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7/1395

  十二月二十五日,安毅集团的经济掌舵人周崇安、川南集团董事长欧楚儿在上海圣公会教堂出席完圣诞仪式,于中午时间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通报西南各省一年来取得的各项重要成就,公布川南地区和云南省工商联合会未来三年的发展大计。
  最后,美丽大方仪态万千的欧楚儿郑重宣布:为了避免民族工业的沦陷,为了给川南纺织业基地购进和储备原料,川南集团纺织印染总厂决定从即日起,通过资产抵押方式,向中国西南银行上海分行、美国合众国银行上海分行、南洋国际银行上海分行贷款两亿伍仟万元,以今年六月份的最高市场价格,全面收购江浙沪地区濒临破产的纺织工厂积下下来的库存棉花、纱线、布匹,以协商价格,优先收购大型破产企业的转让设备,鼓励纺织业同行、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们前往四川、贵州、云南重新创业,叙府绥靖公署已经做出决议,将给予前往川南创业的民族工商业主三年的免税优惠政策。
  消息传出,举国惊叹。
  无数民众第一次看到深受爱戴的安毅将军的夫人欧楚儿,看到了安夫人的美丽善良和不让须眉的果断和魄力,看到了安毅集团以及下属工商业集团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
  欧楚儿的芳名自此蜚声中外,江南企业集团、川南企业集团的商品,成为全国爱国民众争相购买的首选产品。
第1125章
刺唐
  十二月二十五日晚上七点二十分,上海。
  两辆由日本特务机关派来的黑色轿车,缓缓停靠在虹口区的一栋别墅门前,车上的四名特务迅速下车,分散开严密警戒。
  日本参谋本部资深特务、正金银行上海分行行长濑户弥三钻出车门,从容整理身上刚刚订做的高级西装,举起手谢绝助手递来的礼帽,缓缓抚弄一下油光铮亮的脑袋,露出亲切的笑容,走向迎出大门的唐有壬。
  中央政府改组后,大权旁落的唐有壬意识到泄密案可能败露,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再出席次日的会议,于十七日晚悄然离开南京,乘坐停泊在下关码头的日本商船,赶到上海日租界躲藏。
  转眼一周时间过去了,唐有壬发现中央政府并没有对他做出任何处理,行政院副院长孔祥熙还致电给他,询问病情和恢复情况如何?和气地向唐有壬建议:如果身体好转,尽快回京就任外交部次长职务。
  日本人也对自己的走狗很上心,经过严密调查之后,认为唐有壬并没有败露,此次仓惶出逃纯属心理原因,而且日本人认定,只要汪精卫还活着,蒋介石就不敢把唐有壬怎么样。因此日本人客气地安抚唐有壬之后,成功说服唐有壬元旦过后回南京就职,继续为“中日亲善”做出杰出贡献。
  唐有壬慢慢定下心来,三天来频繁与南京方面通话,一切迹象都表明,没有什么异常。唐有壬终于彻底放下心来,欣然答应出席圣诞节之夜在日租界举行的盛大庆祝活动。
  此时,唐有壬看到自己的老同学兼亲密战友濑户弥三热情地前来相请,连忙走出大门,张开双臂迎上前去。
  两人边握手边鞠躬,显得斯文儒雅,彬彬有礼。
  简单地交谈几句,濑户弥三和唐有壬携手而行,准备一起登车,前往日本三菱银行主办的,有日本驻沪领事官员、海军将领、特务机关长以及日本在华资本家参加的隆重聚会。
  日租界灯火通明,行人穿梭,淘气的孩子们在大道两旁和空旷地燃放烟花焰火,唐有壬和濑户弥三抬起步子走向轿车,濑户弥三笑谈日本孩子们聪明可爱,无比感叹地说远离家乡,每逢佳节就会思念亲人和故土,唯有孩子们无拘无束,令人羡慕。中国通濑户弥三为此还声情并茂地念出了李太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句。
  唐有壬大为赞赏,摇头晃脑哼吟一番,正要背出另一首诗应景,西北方突然传出一声巨大的脆响,唐有壬的脑袋应声粉碎,刚举到一半的手呆然不动,没有了头颅的身躯却重重撞进濑户弥三怀里。
  轿车旁边的几名特务大叫起来,冲上去扑倒满头满脸溅满脑浆碎骨、已经吓得呆如木鸡的濑户弥三,抱紧濑户弥三的特务队长猛踹一脚,将唐有壬诡异的躯体踢飞三米远,抱着濑户弥三,贴地翻滚躲入花坛后方,手忙脚乱擦拭濑户弥三的脸,连声呼唤,看到濑户弥三张开嘴,痛苦地摇头,再抬起手不停摆动,这才松了口。
  警笛声、惊呼声、脚步声阵阵传来,特务队长扶好濑户弥三,抬头望向失去了头颅的唐有壬,发现唐有壬的右腿还在频频抽动,抬起的那只白净的手,仍然僵硬地举着,几个手指头有节律地颤抖。
  特务队长顿时全身汗毛倒竖,一股寒意从脊梁直透后脑,感觉手上传来阵阵抽搐般的颤抖,连忙转过头,发现濑户弥三圆睁双眼,死死盯着唐有壬的尸体,张开的大嘴已经变形,惊恐的脸上,仍然残留着唐有壬的脑浆和血污,腮帮肌肉阵阵抖动,显然是吓得神志不清,整个人已经陷入崩溃的边缘。
  ……
  深夜十一点,南京中央军校“憩庐”书房里,蒋介石温存地握着爱妻宋美龄的手坐下,望着典雅白银烛台上明亮的烛光,低声交谈,回忆上一个圣诞节聚会时的趣事。
  正谈到高兴处,侍卫长王世和的声音在书房外传来:“禀校长,戴雨农有急务禀报。”
  蒋介石微微一惊,无奈地皱皱眉,向夫人致歉。
  宋美龄非常大方地站起来,搀扶蒋介石走向书桌:“没关系,有的是时间,先见见雨农再说吧,没有急事,他不会这个时候来打扰我们的。”
  蒋介石高兴地拍了拍宋美龄的手,向门外点点头。
  王世和悄然离去,一分钟不到,戴笠的脚步声传来。戴笠报告完毕,望了一眼宋美龄,歉意地笑了笑,蒋介石看到戴笠吞吞吐吐不说话,不耐烦地敲敲桌子:“雨农,有什么话就说吧,这里没有外人。”
  戴笠连忙说是,但还是有些迟疑地说:“校长,学生禀报之事太过……太过血腥,担心会惊扰夫人。”
  宋美龄淡淡一笑:“有什么事能让我惊扰的?说吧,雨农,没关系。”
  戴笠只好从命:“上海站发来加急密报,外交次长唐有壬在他的日租界别墅门口遇刺,头部中弹,当场毙命。密电上的陈述令人震惊,说唐次长的整个头部,被大威力子弹打得粉碎,上海站推测,成功逃匿的刺客使用的定是德国或者美国新研制出来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否则无法造成如此打击效果……”
  “啊!等等……情报确切吗?”
  蒋介石惊讶地站起来。
  戴笠点点头:“确切,估计外交部很快就会接到日本方面的抗议和协查要求,此事恐怕已经传遍了整个上海,吴市长他们有得忙了。”
  蒋介石再次坐下,悄悄把宋美龄微微发抖的手握住,望着戴笠,低声问道:“你有何意见?”
  戴笠犹豫了一下,上前半步,低声回答:“学生翻来覆去推敲,不会是谷司令的宪兵情报处所为,也不是我们军统局,更不会是徐处长的党部特勤科,因为我们这些部门至今都没有唐次长通敌的任何证据,唐次长不辞而别的次日上午,他的秘书向大会秘书处帮他请了病假,我们对此虽有怀疑,但由于事务繁多人力有限,没有展开调查,所以,绝对不是我们政府和军队情报部门干的。”
  “剩下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已经销声匿迹八个月的‘中华青年抗日锄奸队’,但该部绝没有如此先进的武器,更没有如此严密的行动计划和强悍迅捷的行动能力;剩下的一个可能了……学生怀疑是……”
  “是谁?”
  蒋介石似乎也想到是谁,但是激动之下,询问的话语脱口而出。
  戴笠硬着头皮回答:“安师弟!”
  宋美龄惊讶地捂住嘴:“天哪!不会是小毅吧?他……他一直躲在川南老巢,这段时间裁撤军队改组川南政府,忙得他吃饭都顾不上,每天睡眠时间不到四小时,云儿每次和我通信都为之叹息,安毅哪有这份精力啊?”
  蒋介石长出了口气,靠在椅背上低声解释:“除了他没有别人了,夫人恐怕还不知道,安毅还控制着华北和东北的秘密情报机关,有迹象表明,安毅交给雨农的,只是情报侦察机构,特别行动队仍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一年来,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汉奸头目屡屡丧命,弄得日本人的汉奸走狗们魂飞魄散,犹如惊弓之鸟,如今没有日本人的保护,那些大汉奸都不敢公开露面,日本人为此气急败坏,调动大量特务和汉奸展开侦破,至今仍然毫无建树,为此,日本的奉天特务机关和北平特务机关两个课长被撤职。”
  “我们推测,这些行动很有可能都是安毅授命的,或者是安毅一直秘密扶持的北方反日组织与日本情报机关斗法的结果,其机密程度之高,手段之辛辣诡秘,令人震惊,就连雨农和祖燕的两个部门都只能望而兴叹。”
  “所以,雨农的怀疑很有道理,还有就是刚才所提到的大威力狙击枪,全中国恐怕只有安毅能从德国人或者美国人手里弄到,加上参谋本部第四厅曾经协助雨农协查唐有壬,以安毅嫉恶如仇的阴狠,他不会对这种人手下留情的。”
  宋美龄担忧不已:“恐怕日本人也能很快侦查出来,以日本人一贯行事的无赖霸道,这下我们有麻烦了。”
  蒋介石摆摆手:“没关系,我们明天一早就发出谴责声明,并让政务院出面,派人前往上海吊丧,日本人怎么叫嚣不需理会,没有证据,他们怎么叫唤都没用。虽然安毅出手鲁莽,罔顾大局,但此次漂亮行动深得我心,相信也会让全国无数军民拍手称快,看来,安毅是在杀一儆百,恐怕汪兆铭今晚也睡不着了。”
  戴笠看到蒋介石已经做出决断,心中一松,提出告辞,蒋介石叫住他,低声吩咐:“这两天你抽个时间,到川南去见见安毅,他不承认也没关系,但是要告诉他,我为此非常头疼,让他约束自己的手下,别再弄出什么大动静来。”
  “学生明白!”
  戴笠迟疑一下,低声问道:“校长,安师弟想请你出席元旦的川滇铁路通车庆典,如果校长成行,不如学生到时陪伴左右前往叙府。”
  蒋介石想了想,点点头道:“也好,这段时间你们都挺忙的,元旦一起去吧,川滇铁路是安毅对党国的卓越贡献,说是伟大成就都不为过,我是要去的,是要去的。到时候我把几个院长和林森主席他们一起请去。值此危难关头,国家和人民需要鼓舞。”
  “达令,我也一块儿去看看,我这个即将上任的航空委员会秘书长,还需要安毅贡献几架新式飞机,把周至柔几个也带去,让他们参观一下叙府飞机制造厂,一切往来就让安毅负责,他有的是飞机,来来往往很方便。早上发表完新年致辞就走,到了叙府,还能赶上吃午饭呢。”宋美龄笑吟吟地建议。
  蒋介石稍一沉吟便有了主意:“也好,周至柔的空军力量亟待加强,目前也只有安毅能出手帮忙了……雨农,从明天起到元月三号,安保工作由你们军统局和侍从室内保组负责,明白了吗?”
  “是!”
第1126章
何为大道?
  一九三六年元旦,上午八点正,蒋介石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向全国人民发表“国民自救救国之道”的讲话,期盼民众继续推行新生活运动,以百倍的努力,振兴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
  上午九点,蒋介石偕同国家主席林森、新任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五院院长和经济委员会主任宋子文等十七名中央领导人及大批随员,乘车到达南京机场。
  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叙府绥靖公署主任、第二路军总司令安毅上将,第二路军副司令兼滇南绥靖公署主任杨斌中将、第二路军参谋长叶成中将、叙府绥靖公署秘书长蒋云山先生等十余名川南军政主官,已经整齐肃立在五架大型军用运输机前。
  五架大型运输机后方,刚刚加满油的西南空军一团十余架高空侦察机、新型攻击机在车队驶入机场之前,已经尽数起飞,升上高空开始担负巡逻警戒和即将开始的护航重任。
  简单的见礼完毕,中央大员们和他们的随员在安家军各将领的陪同下,分别登上四架运输机,蒋介石、宋美龄、冯玉祥、孔祥熙、宋子文、周至柔等人则在安毅的引导下,登上安毅的专机。
  五分钟不到,各机舱门关闭。
  飞机在驾驶员的问候和提示声中,平稳启动,很快接连起飞升空。五架大型运输机在南京城东南方上空绕了一大圈,熟练地形成三二编队,向西飞行。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传言安将军富可敌国,如今一见果不其然,仅以这架专机的气派来说,全中国恐怕无人可及啊!”
  坐在蒋介石对面的冯玉祥尚未解下腰间的安全带,望着宽敞机舱内的精致陈设,大声发表感慨,弄得坐在他身边的安毅坐立难安,再怎么眼红也不能当着蒋介石的面讲出来吧,这不是给自己找不愉快吗?好在蒋介石满脸笑容,看不出有什么不妥。
  飞机平稳地飞行着,一名身穿棕色飞行服的年轻人从前舱快步走来,先把右侧宋美龄、周至柔、宋子文等人座位中间的活动桌面放下,转过来麻利地为蒋介石和安毅等人把桌面放下,安毅的侍卫长林耀东很快给大家送上茶水果品。
  蒋介石饶有兴趣地望着直起身来的年轻飞行员:“林飞将军,你这个西南空军参谋长,怎么当起勤务员来了?”
  林飞恭敬地回答:“能为委座和诸位长官服务,是林飞的荣幸!”
  冯玉祥先是一愣,随即惊讶地抬起头:“你就是在淞沪抗战和长城抗战中,先后驾机击毁击伤十余架日军战机的王牌飞行员林飞?”
  “报告副委员长,林飞一时侥幸,全靠战友们的密切配合,才取得点滴成绩,王牌之称受之有愧。”林飞谦逊地回答。
  坐在蒋介石身边的孔祥熙哈哈一笑:“林将军过谦了!全中国民众,谁不赞颂将军的丰功伟绩?只是一向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啊!你们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数年来中外报纸杂志对西南空军的报道不少,却从未见过一张飞行员的照片,要不是此前我两次搭乘林将军驾驶的飞机,估计我见到林将军也不认识,哈哈!怎么?今天你亲自驾机吗?”
  林飞摇头微微一笑:“不是,属下担任的是本机的副驾驶员,驾驶员是空一团团长彭祖亮上校,我们左侧的那架乘坐林主席和五院院长的5033号机,驾驶员是空一团团副范子纲上校,副驾驶员是本部司令黄禀一将军,其余三架专机驾驶员均为我军各部主官。能为委座和诸位长官驾驶飞机,是我西南空军全体将士的荣耀。委座、诸位长官,属下先告退了!”
  林飞敬了个礼,转身走向前舱。
  冯玉祥连声感慨,下意识地透过机窗向左方遥望,很快发现林森主席乘坐的飞机外侧的高空上,两架银光闪闪的战机同速同向飞行,连忙示意蒋介石向外看。
  蒋介石侧头看了一会儿,满意地点了点头,低声告诉冯玉祥:那是护航的新型攻击机,是叙府飞机制造厂与德、美两国设计师和专家们联合研制出的最新战机,只需从尾翼上的飞狐图案,就能辨认是西南空军,安毅的空中保卫工作做得很好。
  安毅笑着介绍:“在我们两个运输机编队的前方、右方、上方和下方,共有十二架侦察机和攻击机护航,在我们前方百公里左右的区域,还有一个侦察机中队和一个攻击机中队在巡逻警戒,安全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说完空中安保措施,安毅笑着说几架飞机上的任何一个前辈的价值,都不在一百架战机之下,来不得半点儿疏忽,顿时引来一阵笑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