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1395

  在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蒋介石利用个人影响力,团结党内大部分元老,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保住大会顺利闭幕,而且倔强地顶住了日本政府和军队施加的压力,宣布中国将坚定不移完成货币改革,提前终止白银和其他货币的流通。此举立刻招来亲日派官员的大声质疑,日伪汉奸通过舆论,对蒋介石发起迅猛攻击。
  在蒋介石举步维艰、难以再继续坚持下去的关键时候,安毅终于挺身而出。
  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蒋介石发表宣言之后两小时,安毅召开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向云集于叙府的三百余名中外记者郑重宣布:受中国西南银行、叙府绥靖公署、湘西绥靖公署、黔西绥靖公署、云南省财政厅的委托,西南各省以及所有银行一致决定,放弃中央政府给予西南地区的六个月货币调整期,一周内停止所有自行发行的纸币和银元的流通;西南各级政府完全拥护中央政府的金融与货币改革政策,全力维护中央政府对西南的领导,川南第二路军、云南第十一路军五十万满怀报国之志的热血将士,即日起严阵以待,时刻听从蒋委员长和中央政府的召唤,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尊严,勇往直前!
  安毅的郑重宣告,通过川南广播电台各个频道不断重复,各国新闻记者纷纷涌向电报电话局,抢发新闻稿。
  南京。
  刚刚回到熙园办公室的蒋介石听到曾扩情的急报,立刻来到收音机前,仔细倾听川南广播电台的报道。
  房间内无比安静,十余名侍从官屏住呼吸,竖耳倾听,安毅的声音坚定有力,清晰明确,斗志昂扬,散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在寂静的空间里久久回荡。
  当第二遍重播开始时,蒋介石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被自己这个又恨又爱的学生感动得热泪盈眶。
  与此同时,大门口刚刚挂起“中华民国陆军第二路军司令部”招牌的安家军总部,出席完商品博览会闭幕式的安毅,与从各地赶回的将领们齐聚一堂。
  安毅环视众将一眼,拿出戴笠发来的协查密电,大声向大家宣读,读完后放下电文,慷慨激昂地说道:“诸位,在这国家危难、日寇及汉奸无比猖獗之时,我想请大家暂时抛开我们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恩恩怨怨,一切从大局出发,一切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以最大的力量支持我们的政府和军队。如果诸位同意我的倡议,请举手!”
  与会的三十六名将领整齐地把右手举起,安毅举起自己的手,停顿片刻,感激地说道:“大家放下吧,谢谢弟兄们!我安毅能与弟兄们相识相知,同赴生死,实乃三生有幸啊!”
  “司令,你可千万别这么说,你是咱们的老大啊!”夏俭大声说道。
  “司令,你一句话就完事了,指哪儿打哪儿,绝不含糊!”邓斌激动地站起来。
  弟兄们“哗”地全都站了起来,向安毅表示坚定支持的态度,为了国家民族愿意倾尽所有。
  稳重如叶成也激动地说道:“司令,我们相逢之时,何曾想到会有今天的风光?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大义,我们命都可以不要,再回到两手空空的状况又有何妨?大不了咱们从头来过,只要死不了,就能在司令的带领下重铸辉煌,我叶成由始至终都坚信这一点!”
  安毅被感动得眼睛潮红,频频点头,示意弟兄们坐下:“好,好!下面,由老杨、程光和展到负责,共同推选出四个新编师、叙府警备司令等主官人选,尽快形成文件,上报中央军委。老沈、大姐、杜易、哲夫,你们跟我出来一趟。”
  “是!”
  众将齐声回答,全体起立,目送安毅和沈凤道、龚茜、杜易、吴哲夫这四个情报主官离去。
  进入对面的小会议室,安毅请大家坐下。
  龚茜和杜易看到安毅古井不波的目光中闪烁出丝丝寒芒,立刻明白安毅动了杀机。
  龚茜麻利地给大家斟上茶,悄悄坐回到安毅侧手边,无比关切地注视着安毅。
  安毅喝下口茶水,低声吩咐:“哲夫,从现在开始,组织人马全程监听和破译南京与各省之间的电报内容,重点是监测与华北和两广之间的无线电联系,同时挑选精干技术力量,秘密赶赴保定,竭尽全力破译日军和日本各领事馆之间的无线电通信密码,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出来。”
  吴哲夫沉思片刻,低声回答:“还是由我亲自带队去保定吧,请龚院长暂时代替我的职务,管理属下分管的本局技术处、人事处和后勤处。其他没什么了,咱们要经费有经费,要设备有设备,还有两百余人的专业技术队伍,而且大家在一起配合了两年多,问题不大。只是,密码破译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恳请司令给予属下足够的信任和耐心。”
  “好!我答应了,把保定的决策权交给你。我给你一年时间,再配给你司令部直属特种大队一个十五人分队,安全第一,希望你们能够取得阶段性成果。”安毅低声承诺。
  “谢谢司令!这样足够了。”吴哲夫非常感动。
  安毅点了点头,转向龚茜三人:“根据军统局的反复推测,问题应该是出在外交次长唐有壬身上,另一个嫌疑人是北平政务委员王克敏,但是军统局限于严格的监督制度,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根本就不敢动汪精卫手下的智囊唐有壬和王克敏,因此才悄悄求到我们名下。”
  “我已经理解了戴雨农的意思,或者他的意思根本就是蒋委员长的意思,只是大家谁也不愿意开口说出来罢了。我现在决定,启动老沈的特别行动小组,立刻对唐有壬、王克敏展开积极的侦查工作,期限截至去年春节之前,能够拔出萝卜带出一串泥最好,如果到时候仍然未掌握确凿证据,也要坚决除掉唐有壬这个祸害,理由是此人是亲日派领袖,两年来所发表的消极言论以及对日妥协政策,严重地损害了国家民族利益,比汪精卫更令人痛恨。”
  “我同意!”杜易首先表态。
  龚茜拍了拍安毅的手背,表示支持,沈凤道眼中透露出一丝杀机,文质彬彬的吴哲夫已经非常适应这种场合,重重点点头表示赞同。
  “笃笃……”
  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传来。
  杜易连忙站起出去开门,看到是自己的新任副官许自堂,颇为惊讶,接过许自堂递上的加急密报,匆匆阅读完,低声吩咐几句后关上门,回来坐下,低声向安毅禀报:“香港站急电,发现李济深将军公馆周围出现形迹可疑之人,另据陈彪通报,戴雨农今天中午一点半乘中央航空公司班机抵达香港。属下初步判断,委员长可能下达了暗杀密令,李济深将军和陈铭枢将军危险了!”
  龚茜大吃一惊,着急地望向安毅。
  安毅笑了笑,摆摆手道:“不要急,我早料到了,所以才命令香港站暗中保护李叔。马上给阿彪发电报,让他亲自去见雨农兄,直接告诉他,任公是我的世叔,我安毅请他手下留情,如果校长怪罪下来,由我安毅去承担!”
  “明白了!”
  杜易起身要出去,被安毅喝止了。
  安毅转向龚茜:“大姐,麻烦你调拨五辆军用越野式无线电信号侦测车、二十辆伪装的小型货车,再派出情报局技术处一个三人指导小组,一周内装船运往南京,交给戴雨农的军统局,以增加军统局的反间谍力量。如今在日本的步步紧逼下,汉奸和变节者开始得意洋洋了,让戴雨农去对付他们正合适。”
  “放心吧,我今天就去办,不够的话立即到汽车制造厂征调,回来组织技术人员安装设备也花不了多长时间。”龚茜回答。
  安毅扫视一圈:“要是没什么事情就散会吧,杜易,待会儿发完电报后,你继续与赵瑞师兄保持密切联系,尽量把第四厅送来的资料进行分析。另外,挑选一组人专门等候北平站的消息,估计五亮那边很快传来重要情报,你和老沈研究一下,定出几套应对预案,如果日军胆敢动手,就不惜调动我们隐藏几年的力量,待家属们成功南撤后,立即发动大规模的刺杀行动,先把局势搅乱了再说!”
  “是!”
第1122章
深谷枪声
  “少阳观”原是一座规模不小的道观,位于叙府东郊十七公里的山谷中,三面山体环绕、挺拔俊秀,一条小溪从南面的少阳山深处流出,绕着东面的鸡冠山脚,向北委蛇流淌七公里,最后注入长江。
  据传道观始建于宋末年间,原本香火鼎盛,声名远播,到了清朝道光年间,一场突发的瘟疫,让道观修行者百不存一,成了周边百姓闻之色变的禁区,少阳观从此衰落,风光不再。数十年过去了,墙垣坍塌荆棘丛生,成了飞禽走兽的栖身之所。三年前劳守道来到叙府,欲重修道观,弘扬道教,进入深谷走一圈心中黯然,不知为何当时就打消了重建的念头,倒是陪同劳守道一起巡查的杨斌看上了这个地方,征得劳守道同意即向安毅请示,三个月后,此地成了士官学校的靶场,经过三年陆陆续续的建设,南北长约一点五公里、东西宽约两公里的荒凉谷地,如今已是设施齐全的特种训练基地,安晋率领的司令部直属特种大队常年驻扎在这里。
  初冬温暖的阳光下,司令部的越野车队离开沿江公路主干道,驶入四点八公里长的平坦沙石道路,绕过公路边两千陕北移民居住的村庄边沿,开始进入绿树覆盖、草木丛生的石山区,经过两道明暗哨卡,来到重新修建的谷口山门前,年轻的安晋上校已率领麾下校尉列队等候多时了。
  这群服装奇异、一个个黝黑精壮目光炯炯的汉子敬礼完毕,跳上路边的两辆中型敞篷越野车,率先入内,七辆大小越野车组成的车队紧随其后,开进山门,穿过东面小溪畔竹木覆盖的水泥公路,驶向深谷深处,数分钟后绕过一座三十余米高的嶙峋山岗,来到了一片宽阔的草地上停下。
  安毅的六名黄埔四期工兵科同窗下车一看,一片建有各种高难训练设施的宽阔场地出现在眼前,不规则的宽阔场地,足有两个足球场的面积,东南方的陡峭绝壁下,似乎有三十余名身穿作训服的官兵在休息,北面的靶场上,已经竖起来十几面人形靶,数名全身迷彩的官兵正在仔细检查靶场地面设施。
  跟随而来的兵器研究所十余名技术人员,已经抬着大大小小的箱子走向靶场射击区,将各种最新研制出的单兵武器逐一拿出,整齐地摆放在张开的绿色毯子上。
  安毅的同窗们看完周围的环境后,脸上全都是无法隐藏的惊讶,谁都没想到深谷之侧的延绵群山之中,竟然别有洞天,一个个拉住安毅和张天翼的手,问个不停。
  安毅和张天翼指着开始徒手攀登四十余米高绝壁的训练分队,详细介绍,逐一将各种古怪训练设施的来历、用途解释清楚,听得师兄弟们大呼小叫,频频感叹。
  晋绥军教导师师长孙嘉奇也不管安毅和张天翼是否同意,当即决定回去后立刻进行全师选拔,挑出一队精兵前来受训。
  担任陕西第十七路军教导团中校团副的李乐忠倒是很沉得住气,遥望整个训练场,手托着下巴不动声色地紧张思考。这位黄埔四期工兵二区队的小文书,经过八年军旅生涯的磨练,已经变得非常成熟了,上唇还蓄上了漂亮的小胡子,当年的青涩稚气,已经被从容稳健的气质所取代。
  十天来,李乐忠和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的孙嘉奇、张天翼、福建学友李建基、河南学友宫城、朝鲜学友金洪默、浙江学友魏展惠,带着老婆孩子以嘉宾身份出席盛大的西南商品博览会,畅游叙府、泸州等地的名声古迹,乘坐全中国最舒适干净的火车到昭通品尝过桥米线,参观了全国最大的特种钢铁厂和战略储备仓库,抱着兴奋的孩子,把水果花生扔给成群结队的猴子……
  川南城市的繁荣昌盛、各地先进发达的工商业、和睦的军民关系、军纪严明装备精良的安家军将士、百万移民的富足生活等等,所有的一切,均让李乐忠和弟兄们无比动容,而领导川南数十个县两千万民众创造出这一切的统帅,正是自己当年那个情意深重的、在潜移默化中给了所有同窗开阔视野、打开了同窗们的心胸与眼界、带领七十五名师兄弟迎来一个又一个荣誉的区队长安毅。
  十日来,稳重的李乐忠也和难得一见的弟兄们一样,喝醉了两次,一次是为了在中原大战和军阀混战中战死的三十余名师兄弟,一次是为了国家民族所面临的深重灾难与危机,唯一没有家室的“黑瞎子”金洪默在第三次喝醉时竟然泪流满面,用朝鲜话喃喃呼唤自己死去的爹娘。
  对军阀间不断混战深感疲倦的福建仔李建基,四年前就放弃刚刚获得的团长职务,离开驻扎闽南的粤军,跟随父母一起迁居香港,成为了一家酒楼的老板,至今仍然按月交给香港第一大社团洪兴社一笔保护费。直到参加商品博览会,在安毅家里痛饮时,香港的黑道大哥陈彪突然到来,恭恭敬敬地叫安毅老大并奉上诸多礼品,李建基才回想起当年在林村执勤时,有个满脸横肉的小流氓几次送香烟给安毅,自己当时也有份享用。
  仗义的安毅吩咐陈彪坐下,酒没倒就拉着李建基的手对陈彪说:“阿彪,这是我在黄埔时的同窗李建基,当年我们在林村时,一同吃过乡亲们送来的狗肉,三年前他和父母家人在香港中环开了家酒楼。我这几天才知道李师兄跟随家人到了香港,想请他到川南担任兵站副监,可他已经厌倦军旅生涯,立志经商了,可惜啊!阿彪,你以后有空,要多多帮衬我李师兄。”
  陈彪愣了好久,似乎想到什么,惭愧地上来给李建基敬酒:“请李兄多多见谅,兄弟我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李兄若不嫌弃,请先干了这一杯,回到香港,小弟立即登门拜访,负荆请罪!”
  李建基激动不已,连说当不起,安毅见状哈哈大笑,陪两人干了一杯,完了请大家坐下,酒至半酣,陈彪便坐到了李建基身边,两人用粤语开始商量合作大计。
  精明强干话语不多的工兵二区队一组长宫城毕业后,分到了冯玉祥的警卫旅,一年后晋升工兵营营长。北伐胜利后革命军四个集团军逐渐分裂,在中原大战后期,宫城效力的西北军与安毅所在的中央军打得你死我活,鬼使神差之下,宫城竟然与率部攻向潼关的安毅成了敌人,要不是在安毅大军到来十三个小时前奉命北撤,退入山西地面,宫城估计不是被安家军打死也要成为安毅的俘虏。
  中原大战结束,安毅步步高升,仍然担任工兵营营长的宫城却因大帅冯玉祥的下野而跟随西北军残部寄人篱下,为了躲避阎锡山等部的收编,宫城率领四百余名愿意舍命追随的弟兄,游走于冀鲁豫之间,期间风餐露宿朝不保夕的艰辛,一言难尽,要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孙嘉奇得知,赶去见面后将宫城推荐到自成一体的西北军老将庞炳勋麾下,恐怕宫城如今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性格坚毅、情意深重的宫城非常争气,把自己的七百弟兄训练成了庞炳勋第四十军最强悍的部队,与宫城性情相近的庞炳勋发现之后,亲自检阅工兵营,最后用力拍拍宫城的肩膀,连喊三声“好”,当天晚上宫城就从工兵营少校营长变成了上校团长,第二天天没亮,庞炳勋的副官领着两千豫北懵懵懂懂的新兵跑步而来,交给宫城之后扬长而去。
  几年过去,宫城率领的两千余官兵在平定豫北的战斗中所向无敌,声名显赫,宫城的部队以严明的军纪、刻苦的训练,在军中独树一帜令人叹服,低调实干的宫城也随之获得老将庞炳勋的器重和信任,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四十军新设立的独立旅少将旅长,麾下六千弟兄当仁不让地成为第四十军绝对主力,若不是装备陈旧,军费严重不足,宫城取得的成就将会更大。
  此次孙嘉奇亲至豫北林县,请出不好意思见安毅面的宫城,把宫城和他的老婆孩子接到了太原,乘坐安家军给晋绥军运送装备的回程机抵达叙府。当在岷江机场与激动万分的安毅相见时,安毅含着眼泪喊出一声“宫黑子”,顿时让宫城虎目赤红,上前抱紧激动的安毅无声抽泣,把身后的老婆孩子和张天翼、金洪默等迎接的弟兄们都惹哭了。
  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昔日七十余名同窗兄弟大半杳无音讯,大浪淘沙生死涅槃之后,剩下的已经寥寥无几,可喜的是硕果仅存的几个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虽然仍然有待拼搏,但在两千多名同期毕业的黄埔同袍中,已经是非常幸运和难得的了。
  射击区内,金洪默洪钟般的声音震耳响起,弟兄们过去一看,立刻被稳稳摆放在绿毯子上的一支精美步枪迷住了。
  此枪设计独特,结构紧凑,超过一米三零的枪身和合金脚架,通体散发蓝幽幽的寒芒,给人一种精工细作却又威力巨大的感觉,一眼望去就立刻意识到这件武器拥有非同一般的杀伤力。
  弟兄们惊呼过后,纷纷询问这是哪国出产的新武器?枪管前方的那段镂空粗管是什么?枪管怎么会这么厚?枪托为何也楼空了?枪机上的瞄准镜这么长是几倍的?
  两名兵器研所人员向安毅点点头,含笑退后,安毅在张天翼的请求下,半跪在毯子上,指着做工精湛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向弟兄们仔细介绍:“这是我们兵器研究所研制的十二点七口径狙击步枪,瞄准镜也是我们的光学仪器厂的产品,经过一年半的研制和不断改进,基本上已定型。这几天弟兄们老是嚷嚷要我把宝贝拿出来,想来想去只好全都搬来了,刚才那几支发射步枪子弹的自动步枪、发射我军九毫米制式手枪弹的中正三式冲锋枪都不算什么,唯有这支大口径狙击步枪才算是我们自己的劳动创造,可以自豪地说,此枪全世界独一无二,我们拥有所有的技术专利和设计专利,其中也有我的一份贡献,外形设计是我亲自操刀、亲自改良的,哈哈!请看……”
  安毅打开毯子上的三个精制的绿色铁皮子弹箱,金光闪闪的子弹映入众人视野:“这是我们兵工厂特制的三种专用子弹,规格为12.7mm×99mm,这种是普通弹,这种底沿涂上红色的是曳光弹,这种涂上黑色的是穿甲弹,具体效力等会儿大家试一试就会明白。下面这个方形弹夹可容纳十发子弹,供弹与击发到抛壳,与我们改良的美国半自动步枪原理相同;枪头这个略粗的装置叫制退器,有明显的消焰作用,对减轻发射后坐力和夜间射击有帮助……请看标尺,标注最大射程为一千八百米,有效射程为一千二百米,实验数据表明,在四百米至八百米射程内威力最大,精度最高。”
  “目前该枪已经列入量产计划,但是由于原材料要求严格、加工精度要求高,尚不能大批量制造,三个月内只有我们司令部直属特务团可以装备。装备这种枪的目的,就是远距离射杀敌军战场指挥人员、重机枪火力点等重要目标,或者是特殊情况下的其他特殊目标。下面我打几枪,大家身后的官兵手里有望远镜,我弟弟小晋已经让人在正前方五百米处摆出了人形靶,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设计效果。”
  众弟兄连忙接过身后特种官兵递上的望远镜,对准前方仔细观察,发现五个日军指挥官模样的人形靶已经竖了起来,望远镜刻度距离约在五百五十米左右。
  安毅脱下军帽,有条不紊地往弹夹中压进五发子弹,准备完毕,采用卧射姿态进行瞄准,略微调整一下导轨上的瞄准镜焦距,开始进入射击状态。
  “啪……”
  震耳的枪声响起,前方第一个人形靶脑袋部分没了一半,被击碎的木屑在轻烟中四面激射。
  随后,四声枪声有规律地响起,剩下四个人形靶头部全部被打得粉碎,最后一个靶子冒出了一片火花,显然是曳光弹准确打击的效果。
第1123章
欲速则不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