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0/1395

  安毅简单致辞后,酒宴开始。
  第十七军司令部的将领们喝了几杯酒,大部分告辞,只留下军长胡家林、政治部主任黄应武、团副李君作陪。
  石川浩一礼貌地送走一群军务在身的将领,心里非常感慨,与安毅碰过一杯,客气地望向胡家林:“胡将军的故乡,是东面不远的沧州吧?”
  胡家林点点头,客气地回答:“正是。”
  石川浩一点了点头:“沧州武林藏龙卧虎啊!听说在今年初举行的天津精武大会上,获得拳术第一名和剑术第一名的,都是出自沧州武林的豪杰,在这次整个北中国武林名家参加的竞技比赛中,沧州武林也独占鳌头,由此可见,沧州武学源远流长啊!可惜年初我还在日本,没有机会参加这个武林盛会,至今深感遗憾!”
  胡家林微微一笑:“获得拳术和剑术第一名的两个人,不是都被你们的天津特务机关聘请为教官了吗?石川将军可能不知道,这两个人已经被他们的门派逐出门墙了吧?”
  石川浩一一愣,随即露出一脸苦笑:“对不起,我还真不知道这件事,看来,中日间的矛盾已经非常严重了。今天我们久别重逢,很高兴,就不谈这些扫兴的话题了。我敬胡将军一杯,不管今后时局如何发展,也不管今后在战场上是否会彼此生死相搏,我都认为不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个人情感。说真的,能再次见到闻名天下的胡将军,本人倍感荣幸!”
  胡家林摇头一叹,跟着站起来,端起酒杯,与石川浩一轻轻一碰,仰头一饮而尽,放下杯子歉意地告辞:“石川将军,这两天我部防区周围很不太平,作为一军之长,本人焦虑不安啊!没办法,军务在身,不能陪同石川将军一醉方休,暂且告辞了。”
  “胡将军请!”
  石川浩一礼貌地走出几步,将胡家林送到门外,平静地回到原位坐下,看到两名河北省政府外交官员浑身不自在的样子,露出个笑容,礼貌地说道:“王君、赵君,你们不必拘束,如果想出去走走就去吧,我和安君是老朋友了,我们还要喝上几杯叙叙旧。”
  王童霖两人如释重负,连忙站起,恭恭敬敬地告辞离去。
  黄应武微微一笑,也站起告辞,石川浩一却客气地叫住黄应武敬上一杯,放下酒杯向黄应武鞠了个躬说句“给黄君添麻烦了”,弄得已成人精的黄应武感慨不已,突然感到身上的压力越来越重。
  安毅哈哈一笑,吩咐李君让人在后院摆张小桌继续喝,与石川浩一一起并肩走向大树覆盖的院子,在满地的落叶中信步慢行。
  “石川君,结婚了吗?”
  安毅像老朋友是地关切。
  石川浩一摇摇头,笑着说道:“还没有,你的飞机把我的肠子都给炸出来了,全身上下缝合数百针,回到日本休息一年多才恢复,接着在母亲的操心下到我们家族在北海道的温泉疗养了一段时日,尚未来得及考虑个人的事情,就在军部的再三催促下,于今年六月前往参谋本部报道。你呢?听说你的两位夫人都是美若天仙的名门闺秀,还为你生下了孩子,真羡慕你啊!”
  安毅笑答:“我有了四个儿子,还有一大群养子养女,家里倒是很热闹。要不是你们的侵略,我现在肯定在家里抱着自己的孩子,过得无忧无虑的。”
  石川浩一笑容有些苦涩:“事关两国之命运,不是我能够左右的。对了,我听说安君八年来一直收留无家可归的孩子,建立童子军校,给予成千上万的孩子最好的教育和军事训练,其中前两批中的不少优秀少年,已经进入设置在叙府的中央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由此可见,安君早在八年前就为可能到来的中日之战做准备了,对吗?”
  “是的!不过我还是出生得太晚了,要是生在鸦片战争之前或者甲午战争之前,估计会更好一些。”安毅爽快地回答。
  石川浩一又是一笑:“安君还是如此坦率幽默,令人钦佩啊!给你说件事吧,我受伤被送回日本之前,武藤信义司令曾经到病床前询问我,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局势和中国军队,当时我就直接告诉他必须重视安家军,组成专门部门研究安家军的战术思想和训练方式,最好能想尽一切办法抑制中国特别是安家军旗下工商业的发展。”
  “可惜了,武藤前辈去世太早,骄傲的日本陆军再也没有人重视我的建议,直到去年初,才突然发现迅速壮大的安家军,以及安家军控制的工业集团,已经成为我们日本军队的最大麻烦,军部立即责成参谋本部组建一个研究小组,对安君的军队进行系统研究,可是后来又发生了鹰派的兵谏事件,主持研究的一名少将和一名大佐不幸遇难,该小组随即宣布解散。”
  “今年六月份,在返回国内的土肥原、石原等将领的呼吁下,该小组得以恢复,我被任命为小组长,获得超出前任数倍的授权,调动了四十余名中国问题专家、原关东军和天津驻屯军将佐共同努力,本月初,终于拿出研究报告,但是这一小组并没有解散,还在继续展开研究。三日前,我突然接到调令,被紧急派到天津,担任驻屯军副参谋长,我来到天津才知道,是驻屯军司令田代君和参谋长冈村君的请求,他们对安家军一筹莫展,于是想到了我。”
  “咦?!石川君为何向我透露这些事情?”安毅有些惊讶地问道。
  石川浩一稍有责怪地望了安毅一眼:“你在西南政法大学里面,悄悄设立了一个国际关系研究所,对吧?你们以西南政法大学的名义,与欧美各国大学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分析,研究的重点恰好是关于日本国内和军队的情况。我想安君绝对比中国政府和那些把主要精力放在争权夺利方面的将领们,更清楚日本国内发生的一切,并对此有着充分的认知和应对,我说得对吧?”
  安毅佩服地长叹一声:“我就知道瞒不过石川君,说句实话,不管是田代、土肥原还是其他日本将领,在我眼里都没什么,我最顾忌的还是石川君,你比起土肥原贤二、石原莞尔、板垣征四郎这几个主张‘巩固东北、稳定华北、步步为营、多管齐下’的将领更令我担忧。”
  “我这么说,并非是你对我本人和我的军队有多了解,而是你对整个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发展趋势,有着超出日本其他将领的客观分析和预见力,更让我担忧的是,你的博学多才和稳健谦逊的性格,以及你的大局观和对战场敏锐的洞察力,很可怕!”
  石川浩一哈哈一笑:“安君,我们两个,是否有点儿互相吹捧的感觉啊?”
  安毅也笑了:“还真有点那么回事。”
  石川浩一停下脚步,幽幽一叹:“说真的,我非常不愿意在战场上与你相对,可是,以我目前的地位,根本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日本军队的历史很复杂,虽然派系没有你们中国军队这么多,但是同样存在,而且日本军队更讲究资历和战功,在这方面皇室成员和旁支家族的将佐,都必须予以尊重,必须要严格遵循军中的惯例行事。所以,我正在悄悄想办法,尽量避免留在情况复杂的、已经成陆军将领眼中钉的华北军队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春天我也许会再次返回关东军,继续担任我曾经担任过的独立旅团旅团长职务。只要能避开安家军,我的仕途将会平坦很多。”
  安毅惊愕地凝视石川浩一,突然畅声大笑起来:“石川君,我感觉你比我有趣得多,哈哈……这么说,以后石川君的进攻方向就是山西了,对吧?”
  这下轮到石川浩一惊愕了,他望着安毅好一会儿,情不自禁露出个苦涩笑容:“安君,我越来越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你太可怕了!我宁愿躲得远远的,也不愿在战场上遇到你。”
  安毅感激地点点头,拉着石川浩一的手,走向大树下已经摆好的小酒桌:“石川君,无论在何时,我都会把你当成我的朋友,我甚至可以向你承诺,从不向日本人开放的川南,都欢迎你去做客。但是,只要中日战争打起来,只要你指挥军队向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你就是我的敌人,这是大义,与我们彼此之间的个人感情无关。”
  石川浩一轻轻叹息,神色间极为伤感:“我明白你的感受,尊重你的意见。只是,我和你一样,都深爱自己的国家,一切随缘吧!安君,我们不谈这些沉重的话题了,今天难得一见,你我应倍感珍惜一醉方休才是,此次别离,下一次相见不知何时啊……”
第1168章
不速之客(三)
  当晚,送走了石川浩一的安毅立即起草电文,将整个见面情况以及分析意见,第一时间发送到西安的蒋介石手里。
  次日,安毅及其参谋班子担忧的情况终于发生了,日本驻华机构和汉奸集团的报纸纷纷在头版显要位置,报道了日本驻屯军副参谋长石川浩一少将访问保定,与安毅把酒言欢坦率交换意见、在诸多问题上逐步达成共识的特大消息,并预测中日亲善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潮流,极尽一切手段制造政治混乱混淆视听,引发华北各界乃至全中国军民的巨大震动。
  二十八日中午,正要前往衡水视察防务的安毅突然接到报告,数千名平津各界代表和爱国学生代表已经乘火车、汽车抵达保定,正在高举“捍卫国家统一、反对华北自治”的标语向大营走来。
  安毅顿时头大如斗,不得不临时取消行程,与胡家林、黄应武等将领急商过后,命令特务团警卫营和工兵团模范营列队迎接,把经过检查的所有代表和民众请进大营,安毅和军中主要将领将在大校场与忐忑不安的各界代表、爱国学生们展开交流。
  ……
  下午三点,西安,西北剿总司令部。
  从西安新城杨虎城第十七路军司令部开会回来的蒋介石,在陈诚、秘书陈布雷和侍卫长王世和等人的簇拥下回到办公室,看到办公室门口聚集着“力行社”书记邓文仪、侍从室主任钱大钧等一群将领,立即明白是怎么回事,微微点了点头算是打个招呼,便直接进入室内,坐下后接过邓文仪、钱大钧等人递上的密电和情报,略微翻阅几下,随手放到桌面上说声知道了,吩咐邓文仪、钱大钧留下,其他人该忙什么忙什么去。
  众将心中惊讶,但还是依言敬礼告辞。
  蒋介石喝下杯水,吩咐剩下的人坐下,对含笑不语的陈诚点点头便坐在一圈沙发的上首位置。
  陈诚拿出昨晚收到的安毅密电,站起来选择几段大声宣读,合上文件,望着恍然大悟的众将:“诸位这下总该明白了吧?刚才机要室呈上的密报也非常清楚,四千多名华北各界民众代表和爱国学生代表,惶惶不安怒气冲冲地赶赴保定请愿,不是全都让安将军和第十七军将士迎接入大营了吗?如果安将军真像日伪汉奸宣传的那样,与日寇达成了所谓的秘密勾当,安将军怎么会坦然接见多达四千余人的华北各界代表?大家还记得去年冀中汉奸近千人冲击十七军保定大营的事情吧?十七军将士的杀无赦,遵循的可是安将军的密令。”
  众将这时终于放心下来,细细一想,突然觉得自己根本是杞人忧天,以安毅一贯对日强硬的立场,怎么可能会卖身投靠呢?不由得一个个脸上发烧,暗叫惭愧。
  陈诚继续说道:“两次中日局部战争加上一年多来安家军与华北日寇的几次激烈冲突,已经足以让我们看到安将军坚如磐石的抗战之心,安将军和他的麾下将士,已经和日寇、汉奸集团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怎么可能因为刚刚出任华北驻屯军副参谋长的石川浩一拜访,就突然成了叛徒卖国贼呢?”
  “大家知道石川浩一是谁吗?此人曾在我黄埔中央军校任战术教官,淞沪抗战前期才离开南京,他与时任军校主任教官的安将军在黄埔共事近两年,有较好的私谊。长城抗战期间,石川浩一担任关东军第七独立旅团旅团长,威逼汤玉麟部成功突袭承德,就是出自此人的手笔,为此毫无准备的安家军两面受敌,牺牲了上千将士,不得不含恨撤进关内,可以说安毅与石川浩一势不两立。”
  “此次石川浩一的保定之行,实乃打着礼节性拜访幌子刺探安家军的虚实,是个居心叵测的阴谋,日寇汉奸借此造谣诽谤,蛊惑人心,纯属其惯用伎俩,诸位绝不能因此而怀疑安将军对党国的一片忠诚。正像校长说的那样,华北日军被安毅逼得束手无策,才不顾廉耻行此下策。”
  陈诚说完轻松坐下,蒋介石看到大家没什么问题了就吩咐散会,刚站起来侍从官报告行营参谋长晏道刚请见。
  晏道刚,亦名殿翘,字祖荣,湖北汉川人。1907年就读于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1911年七月以学生军排长入伍,后参加武昌起义。1919年十月任湖北督军署参谋,1925年八月任两湖巡阅使署参谋,后调任陆军第二师参谋处处长,次年八月参加北伐战争。国共分裂后,曾任陆军军官学校武汉分校办公室主任兼第八期第一总队队长。1934年三月任委员长侍从室第一处主任。去年,蒋介石追堵红军长征失败,调他为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监督张学良和杨虎城。
  这个时候晏道刚前来,肯定有什么不同寻常的发现。蒋介石略作思考,留下陈诚、钱大钧和邓文仪,吩咐侍从把晏道刚叫进来。
  晏道刚敬了个礼,来到蒋介石身边,呈上一份报告,低声禀报:“委座,这是政训处刚刚上呈的急报,委座刚离开杨虎城将军司令部,就发现一个可疑分子乘车驶入杨虎城司令部,陕北共产党那边投诚过来的张志彬报告,看来人轮廓很像是共产党中央情报部高官李克农,只是对方身穿我军校官大衣,遮住了半张脸,一时间无法准确辨认。”
  蒋介石一听非常重视,匆匆翻阅文件,低声吩咐晏道刚:“祖荣,立即搞清楚此人身份,杨虎城越来越不像话了,看来靠不住,你一定要给我紧紧盯着十七路军的一举一动,有何异常立即汇报。”
  “是!”
  晏道刚颇为诚恳地说道:“委座,属下感觉西安目前很不安稳,恳请增派一个营警卫,以确保委座安全。”
  蒋介石摆摆手,微微一笑:“不必了,这里是汉卿的地盘,又有宪兵团保护,加之还有侍从室卫队,我的安全没有任何问题,祖荣无须担心,还是把精力放在对第十七路军和东北军的监控上来吧。”
  “明白!属下告辞。”
  晏道刚赶走,侍从参谋进来报告:“委座,安毅将军派来的专机已经降落,机场宪兵检查站来电话,安将军的副官长沈凤道、第二路军情报课长刘卿两位将军已经乘车前来。”
  “好,下去吧。”蒋介石走到办公桌后,对围过来的陈诚低声吩咐:“辞修,你代为出去迎接一下,接到人立刻带来见我,完了你和慕尹(钱大钧)留下,和我一起听听,他们这次带来了安毅的绝密报告,估计很重要,否则不会这么急着飞过来,也不在电报里呈报。”
  “是!”
  十五分钟后,沈凤道和刘卿在陈诚的热情引领下进入办公室,敬完礼后,双手递上安毅的绝密报告:“委座,这是安司令和本部将校从昨晚到今日上午十点,经过总结分析之后得出的华北日军最新情报,后附两个绝密行动计划,请求委座审核批准。”
  蒋介石示意沈凤道、刘卿先坐下用茶,拉动卷宗棉绳,扯开封口,从卷宗里取出几份报告和一封安毅的亲笔信,读完信再详细阅读三份报告,核对两次之后,陷入了沉思中。
  前方的沙发上,刘卿再次把华北问题简要向陈诚、钱大钧陈述。
  陈诚听完心中释然,知道安毅和驻地各师已经牢牢把握冀中、冀南地区主动权,日寇不敢在这段时期轻易挑衅,倒是对山东方面韩复榘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隐隐感到一丝担忧。
  蒋介石收起安毅的亲笔信,唤过陈诚和钱大钧阅读安毅的报告,等两人看完,蒋介石低声问道:“你们的意见如何?”
  陈诚看了一眼钱大钧,在钱大钧的示意下低声回答:“属下非常赞同安将军的判断,从方方面面汇总的情报分析中得出一致结论:至少在明年春季之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扩编的日军不可能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属下也是持这个观点,正像安毅将军所分析的那样,近期内华北冲突激化地区会在绥、察一线,傅作义将军目前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属下建议采纳安将军的计策,命令汤恩伯部再前出一些,给予傅作义部更有利的协助和配合。”钱大钧低声说出自己的意见。
  蒋介石点了点头:“我也是这个意见,只不过,安毅的两个秘密行动计划仍有待斟酌,如今正是剿灭共产党军队的关键时刻,只需再进一步,就能彻底铲除共产党,换来西北的长久稳定,如果这个时候在远离国内数千公里的地方展开特种作战,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可能促使日寇提前发起全面侵略战争。”
  “我个人的意见是,让安毅把两个特种作战计划暂时放一放,这个时候打击日本的能源运输线,企图造成南洋地区的国际混乱,总归是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搞不好最后反而伤到我们自身。”
  陈诚犹豫了一下,他是非常支持安毅这一系列行动计划的,但是听蒋介石这么一说,陈诚不得不再次从全局考虑。
  钱大钧非常赞同蒋介石的意见:“委座说得是,这个时候,关键点仍然在西北。在剿灭共产党武装这个问题上,西北马家军数月来逐渐扭转局势,反败为胜,已经把共产党军队牢牢压缩到陕甘宁边区的狭窄地带,胡宗南第一军也紧密协同,步步紧逼,只要我们再加把劲,把共产党消灭之后就能腾出双手来了。”
  蒋介石赞赏地点点头:“不错,这也是最现实最迫切的形势要求,只是我感觉杨虎城已经不堪使用了,我甚至怀疑此人就是共产党,而汉卿优柔寡断听信谗言,真以为毁灭在即的共产党会和他的东北军一起去抗日,竟然命令麾下各部停滞不前,糊涂!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另外调集兵力奔赴陕北,明天,我们就飞洛阳。”
  陈诚高兴地笑道:“委座早就应该到洛阳去了,坐镇洛阳一样可以指挥全局,比在我们兵力稀少的西安更令人放心啊!”
  “辞修,你这是什么话?我作为全军主帅,难道还担心自己的将士会造反吗?你和安毅一样,再三地劝我不要来西安,来了也要尽快离开,我这不是来了吗?留下近十日不是好好的吗?”
  “哪怕杨虎城有二心,还有汉卿在嘛,汉卿虽然年轻寡断性格柔弱,但我相信汉卿对党国的忠诚,相信他绝不会对我这个兄长干出什么糊涂事来!你们什么都好,只是太过谨慎多疑了,这点要改正。”蒋介石无比自信地说道。
  陈诚只能低下头,蒋介石吩咐钱大钧收起报告,带着轻松的微笑走向沈凤道和刘卿,让两人把他的口信带给安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