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1395

  安毅抓紧时间,向蓄上漂亮小胡子的叶秘书询问一番,探明李济深的来意。叶秘书紧张地望向正在侃侃而谈的李济深,附在安毅耳边一阵低语。安毅心中顿时有数,点了点头,亲热地把他领到旁边一桌,向他介绍叶成、展到、沈凤道等随行弟兄,随即向众兄弟告了个歉,回到一群桂系老大的主桌旁坐下。
  “过来,躲那么远干嘛?小子,坐这儿!”李济深看到坐在对面浅笑吟吟的安毅,不满地呵斥,然后指了指身边的空椅子。
  安毅在李宗仁等人善意的笑声中,老老实实地起身走了过去,道谢后缓缓坐下,嬉皮笑脸地望着李济深:“您老人家要是早来半天多好,下午徳公和健生将军、以行将军领着小侄参观柳侯祠,要是当时您老人家在的话,小侄定会请您老当即赋诗一首,也好分散众将军的注意力,掩饰一下小侄的不学无术。”
  众人听得有趣,哄然大笑。
  有些莫名其妙的李济深连忙转向李宗仁,李宗仁忙把下午白崇禧和安毅的有趣对话简要告诉李济深,李济深笑着摇了摇头,抬手虚指安毅,遗憾地对大家说道:“这小子刚进黄埔时,我们很多教官就知道他的国学基础欠缺,说话没大没小的,大违常理,连起码的称谓和寻常社交礼仪都一知半解。不过这小子聪明,很快适应下来,这几年尤其做得不错,在军事理论的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所建树,写出的几本书连德国人都翻译过去做专业教材。不过,要是让他吟诗作赋,确实为难他了。”
  黄旭初和一众文官这才知道,原来下午安毅真的不是有意推托。真不明白这样一个人,怎么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白崇禧打了个哈哈:“安将军是个注重实际的人,这样好,军人嘛,不需要那么多风花雪月。”
  李宗仁和黄旭初一起附和,举起杯向李济深敬酒。
  吃下些东西,相互聊了一会儿,李济深让敬酒的安毅先把杯子放下:“你们的川南广播电台不是说你出席完中央行政会议,就直接到南昌去看望灾民,并指导安置和遣返事宜吗?怎么这么有空,突然来广西做客了?”
  安毅笑着说道:“小侄记挂生意上的事,不知道叙府兵工厂提供给以行将军的三套生产设备好不好用?还有就是今年以来,小侄的川南企业集团与徳公麾下的冶炼企业生意越来越大,小侄心里总是念着徳公和健生将军、以行将军的好处,特意过来致谢,加深一下彼此的联系。”
  李济深看看李宗仁三人春风得意的笑脸,转向安毅问道:“就这么简单?要是专程前来致谢,你总得带些谢仪才对。”
  黄旭初连忙解释:“任公,此番安老弟带来的礼物非常丰盛,六十副叙府精密仪器厂生产的‘雄鹰牌’八倍军用望远镜,三辆川南机械厂生产的350CC两轮摩托车,还慷慨赠送给我们新建成的柳州兵工厂一套‘中正一式’冲锋枪设计图,一套‘三二年式新型手雷’生产技术资料。这么重的厚礼,我们上上下下都很感激啊!”
  李济深非常惊讶,没想到安毅对广西这么大方,却不知道阎锡山和刘文辉获得的赠礼比广西还多,闻言非常欣慰,频频点头,夸了安毅几句:“做得不错,看来你把你老丈人的商德学到了,你老丈人的慷慨义气是出了名的,希望你今后多支持广西的工商业发展,互通有无、携手共进,才是发展之道。”
  “谢谢世叔提点!”
  安毅点了点头,随即满是深意地问道:“对了,您老人家昨天不是还在福建漳州,和陈枢铭、蒋光鼎、陈友仁几位前辈共商大局吗?怎么也有空到柳州来?”
  “咦?!你怎么知道的?是不是蒋介石告诉你的?”李济深立即警觉起来。
  安毅笑了笑:“这几天小侄一直在川南,为组建叙府行营和叙府市政府领导班子忙得昏天黑地,哪里有功夫和蒋委员长联系?再说了,依照我们叔侄的关系,还有和十九路军上上下下的良好合作,这等机密情报,蒋委员长是不会告诉我的。小侄是从自己的渠道获得的消息,而且还知道中央委员黄复生先生,已于昨日下午秘密抵达香港,估计此刻正在与胡汉民先生举杯畅饮呢。”
  李宗仁三人面面相觑,脸色一片凝重,随即齐齐望向李济深。
  李济深显得非常震惊,如果蒋委员长派出的代表黄复生真的已经在香港与胡汉民见面,就预示着一直对福建独立持反对态度的胡汉民,很可能将会做出令李济深、陈枢铭这个联合政府更为不利的重大决定来。
  “你的消息准确吗?”李济深忧虑地问道。
  安毅点点头:“世叔认识复兴社里面的那个戴雨农吧?”
  “你是说,贺贵严负责的军事调查统计局的副局长戴笠?”李济深终于明白过来。
  安毅认真地回答:“是他,戴笠和小侄私交不错,今天上午他从香港给小侄发来个电报,请求小侄为他介绍香港保德公司的董事长陈彪,他想租用保德公司的货轮,运送一批物资到上海,顺便把见到黄复生先生的事情一起告诉小侄。世叔应该见过陈彪,就是香港最大的民间社团‘洪兴社’的老大,广州东郊林村的,当年小侄还在老丈人的泰昌商行做小伙计时,就与陈彪是工友,上个月他到叙府出席了博览会,我好好款待了他一番,还做成了几单生意。”
  李济深长长一叹:“明白了!老蒋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说说你的叙府行营吧,老蒋这次给你的好处不小嘛,还有汪兆铭,竟然力主通过叙府升级为市,是不是得到你的什么贿赂了?”
  安毅笑嘻嘻地回答:“贿赂?那倒不至于……这次黄河大灾,小侄和川南各界的巨大贡献,中央政府不会看不到,再一个,中央政府还欠着小侄的一大笔钱逾期没还,不给小侄一些好处,他们担心小侄天天跟在他们屁股后面追债。”
  众人哄笑声再起,心里却又是另一番感慨……叙府升级为市和叙府行营的设立,并不像安毅说的这么简单,叙府升级为市倒也罢了,顶多也就是中央直辖的副省级待遇,唯一的好处就是刘湘、刘文辉之流今后没有任何借口染指叙府,安毅集团从此可以名正言顺地管辖川南各县。但叙府行营的设立可就不同了,不但就此成了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直辖的正部级军政权力机构,更意味着安毅再次获得蒋介石的信任,政治地位和军政权利再升一级,与各省省长或者主席平起平坐,一举迈入封疆大吏的行列,加上安毅手握中央军委参谋次长的实权,俨然成为中央政府和军队中的核心领导人之一,不再仅仅是有钱有地盘的割据军阀那么简单。
  白崇禧摇动扇子,微微一笑:“安老弟不简单啊!仅仅数年时间,就闯出一片宽阔天地,可喜可贺!”
  安毅连连摆手:“健生将军过奖了!其实安毅心里非常清楚,没有各位前辈的尊尊教诲,没有川湘滇黔各方盟友的鼎力支持,安毅就算有三头六臂,也不会获得今天的一切。论资历,安毅只是个小字辈;论功绩,在座的诸位都是国家统一之功臣,是中华民国新政府的缔造者;论实力,除了钱财之外,谁也不比安毅差。真要说安毅有何长处,也只是在经商方面先行一步,可是生逢乱世,不是钱多就活得滋润的,每每想起国家民族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处境,想起关外数千万华夏儿女,安毅就辗转反侧,忧心忡忡啊!”
  “值此生死存亡之际,北有亡我之心不死日夜虎视眈眈的日寇,南有凶神恶煞数十年来不断蚕食分裂我国土的英帝国主义,说句难听点儿的话,要是这个时候打起内战,安毅麾下十几万部队转眼间恐怕就打光了,到时候哪里还有什么生存保障?当务之急,团结一致共谋发展,壮大我军工、整肃我军队,尽一切努力加大我战争潜力和储备,才是正途啊!”
  “安老弟此话虽然谦逊,但也确实是由衷之言!”李宗仁深有同感,数度沉浮,东山再起的李宗仁知道什么叫来之不易。
  李济深却从安毅的一番感慨中,领会到安毅的真实意思,无非是以这种方式暗示自己不要在福建举事,要像他安毅一样,潜心发展,至少在表面上维护中央的领导,承认中央的统治权,把精力转向一致对外,而不是在法理上独立于中央之外。
  李宗仁和白崇禧三人明显地感觉到李济深的不悦。桂系是一个团结一致、共同进退的集团,李宗仁、白崇禧、黄旭初这三个桂系的实际掌舵人,绝对不愿意做任何对不起同属桂系阵营的李济深的事情。再一个,一年多来,两广关系日渐和睦,李宗仁的桂军与陈济棠的粤军实际上已变成盟友关系,与同是出自粤军的陈枢铭、蒋光鼎、蔡廷锴的十九路军是友军,在政治上都属于反蒋反汪的同一阵营,哪怕不支持福建的独立,也不会让蒋介石和汪精卫的日子好过。
  但是,如何行事,如何在这错综复杂的时局中宣示一种态度,表明一种立场,最基本的原则还是怎么做才对广西最有利。
  白崇禧看到冷场了,站起来大声说道:“安老弟,今天在座的都是亲朋故友,酒桌上也不是什么正式场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有什么顾忌,对吧?安老弟此次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前来探望,我们心里是非常感激的,接下来除了进一步洽谈加深贵我双方合作之事宜外,谈谈天下大势对贵我双方的影响,也是不可或缺的,难得任公恰逢其会,我们就畅所欲言吧。”
  “安毅年轻浅薄,哪里敢班门弄斧啊?哈哈……”安毅连忙站起,脸上露出谦逊的微笑,心里却气得只想骂娘,心想要不是你小诸葛和李德邻通风报信,世叔李济深怎么会急巴巴从福建赶过来?这不是存心要让我难堪吗?我还没帮老蒋说一句话,你们就着这样阴险狡诈地对付我,还把话说得这么漂亮,真是有劳了!
  李宗仁拉着安毅坐下,亲切地说道:“安老弟谦虚了,试看这天下,有几个人拥有老弟的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安老弟白手起家,开创出今天的这份伟业,普天下又有几人能及啊?”
  李济深皱起了眉头,目光冷冷地在安毅脸上逡巡:“怎么?非要我求你你才说啊?”
  安毅连忙收起笑容:“世叔说哪儿的话?只是……要说领兵打战小侄还凑合,涉及到三四个集团的合纵连横,纵横捭阖,小侄这点儿脑瓜子就不够用了……”
  “哈哈!正要领教安将军对于作战的高见,来人……把地图挂起来!”白崇禧没等安毅反应过来,就让人去把地图拿来。
  安毅一愣之下连连摇头,心里在飞快地盘算着,他感觉白崇禧等的就是自己这句话,而且相信私下里,白崇禧和李宗仁肯定对福建的局势、联合各方的各项举措、可能的发展方向和严重后果,都进行过反复测算和推演,包括军事上如何与蒋介石的征讨军队相抗衡,否则白崇禧不可能反应如此之快,一句话就把自己摆到了案板上。
  两名桂军校官很快拿来地图,三下两下就用图钉把硕大的东南地图钉在雪白的墙壁上。两桌将校纷纷站起来,看到白崇禧客气地请安毅“赐教”,于是均缓缓移步到地图前,围住桂系几个老大和无可奈何的安毅,专心等待着,都想看看闻名中外的名将安毅有何妙计应对中央的征伐。
  安毅无奈地看着李济深:“世叔,真要小侄献丑?”
  “磨磨蹭蹭干什么?是不是也要我开口请求你啊?”李济深瞪了安毅一眼。
  安毅咬咬牙,大步走到地图前,问一旁的参谋要支粗炭笔。参谋连忙答应,很快送来一支粗大的记号笔,安毅接过笔,在地图上随手画下一条弧线,再把笔尖点在漳州位置,划出一条粗粗的蜿蜒线条一直延伸到汕头,转过身,把笔还给参谋,大声说道:“安毅说完了。”
  众人惊讶不已,地图上除了一横一竖两条粗黑的长线,什么也看不出来,不知道安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李宗仁和黄旭初也看不出名堂,但是白崇禧一直盯着地图,嘴角含笑,似乎隐隐看出了安毅的用意。
  李济深看到安毅如此的不负责任,更不高兴了:“你这是什么意思?这两条线代表了什么?你安毅这么多年来就是这样打仗的?”
  安毅歉意地说道:“世叔,小侄说了您老可别生气……这条弧形横线,由西至东连接宁化、南平、古田、宁德,意思是十九路军将会在这条线附近,苦苦抵抗入闽征讨的中央军。这条从漳州一直延伸到汕头的直线,是小侄为世叔提前画下的逃命线路,海上的线路小侄就不画了,届时效忠于蒋委员长的海军将会把福建部队的海上通道全部封死,即便想从水路逃命也没办法,只有到了汕头才好受些,汕头距离香港不远,坐条小渔船就能过去,当年黄季宽将军和世叔挥师围剿八一南昌暴动的部队,走投无路的周恩来等人就是从这里逃到香港的。”
  众人震惊得张开嘴巴,李济深气得满脸通红,指指安毅的鼻子,大骂一声“竖子不足与谋”,含怒转身拂袖而去。
  李宗仁和黄旭初连忙追上去,一路劝解安慰,白崇禧强忍笑意,站在安毅面前,安毅双手一摊,无可奈何地说道:“看看,都是你害的。”
  白崇禧再也忍不住,捂着嘴巴畅声大笑起来,叶成、展到几个也禁不住笑出声来。
第970章
静观其变
  宴席不欢而散,当晚李济深没有再找安毅,同住一层楼的安毅两次前往拜访,都被无可奈何的叶秘书拦在门外。
  叶秘书悄悄告诉安毅,任公正在气头上,徳公和健生将军几个正在与他密谈,这个时候还是别打扰他为妙。
  安毅回到房间,洗完澡干脆蒙头就睡,叶成和展到看到安毅这样放得下,也各自回去休息了。
  次日一大早,李济深早餐都不吃就赶往机场,安毅听到麾下侍卫报告,略作考虑,也没有前往送行,免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
  叶成担忧地问会不会因此而与任公形同陌路?安毅自信地说绝不会,不出一两个月,他老人家痛定思痛,定会明白自己的一片苦心。
  叶成点点头表示理解,来之前弟兄们就对福建时局进行过反复商讨,还对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做了推演,真要打起来的话,十九路军无论如何也挡不住中央军陆海空三军的征讨,而且如今自身难保的红军也帮不上十九路军什么忙,福建只要宣布独立,失败是明摆着的事。
  一个多小时后,白崇禧和黄旭初前来致歉,说李济深由于事务繁忙先走了,李宗仁把他送到广州顺便办些俗务,请安毅谅解。
  安毅像没事似的根本就不在意,把话题带到彼此间的商贸合作上,并答应自本月起加倍供应烟土,以弥补中缅边境危机之后桂军出口的缺口。
  上午十点,白崇禧把安毅送到机场,提议和安毅单独走走。安毅知道实质性的谈判成果很可能在接下来的散步中取得,欣然答应下来,与白崇禧一起并肩走在宽阔平坦的土质跑道上。
  “安老弟,你是否对福建方面不报什么希望?”白崇禧问道。
  安毅如实回答:“我来之前,确实是奉蒋委员长的命令,力争说服广西不要参与到福建的时局中。到了这里见到白长官和徳公之后,我突然感觉没有说服的必要,觉得蒋委员长多虑了。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说,蒋委员长仍然这么忌惮桂系,却是件好事,证明桂系仍然拥有巨大的价值和政治影响力,证明白长官和徳公这几年做得很好,否则蒋委员长也不会如此重视桂系的态度。”
  白崇禧停下步子,静静看着安毅的眼睛好一会,微微一叹,欣赏地说道:“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你还是原来那副脾气。”
  “我可不敢在老长官面前班门弄斧,否则不但洋相百出,而且很可能落得个灰头土脸的下场。连原来好不容易给老长官留下的丁点儿好感都毁了。”安毅笑着说道。
  白崇禧哈哈大笑:“和聪明人一起就是令人愉快,说说吧,你对我们的态度又是如何判定的?”
  安毅笑道:“昨晚分别前,长官你不是特意告诉我说,陈志标因为率部驻扎桂林,没能前来一聚,还为此代他向我致歉吗?其实志标来不来见面都没关系,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什么仇怨也都慢慢淡化了,弟兄们记恨他,我却能理解他,人的一辈子都处于不断的考验之中,谁也不能避免,何况是面对生死?不过,我却从老长官的话里体会到另一层意思,那就是陈志标来不了并非他没有勇气与我一见,而是他所面临的压力不小,因为我们也从密报中得知,与桂军势同水火的湘军何健部,一周前已经悄然调集兵力,对湘桂边境一线实施压迫,相信老长官和徳公也能猜到,这是蒋委员长在背后推动的结果,目的就是不希望桂军抽兵东进,援助任公的福建部队造反,不知我推断的是否正确?”
  白崇禧诚恳地点点头:“不错,正是如此。昨晚我就和徳公说过,即便是不告诉你湘桂黔边境有一部地方武装叛乱一事,依照你的渠道,相信你早已了然在胸。此前驻防湘西靖州的贺竟成部突然造反,一路攻向张弘栾将军驻守的洪江、会同两县,何健眼睁睁看着,却没有派兵镇压,必然让张弘栾将军和你看出其中的问题;其次,贺竟成一万余乌合之众,哪里是张弘栾将军的对手,束手就擒是早晚的事,此等小事不需要对你说,我们不说,被你尊为叔父的张弘栾将军自然也会告诉你,何必多此一举?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靖州与我们桂北的龙胜、三江比邻,是陈志标师负责的防区,他确实需要密切监视,还要防止何健部借此机会挑起事端,来不了是情有可原的。从这些事情我们可以推断出,只要我们有任何的兵力调动,蒋委员长很可能撕破脸不给我们任何面子了。”
  安毅幽幽一叹:“说实话,我来之前并不知道何健部已经有了异动,否则我会好好想想来还是不来。”
  “我相信,今天的安毅,已经不是昔日那个甘于忍受别人指手画脚的安毅了,我说得对吧?”白崇禧自信地笑道。
  安毅摸摸鼻子,跟随白崇禧再次漫步:“我现在很担心,我那世叔很可能走火入魔了,也不知陈枢铭将军他们是怎么想的,连胡汉民先生的支持都争取不到,还敢这么硬气。”
  “你是否漏掉了福建方面在其他渠道可能获得的大力支持?”白崇禧问道。
  安毅反问:“你的意思是共产党红军?”
  “对!估计你也略知一二了。”白崇禧的嘴很严。
  安毅摇摇头:“红军如今在中央军七十万重兵的重围之中,处境极其艰难,自保尚且困难,怎么可能有余力支援福建?仅凭十九路军十万官兵,如何能挡住中央军的征伐?若是福建真的造反,估计仅需调动蒋铭三将军的东路军十四个师的一半开进福建,没有任何战略纵深的十九路军就会一败涂地。再有,最近一段时间似乎没看到广东的陈济棠将军有何明确态度,这就意味着到了关键时候,粤军不一定会支持福建部队,何况在香港的党国元老胡汉民先生对蒋光鼎、蔡廷锴将军与共产党红军接触非常反对,福建方面再怎么努力,也难以获得全国政治舆论的支持,名不正言不顺,历来是兵家大忌。至于白长官和徳公……似乎也是被共产党红军称之为血债累累的罪人的。”
  白崇禧哑然失笑,心里不得不佩服安毅的细密心机,桂系目前无力支持福建方面的行动,限于同一政治立场,道义上的支持和声援肯定要做,但这些都是表面文章,对福建方面除了精神上的激励之外,没有任何实质上的帮助,好不容易获得两年休养生息的广西正处于关键的发展阶段,任何的冒险都有可能导致两年来的心血毁于一旦。
  但是这些话,白崇禧是不会和安毅说的,哪怕安毅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判断出桂系将会采取的立场和措施,白崇禧也不会承认这一点,政治上的很多事情极其微妙,只能意会而不能明言。
  白崇禧突然转变话题:“昨晚你似乎是故意激怒任公,对吧?”
  安毅无奈地笑道:“什么都瞒不过老长官,是有这样的意思,但并非我安毅绝情,若是世叔需要我在资金方面的支持,我还是义不容辞的,不管世叔最后是胜是败,起码他也搏过一回,这世界上有胆量放手一搏的人,可是越来越少了,像我这样,不也是博生博死,才搏出今天的名望和地位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