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1395

  龚茜看到这样,连忙转移话题:“大姐,昨天晚上,驻日本大使蒋作宾先生给中央政府发回一份文件,替日本政府转达三项要求,而且需要我们立即予以答复,大姐知道这事吗?”
  宋美龄非常惊讶:“不知道啊!我昨晚忙着准备行程,根本就没留意外交方面的事情……不知是哪三项要求?你又是怎么获悉的?”
  “是小毅通过密电委托我询问大姐的,估计是司令部情报技术部门无意中收到信号并成功破译出来,具体情况需要问过小毅才知道。日本政府把三项要求称之为中日提携三原则:一、停止排日;二、默认满洲国;三、防止赤化。”
  “小妹看到后非常担心,我们的中央政府外交官员老是出现状况,淞沪抗战时任国民政府中央政治会议秘书长的唐有壬便涉嫌泄露机密,长城抗战时王克敏和殷汝耕两人也涉嫌泄露军机,都给我方造成了巨大损失。”
  “虽然目前为止,没有确凿证据指证他们,但是这样的人仍然堂而皇之地留在中央政府重要位置上,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姑且不说,隐患无穷啊!”
  负责情报的龚茜对此事非常清楚,但是为了隐藏和避险,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了安毅头上。安毅有着第四厅和军统的双重情报支持,不会招来外人的怀疑。
  宋美龄神色异常凝重:“如果是这样的内容,估计很有可能,这正是日本政府数月来不择手段力求达到的目的,奇怪的是蒋作宾赴日之前,曾专门至成都觐见委员长,委员长明确告诉他,只要损害到国家统一和主权完整的任何事情,都必须予以坚决拒绝,他怎么会还把这些无理要求发回来?难道连起码的风骨都没有了吗?如此看来,你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数年来几起恶劣泄密事件最后都不了了之,确实该煞住这股歪风邪气了!看样子我得提醒一下委员长了,看看如何想办法查证,只要查出一个典型,就能杀一儆百,尽可能杜绝这种吃里爬外的卖国行径。”
  龚茜非常感慨:“有大姐帮忙,是国家民族的幸运啊!小毅也曾多次私下对将领们说过,当今中国,只有委员长有能力领导全国各部势力,维护国家统一,宣示国家意志,要求军中将领首先从思想上端正态度,提高认识,一切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拥护委员长的领导,维护委员长的权威,哪怕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都要牢记军人的天职。”
  “小毅真的这么说吗?”宋美龄的声音微微颤抖。
  龚茜重重地点了点头:“真是这么说的,而且还不止一次,虽然军中有些将领性格偏激,但是都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
  宋美龄终于放下心来:“这就好,这就好啊!看来我这回来得正是时候,小毅和他的校长远没有别人臆想的那么多矛盾,一切都是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的,虽然彼此的手段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只要是在一致的目标之下,没有什么误会说不清,没有什么分歧不能弥合,我很欣慰。”
  龚茜再次点头,又提出一个宋美龄意想不到的问题:“今天上午八点,日本对华广播中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日本内阁通过对华新政策,内容是‘促进全面的中日提携,劝奖中国自力更生,设立以满铁为主的兴中公司作为中国经济调查与投资机关,促进沧石铁路之建设,援助山西煤矿、河南棉花事业,调查两广路矿’等。”
  “这个消息非常具有隐蔽性,乍一看似乎是日本人良心发现,要帮助我们发展经济,实则却涉及到了国家领土安全问题,特别是援助山西煤矿和调查两广路矿这两项,绝对不能让日本得逞啊!记得小毅曾在军中高级会议上,拿出在辽东缴获的日军地图与参谋本部的测绘地图相比较,严肃地告诫我军政官员们说,为什么日军的地图比我们的军事地图还要细致,连小小村子的一口水井都标注了出来?日本军队哪里来这么详细的地图和准确的测绘精度?从那以后,整个西南三省我们控制的地方,就不再允许任何的外国人或机构进行勘探测绘。”
  “小妹如今想想都不寒而栗,要是中央政府再次满足日本以经济提携为幌子的阴谋行动,后患无穷啊!更令人担忧的是,山西、两广都不是小毅能够说得动的,要是他们为了一己之私,或者受到蒙蔽,暗中与日本人达成合作协议就坏事了。这个关键时候,只有依靠委员长的强大影响力和威严才行啊!”
  宋美龄刚开始还不以为意,听龚茜详细解说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沉思好久,决定今晚就给蒋介石汇报,说完笑吟吟询问龚茜:“小妹,大姐怎么觉得你的工作不仅仅是负责科学文化研究这么简单啊?是不是又重操你在中央党部调查局时候的旧业了?”
  龚茜莞尔一笑:“大姐说笑了,小妹本来不愿管这些事的,军中人才济济,也有专门的分析研究机构,都是经验丰富、经历过实战的高级参谋人员,其中部分人员还是这几年留学欧美络绎归来的高技术人才,哪里用得着小妹的那点儿臭水平?小毅吩咐小妹告诉大姐这些情况时,小妹还不愿意,但是听小毅说情报极为重要,告之校长越早越少,小妹也就如实转达了。”
  宋美龄没好气地说道:“这些事本来就该由小毅上呈给他的校长,如今他们两人闹别扭了,竟然要我们女人家从中传递,真是的!等我见到安毅,看我不好好骂他几句,如此重要的情报,他竟然通过这种方式转达,真是气死我了!”
  “就是!该骂!”
  龚茜非常同意宋美龄的意见。
  宋美龄顿时乐了,拉着龚茜的手欢快地笑起来。
第1114章
多事之秋(三)
  洗马河畔,二十六军司令部。
  思茅烈士陵园南面的一座新建四合院里,外表看起来这座宅院与思茅城中殷实人家的民居没有什么区别,采取的依然是三进两园外加东西别院的构造,门前两棵、前院一棵遮天蔽日的硕大青树,早在修建初期就考虑到了,三棵数百年树龄的大青树得以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让人感觉整座院子似乎是就着三棵大树设计建造的。如果说有什么区别,区别只是这座外表普通、内在另有玄机的院子,比起一般商宦人家的院子大了好几倍。
  四合院正堂,是滇南联勤司令部办公所在地,西院和后院分别是后勤部门以及直属警卫团的驻地,东院是二十六军司令部。东院正房后面有个隔开的小院子,占地约为一亩左右,也分为东西厢房和正房,这是专门留给安家军统帅安毅和卫队的住所。
  正堂门口,此时站岗的是侍卫长林耀东,围坐在正房里一圈沙发上的除了安毅和沈凤道,其他两人分别是刚刚从叙府到来不久的情报局长杜易和士官学校教育长张天翼。
  安毅看完手中的信函,再看了看一份七人名单,嘴角情不自禁露出一丝微笑:“老张,你说老金那对熊爪子怎么这么没长进?一手字仍然和在黄埔时一模一样,张牙舞爪的,谁看都以为是喝醉了的人写的。”
  杜易和沈凤道瞥了一眼安毅手里的信笺,忍不住笑了起来,张天翼笑得更为灿烂:“你这家伙,至今还念念不忘给人家取的绰号……不过老金能写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当初他是因为特殊情况入学的,中文功底本来就不太好,我还记得你曾手把手地教他写字,徒弟写成这样,你这个师傅也脱不了干系!好了,不扯这些了,你看看后面附上的七人名单和履历简介吧,都是老金麾下的优秀干将,你要是没意见的话,就让上海站把这七人悄悄送到叙府来,我负责为他们制定为期六个月的特训计划。”
  安毅和张天翼口中所说的老金,就是两人的黄埔同窗,因为长得高大魁梧,声如洪钟,被安毅起了个绰号叫“黑瞎子”的朝鲜学员金洪默。
  金洪默是在共产国际的介绍下进入黄埔军校学习的,黄埔四期毕业之后,共产党北方局又保送金洪默分到了第四军十二师独立团,担任直属工兵连中尉副连长。北伐打下武汉后不久,金洪默被调往共产党负责的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担任入伍生工兵区队长。在校期间,他看到国共两党之间矛盾激化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如杜聿明等许多前三期师兄都被解除武装关押,不少人还被愤怒的共产党师兄弟、工人代表和新生们揪出来游街批斗,金洪默开始迷惑了。
  转眼间,高呼革命的汪精卫开始分共清党,共产党和国民党从此决裂,在上级领导例行检查思想工作的时候,性情直率的金洪默把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全都倾诉出来,结果换来领导的严厉批评,可金洪默是坦诚耿直的人,一气之下就说:既然这样,就把我送回我的祖国去吧,我的祖国天天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杀日寇都来不及,哪儿有时间吵架?
  结果这小子被定性为立场发生严重动摇,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部队没有一支愿意接收他。
  时局巨变,身边的战友们陆续赶赴各部报道,金洪默等了七八天,上级似乎把他遗忘了,没人找他谈话,却等来了南昌暴动的枪声,武汉的汪精卫政权立刻开始抓捕共产党,金洪默被军校老教官偷偷告知在抓捕名单之列,让他赶快跑。
  金洪默大惊之下,悄然混过江北,一路上扒火车走夜路,风餐露宿,足足花了三个多月时间,只身一人流窜到了丹东,依靠自己对地形的熟悉和在黄埔军校学到的扎实军事技能,越过日军一道道封锁线,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回了朝鲜老家。已经被点燃的青春之火再也无法熄灭,不久后金洪默就将昔日好友悄悄组织起来,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两年不到成了朝鲜爱国武装“朝鲜抗日复国社”的小头目。
  让金洪默意想不到的是,由于韩奸的告密,打出“朝鲜复国社”这块牌子的抵抗组织刚刚折腾了半年,就被日本驻军重兵围剿,一百八十余人的团体杀出重围后只剩下十七人,受到全朝鲜通缉的金洪默不敢大意,带着十几个弟兄成功突围,逃进了东北境内,躲躲藏藏几个月混入了少帅麾下的长春守备团,没想到重新扛枪没几天,九一八事件发生了,排长金洪默领着自己的十几个小兄弟,在营长的率领下,悍不畏死地与杀进长春城的日寇对攻,最后在日寇优势兵力的夹击下,只能落荒而逃,再次沦落荒野。
  五大三粗的金洪默是个粗中有细的汉子,在安毅带领的工兵二区队一帮弟兄中,他不算最聪明的,但是只要学会了就会很扎实,而且安毅对他的影响实在太大,困境中的金洪默经过不断的磨砺,越发成熟精明,很快判断形势,反复思考自己和弟兄们的未来。
  半个月后,风声稍息,在大山里躲过一劫开始脱胎换骨的金洪默,率领弟兄们主动出击,收拢三十余名流亡东北的朝鲜族人和绝不屈服的落单东北军官兵,继续战斗,以丰富的军事知识和过硬的技能,不断袭击日伪军的马车运输车队,用游击战的方式,收拾巡逻的小股日军,多次成功暗杀日军官佐和投靠日寇、甘做走狗的韩奸,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和钱财给养,慢慢过上了富裕日子,队伍也很快发展到了两百余人,而且其中大半是朝鲜族青壮,在辽宁和吉林交界地区闯出了巨大名声。
  正在金洪默执着地为总有一天会复国而拼命之时,中日长城战争打响,日寇为了免除后顾之忧,在大战发起之时出动大量日伪军,剿杀东北各地抗日武装,“手段恶劣、破坏极大的朝鲜复国社”武装属于重点清剿之列。
  看到日伪军不像以往那样见好即收,而是咬在屁股后面死追不放,金洪默预感到大事不好,连忙带领部队向西转移,结果还是在日寇的不断追剿之下,屡屡受挫,最后领着八十余劫后余生的弟兄,逃到了辽西。
  期间金洪默率部两次与杨九霄的部队不期而遇,但是都因相互防备,最终并没有走到一起。后来金洪默从报纸上看到安毅率部北上抗战的消息,惊喜万分,决定率部出关投奔自己在黄埔时的区队长,半路上却遇到了日寇的巡逻队,这一交火又被打到了北边,等他拐个大弯再度南下,三次朝阳战役已经打完,日军不断增兵辽西,安家军也逐渐南撤,金洪默率部两次冒死穿越日伪军防线都没有成功,最后只能领着残存的三十几个弟兄抱憾北撤,留在辽西北面山区打游击。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金洪默遇到杨九霄部隐藏在辽西乡亲家里养伤的上尉参谋洪玉普。洪玉普也是朝鲜族人,伤好之后奉命留下来,担任敌后情报员,组织关系也转到了第四厅沈阳站。洪玉普听完金洪默掏心窝的话后,震惊了好久,立刻通过地下交通线,把金洪默说的“和安毅是黄埔同期同学而且亲如兄弟”的情报送到了沈阳。在等候指示期间,立功心切的洪玉普为了考验金洪默一伙的忠诚,接连策划了两次袭击行动,第一次没有成功,第二次金洪默和他的弟兄们提回十一颗日军脑袋和一堆步枪、军刀,把洪玉普激动得不行。
  可是乐极生悲,次日凌晨,一个中队的日寇很快带着七八条军犬摸了过来,村子里的狗顿时大叫,几年来在颠沛流离中多次死里逃生的金洪默大惊失色,拉上洪玉普和弟兄们撒腿就跑,日寇在后面穷追不舍,金洪默为了掩护弟兄们撤退,腹部中枪,但仍然成功布下连环绊雷,阻击了日寇。等他逃进深山追上弟兄们时,才发现自己中枪,因失血过多差点儿就完了,多亏痛定思痛的洪玉普冒死潜出去弄回伤药治疗,金洪默的命才算是保住了,可是这一躺就躺了三个月,直到春季到来大雪化去才缓过劲来。
  大难不死的金洪默愤怒了,他拒绝了安毅通过第四厅情报站发来的立刻撤回关内会面的建议,带着剩下的五十余弟兄,开始了血腥的报复,暗杀、夜袭、纵火、投毒无所不为,顿时把辽沈地区弄得鸡飞狗跳。华北站负责人侯五亮急得不行,严令沈阳站想尽一切办法把金洪默和他的弟兄们送回华北。半个多月后,金洪默和他的弟兄们险险躲过日寇的大范围搜索,含恨南撤,在沈阳和华北两站情报人员的鼎力帮助下,潜入华北,成功抵达第十七军司令部保定,休整半个多月,终于见到悄然赶赴保定的安毅。
  兄弟久别重逢,自然是激动万分,当晚彼此都喝得倒在地上,次日才捂着沉重的脑袋商讨前途问题。
  经过一天一夜的商讨,安毅同意了金洪默率部留在第十七军特种大队训练并悄然招募朝鲜流亡青年的要求,最后达成一项秘密协定:只要金洪默投身于安毅的抗日大业中,金洪默招到多少人马,安毅就提供多少武器装备和资金,由第十七军司令部负责培训和装备,可参加第十七军举行的各种演习和实战。
  最后,安毅以安家军主帅兼手足兄弟的身份,庄重承诺:只要中国打败日寇,安毅和他的军队立即无条件援助金洪默和他的弟兄们打回老家去!
  三个月后,金洪默和他的十二名得力干将,怀揣十七军情报处提供的朝鲜护照,悄然潜入上海法租界,隐姓埋名,从事各种正当职业,半年来没有获得一项任务。一周前安毅的命令一到,他的一个弟兄就出现在公共租界大新五金厂门前,连杀几人最后吞枪自尽。第四厅上海站站长陈锦明立即把准备好的政治宣言悄然投递到三大报社,于是就有了“朝鲜复国社”震惊全国的血案。
  安毅看完名单,向张天翼建议道:“我同意,这些人都是千锤百炼舍生忘死的忠义之士,而且还控制在老金手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以后他们会发挥超乎我们想象的作用。还有以九哥麾下优秀士兵的名义送进士官学校这个设想很周到,两年来十七军各师都是这样做的,不会引起旁人的怀疑。不过一定要让这七个人全部换上中国人的名字,你看这个‘朴万载’,典型的朝鲜棒子名字,实在是不利于保密。”
  “是!接到人后我立刻说服他们,估计没什么问题,反正他们护照上的名字早都换了,老金的名字也只剩下后面两个字了。”张天翼笑着说道。
  安毅欣慰地点了点头:“杜易,你让锦明问问老金,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忙的?需要我们为那个以身报国的死士做点儿什么?”
  杜易笑了笑,摆摆手道:“不用问了,根据昨晚获得的最新情报,租界巡捕房在搜查老金手下的那个死士尸体的时候,发现尸体皮肤上有很多恶性肿瘤,估计他也是知道自己的生命快要完结了,才选择毅然挺身而出的。”
  安毅非常惊讶,与张天翼对视一眼,一时间难以接受相貌魁梧、心地善良的金洪默并没有对自己说实话,亏自己还以为这世上真的有这等无视生死的英雄好汉呢!
  张天翼长长地叹了口气:“别傻瞪眼了,你我不都是死里逃生、历经磨难才走到今天的吗?相比之下,老金日子更不好过,还有做亡国奴的耻辱悲愤深埋心头,日日承受巨大的精神折磨,性格能不发生改变吗?我真想叫他来叙府休息一段时间……你还好一点,至少和他会过面了,自毕业后我已经很久没见到他了,真怀念当初在黄埔时的那些日子!”
  张天翼的话勾起了安毅无尽的回忆,当初的小小工兵区队长,如今已经成长为优秀的统帅,时间足以改变一切。
第1115章
多事之秋(四)
  “怎么突然沉默了?你还没说行不行呢!”张天翼看到安毅一脸萧瑟,知道他想起了黄埔的岁月,想起了逝去的师兄弟们,不由追问了一句。
  安毅猛醒过来,对自己的多愁善感觉得有些好笑,点点头道:“由我来安排吧,这次争取把声势造大点儿,你负责通知孙嘉奇和李乐忠两个,让他俩尽量联系当年咱们工兵二区队的弟兄们,争取下个月十一号齐聚叙府,出席我们的第二届中国西南商品博览会,最好把老婆孩子一起带来。”
  “滇南的珍禽猛兽已经运抵叙府动物园,那一天将正式对外界开放,就当是度个假吧。嘉奇如今已是晋绥军的师长,自己能安排时间,乐忠在西安十七路军司令部教导团当团副,此时正是围剿红军的关键时刻,请假估计有点儿悬,其他师兄弟是死是活都没消息,他们找你我容易,我们找他们难啊!我看还是由你来安排一切吧,当年大家都把你当成老大哥看,你登高一呼比我有号召力。”
  张天翼指着安毅笑骂:“胡说八道,说威信谁比得过你啊?你那点儿鬼心思我还不知道?你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军阀头子了,弟兄们很可能脸皮薄不敢来找你,我找他们应该好说话些。”
  安毅嘿嘿直笑,这时刘卿从门口走了进来,报告完毕快步走到安毅身边:“司令,宋夫人一行已从昭通机场起飞,属下按照保密要求,做出了妥善安排,司令是否稍微准备一下?这会儿杨司令和夏军长他们已经到了前院了。”
  “好!我们这就去迎接,接完人直接带到这儿,安排宋夫人一行就住在这地方,我搬到西院去就行了。”
  安毅站起来转向杜易和张天翼:“一起去机场吧,反正你们也要赶回叙府,运输机还在等着你们。”
  张天翼想了想说道:“我就不见他们了,到了机场就走,省得大家见面一阵寒暄耽误时间,家里事情可落下不少。”
  “我也一样,能不见最好不见。”杜易也笑着说道。
  安毅点了点头,与杜易并肩而出:“随你们,走吧!对了,江西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还没有,道门的师傅一直在帮忙寻找,范围也逐渐缩小,估计快了。”杜易低声回答。
  ……
  下午四点十分,空三团的AN5型运输机平稳降落在思茅机场,安毅和新任滇南绥靖公署主任杨斌站在一群将校中间,看到飞机缓缓停下,舱门打开,连忙快步迎上前去。
  “师母辛苦了!”
  安毅绕过第一个下飞机的宋子文,上前殷勤地搀扶走下旋梯的宋美龄,还没忘抬起头向站在舱门口的宋霭龄亲切打招呼:“干妈,您越来越年轻漂亮了!”
  众人哈哈大笑,宋霭龄高兴地骂了一声“油嘴滑舌一点儿没变”,快步下来和杨斌等将校亲切握手,相互问候。
  彼此见面完毕,安毅乐呵呵地望向宋子文,宋子文哈哈一笑望向天空,背着手走到杨斌身边做了个请的手势,一同走向汽车,不时愉快地交谈。
  宋美龄微微摇头:“小毅,你和宋主任怎么像狗和猫似的?”
  安毅连忙嘘了一声:“师母,轻点儿,说我安毅是小猫没关系,说宋主任是小狗他可要生气的,他生气起来,龇牙咧嘴很吓人的!”
  众人实在忍不住,畅声大笑起来。宋霭龄给了安毅的手臂一巴掌,随即笑得不行,宋美龄也笑得花枝招展,眼泪都笑出来了,看来很久没这么开心了,好一会儿才说了安毅几句,在众将校的簇拥下漫步走向整齐停放的军车,边走边感叹思茅机场的巨大规模和优美环境。
  宋霭龄四处张望,高耸的指挥塔、宽阔笔直的混凝土跑道、满目的翠绿与草地上星星点点的野花,看得宋霭龄目不暇接,连声惊叹,惊呼南京机场都没有这么宽阔美丽。
  安毅恭送宋氏姐妹进入车厢安坐,上前把开车的侍卫轰下来,钻进驾驶室关上车门,乐呵呵地给宋氏姐妹当司机,把坐在副座上的沈凤道也给逗乐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