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1395

  众人立刻明白过来,知道何应钦此去保定,肯定没什么好结果,与其站在一旁看着积怨已深的双方火冒三丈,还不如不去触这个霉头,何况去了之后就有可能被胡家林和十七军那群少壮派误会是给何应钦助拳的,弄得最后两头不是人更划不来。
  何应钦脚步凝滞了一下,到了这个时候,他哪里还不知到老狐狸商震想的是什么?不由挤出笑容,点点头目送众将络绎起身出门,忽然觉得商震的圆滑为人和不温不火的性格,几乎和他打仗的风格一模一样,以善守闻名全军的商震总是能在稳固的防守中,冷不丁地给对手来一下狠的,而且不显山不露水,赚了便宜还能卖乖。
  众将约好找个时间到保定看看新军新装备,相互打了个招呼便返回各自大营。
  四十分钟后,正在太原紧张关注华北局势的阎锡山接到商震发来的详细密报,看完电报,阎锡山一章击在桌面上,情不自禁高呼一声:“一石三鸟,高啊!”
  众心腹连忙询问原因,阎锡山把电文内容简要通报,最后在一片惊叹声中,开怀大笑:“汪精卫那家伙这回要倒霉了,恐怕日本大小领事和驻京各国使节踏破了他的门槛,再给他两张嘴恐怕都说不清楚,堂堂国民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副主席、政务院院长再兼任外交部长,竟然对一支驻军的演习毫无所知,友邦会怎么想?全国各界和封疆大吏们会怎么想?哈哈!更为绝妙的是,演习区域在目前最敏感的华北,而且到目前为止丝毫也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启予(商震)电文中的这句‘极有可能越过其防区行进至天津西南一带’,完全把第十七军的胡家林的性格把握到位了,以胡家林的阴狠无情,他最后不吓一吓天津城里的日本人,不树立他的军威,维护他的荣誉,就等于整个演习白忙活了。在保定他能眼都不眨杀戮四五百人,第二天又再次枪毙三百多人,就是要杀鸡给日本猴子看的,这小子还有什么事不敢干的?有种啊!”
  众心腹频频点头,一时间唏嘘不已。
  晋绥军大将孙楚很有想法,一句话就问到了点子上:“司令,老蒋是不是对华北各路诸侯施展敲山震虎之计啊?”
  阎锡山点了点头,赞许地望着孙楚:“说得好!萃崖(孙楚)这两年精进不小啊!这个时候,恐怕首鼠两端的各军主帅坐立不安了,特别是宋哲元和于学忠,一年来为了保住自己的地盘和位置,不断投日本人所好,竟然公开聘请大量日本教官进入军中执教,宋哲元的军队日本教官竟然配备到了团营一级,日本人算是把他里里外外包括裆下的玩意儿都看透了,三天两头还得忍受日本人的呵斥,日军打个喷嚏他们都得抖一下。”
  “反观我晋绥军,启予率领的一个军驻扎平津要地,也没有请任何日本教官,不是一直处之泰然吗?弄到现在日本人反而得低声下气地拉拢利诱,至今不敢对我晋绥军说句狠话,高下立判啊!”
  “这次演习,恐怕最难受的就要数于学忠、宋哲元了,反正万福麟的部队很快就要开拔南下剿匪,张汉卿在老蒋那儿获得了补偿,不得不让出华北地盘,东北军也没什么脸面继续在华北这块是非之地上待下去,对我们来说,则是个天大的机会!哈哈,打仗玩政治就像做生意一样,老蒋这次做了笔好买卖啊!”
  炮兵司令周代捋捋长须,不住点头:“策划这个演习的是个人才啊!恐怕是出自杨杰之手吧?”
  阎锡山微微一笑:“不不!杨杰月初刚刚再次担任参谋次长职务,葛敬恩一直跟随在委员长身边指挥剿匪,两人都没有这个时间,也无法指挥得动胡家林第十七军,只有一个人能够办到,那就是安毅。”
  众人深以为然,阎锡山接着说道:“诸位,你们说,安毅那小子做生意怎么样?”
  “那还用说?!”众将谁不知道安毅如今已是全国首富。
  阎锡山满意地点点头:“这就对了,安毅做生意能做到如此境界,其他方面还用说吗?哈哈!我们的小朋友可是越来越会做生意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第1089章
扞卫荣誉(四)
  何应钦的保定之行,果然没有见到带兵参加演习的胡家林,连同黄埔二、三期将领在内的十七军总部和各师将校,一个都没见着,只有留守的兵团副司令黄应武很客气地接待了何应钦。
  黄应武与何应钦之间没有半点儿渊源,严格说起来,身为中央政治学校一期生的黄应武,不但是与何应钦不对盘的全军参谋次长安毅的老部下,还属于CC系极为重视的干将,面对大有问罪之意的何应钦,黄应武面带微笑,言语间却颇为冷漠,拿出蒋介石的密令在何应钦眼前晃动几下就收了回去,根本就没有做任何解释,意思是要问你就去问委员长吧,气得自视甚高的何应钦扭头就走。
  这个时候,一向主张对日妥协的何应钦,终于知道深受蒋介石器重又有安毅在背后全力支持的第十七军,不会再买他这个军政部长半点儿面子了。
  当天夜里直到次日上午,第十七军各路人马的对抗演习,一直处于激烈状态,冀中平原东部的霸州城外东阳镇、一河之隔的大柳镇、河间城北的八里铺、青县以北的马厂老炮台等战略要地,炮声隆隆,枪声密集,喊杀声不绝于耳,整个冀中、冀东地区的大小汉奸和自治武装惊恐万状,逃之一空。
  上午九点,天空中突然出现二十多架银色战机,以战斗编队方式,围绕着天津城外中国军队防区低空盘旋,巨大的噪音,震得天津城内外惊呼声声,一片混乱,一辆辆军卡和突击车,满载着杀气腾腾的鲁逸轩的第十七师五十一旅将士,冲进天津城西南城关,七千多名身穿迷彩服、全副武装的将士转眼间将城关镇团团围住,架设新式通用机枪、拖拽长长弹带的突击战车从四个方向杀入城中,来不及撤走的冀东自治军八百余众吓得扔下武器,脱下衣服,四散而逃,转眼间消失得干干净净。
  五十一旅将士没有开一枪就缴获大量武器装备,并将逃跑一空的自治军营房里的一切物资尽数没收,随即出动官兵安抚民众,各主力团摆出一副随时都会发起进攻的姿态来。
  守在天津城外相距城关镇不到一公里的日军一个大队素来趾高气扬,对中国军队的装备和战力不屑一顾,但此刻看到十七军将士与以往所见的中国军队截然不同的精神风貌和精良武器,吓得面无人色,不敢做出任何过激的举动,更不敢派人到城镇里为他们一手扶持的冀东自治军撑腰。
  面对武装到牙齿、杀气腾腾的第十七军将士,日军也有畏缩不前的时候,远远监视的宋哲元卫戍部队更不敢有丝毫举动,直到下午四点三十分,接到演习结束命令的五十一旅将士才大摇大摆向南撤退,紧张得全身是汗的日军和宋哲元的天津卫戍部队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同时心底里均恨不得把让自己丢够了脸面的第十七军上下戳骨扬灰。
  第十七军实施的对抗演习,很好地检验了在突发情况下部队的反应速度和如何发挥最大的战斗力,发现了诸多隐患,找出了许多不足之处,更为重要的是极大地威慑了日寇和汉奸势力,使整个社会的风气为之大变。
  英美各国得知演习顺利结束,并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之后,无不暗自庆幸,随之放下心来。同时,通过这次十七军演习时日军的反应,各国军事专家也清楚地看到了呲牙咧嘴、不断挑起事端的日本驻屯军的真实实力和重重顾虑,纸老虎的形象非常适合于这支惹是生非的部队,对宋哲元、于学忠等人的步步退让感到好笑,也从中看到了蒋介石将第十七军派驻华北地区的深意。
  演习顺利结束,整个华北地区各方势力无不为之动容,在日本紧逼下步步退让的何应钦、宋哲元等人看到日本人的怯弱表现,心底里有了一些触动,检讨自己以前是不是妥协得太过份了点儿?民众的眼睛却是雪亮的,大涨我中华脸面和振奋全国军民士气的第十七军,再次被各界爱国民众和学生们所传颂,惶惶不安的军政大员和名流士绅终于安静下来,开始对自己的前途和道路细细估量。
  日本方面出奇地没有提出什么抗议、要求什么解释,只是默默地打量着突然变得陌生的十七军各部驻地,琢磨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与身边这只猛虎相处。远在贵阳指挥追剿大军的蒋介石见好就收,给身在叙府的安毅发去密电,谆谆教诲一番,于是第十七军的重大军事演习并没有被新闻媒体和广播大肆宣传……演习的目的已经顺利达到,剩下的就该是静静地等待了。
  安毅能够安静下来,胡家林却再也无法过上平静的日子,演习消息传遍了华北,平津地区无数深受鼓舞的爱国青年齐刷刷涌向保定十七军军部所在地,各大高校学生会、各个社会团体组织的慰问团,络绎不绝,在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达到了最高潮:数以万计的爱国青年来到保定兵站大门口,高举锦旗标语,疾呼“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等口号,强烈要求加入第十七军,为国家民族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这下胡家林、黄应武、杨冠等十七军将领为难了,政治部和警卫团官兵盛情接待青年代表之后,痛快地满足了爱国青年参观军营、与将士们谈心的要求,可是在场的学生和各界青年人数众多,无法一一安排过来,顿时又出现了不少新问题。
  安毅接到胡家林的告急电报,反复考虑之后,突然想出一套变通的办法,他致电胡家林,让他立即召见平津各高校的学生会负责人,提出司令部非常重视学生们的爱国精神,理解学生们体验军旅生活的强烈愿望,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入十七军各部队进行短期军事训练,这样既能培养学生们的军事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们对军旅生活有个清楚直观的认识和体验。
  军训完成之后仍然要求入伍的学生,可在完成学业、或者学校同意之后获得优先待遇,优秀学员如果想进入军事院校继续深造,将获得第十七军司令部的推荐。
  胡家林和黄应武将此意见转达给各高校老师和学生代表,立刻轰动了整个平津地区,数十所高校上到校长、下到学生都无比重视,均认为这是个最理想、最合乎情理的解决办法。
  老师们都很心疼自己的学生,但是在日寇不断进行全方位侵略、国家面临分裂之危险面前,老师们都能理解自己学生的满腔悲愤和报国愿望,而且第十七军司令部提出的办法,充分考虑到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前途,要知道大多数激情之下要求投笔从戎的学生,将会在短期军事训练之后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自己的前途,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最后还是会乖乖地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不至于荒废多年的苦读。
  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燕京大学校长陆志韦、蒋廷黻、任鸿隽、袁同礼、傅斯年等教授非常同意胡家林的意见,一致认为报效祖国的途径,不应该仅仅只是扛起枪杆子走上战场一条道路,国家的建设更需要大批具备现代知识的人才,而第十七军的办法最管用,既能让满怀激情的学生们亲身体验军旅生涯,又能让学生们冷静之后,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比老师们苦口婆心安抚劝慰更有说服力。
  第十七军与平津各高校的军训协议顺利达成,也得到了中央军委参谋本部、训练总监部的大力支持。
  为此,安家军总司令部下拨训练军费五十万大洋,川南叙府军服厂赶制出一万五千套镶嵌绿底红边领章的夏季迷彩作训服和新式军帽,安家军兵站紧急调拨一万双作战鞋和五十万发子弹,一周内尽数运到保定兵站,作为军训学员的训练消耗,以缓解第十七军有限的财力支出。
  五月十日开始,首批进入安家军四个师展开军训的八所大学共计八千五百名师生乘坐数趟列车抵达保定,当晚便吃上第一顿军中饭菜,领到属于自己的军装鞋帽和武装带。次日上午,八千五百学员根据各自的选择并结合第十七军的实际情况,被一举打乱重新组合,分别组成步兵学员大队、装甲兵学员大队、防空兵学员大队、救护兵学员大队。重新集合完毕,不给学生们任何告别或交流的机会,各师教官立即把穿上了军装的学员领走,开始了为期四周的军事训练。
  第一周,共有一千八百余学员因伤或无法承受等原因选择退出,被训练场上凶神恶煞、场下却非常友好的教官和政治部官员送回学校,淘汰学员得知他们所承受的“非人折磨”仅仅是第十七军新兵训练一半的强度时,一个个心中的怨气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内疚和崇敬,于是慢慢回忆起训练中的点点滴滴,回忆起那些战功赫赫的校尉教官天天和自己一样吃一锅饭睡一个营房,天天比自己起得早睡得晚,天天都比自己更劳累,让所有学员印象深刻的是,第十七军官兵们严明的军纪和良好的素质,所有官兵身上都看不到地方军队那种散漫懈怠甚至流里流气的作风。
  第二周结束,又有九百余名学员选择退出,但从第三周开始就是专业的军事基础技能训练了,无比兴奋的学员们经过两周艰辛的努力,终于能领取属于自己的武器装备,终于能跟随各种专业教官展开更进一步的学习。
  这一过程令学生们无比的惊讶和震撼,因为他们身上的枪支、头上的钢盔、新型通用机枪、车载式双联高射炮、搭乘的军卡、突击车和装甲车,全都打上中文铭牌和标识,当学员们得知这所有的装备全都是安家军麾下兵工厂自己生产的优秀产品之后,全都发出阵阵感叹,心中充满无限的向往。他们早已知道安家军统帅安毅的传奇,知道安毅教育基金每年资助的上千留学生,知道安毅旗下的各大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和办学规模,但是看到安家军如此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显示出来的先进技术水平,对所有学生来说却是第一次。
  四周的军训时间过去,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思想观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六千余学员被带到保定机场,在安家军空一团三中队的战机面前整齐列队,五十名获得特制奖章的优秀学员怀着激动的心情,登上两架AN5型军用运输机。
  满载着优秀学员的运输机,在数千师生们羡慕的注视下,跟随在六架攻击机后面飞上蓝天,在战机的护卫下翱翔于华北的天空,俯瞰自己祖国的壮丽河山,俯瞰古老的北平城和蜿蜒万里的古长城。
  陪同优秀学员一起登空的都是第十七军的将军,他们自豪地介绍说:同学们,你们乘坐的这架飞机,还有窗外为我们警戒护卫的新式战机,都是我们叙府飞机制造厂的产品,你们能想到自己有多么荣幸吗?
  学生们百感交集,走下飞机时一个个心潮澎湃,热泪盈眶,不管他们未来的选择如何,为期四周的军事训练,已经在他们心灵深处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他们心中此刻感触最深的只有五个字,而且是已经成为民族英雄的胡家林将军总结的五个字:荣誉与责任!
  学生们乘坐的专列缓缓北上,车窗内的一张张脸满是忧伤与不舍,几乎所有的女学员都泪流满面,无法自制,男学员普遍双眼潮红长吁短叹。
  负责学生管理的教师们感慨地评价:我们的收获无比巨大,这是一只铁的军队,是模范营精神的创始者和继承者,是国家民族的脊梁和希望,不愧于铁血雄师的荣誉。
第1090章
哭笑不得
  华北形势因第十七军的军事对抗演习发生了微妙变化,第十七军强硬的立场、强大的战斗力,以及趁热打铁的平津高校青年军事轮训计划,让华北民众精神为之一震,抗日反日的浪潮再次掀起,而且远比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来得巧妙而有扎实。
  表面上略有收敛的日军暗中摩拳擦掌,在军事不利的情况下,日本政府外交人员和特务机关更为重视外交手段的作用,各级领事官员和日本军中特务,频频造访华北各大势力首脑,加大对驻军将领和各界名流分化拉拢,威逼利诱,同时不断寻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挑起外交事端,对中央驻北平军政机构展开声色俱厉的强大威逼,逼得心中刚想对日本强硬一些挽回颜面的何应钦和黄郛等军政官员上蹿下跳,寝食不安,整日陷在永无停止的调查、解释、道歉、斡旋的怪圈中。
  唯有镇守冀中冀南地区、装备和战斗力均得到极大加强的第十七军将士处之泰然,日军和汉奸走狗再也不敢在第十七军防区内挑衅,各师驻地的大小地主和富绅也都吓得远离汉奸走狗,生怕一个不小心被第十七军宪兵队突然冲进家中来抄家杀头。但是在貌似平静的局势下,仍然是暗流汹涌,危机四伏,十七军司令部的情报处和特种大队将士,成为了全军最为繁忙的人。
  面对华北军政官员的软骨头做派,安毅除了徒呼奈何,也束手无策,只能把注意力转到滇黔两省的剿共战争中来。
  自从四月下旬红军主力出乎意料地经贵州兴义直插云南,高度紧张的朱培德和詹焕琪等滇军将帅就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刚在贵阳接受蒋介石嘉奖的滇军将领卢汉和孙渡尚未反应过来,被他们认为不堪一击的红军主力已经悄悄绕过滇军三个师组成的严密防线,突然兵分两路,以无可阻挡之势挥师入滇,吓得卢汉和孙渡匆匆忙忙返回各部,率师追击。
  包括朱培德在内的所有滇军高层,都没有估计到再次发展壮大到四万五千余人的红军南线主力部队会从平彝一线(今罗平、师宗地区)径直杀来,各地毫无准备的保安部队在红军优势兵力面前,一触即溃,望风披靡,仅仅过了三天时间,红军主力高速西进,兵锋直指昆明,着实把滇军将领和蒋介石等人吓出一身冷汗。
  尽管朱培德完全认可安毅的判断,知道红军决不会以四万余众进攻八万兵力驻守的坚城昆明,但是红军势如破竹的气势,连续攻占数个县城距离昆明越来越近,整个昆明城还是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片恐慌之中。
  巨大的政治影响力和舆论压力,使得滇军将领连续出现决策失误,结果在中央军李蕴衍、万辉煌两个追击纵队帮助下,仍然无法对高速运动的红军形成任何威胁,用卢汉自艾自叹的话说是“把老脸都丢尽了”。
  蒋介石不愧是“优秀”的总指挥,他从红军第九军团占领兵力空虚的宣威立刻弃城而去、西攻会泽的反常行动中,立刻判断出红军主力部队将会掉头北上,逃进兵力相对空虚、地形更为崎岖复杂的川滇交界边境,同时很快计算出红军即将逃跑的行进路线,果断命令安毅开到昭通的三个警备旅不用南下驰援,应迅速调头西进,严防川滇边境宁南一线,决不能让一个红军突破防线北上川西南;接着电令刚刚卸任四川省主席尚未就任西康省主席的刘文辉,率领主力部队,严防死守金沙江一线,誓将朱毛红军全歼于金沙江畔。
  果然,红军南路主力在昆明外围的嵩明、富民一线做出攻打昆明的姿态后,突然快速开往西北方元谋地区,一举甩掉所有追兵,顺利地完成既定战略计划,与北路第九军团等部相互策应,高速开往金沙江一线。
  安毅的三个警备旅白跑了一场,轻松地目送着红军越走越远,省心不已。可是这会儿叙府大本营里的安毅突然接到“昭通南段铁路被突然出现的红军第二十军拆毁三公里钢轨”的消息后,正气得咬牙切齿,破口大骂,身边将领此前还从未见安毅生过这么大的气、骂得如此粗鲁不堪,吓得一个个面面相觑,不敢上前。
  还是叶成上去开解:“司令请息怒,估计红军是害怕我军通过铁路运输,快速调动部队进行追击,才悄悄下此黑手的。也不能怪弟兄们,事前我们都没有估计到,不过细细一想,要是换成我们是红军,恐怕就远不止拆几公里钢轨那么简单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红军已经西去,再也威胁不到我们的地盘了,这是大好事啊!”
  “狗日的黄汉,别让老子见到你这孙子……”
  安毅仍然怒气难消,看到机要秘书赵伯翰小心翼翼端来杯茶,恼火之下大声命令:“还喝什么茶?去,给赵东全那孙子发电令,让他立即派出麾下弟兄到处找找,看看红军把撬下来的钢轨扔到什么地方了……狗日的黄汉!逃命都来不及,还有闲心拆老子的铁路,找死!惹恼老子,拿块石头开飞机去找你这王八蛋,砸死你这狗娘养的……”
  众弟兄听得有趣,忍不住偷偷笑了起来。
  发泄一通,安毅的气也消了大半,摇摇头正正军帽,大步离开。由于心情太过糟糕,他决定去文工团见见韩玉那丫头,顺便参观一下文工团的训练,好好放松一下心情,再把原来答应帮忙写话剧的事情给办了。
  安毅还没走到楼下,就听身后传来阵阵爆笑声,停下脚步细细一想,自己也禁不住也笑了,边笑边骂,大步走向专车。
  五月八日,朱毛红军顺利渡过金沙江,相互算计的卢汉和刘文辉都想让对方去和红军拼命,自己来个渔翁得利,结果红军非常轻松地一路击破小股阻敌,顺利进入川西南境内,刘文辉这时才慌神了,悄然致电安毅,请求安家军代为驻守宁南一线,便于他集中兵力把红军赶出去。
  安毅已经侦知红军西进会理,并判断出红军此去是要攻打拥有富裕盐矿、铁矿、镍铜矿资源的盐边县和西昌地区,非常痛快地答应刘文辉的请求,心想我倒要看看你刘文辉和卢汉等人会怎么处理,还有那个率领一个保安师驻扎滇北新兴矿区的胡若愚,看看你们在饿得眼珠发绿的红军攻击下,能否守得住自己那点儿粮食和大洋。
  五月十日,蒋介石深知红军渡过金沙江后带来的巨大麻烦,再也没时间考虑是否还要继续布局谋夺云南了,便从贵阳直飞昆明,在机场受到滇军和云南各界的盛大欢迎。
  当得知朱培德已经命令剿匪前敌总指挥卢汉率领四个师尾随红军主力追击,詹焕琪、胡若愚的保安部队在滇西北丽江、大理严密围堵之后,蒋介石放心不少,随后便在朱培德和李鸿祥等云南军政要员的陪伴下,开始了两天的民生考察,对昆明及周边地区工商业的快速发展赞不绝口。
  十二日,兴致盎然的蒋介石向云南各界和全国主要报纸新闻记者发表了“复兴民族之责”的重要讲话。继贵阳讲话之后,蒋介石再一次论述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途径,盛赞云南人民数年来在朱培德、李鸿祥等一大批党国功臣领导下创造的杰出成绩。
  蒋介石的公开演讲,经电台和报纸隆重报道,再次引发全国各界对中央政府如今极其尖锐的派别矛盾产生联想,主管军事的蒋介石第二次郑重地介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事务,无疑成为了蒋介石集团向汪精卫集团展开政权争夺的强劲信号。
  同日,财政部长孔祥熙高调发表了两年财政报告和全面复兴国民经济发展纲要,盛赞蒋介石的丰功伟绩,提出了一整套完全有别于汪精卫集团夸夸其谈的具体措施,而且在报告最后大力呼应蒋介石在贵阳提出的“取消各地所有苛捐杂税,一切均严格按照中央财税政策实行”的提案,顿时获得了全国民众的普遍好感与支持。
  地位受到严重威胁的汪精卫也不是那么好说话的,在无法阻止中央政治会议通过本年度九亿五千多万财政预算之后,汪精卫愤然离开南京赶赴上海,以协商发展民生的名义前往莫干山,密会“再次染病”、从北平回来疗养的内政部长兼华北特派员黄郛。
  蒋介石在昆明转了几圈,发现朱培德把云南经营得如同铁桶一般之后,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昆明,飞抵重庆,接待来访的美国经济考察团。
  经宋子文要求,蒋介石急令安毅赶赴重庆,共商国策,并做好陪同美国经济考察团考察川南工农业基地的事务。
  安毅非常清楚蒋介石此举意味着什么,不但会以此作为增强中美关系的难得契机,而且将会涉及到全国金融改革和统一货币等问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