二十年以上的极品茅台酒,这种极品茅台酒只有贵州怀仁那家百年老字号酒坊才做得出,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的茅台酒,就是那家老字号出产,当年长征路上经过贵州怀仁茅台镇时红军没少喝,而且一夜之间把当地茅台酒征用得一干二净,除了用作伤病治疗的消毒酒精外,其他全都进了饥肠辘辘的官兵们的肚子里,因此,两人都知道这个独特的看似粗糙的酒瓶是多么贵重,里面装的酒是多么难得。
  如今安毅一下子拿出四瓶茅台款待,让客人们看到安毅的重视和诚意。见识广博阅历丰富的周、叶二人想得更多,安毅为何独独上的是茅台酒、而不是他治下的同样驰名中外的叙府五粮液?为何不是随着安家军赫赫威名一起崛起的南昌名酒?这里面是否蕴含着别的意思?再一个,两人看到了蒋介石对安毅的器重和喜爱,面对高高在上不怒自威而且是洁身自好从不饮酒的蒋介石,全中国恐怕没有几人敢学安毅的劝酒方式,而安毅却像在自家餐桌上对待长辈一样轻松。
  蒋介石已经客气地站起来,停顿片刻举目四望,含笑发表了简短热情的祝词,宾主间愉快地举起酒杯,在融洽的气氛中相互祝愿。
  随后的宴会轻松愉快,蒋介石话不多,但回忆起初创黄埔和两次东征的某个片段时,也满怀感慨。
  安毅望着亲切和蔼的周主任,心中也充满了感怀,这位成熟儒雅、风度翩翩的美男子,总能够在某个时候用一句坦率轻松的话语,把整个宴会气氛很好地引领下去,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愉快感受,诚恳随和的笑容、卓尔不凡的风度,无处不洋溢出他独特而深幽的成熟魅力。
  安毅安静地等待大家进餐,觉得时机已到,便举起酒杯,执学生之礼恭敬地向周主任敬酒:“周主任,十年了,安毅不时想起在黄埔时周主任的亲切关怀,情谊深厚无以言表,恭祝周主任事业顺利,身体康健,安毅先干为敬!”
  众人知道宴会高潮就要来了,纷纷停下手,含笑望向安毅。
  蒋介石用洁白的餐巾象征性地擦擦嘴,含笑望着安毅,微微点头,这个微小的动作,让众人看得非常真切。
  周恩来哈哈一笑愉快地站起来,向乐呵呵望着自己的安毅微微示意,仰头一干而尽,放下杯子等掌声停下来才缓缓坐下,和气地望着安毅,颇有深意地笑道:“安将军海量,谢谢!”
  “周主任客气了,要说海量,在座没一个人比得上周主任,安毅敢打赌,大家一杯一杯喝下去,最后能自己走回去的,只有周主任一人。周主任如不见外,安毅再敬周主任两杯,以表敬慕之情!”
  安毅说完,示意侍从官给周主任满上,自己给自己倒上一杯。
  众人听得有趣,纷纷鼓掌喝彩,以为是安毅的客气话恭维话,只有叶剑英等人清楚周恩来深不见底的酒量,因此对安毅这么一说很感兴趣,都想听听周主任怎么回应。
  蒋介石听出安毅话里的意思,望着安毅,不解地问道:“你怎么这么肯定?”
  安毅恭敬回答:“回校长,周主任精神抖擞气宇昂轩,呼吸悠长步态沉稳,举止从容精气内敛,一举一动无不是学生学习的楷模,学生几乎每天都锻炼,每天都学习,但恐怕一辈子无法达到周主任的高度。因此,学生知道周主任海量。”
  蒋介石微微吃惊,他知道安毅一直跟随武学大家沈凤道学习武功,八年坚持下来已有小成,此刻听安毅这么一说,立刻意识到周恩来文武双修,深藏不露,不禁对周恩来露出个意味深长的笑容。
  周恩来心里的惊讶更大,他佩服的不是安毅的眼睛,而是安毅身后那个总是令人忽视的绝顶高手沈副官,仅仅是酒宴前登船时的一个照面,沈凤道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和深不可测的武者气度,便给周恩来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知道安毅是得到了沈凤道的提醒才有此言,因此非常潇洒地站起来灿烂一笑,在一片掌声中与安毅再碰两杯。
  “好酒啊!这酒恐怕来之不易吧?足见蒋校长和安将军以及诸位的盛情啊,恩来深表感谢,谢谢!”
  掌声再次响起,周主任从容不迫地坐下。
  “朋友来了有美酒,何况是我们黄埔的老主任?哈哈!这酒是珍贵,二十年窖藏,听说如今整个怀仁县只剩下不到两百瓶,安毅与贵州省副主席石珍是好朋友,他知道我好饮,春节期间来拜年就送来两箱这种酒,共二十四瓶,剩下不多了,呵呵!”安毅乐呵呵地回答,笑容真诚,没有半点儿炫耀的意思。
  众人一阵惊呼,心想:我靠!牛啊……
  安毅接着再敬叶剑英,同样三杯,无比热情。叶剑英知道安毅酒量好,坐下后就不再回敬,毕竟二十年茅台陈酿的酒力不是盖的,千里而来重任在肩,马虎不得。
  安毅低声与蒋介石说了几句,征得蒋介石的同意,开始串桌,走到李霄龙和龙飞虎中间,乐呵呵敬全桌每人一杯,根本没有半点儿架子,就像军中正常加菜饮宴一样,令人轻松而又愉快。
  蒋介石和周恩来、叶剑英还在亲切交谈,陈诚、陈布雷等人含笑倾听,彼此非常愉快。不一会儿,大家看到沈凤道又拿四瓶珍贵的茅台酒进来交给安毅,安毅一把拉住沈凤道,让他留下作陪,贺衷寒、蒋孝镇等人随即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周主任与蒋介石对视一眼,看到蒋介石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周主任微微一笑:“如此盛情,令人感动啊!校长,安将军的诚挚与豪气,让恩来想起东征时期的许多往事,打下惠州城的当天晚上,我们不也是举杯相庆,豪气万丈吗?往事历历在目,那时候国共两党生死与共、并肩战斗的深厚情谊,无比珍贵啊!”
  蒋介石频频点头:“是啊、是啊!弥足珍贵,至今记忆犹新啊……”
第1216章
有所为有所不为
  酒宴即将结束,喝得有点儿晃晃悠悠的李霄龙委婉谢绝了安毅夜游西湖的安排,说是晚上还要开会,自己这个做秘书的怎么敢缺席?而且共产党的军队和你们的军队不一样,生活作风必须严谨。
  安毅早就知道李霄龙游不成西湖,先前这么一说与其说是热情不如说是客套,听完李霄龙的解释,安毅摇了摇头,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这就是当年我不敢加入贵党的原因,喝杯酒泡个妞都要战战兢兢的,不如打死我算了。
  一句话换来席间众人哄笑声不断,安毅客气地道别,悄然回到主桌旁,靠近陈诚一起坐下,等候正在与周主任低声交谈的蒋介石宣布酒宴结束。
  张冲与安毅交往不深,望着安毅回到主桌和陈诚低声聊天,张冲还没能从安毅刚才那句玩笑话中回过神来,在军中“稽查共党纯洁队伍”运动如火如荼、每一个领军者都拼命划清与共产党的界限之时,安毅竟敢说这样的话,这是何等的胆大妄为?
  张冲转向贺衷寒,低声询问:“君山兄,安将军也太口无遮拦了吧?”
  贺衷寒不无羡慕地回答:“谁能和他比啊,哪怕他当着校长的面说他曾经加入过共产党,校长也不会拿他怎么样的,谁相信娶了两个老婆、身边美女如云、同时自己还是全国最大资本家的人是共产党啊?何况如今国共合作在即,不少规定恐怕就要松动了,那个释放政治犯的条款,就是明确信号,唉,这人比人啊……对了,小弟听说委座就释放政治犯一事征求过小毅的意见,他二话没说就一句话:书生造反十年不成,放!可见这家伙最能揣摩委座的心思,胡言乱语几句算什么啊?”
  一夜无话,次日的谈判在澄庐进行。
  消息灵通的中外记者大批涌来,都在远离澄庐百余米的地方被卫队拦下,任何人都不许靠近。安毅出席完蒋介石召集的小规模会议,再将手上工作暂时交给从南京赶来的副总长熊斌,伸了伸懒腰,叫上沈凤道出去散步。
  灰蒙蒙的云朵已经变薄,微暖的东南风夹杂着浓重的水汽,扑面而来,湖堤上的积雪已经消融,湿漉漉的草地上点缀着迫不及待钻出泥土的点点新绿。
  走在湖边的安毅听到身后的叫声,回头看是李霄龙兴冲冲地过来,叶剑英在老同事老朋友陈诚陪同下远远走向湖边,知道谈判双方暂时休会,连忙停下脚步,好奇问道:“你怎么不跟周主任他们一起?”
  “委员长把周主任请去了,估计是私下谈话,我抽个时间过来,听说你下午要离开,先过来道个别。”
  李霄龙向沈凤道点点头,加入到散步行列,尽管此刻他与安毅、沈凤道处在不同立场,无论信仰还是生活方式都拉开了巨大距离,但他似乎很适应与两人相处。
  安毅点点头,抽出香烟,心里在想蒋介石和周恩来会谈些什么,昨天晚上不善辞令惜时如金的蒋介石破例在宴会上待了两个半小时,而且谈兴甚浓,神采奕奕,原因是周恩来借机告诉他:两日前,斯大林已经同意蒋经国同志回国,估计二十天左右就能回到蒋介石身边。为此蒋介石非常意外,也很感激中共方面为此做出的努力和诚意。
  “老长官有心事?”李霄龙谢绝安毅递来的香烟。
  安毅敲燃防风火机,用力吸上一口,吐出浓浓烟雾,继续前行:“要说心事可就多了,如果不是你们要来,恐怕我现在已经身在西安了……对了,陈赓那家伙怎么没来?”
  “他留在西安,筹备我们的办事处了,如果老长官过去,估计能见到。对了,老长官,听说你兼管全军的招募、训练、分配、军力评估和军饷调拨,对吧?”
  李霄龙乐呵呵地问道,如今的李霄龙再也不是那个满怀激情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数年的军旅生涯,特别是九死一生的长征之后,这位脱颖而出的红军年轻将领已经成熟起来,展现出乐观豁达的一面,在安毅面前也没有了原来那么严重的心理劣势和自卑感。
  “咦?你们的消息倒是很灵通嘛!估计南京军政两界埋藏着你们不少特务。”安毅随口笑道。
  “啊……老长官说笑了,哈哈!”
  李霄龙吃了一惊,脸上却是大咧咧的笑容,作为中共方面的谈判代表,又是军中高级政工干部,李霄龙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情况,看到安毅似笑非笑的可恶嘴脸,他也不知道安毅是否发现了什么,随着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安定下来,各项工作和敌后情报工作得以迅速恢复,原先不能确定的国民党军队总参谋部第四厅的职能,已经被红军高级情报机关所证实,而且知道领导这个军事情报机关的头子就是安毅。
  好在同时也获悉,这个第四厅是纯粹的军事情报机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对日、对英等对外情报工作方面,从没为难过隐藏在国民党军政各部门的共产党,相反还在保定通过第十七军训练出数以千计的爱国学生,为严重缺乏军事人才的红军间接提供了帮助,至今仍在一期期地坚持下去,所以李霄龙心里多少踏实了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