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7/1395

  爆炸停止,硝烟逐渐散去后,前方上百米长、三十几米宽的清澈河面和两岸草木,已经被炸得雾气蒸腾,火光熊熊,原本那座两米宽的木桥,连影子都看不到了。天上的敌机“嗡嗡”大叫,在红军头顶上盘旋几圈,又做了几个翻滚的特技表演之后,在对面阵地上敌人的欢呼声中扬长而去。
  董振堂站起来,满含深意地看了看那座消失的木桥的位置,拍了拍满是尘土的帽子,沉声下令:“命令各部立即撤退,三十七团断后掩护。”
  “等等,老董,就这么走了?”政委李卓然非常惊讶,连忙拉住董振堂的手问道。
  董振堂虎着脸,甩开李卓然的手,一言不发大步离去,参谋长陈伯钧拉住一脸愠怒的李卓然,低声说道:“政委,你难道还看不出来吗?安家军是给咱们留面子了,要不然刚才十几架飞机怎么会这样?还有,对面的四十八旅明明有个迫击炮营,按照他们的作战方式,老早就该向咱们开炮了,哪里还用得上一退再退?分明是他们不想打咱们,让咱们知难而退,明白了吗?”
  “这……这……唉!”
  当天晚上,川南广播电台播报了一则战报:我英勇的十六师将士在桐梓以北的川黔一线,击退红军董振堂部的疯狂进攻,红军在我十六师将士的奋勇打击下,落荒而逃,十六师四十八旅将士在旅长罗世雄上校的率领下,奋勇追击四十余里……
第1069章
铤而走险
  正在密切关注红军动向的安毅突然接到胡宗南的电报,这才知道胡宗南的第一师已经火速开到四川广元、昭化一线,配合川军和中央军入川部队,围堵徐向前部。
  安毅连忙致电询问战况,不久胡宗南回电到达,言全师布防于嘉陵江西岸,丁德隆独立旅前出江东,尚未与红军各部相遇。胡宗南在电文后说此战结束要到叙府做客,让安毅做好准备。
  安毅心想有什么好准备的,大不了就是武器装备的采购问题,因此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川北战局基本上没安毅什么事,安毅也不愿为此分心,近二十万装备齐全、物资充足的正规军,去打缺衣少食缺枪少炮而且只剩下三四万人的川北红军,如此悬殊的实力对比,几乎没有任何的看头。
  反而是贵州战局的变化,令安毅无比揪心,黔西石珍的司令部几日来一直与安家军大本营保持着密切联系,各种情报络绎发来,为安家军司令部将校准确判断贵州战局提供了方便。
  从二十三日起,红军主力各部队和中央机关尽数撤离遵义,快速西行,黔军将领蒋在珍率领一个师率先开进空无一兵的桐梓,立即电呈蒋介石和剿总司令部,说他“将士用命、一举收复桐梓”。
  中央社和中央广播电台反复向全国报道这一“喜讯”,蒋在珍的大名与其“英勇善战”,顿时被全国无数人所知晓。
  殊不知红军前锋主力部队黄汉第二十军已经把倒霉的黔军侯之担师打得鬼哭狼嚎,十不存一,侯之担根本没有来得及进行任何抵抗,便抛弃怀仁县城,一路向西狂奔,仅率四百残余逃进黔西石珍部重兵驻守的金沙县城。红军彭德怀第三军团不费吹灰之力,击溃茅台镇的民团,主力部队不做任何停留,直插习水。
  黄汉二十军留下一个团等待身后大部队,其余五个团兵分两路,马不停蹄夹攻赤水河与五马河交汇处的战略重地大渡口,一路做好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思想和战斗准备,可是,到了竟然没有遇到黔西石珍部的任何抵抗。
  黄汉顿时糊涂了,再也不敢孤军深入,一到大渡口立即架起电台,向军团长林彪详细汇报情况。
  林彪反复考虑之后,命令黄汉部严守阵地,暂缓出击,一切均需摸清敌情再说。
  贵州毕节,黔西绥靖公署大院。
  石珍和麾下众将校没想到红军来得如此迅速,而且兵分三路,遇神杀神,遇鬼杀鬼,轻松便攻克怀仁一线,把侯之担的一个师打得抱头鼠窜,还能如此迅速拿下本部一个加强团防守的习水县城。
  石珍虽然对侯之担部的战斗力非常看不起,但是也低估了红军的战斗力和作战信心,此刻才真正意识到安毅对战局的预判是极为正确的,否则,要是处处设防处处不舍,而且还想主动出击,将会陷于非常混乱的不利局面当中,什么时候被行军速度奇快的红军在工业重地或者关键区域狠揍一下,到头来就得不偿失了。
  原本嚷嚷着怎么样也要打一仗出出风头的将校们再也没有了轻敌思想,不由得暗自钦佩安毅与石珍密谈一天一夜之后双双定下的策略:石珍麾下七万兵力分成三部,死守黔西三大战略要地毕节、水城、大方地区,把三地紧密连成一片,就像个刺猬似的,让红军无从下手,身后追兵如潮的红军定然无法留下攻坚,只能绕过这个遍布工业基地的三角地区,迅速西去。
  红军各部对黔西的石珍如此布防,毫无思想准备,原本还想通过攻克怀仁、习水数县获得宝贵的粮食给养,可除了在怀仁有所收获之外,其他县镇所有的粮食物资全都被石珍部收罗一空,县衙仓廪根本没有一粒粮食,更别说其他物资了。
  此时正值隆冬季节,近十日的晴朗之后,天空再次下起了绵绵冬雨,饥寒交迫的红军将士为难了,征战两三日肚里没一颗粮食,许多干部战士相继倒下。
  还是各军团首长英明果断,下令各部所有政工人员和党员同志展开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发动群众踊跃支援粮食,不管是红薯地瓜还是山芋野菜,凡是能够果腹的东西一概笑纳,终于解决了肚子问题,能够再次踏上征程。
  有趣的是,茅台镇和习水周边二郎镇等盛产美酒的地方,一夜之间所有的酒都没了,不少从出生到现在滴酒不沾的红军战士,不得不喝下几两酒权当干粮,暖暖身子打起精神继续向前。
  结果匆匆前进的队伍中随处可见晃晃悠悠的身影,倒在路边打呼噜的也不在少数。
  红军后队尚在习水以西的土城和太平一线,薛岳指挥的四个师已经快速攻占怀仁,企图掉头北上,将红军拦腰截为两段。
  向西开拔的黄汉第二十军不得不调转方向,回身杀来,与薛岳部主力九十三师激战于大渡口,薛岳急令郭思远率九十九师夹击黄汉红军,双方在赤水河畔昼夜激战,越战越勇的黄汉部不但击溃唐云山一个旅的侧翼进攻,还把战线向前推进了三公里,成功遏制了薛岳部两个师的连续打击,足足拖住了敌人主力四十小时之久,使得红军主力部队迅速西进,摆脱了危机。
  可是,恶战下来,黄汉部六个团没有一个是完整的,连夜西撤二十公里摆脱敌军的追击之后,停下来一数,黄汉、李霄龙、刘自原和杜启亮等将领顿时泪如雨下……八千七百余人的二十军,仅剩四千六百余人归来,其中近千弟兄还是被不离不弃的生死战友勉强背回来的伤员。
  元月底,红军主力摆脱追击,到达古蔺以南重镇麻城、普宜和威信地区,作为前锋部队的黄汉部,进驻黔西的偏远小镇旧城休整,北距安家军重兵驻扎的叙永县城直线距离只有四十公里,西距杨斌指挥的川南警备部队严防死守的盐津县城也就五十余公里,可是就是这数十公里的路程,在此刻看来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遥不可及。
  雨一直下个不停,草棚里浓烟四散的篝火似乎无法给又冷又饿的战士们几许温暖,一堆堆篝火旁躺在干草上的受伤兄弟,声声呻吟,痛苦不堪,伤口感染者在迷糊中仍然高喊杀敌,看得黄汉和李霄龙等将领心酸不已,可是在这个连吃饱肚子都无法满足的小小镇子里,哪里有医生和药品给予救治?只能眼睁睁看着一个个伤重不治的弟兄陆续死去。
  副军长刘自原已经没有了眼泪,他扶起伏在通信连资格最老的师傅老吴身上哭得无比伤心的通信连长常胜,硬生生将常胜抱回一旁的小屋,不敢让这个全军唯一剩下能摆弄电台的宝贝疙瘩悲伤过度。
  “政委,咱们能不能搞到点儿急救药品?再没药品,恐怕还得死一两百百人。”
  走出大草棚来到野芭蕉树下,黄汉不顾阔叶上滑落的豆大雨滴,停下脚步问道。
  李霄龙颇为懊悔地自艾自叹:“要是当初我们不把绝大部分药品送给中央医院就好了。”
  黄汉四处看了看,严肃地低语:“千万别说这话,让别人听见就不好了,在当时的情况下,别说你提醒,就是你不提醒,有再多的药品我也会毫不犹豫地送出去,当时各军团的惨状你是了解的,怎么能够视而不见?完全是两码事,此事休得再提。”
  李霄龙默默点了点头:“附近药品倒是有,早在一年之前,我就通过国民党的报纸和川南的广播电台得知,安毅管制的川南地区已经把医院建到了每个县,而且每个人口超过五千人的镇子也建起了农村医疗站,怎么说西面和北面的县镇都有些药品,只是,安家军大兵当前,咱们拿不到啊!”
  “是啊!没办法……不行!咱们得想想办法,绝不能眼睁睁看着仍有希望救活的一个个弟兄在我面前去见阎王!”黄汉终于下定决心。
  李霄龙大惊:“你想去抢啊?”
  “不错!抢!”黄汉低声回答。
  “你等等,这可是违反纪律的,别急别急!让我再想想办法、想想办法……致电军团司令部,询问我们东面和北面的敌人是哪一部分的,如果能获知具体番号就好办了。”李霄龙急得团团转。
  黄汉心里暗自吃惊,转念一想立刻明白李霄龙的想法,看样子李霄龙是想冒着被处分、被中央误解的危险,想办法撕下老脸求求昔日熟悉的安家军弟兄,可是这么一来,先不说能否如愿,就是如愿李霄龙也会面临巨大的政治风险,前途未卜。
  “不行!我绝不会让你拿自己的脑袋去冒险!还是那句话,抢!”黄汉一把拽过李霄龙,瞪着他的眼睛咬牙说道。
  李霄龙叹了口气:“抢不到的,相信我,我对安家军比你熟悉,他们都是抢别人的老祖宗,从组建那天开始就没有什么他们不敢抢的,到了今天,他们知道咱们已经在他们眼皮底下,没有向咱们主动发起进攻已经实属难得了,可要是咱们冒冒失失地踏入他们的地盘,别说你我,就是再训练有素的尖兵,也难逃他们军中那些特种兵的监视和警戒,更别说成功摸到镇子里或者县城取药了。”
  黄汉一下子愣住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转过身去,擦掉满脸的水渍,摇头长叹一声,晃眼看到常胜再次回到小屋门口依门站住,红肿的双眼呆呆望着右侧草棚里的死去战友。
  “有办法了!”
  黄汉拉住李霄龙,把常胜有个亲人住在叙府城里做小生意,常胜也有川南的身份证一事简要地告诉李霄龙,完了说出自己的办法。
  李霄龙沉思片刻,只能点点头:“这样的话,我立刻写封信,让常连长带在身上,只是……要是有个万一,组织上咱们能够说清楚,最多一个处分,可是……我们对不住常连长啊!”
  “屁话!现在顾不上这些了,要革命就会有牺牲,要是常胜真的有个什么好歹,我……我也认了!”
  黄汉说完,咬着牙大步走向小屋。
第1070章
历尽艰辛
  “特命叙府行营主任安毅兼任川湘滇黔边区剿匪总司令,所部及湘西四十四军、黔西保安部队五个师,归川湘滇黔边区剿总司令部统辖,各部当齐心戮力报效党国,三军用命铲除匪患。另:据可靠情报,赤匪各部主力正缓慢向川黔边境集结,其中枢机关已移至土城,其后队仍滞留松坎至温水一线,或别有用心,有企图突然调头破围而走、北上川湘边界之迹象,望你部严防死守,勿使共匪阴谋得逞。蒋中正。”
  刘卿念完蒋介石的电令,把电文交给安毅签字:“这个时候突然让司令兼任剿总司令,委座到底是何想法?”
  叶成悠闲地喝茶,闻言接了一句:“还能有什么想法?这段时间薛岳、刘建绪和万辉煌等部走得慢吞吞的,红军休整他们也休整,一点儿都不着急,还不是想把红军往我们川南或者云南赶吗?现在突然把这份责任摊到司令头上,这就意味着,要是红军真的能突围北上,责任就出在司令和咱们这几个军身上,到时候咱们就得老老实实地遵守命令,追着红军的屁股去进剿,咱们自己的地盘一旦空虚,中央军就有机可乘了。”
  “还有啊,委座为了不至于和咱们撕破脸皮,命令下发得相当有技巧,从这份电文来看,就是要咱们把重兵囤积于川黔边境,再让栾叔的四十四军整装待发,一旦战况不利即西出湘西,紧急支援川黔一线,不让红军突围北上川湘鄂边区,力争把红军赶往西面的云南。”
  “关于这一点,司令早就有过分析,咱们心里也都很清楚,委座不厚道啊!驱狼吞虎拿下了贵州大半地方,见我们这里严阵以待无机可乘,又开始打起了云南的主意,也不怕各路诸侯怨气丛生,离心离德。”
  刘卿心中的怀疑得到叶成的证实,不由对叶成咧嘴一笑。
  杨斌莞尔一笑,指着刘卿说道:“你小子可以啊!揣着明白装糊涂,明明心有所悟,却要别人来证实自己的看法……你看看鹏翔,就没你和杜易几个狡猾,满肚子装的都是阴谋诡计。”
  正在全神贯注标注地图的作战处长方鹏翔以为杨斌叫他,立即转过身来,几步走到杨斌身边:“杨大哥有事请尽管吩咐。”
  众弟兄看得有趣,再次哄笑起来,安毅也不由乐了,在电文上签完字,把文件夹递到刘卿手里,走到方鹏翔身边,和他一起来到地图前。
  一阵交谈之后,安毅回到座位上,连续写下三份命令,挥手让机要秘书赵伯翰过来,拿去电讯室让刘卿尽快发出。
  这三份电报,分别是致蒋介石的回电,安毅欣然就任这个剿总司令,表示绝不辜负校长的期望,立刻调整川黔边境的兵力部署,御敌于防区之外。第二份是给正在昭通一线指挥南部防务的警备司令部参谋长赵东全,让他扩大警戒和搜索范围,绝不能让红军摸进各个县城、厂矿,影响工农业建设。第三份则是发给身处合江的顾长风,向他和二十四军将士转达蒋介石电令中的真正意图,安毅只是简单地讲解了一下中央军各部所在的位置,以及川湘滇黔边区剿匪司令部所承担的责任,此外没有再添加任何的命令和提醒,他知道以顾长风的老辣,看到电报就会明白一切。至于湘西和黔西方面,安毅根本不用担心,他知道蒋委员长已经把几乎同样的电令,发送到湘西张弘栾和黔西石珍两人手上,张弘栾和石珍均历经风雨见多识广,肯定不会因此大惊小怪,仍然会我行我素,严格执行之前安毅和他们共同制定的各项计划。
  不过,红军主力缓慢北移的情况,依然令安毅无比头痛,眼看着共军各主力距离自己的防线越来越近,朱德亲自指挥的两个师已经在叙永城南十余公里处,与顾长风亲自指挥的四十四师形成对峙,前线气氛空前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如果不小心擦枪走火打起来,以红军目前的战斗力,只能是无谓牺牲。
  说真的,安毅实在不愿意与红军结怨,将来的抗日战争还需要这支韧性十足、无惧无畏的坚强武装,虽然在正面战场无法给自己带来多大帮助,但是在敌后却可以牵制日军大量兵力,彻底地把日军拖入战争的泥潭。同时,只要这支武装存在一日,就能对国民党内部的很多软弱势力和投降派形成制约,同样能给军中和政府中大量的亲日派形成巨大的名誉威胁和选择压力,这样的潜在盟友,安毅决不能错过,哪怕红军如今四面楚歌前途未卜,安毅也觉得值得一赌。
  五日前,安毅送走陈赓时,非常严肃地让他向中共方面转达自己的意思,只要红军不主动攻打好不容易才有几年安生日子的川南,不损害川南地区各县镇的工农业基地,安家军只会严守自己的战线,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工农业基地,确保治下一千多万百姓不至于陷入战火之中。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安家军绝不主动进攻红军。
  也不知道陈赓把话带到没有,现在朱德率领的主力部队已经与四十四师形成对峙,以顾长风和四十四师新晋师长傅冠捷的强硬作风,绝不可能在自己的地盘上后退半步,如果红军贸然发起进攻的话,只有拉开来打这一个结果,真要是打起来,朱德的两个师加起来也就万余人,面对四十四师骁勇好战的三个旅共计一万八千余官兵、优势炮火和密集的自动火力,再加上安家军空军的助战,不用想就知道将是怎么样一个惨烈局面。
  时至中午,天空中的绵绵细雨缓缓停下,总部的众将领各司其职,各自忙各的去了。
  沈凤道从外间从容走了进来,到安毅身边望着地图一阵低语,并送上顾长风回复的电文。安毅看完点点头,让沈凤道把杜易叫到西园来,一起用午餐,边吃边谈。
  ……
  黄汉和李霄龙派出的常胜,出现在了叙永城中,小家伙非常的聪明,扮成乞丐蹲在顾长风的临时军部门口,拿着巡逻路过的战士送他的一个大馒头,慢慢啃起来,直到看到熟悉的四十四师情报科长孝宗骅坐着越野车出现,他才站了起来,大喊一声“孝大哥”,顿时把一身戎装征衣湿透的孝宗骅吓了一大跳。
  孝宗骅与原四十四军副军长邓斌曾一起在独立师特种大队并肩作战过,同是安家军特种部队的元老,两人私交很好,情如兄弟,邓斌在湘西结婚的时候,孝宗骅正在四十四军训练基地当教官,欣然参加了婚礼,随后又过了三个月才返回老部队,自然一眼就认出邓斌的小舅子常小富。
  邓斌回到川南担任警备部队副司令之后,孝宗骅没少到邓斌家里蹭饭吃,其中也见过常小富一两次,只是不知道这小家伙现在在干些什么,直到邓斌再次调任二十六军副军长兼滇南联勤司令部司令后,两人见面的时间才少一些,自然也就无从接触常小富了。
  此番相逢,好友的小舅子显得那么狼狈,孝宗骅惊讶之余,立刻把常小富带进司令部。这个时候孝宗骅仍然不知道常小富的真实身份,更不知道眼前这个脸色苍白嘴唇发紫、打着赤脚瑟瑟发抖的小年轻,已经在红军队伍里更名为常胜,而且身怀重任。
  孝宗骅是个沉稳的汉子,办事情雷厉风行,从不婆婆妈妈,他什么也没说就把常小富拉进自己的房间,吩咐副官快去弄一身冬衣和鞋袜来,自己翻出一瓶酒拧开盖子就让常小富喝两口暖暖身子再说。
  常小富看到副官离开,这才抓住孝宗骅的手,低声把自己“受人之托”带来封密信给顾长官的事说出来,恳求孝宗骅不要声张,自己拿到回信就走。孝宗骅本来还想问你这家伙不老老实实在家待着跑这儿来干什么、怎么会流落成这副模样?听了常小富的哀求,孝宗骅立即意识到什么,盯着常小富的眼睛,直到把常小富看得背过脸去,这才微微点了点头,拿着密信去中院的指挥部里找顾长风。
  顾长风看完李霄龙的亲笔信,也非常惊讶,细细一想低声吩咐此事不要声张,独自与孝宗骅一起来到前院的西厢房见到常小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