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0/1395

  会场鸦雀无声,蒋介石走到安毅背后停下,所有人的目光都望了过来,弄得安毅想回头又不好意思,不回头又显得不够尊重,极为难受。
  蒋介石轻轻拍了拍安毅的肩膀,对众人大声说道:“下面,我提出自己的意见,大家讨论一下。我建议,任命安毅次长暂代四川剿总前敌总指挥一职,协助剿总司令刘澄甫将军,指挥对徐向前、张国焘部的作战,同时,命令第二十四军十六师、三十九师和教导师,以及刘自乾将军麾下川康边防军三个师,一起归安毅将军指挥调动,在最艰难的中路打开个崭新局面。其次,命令驻扎河南的中央军抽出一个师、驻扎武汉的行营卫戍师,在命令下达之后的一周时间内快速入川,一直开到成都才能停下,如此一来,四川问题就能得到迅速解决。诸位,大家对此有何异议?”
  众人一听,立即明白蒋介石已经下定了决心,所有的争论到此为止,再争下去不但毫无意义,而且还会招致蒋介石的不快和其他将领的厌恶。
  于是,众人齐声赞同蒋介石的英明果断,高瞻远瞩,稳重的曹浩森也为蒋介石的这一果断决策击掌称道。
  一片赞扬声中,安毅徐徐站起,转向身后的蒋介石,无比诚恳地说道:“委座,属下有几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蒋介石心中暗喜,心道你这家伙终于沉不住气了吧?
  众人惊讶地望着安毅,心想到了这个份儿上,你还跳出来得罪委座干什么?只有陈氏兄弟和杨永泰热切地注视着安毅,眼睛一眨不眨,不愿意放过安毅脸上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变化。
  蒋介石低着头走回自己的位置,突然抬头大声说道:“很好!今天这会,就是个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会议,你身为党国军政要员,全军参谋次长,又是统管川南叙府行营范围内二十余个市县的地方要员,你的意见定会对会议大有益处。说吧,畅所欲言。”
  安毅点头致谢,深吸口气,缓缓扫视一圈……
第1036章
高风亮节(二)
  “属下完全赞同委座的英明决定,把四川收回到中央的直接管辖范围之内,确实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
  安毅的第一句话就表明了自己旗帜鲜明的立场,众将一听心中释然,可细细一想,却发现占据四川三分之一地盘的安毅有些言不由衷,如果他真的高风亮节,完全站在蒋委员长的立场上,岂不是将自身的川南家业和奋斗了数年的成果拱手相让?
  蒋介石心中颇为惊讶,脸上却是一副欣慰的笑容,和蔼地注视着走向自己的安毅,打定主意要看看自己这个已经羽毛丰满、独霸西南的门生,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心机和盘算?
  安毅没有走到蒋介石面前,而是走到徐永昌身边,扶着徐永昌背后的沙发靠背,一脸严肃地说道:“次公(徐永昌字次宸)的意见其实不失为稳妥之举,晚辈听到后深受启发,茅塞顿开……”
  “安师弟,你这是什么意思?既然你赞同委座的意见,怎么又认为次公的话正确呢?把我们都绕糊涂了……”
  贺衷寒毫不客气地打断了安毅的话。在场的大多数人都有资格打断安毅的话,但是敢于打断安毅的话而不担心被他记恨的,恐怕只有贺衷寒等寥寥几个。
  安毅微微一笑,摆了摆手:“师兄少安毋躁,别以为小弟是和稀泥两头摇摆,请师兄耐心听听小弟的意见,行吗?”
  众人全都露出个笑脸,与其说是客套,还不如说是会意,此刻大家都想听听安毅的真正意思。
  安毅不再客气,挺胸肃立,侃侃而谈:“之所以说委座的决定英明果断,刻不容缓,是因为目前的四川除了川南外,其他地方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境地,各路军阀表面上效忠党国,高呼服从中央领导,却从未把中央政令当回事,为了一己之私,用尽一切手段盘剥民众,横征暴敛,某些地方的税收据说已经收到六十年后了,可谓天怒人怨,中央要是再不果断入川,解救千万民众于倒悬之中,恐怕巴蜀百姓再也不会对我们国民党和中华民国有一丝希望。”
  “之所以赞同次公的意见,是因为四川数十年来的封闭与军阀割据,远远地超出了诸位的想象,各种关系千丝万缕,极为复杂,说句对不起元璋将军(贺国光)和曾师兄的话,两位虽然对巴蜀了若指掌,与川中各界交往也极为密切,却仍然无法熟知巴蜀底层民众的基本愿望,不完全了解川军各路枭雄的心态。”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深以为然,也知道在四川问题上,谁都没有安毅这个地头蛇了解得更深刻。
  安毅不等众人反应过来,接着说道:“四川的排外,可以说是整个中国最为严重的,完全可以用根深蒂固来形容,如果我们中央军不管不顾,长驱直入,各路军阀为了自身利益,肯定会立刻放弃一切分歧,联合起来共同排外,抵抗中央军的强势入川,甚至可能因此而发生大规模的内战,这一点不知道大家想到没有?”
  “别以为安毅危言耸听,这是极有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安毅作为川人,深知四川的民风民俗,以及愚昧却又淳朴的民心。这么多年来我之所以选择偏安川南一隅,而不敢野心膨胀地企图统一巴蜀,并非本人没有能力和信心,而是不忍千万黎民处于战火之中,哪怕打下整个四川,也是个满目苍凉、经济和建设倒退几十年的废墟,还会因此成为川人唾骂的对象,因此,我只能选择通过合作的方式,让民众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觉醒。”
  众人都是第一次听到安毅的真实想法,心中略作权衡,便知道这都是安毅的肺腑之言,不由得对安毅生出几分敬重。
  蒋介石心中非常震惊,但脸上仍是专注倾听之色,不让自己的一丝真意流露出来。
  安毅走了一圈,回到自己的沙发旁边,扶着沙发靠背恳切地说道:“在这样严峻的局势下,入川成为中央政府乃至整个国家不得不做出的艰难选择,也只有目前的这个机会,是中央统一四川、收回领导权的最好时机,所以必须果断入川,而且我建议最好能把中央军增加到五个师。但是,入川并不意味着就是抢地盘,比如说长驱直入进驻成都,肯定会引起四川省主席刘文辉将军的不满,很有可能演变为一场内战。我们可以做得含蓄点,把部队布置在各个战略要点上,打消川军将领的顾虑,在进剿行动展开时对川中各路军阀进行威逼利诱,说得好听点儿,就是取得各路统军大员的理解和支持。”
  “目前正逢川军大败,各路进剿部队相互指责,矛盾重重,正是中央以谋略和利益快速诱导精进的最佳时机,只要及时联系,从内部各个击破,刘湘再有能耐,也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只要获得川军六路军中的任意两路将领的支持,我中央军就能高歌猛进毫无阻碍,这就是我安毅的看法。”
  蒋介石听得频频点头,杨永泰和陈氏兄弟目不转睛地望着安毅,第一次发现安毅原来是这么阴险可怕。
  蒋介石欣喜地挥挥手,安毅点点头继续陈述:“至于四川剿匪总司令刘湘将军,他仍然拥有巨大的号召力,半个四川的豪杰都在他麾下效力,这么多年来,他对民众和四川的文化教育是有功的,因此,他的影响力绝对不能因为他的战败而被低估,相反,对他需要更进一步的安抚和重用,才是中央逐步实现统治四川的正确方法。我相信只要采取多管齐下循序渐进的方式,刘湘将军就算看得出自己的权力被严重削弱,也只能徒呼奈何而不敢奋力反抗,这,就是我同意次公意见的根本原因。”
  徐永昌高声叫好,对安毅的意见鼎力支持,众将也都为安毅如此深入细致的分析与步步为营的策略拍案叫好。
  安毅做出个安静的手势,转向双眉紧皱的杨永泰:“畅卿先生,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知道你把目光转向了成都,转到了四川省主席刘文辉将军身上,不过我想说明一点:虽然之前你与刘文辉将军之间闹出些误会,与我之间也有些龌龊,但是我安毅还是很钦佩你,因为你始终站在委座的立场上,站在中央政府的立场上,这才对刘文辉将军和我百般压制的,你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你个人,而是为了党国,所以,我钦佩你!但是,请你放弃既有的偏见,为了整个大局,不要因个人的某些微不足道的喜怒和外部不着边际的意见所影响,不知安毅的这个请求,畅卿先生能否慷慨答允?”
  杨永泰红着脸快速站起:“安将军言重了!泰深感内疚!”
  安毅点点头笑了起来,笑完走到蒋介石身边:“校长,没问题了!解决了刘湘,刘文辉将军那里肯定没有问题,所谓独木难支,加上我们握有中央和大义的名分,识得进退的刘文辉将军只要稍微考虑,便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此前云南的龙云不就是这样选择的吗?”
  “只是,为了整个大局,为了笼络刘湘将军的心,同时也为了团结大多数川军将领,恳请委座收回成命,不要让学生到川北去……只要委座一声令下,安毅以及我中央军各部就会全力以赴,受到重用的刘湘将军也会知耻而后勇,振奋精神,哪怕只为了他今后的政治地位和兵权,也不得不放弃个人那点儿利益,全力以赴剿灭共军。”
  “如果突然把学生派去担任前敌总指挥,先不说别的川军将领会不会接受,至少会引起刘湘将军的误会和抵触,要是这个时候他放弃分歧,突然与刘文辉将军握手言和,一致对付我进剿军队,再与共产党红军达成秘密协议,于大局有百害而无一利啊!”
  “校长,这些全都是学生的肺腑之言,如果校长仍然需要学生出力,就请把二十四军三个师调到刘湘将军麾下,由刘湘将军全权指挥,比学生去当个吃力不讨好的前敌总指挥要强上百倍。”
  众人全都望向安毅和蒋介石,蒋介石非常意外和感动地站起来,使劲拍了拍安毅的肩膀,大声赞扬起来:“好、好、很好!你……你是我最好的学生,是党国的栋梁,是全军的楷模!我同意你的建议,这是个非常周密深思熟虑的最佳对策,看得出来,你心里装着的是国家和人民,看得出你用功了,很好!”
  安毅微微低下头:“校长,学生数年来的所作所为,被许多同僚和师兄弟们误解和诟病,说实在的,学生知道虽然所有人都对学生露出笑脸,好像十分亲密,其实心里想的和脸上的不一样,学生早就习惯了,也认了。但是,借着今天这个决定四川命运的机会,借此对全中国人民都产生重要影响的高层核心会议,学生想说说几句心里话。”
  蒋介石惊讶地凝视情绪激动的安毅,将领们也不由自主地站起,都知道即将发生的事情,很可能会影响党国的命运。
  安毅深吸了口气,恢复平静:“校长,您知道学生从挖空心思发展老南昌到现在,先后赚了多少钱吗?整整七个亿啊!要是安心当个富家翁,这笔钱够我吃几辈子了!可是,历年来的赈灾,开拓湘西、宜昌、川南和滇南,学生总共花了四个亿,上海抗战、长城抗战,学生又花了一点八个亿,赈灾和安置灾民,学生再花了两个亿,算起来学生早已负债累累啊,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拆借给中央的七千多万。”
  “校长,谁都认为学生是个富可敌国的大军阀,是个已经能与委座和中央政府抗衡的枭雄,可是,谁知道学生的良苦用心?”
  蒋介石为之激动起来,安毅上前半步,轻轻摇头:“还有,四川内战确实是因为学生的插手,才形成如今的局面,可是别忘了正因为有学生涉入,才有了如今的三足鼎立,才有了刘文辉将军在川康取得的保卫国土的大捷,才有了四川军阀不能一家独大的有利局面,才有了我们中央政府收回四川的契机。”
  “这些,不知道谁能体会?谁又能正确评价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对委员长的贡献?没有!大家全都看到学生占据了自流井地区富裕的盐矿,拥有了一年将近千万的盐税收入,根本看不到学生为了提高生产力而投入自流井地区的八百余万元新设备、新机器,以及各级政府官员为此付出的心血。”
  “这些都不提了……校长,学生借这个机会,再次向您说出本想留待以后才说的话,也是一个对校长、对党国的庄重承诺:学生早已拿定主意,中央对四川成功行使领导权的那一天,就是学生将富裕的自流井地区交还给中央的那一天!”
  “在此学生说明一下,自流井今年上半年的税收总额,已经突破了八百万,全年税收总额有望达到两千万。校长,学生的信念与理想,学生的争权夺利,并不像外人所说的那么不堪!”
  所有与会将领甚为感动,不约而同靠近安毅。
  蒋介石双眼赤红,嘴唇颤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终于知道,他所提防和打压的安毅,心中装着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根本就没有半点儿野心,依然还是他足以信赖的、无法舍弃的最好学生和将领。
第1037章
高风亮节(三)
  会议进行到这个程度,已经没有任何的障碍和异议,果断入川成了所有人的共识,剩下来的只是制定出具体行动方案。这方面简单之极,在场的都是浸淫官场多年的军政高手,知道怎么干才是最简单最富成效的。
  蒋介石欣然收回任命,安毅不需要去和一盘散沙、各怀心事的川军各路将领共事,更不用担心指挥大军,与师兄徐向前和红军打个你死我活。
  于是乎,蒋介石表现出对刘湘这个四川剿总司令仍然寄予厚望,连续去电安抚,并慷慨答应增派中央军三个主力师入川,在刘湘的“全权指挥下”,参加川北剿匪作战,对刘湘表现出“无比的信任和重用”。
  具体负责实施方案的是徐永昌和贺国光,为了麻痹刘湘,整个中央军委和重庆行营表现得极为配合,处处给予刘湘方便,因为只有这样,中央军的入川才不会遭到更多抵触,才能在堂而皇之的理由下,顺利而快捷地染指巴蜀。剿共是中央军入川的前提,所以这三个师生力军临时交给刘湘指挥投入川北战场,既能驱除占据川北重镇的徐向前部,又能在不知不觉间扩大中央军的影响和地盘。
  与以上三个师高调入川同时展开的另一个策略是,为把川军各路将领的防备之心减到最低,精锐的安家军三个师不再北上川北战场,而是蒋介石直接以剿匪总司令部的名义,下令其再次集结于綦江、南川和武隆一线,其中,第十六师以“协助刘湘部围剿黄汉红军、力图彻底解决川东鄂西红军根据地”为借口,开进綦江,目的是随时策应中央军之重庆警备师,一旦安家军三个师开拔到位,并对川东红军南线展开封锁和步步紧逼,正在围剿川东红军的何成浚三个师中的两个,就能抽出手来,快速入川,以支援剿匪西线为借口开进成都及周边地区,进而完成中央入川计划的前期兵力部署。
  与此同时,任命杨永泰为中央特派员赶赴重庆和成都,配合贺国光、曾扩情对川中各路枭雄进行收买利诱,其中包括前往成都,取得四川省主席刘文辉的支持和信任。这一次蒋介石不吝惜封官许愿,大撒金钱,只要能把川中各路枭雄拉拢过来,或者成功地离间关系,各个击破,在四川拥有极大话语权的刘湘和刘文辉便不足虑,入川计划算完成了大半。
  在川中川南地区,实力雄厚的安家军再次获得蒋介石前所未有的信任和重用,蒋介石不但正式任命路程光担任“上江上游地区江防总司令”,晋衔中将,还给予路程光两个直属中央的暂编师番号,从此承认了路程光的江防部队的地位,确认江防部队的编制和规模,辖区也一下子从叙府、泸州延伸到出川咽喉要地宜昌,路程光的权力和地位,在一夜之间飞速提升。
  路程光所要做的是,指挥越来越强大的内河各舰队和四个陆战旅,完成对长江上游水域的控制,全权负责上游地区水路运输安全,确保各种物资和兵员的顺利调动转运,为中央军入川奠定稳固的基础。
  第二天上午,安毅离开庐山,赶赴南昌,出席孔祥熙主持的全国赈灾委员会总结汇报会议。
  临行前,蒋介石亲自为安毅送行,一直送到山脚的码头上,仍然紧紧地拉着安毅的手,谆谆叮嘱:“赈灾事务基本告一段落,剩下的让中央政府那些官员去操心就行了,开完会你要尽快返回川南,早日和刘自乾将军见个面,把我的信和对他的信任告诉他。再一个,中央已经原则上同意在西康建省,这个省主席也由自乾将军自行提名,如果他愿意让他兼任也行,但最好不要在我们未拿下四川之前,把个中内情告诉他。”
  “学生明白。”安毅低声回答。
  蒋介石拍拍安毅的肩膀:“还有件事,按照相关法律,你只能在中央执委和监察委员中选择一个,不能兼任。我的建议是,你最好就任中央执委,年底的全国政治会议上,将会对此做出表决,你对党国贡献极大,德才兼备,高风亮节,晋升中央执委担负更重要的职务,已经是军政两界上下形成的共识和愿望。中央执委要比监察委员权力大些,更能发挥你的才华,何况,你以中央执委的身份兼领川南、滇南两地军政最高首长之职权,对实现你雄大的工业振兴计划,会有更大的帮助。”
  “感谢校长!学生定不负校长栽培,不负党国期望。”安毅低声表态。
  “好!去吧,任重道远啊!”
  炮舰在小雨中徐徐离岸,蒋介石在侍卫撑起的雨伞下,对逐渐模糊的安毅身影频频挥手,这一刻,他感到非常的充实和放心,他的学生安毅以最为令他惊讶的方式,表明了自己对国家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也表现出毫无政治野心的坦荡胸怀。
  蒋介石突然想,要是安毅不是在核心军政要员出席的重要会议上表明心迹,而是在私下里向他坦陈,他会不会放下心中的浓重猜疑,接受安毅?转念一想,蒋介石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在昨晚那样紧急召开的会议上,安毅根本来不及多做思考,如果不是一片赤胆忠心,就不会有会上的慷慨陈词和无私奉献,也不会向所有与会者说出埋藏已久的痛苦和默默忍受的煎熬。正因为如此,安毅赢得了所有人包括何应钦、杨永泰这样的政敌的理解和钦佩,同时也重新赢得他蒋介石的信任和提拔。
  蒋介石根本就不担心安毅会搞什么封闭割据的独立王国,从老南昌到宜昌,再从宜昌到如今的川南自流井地区,安毅每打下一个地方就全力以赴地苦心经营,一旦党国有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苦心经营的成果拱手让出,知趣地寻找另一片荒芜之地,艰辛开拓,这样一个心怀国家民族的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堪当“伟大”二字,中国如果多几个安毅这样的人,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就会大大加快。
  因此,深受感动的蒋介石根本不在意安毅在实现一个个理想过程中所使用的手段如何,因为最终的结果才是对所有手段和目的最好检验,何况天资聪慧的安毅不管运用何种手段,都有其充分的理由,事实证明,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做得更好,换成寻常人寻常手段,恐怕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蒋介石对安毅已经非常的满意和放心,接下来的就是给予更多的信任和器重,在各方面给予安毅更多的便利和支持。
  蒋介石甚至想到了四川这个远比洛阳和西安更具优势的大后方的未来,为了保证四川的完全收回,保证这个大后方的稳定、繁荣与发展,就必须保住安毅对川南地区的强有力的控制,如今整个川南地区对四川全省的影响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只有川南的带动和刺激作用,只有川南和湘西地区的战略屏障作用,才能使四川在未来不远的新时期实现稳定和快速的发展,这一点是谁也不能忽视的事实,也是中央政府赖以统治四川的基础,至少在未来数年之内,中央政府不能没有川南的鼎力支持,否则,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老南昌,安毅集团撤走以后,老南昌连表面繁荣都无法维系,税收巨降民心生怨,得不偿失啊!
  波浪中起起伏伏快速南下的炮艇上,站在船头的安毅穿起舰长送来的雨衣,仍然默默伫立,遥望烟雨凄迷的前方。
  副官长沈凤道和机要秘书赵伯翰静静伫立在安毅身后,和他一起在扑面的雨点中凝视前方。
  由于天气的突然变化,为了保证安全,飞机无法起飞,必须赶到南昌行营出席重要会议的安毅,只能乘坐蒋介石紧急调来的海军炮舰赶路。
  此时的安毅心潮澎湃,思绪也如同起伏浩淼的湖水一样,不停息地涌动着,昨晚做出的艰难选择,至今仍让他无法暂且忘却,但是似乎在伤心痛楚的同时,也有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
  此去南昌,安毅将会正式卸下全国赈灾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的重任,估计为了赈灾的后续事宜,名义上仍然保留个名头,但估计会变成虚职,不复此前的重要。此去南昌另有一个重要事务,就是前往老南昌最后的根据地,与老道、周崇安、孙小旺和许一尘这些志同道合的长者兄弟举行重要会议,之后老道将会与守备旅近两万弟兄一起,完全撤离这个承载着自己数年血汗和无数情感的城市,开赴滇南,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和繁荣。
  周崇安以及公司管理层会继续留下,逐渐转让那些红军被打跑后恢复开采的矿区、加快生产的冶炼企业,这些价值接近两个亿的矿藏和众多先进高效的冶炼企业,已经招来了江浙甚至山西财阀的一片瞩目,许多人得到安家军要彻底放弃老南昌产业、以便聚集资金全力开发川南滇北之后,犹如闻到血腥味的蚂蟥一样,蜂拥而至,就等着守备部队撤离和周崇安开价了。
  安毅和他的所有高层弟兄一样,认为越来越重要的滇南不能没有一个德高望重的掌舵人,这个重任非经验丰富威信奇高、被安毅和全军将士当成自己父兄看待的劳守道莫属。
  但是安毅真不知道见到劳守道和周崇安等人时如何开这口,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迟早来临,完全撤出老南昌也是既定的战略方针,可一旦撤离,心中那份不舍和折磨是谁也无法忍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0/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