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1395

  “是啊,还直接驱车到汤山的前敌指挥部,情报处报告说你这个安老弟也够牛的,汽车被拦下之后,天津那个曾经与孙中山合影的沈老爷子倚老卖老,一下车对着卫兵指手画脚出言不逊,结果被守门的上尉煽了个大嘴巴,要不是北平商会几个老头从中周旋好话说尽,恐怕那些代表连人带车全都要被扣押下来,气得那几个中日民间名流浑身发抖,但谁也不敢留在那儿骂娘,钻进车里掉头就走,哈哈!从这儿可以看出,安毅这小子还真的够硬更狠。”张作相忍不住笑了。
  张学良额头冒汗,急得连忙站起来:“坏了!坏了!那个狗屁的协会代表不去还好些,这一去恐怕袁鹏云的老命不保了!”
  张作相很奇怪:“应该不会吧?你别看安毅年纪轻轻,做事可是谋定后动的,虽然这次动静闹得大了点儿,但他恐怕已经有了自己的应对办法,要杀袁鹏云这样的名人,怎么样他也得请示蒋委员长同意才敢下刀吧?否则舆情袭来,他如何承受?”
  张学良再次连连摇头:“叔,你不懂的,安贤弟这人最恨的就是日本人和汉奸走狗,难道你忘了他是以什么名义和根据发起这次规模浩大的肃奸行动的吗?是民国十六年的《战争管制法》,也就是北伐时期,蒋委员长、李德邻将军、汪兆铭等人和国民党中央清除异己、反间防敌的强硬法律啊!有多少人转眼之间便死在这套《战争管制法》之下,当时的一个小小团长就有权利先斩后报,何况是现在身为参谋次长的安毅?还有,黄郛是政学系的领军人物,安贤弟这几年来多次被政学系那些人暗中下绊子,他表面上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可仔细想想他出道以来是怎么对付仇家的,就一目了然了,估计不提黄郛的名号还好,提起黄郛,那个袁鹏云死得更快!”
  张作相恍然大悟,“咿呀”两声,接着点头叹息:“看来这回这个唱衰咱们东北军和抗战的袁某人活不成了……”
  “报告!”
  听到门口传来的响亮声音,少帅和张作相停止交谈,望了过去,只见情报课长李寒松快步走了进来,来到两人身前低声禀报:“安将军的政治部主任展将军刚才来电通报,袁鹏云、周子良二人通敌罪证确凿,铁案如山,两人及其三个儿子均供认不讳,展将军通报说担心夜长梦多立即严处,行刑时间就定在今晚九点。”
  “什么……”
  少帅和张作相明知道安毅会来这一手,可也惊得双双惊呼,齐齐站了起来,少帅看了看窗外的天色,连忙抬起手腕拉开衣袖一看,已经是八点五十九分了。
  “我的天呐!这小子做事可真够狠啊……知道安将军在哪儿吗?”少帅连忙问道。
  “听说下午就去了廊坊,那些奸商全都关在廊坊宪兵队,中午属下送文件到汤山指挥部的时候,安将军手下的情报处长刘卿偶尔提到的,说那些奸商一个个奸猾狡诈,背景很深,安将军要亲自提审。”李寒松回答。
  少帅又与张作相面面相觑,心想安毅千万别头脑发热,把那些大商人全都杀了,否则北平城过几天连馒头都没得卖了。
  廊坊宪兵队审讯室阴冷狭小,周围全都换上了安毅的数十心腹官兵重重守卫,宪兵队只能将人送进审讯室,其他事务一概不得插手,也不准议论,毕竟是中央军委督办的案子,又是全军参谋次长安毅亲自审问,如此规格、如此架势,的确有些吓人,东北军的宪兵们恭恭敬敬非常配合。
  铁门“咣当”一声再次响起,接着是第二层厚实木门打开的声音,此次抓捕的第五个大奸商被宪兵军官亲自押解进来,交给安毅的少将侍卫长后,敬礼离开。
  侍卫长和另一位弟兄一左一右把人犯押金审讯室,结结实实地按在四方凳上随即离去,厚实的木门再次紧紧关上。
  房门关上的声音刚刚停下,一身将军服的安毅已经冲上前去,扶起被揍得鼻青脸肿的侯五亮,连声道歉:“对不起你了,五亮,兄弟我对不起你啊!看看,是哪个孙子下这么狠的手……”
  侯五亮抬头一看发现是安毅,整个人突然软下来,差点儿瘫倒在地,安毅连忙架着侯五亮坐到一旁的凳子上,一同审讯的沈凤道已经乐呵呵地递来杯热茶:“侯兄,你比南昌见面时可胖多了。”
  侯五亮抬起头,没好气地白了沈凤道一眼,接过热茶咕嘟嘟一口气喝完,下巴上还沾着片茶叶就迫不及待地伸出手来:“快快快,来根儿烟……老沈,你倒是手脚麻利点儿啊!他奶奶的!把我从家里拖到大街上的时候,老子只是装模作样地喊了几句,宪兵队那帮孙子,真的下得了手狠揍啊……”
  “哎呀……五亮,这戏不演就不演,要演就得演全套,你说对吧?为了隐藏你的真实身份,我也不敢跟底下弟兄打招呼,何况还有东北军的宪兵和左邻右舍满大街的人看着,抓你的时候老沈就坐在你家对面的车里看着的……饿坏了吧?”安毅殷勤解释,掏出香烟点燃才送到侯五亮嘴上,还亲热地给他轻轻摘走下巴上的茶叶片。
  侯五亮猛吸了几大口烟,嘴里吐出的烟雾却没几丝,憋得连连咳嗽起来。安毅关切地轻拍侯五亮的背,说慢点儿吸,侯五亮咳完又喝下安毅的半杯热茶,这才感觉稍微好受一些:“老大,这次弄得这么大,事前怎么一点儿预兆也没有?”
  “别说是你,就连少帅也只是知道我抓人,并不知道我弄得满城风雨的。可是不这么干不行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敌当前如不以霹雳手段铲除内乱,怎么能让将士们全心杀敌,又如何让全民坚定信心、同仇敌忾?乱世必须用重典,否则何以震慑宵小,警告敌人?”安毅和气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侯五亮理解地点了点头:“说吧,老大,让小弟怎么配合你们?”
  安毅接过沈凤道递过来的椅子,坐在侯五亮面前,再给他续上支烟:“前面已经提审四个大老板了,听我说每人只罚款十万大洋,所有查封货物都按照原来的进价一分不少地付款,个个都感激不已,没有再敢捣蛋的了,纷纷表示交钱回去之后立刻开门做买卖,遵守商业道德,服从战时管制。”
  “为了平津地区几百万军民的生计着想,我也只能这样处理了,否则哪有精力来管几百万人的吃喝拉撒?至于你呢,明面上恐怕我要处罚得狠一点儿,药品全部予以没收,其他物资则照价付款,省得你与众不同,惹人怀疑。回去后你就以没药品为借口,暂时关门不干就行了,没人去难为你,不过你得千万小心,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你。”
  “明白了……老大,小弟有个想法,既然做到这步了,你就把我当成奸商典型,大批特批吧,然后让小静以不能与汉奸继续保持婚姻关系为由,提出和我离婚,这样她娘儿俩和老人安全更能有保障一些。”
  侯五亮显然是早就有此打算,说得平静,但是看得出他决心已下无比坚定。
  “五亮……兄弟们对不住你……”
  “老大,你可千万别说这话,比起九哥,比起虎头,比起仍然在与日寇血战的千万弟兄,小弟这点儿舍弃算得了什么啊……”
第799章
再接再厉
  连续三天的鹅毛大雪仍未停下,长城内外全都被没过膝盖的积雪所覆盖,零下二十几度的严寒,也冻结了交战双方的一切军事行动,山海关一线的攻防战烈度迅速降低,对中国守军更为有利的是,日军的军舰没办法再从容发炮,作战飞机更别指望飞上白雪茫茫的天空了。
  北平城里的将帅们终于能喘息片刻,中央军委和中央政府联合派驻北平的参谋团成员暗暗松了口气,唯有安毅和他的军队不但没有丝毫放松,反而加大了行动力度,安毅的三个师三万二千余将士仍在关外与南北夹击的日寇进行生死搏杀。安毅需要紧紧盯着关外的部队,每一个军事行动、每一批物资补给都牵动着他的心,他还得考虑如何让声势浩大的肃奸行动圆满而体面地收场。
  尽管南京政府对安毅的铁血手段深感震惊,高层也因此出现了种种非议,甚至别有用心地指责安毅胆大妄为,心怀叵测,所作所为已经超越权限埋下隐患,但是安毅却获得了陈氏兄弟为首的CC系的鼎力支持,赢得了宋子文、孔祥熙等实力派的肯定和赞赏。
  蒋介石在看完安毅派专人呈送的详细报告之后,公开表示将严惩一切内奸和异党,以保证抗战大业的顺利进行。原本犹犹豫豫观望再三的中央媒体立即改变立场,对前敌指挥部、东北军司令部发起的肃奸行动和维护战时经济秩序的行动大加赞扬,并全文刊登了“袁鹏云案”的详细情况,站在国家民族大义之上,以充分的证据罗列了袁某、周某的罪行,与大江南北的爱国报纸一样,将其定义为人人得而诛之的汉奸卖国贼。中央参谋团政治负责人黄郛见此情形,也不敢再攻讦安毅了,识时务地公开发表谈话,盛赞中央军委前敌指挥部和东北军司令部联合发起的肃奸行动,并就其必要性、迫切性大谈特谈,似乎他根本就不认识谁是袁鹏云一般。
  日本舆论对此大放厥词,愤怒进行抨击,暴跳如雷的日本人给安毅取了一个“屠夫”的外号,欧美一些所谓的人权机构瞎嚷嚷跟着胡闹,国联所属的红十字会和人权机构驻上海办事处,也宣布将向负责京津地区肃奸行动的安毅发去质询函。
  打了一场漂亮政治仗的安毅没有就此消停,他再一次驱车前往少帅府,就“严厉打击刑事犯罪、破坏经济秩序专项行动”取得少帅张学良的支持。欧美列强和所谓的国联无视日寇公然侵占中国的东北三省、对中国人民实施的长期奴役和掠夺、变本加厉大举侵略中国华北地区的滔天罪行,竟然对属于中国内政的肃奸行动指手画脚,这让态度强硬的安毅如何能够接受?他要用又一次大规模的惩治行动,回应那些叫嚣者,向全世界表明中国军队强硬鲜明的立场。
  通过肃奸行动获得巨大利益,又不需承担任何政治风险的东北军高层自然是非常配合,而且也从中看到了安毅身后暗藏的庞大政治实力,对安毅接着发起的这一专项行动鼎力支持。辅帅张作相私下跟安毅开玩笑说,整肃治安和市场秩序为的是抗战大业,没什么政治风险,还能树立威望,赢得好名声,干脆就让给咱们的卫戍部队干得了。安毅立刻爽快地答应下来,除了按例以前敌指挥部政治部名义派出两个监督小组之外,将一切行动权和处置权交给了东北军。
  深感意外的张学良和张作相对安毅的大度和理解颇为感动,立即表示将责成卫戍部队全力以赴,以最快速度、最严厉的手段展开行动。
  三天时间不到,北平菜市口刑场响起了九次密集的枪声,一百七十余名盗匪惯犯和欺行霸市的作恶多端者被处决,一千三百余名罪犯和“破坏战时经济秩序者”被收监关押,整个京津地区社会治安为之好转,北平城更是面貌一新,商家守法经营,无人再敢哄抬物价,社会渣滓魂飞魄散,一时间全都销声匿迹,受益的百万民众欢欣鼓舞,拍手叫好,东北军获得了入关以来从未有过的支持和好评。
  这一结果让少帅和东北军将领欣喜之余,感触良多,也让东北军司令部获得了高达四百余万的意外收入,这笔巨资来自于对那些民愤极大的商人进行抄没家产的获益,以及罪犯们暗中支付的保释金。
  安毅没有染指其中一分钱,他获得的是政治上的利益和极高的个人声望,加深了与东北军之间患难与共的感情,还让列强中的居心叵测者惊骇之下,纷纷闭上了臭嘴。
  蒋委员长感慨之余,召集身边黄埔将领谆谆教诲,让大家学习安毅的果敢精神,借鉴安毅如何处理战时内政、如何肃清隐患,使得军民齐心对敌的成功经验。陈果夫在会上向数十将领详细分析安毅接连展开两个行动的原因、目的、手段和效果,最后把总结调子定在崇高的抗战大业和剿灭异党的大义上。数十黄埔将领直呼受益良多,心底里对铁血无情的安毅、以及他缓缓上升的政治地位、因此而赢得的声望和利益等等,多了几分深刻认识。
  一九三三年一月九日,形势突变,日军陆战队三千余人冒雪登陆秦皇岛,早有准备的何柱国麾下第九旅将士立即发起迅猛打击,但在日军八艘战舰的狂轰滥炸之下,损失极为惨重,不得不后撤八公里,重新组织防御阵地,山海关守军进入了开战以来最为艰险的腹背受敌两面作战。
  更令东北军将帅痛苦不堪的是,卖身投靠日寇的伪满军队主帅张海鹏麾下一个师踏着日寇的脚步,成功地实施登陆,一万二千名原本属于东北军自家兄弟的伪军在日本优势装备的武装下,毫不留情地扑向了自己原先的兄弟,与日军严密配合,迅速挺进,仅用了三个半小时就撕开了东北军第九旅和后备旅精心构筑起的防线,完全占领了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秦皇岛。
  消息传到北平汤山指挥部,安毅和麾下众将大吃一惊,随即陷入了一片沉默。
  秦皇岛一线是仅次于山海关的防御要地,安毅为此曾三次与少帅一起前往视察,注意检查过每一段防御工事,推演日军从海上登陆的方向和战法,可如今还是失去了秦皇岛,且不说东北军为此需要进行全局的大调整,仅是这一不利消息所引发的恐慌和混乱、对各部将士的心理打击,足以让安毅痛苦万分。
  更加要命的是,安毅这个前敌指挥官名声虽大,却有名无实,他无法干涉自成一体只是名义上属于中央的东北军和晋绥军的军事决策,他能指挥的充其量也就是自己麾下的四个师,而这四个师有三个仍然在关外,与中西两路日军苦苦周旋,其中四十四师、独立第二师因长时间的连续作战,已经大量减员,两个师原有的两万七千余人,如今只剩下一半,加上秘密开进的鲁逸轩十七师一共为三万人左右,这三万将士虽然不多,却是整条防御线上不可或缺的、拥有巨大作用的强大力量,不但能弥补中线和西线防御漏洞,而且肩负着尽一切可能消灭日军有生力量、拖延日军进攻脚步的重任。
  “怎么办?”上午刚从昌平赶来的胡子打破了沉默,弟兄们全都望向站在沙盘边沿低头不语的安毅。
  安毅无奈地摇了摇头:“诸位要相信少帅、相信东北军将士,之前已经有了详细的应对方案,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全体退回榆关至抚宁一线阵地,我担忧的是山海关沦陷所造成的政治影响和民心恐慌。还好,中线和西线日军受困于恶劣天气,无法在大雪中越过地形复杂的区域发动大规模进攻,没有了重武器的协助,又不能发挥骑兵的快速突袭特长,日军不敢贸然发动,其小股部队被严阵以待的各军迎头痛击之后均已退去,因此中线和西线暂时没有太大压力,咱们还有时间慢慢商议应对之策。”
  刘卿有些不甘心地询问:“是否去见一见少帅?”
  安毅一口回绝:“不用了,这个时候恐怕少帅忙得撒尿都没时间,他的司令部里定是人满为患,气氛紧张,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如何御敌。再者说了,各项计划早已制定,如果少帅需要倾听我们的意见,他会主动打电话过来邀请的,这个时候咱们去也没用,弄不好还招人讨厌。”
  众弟兄纷纷叹气,似乎对东北军没有多少信心。也难怪,看惯了自己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拥有强烈作战欲望和献身精神的将士们,再看那些良莠不齐、各怀心事的东北军将士,强烈的反差确实不由得弟兄们不担心。
  赵瑞走到安毅身边:“委座此刻怎么想?会不会立即派遣徐庭瑶长官率领黄杰师兄的第二师、关麟征师兄的第二十五师火速北上?”
  “火速个屁!昨天委座才开始全军调整,第二师和二十五师刚开下剿共战场,气都没喘过来,没有一周以上时间的准备,他们如何北上?还有啊,原本咱们建议军委先行将两个师装备的火炮和重武器发到保定兵站,以便让北上的部队能减轻负担,提高行军速度,可军委那帮大老爷一句‘资金匮乏无法额外装备’就堵死咱们的嘴,要不是这一个多月来对各军的援助使得咱们的资金越来越紧张,我真想自己掏腰包了。”安毅无可奈何地回答。
  弟兄们也都无计可施,胡家林想了想建议:“既然咱们管不了别人,那就管咱们自己吧。大家商量一下,怎么让虎头他们三个师弄出点儿动静来,要不然干脆让独立师上去溜达一圈,现在这样干等,也不是个事儿!”
  赵瑞连忙制止:“不行!不行!你的独立师可是咱们手上唯一的后备力量,也是最能威胁日军的重要力量,只要独立师一动,不但牵扯日军的眼睛,也会让各路友军极大关注的。”
  “奶奶的,几千里北上到了战区,却一动不动成了摆设了,一万六千弟兄憋得蛋都疼……”胡家林低声骂道。
  弟兄们忍俊不禁哄声大笑,安毅考虑片刻,心里有了主意:“谁说的不能动?胡子,你要是真想动一动,我就让你带领将士们出去遛遛怎么样……”
  众将惊讶地望着安毅,看到安毅眼里熟悉的坏笑,全都来了精神。
第800章
顶风冒雪出雄关(一)
  元月十一日,日本军队向中外宣布中国热河省为“满洲国固有之领土”,“日满联军”将迅速出兵“收回”热河。日本帝国主义的这一表态寓意重大,终于彻底撕下遮丑布,肆无忌惮展现其侵吞中国的狼子野心和狰狞面孔。
  当晚七点,从北平、廊坊、唐山等站悄然汇集到昌平南口车站的八列十七节列车,以每二十分钟发出一列的间隔,向东驶入阴沉沉的雪夜,于次日凌晨四点陆续到达唐山东北方向的玉田镇。
  上午七点,一万五千将士下车集结完毕,以团为单位,折而向北,高速开进,担任前锋的骑兵连已经到达北面五公里的邢家坞,殿后部队才刚刚走出玉田镇北。
  五公里长的队伍中,夹杂着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十二辆遮盖严实的防空高炮车、二十余辆军用中型小型吉普车、数辆披上伪装网的油罐车和战地医疗车,浩浩荡荡,冒着大雪奔向三十八公里外的遵化。
  上午七点二十分,锦州城日军前线指挥部里气氛紧张,在武藤信义大将的示意下,小矶国昭大声朗读从昨晚八点至十分钟前收到的六份紧急情报,与会将佐立刻意识到,享誉中外、在数年中国内战中所向披靡,上海一二九大战打得植田师团、久弥留等旅团恼羞成怒的中国军队王牌师独立师,正在高速开向遵化一线,即将投入战场。
  虽然众将佐此前都知道这个王牌师拥有先进的装备和强大的火力,但是听完小矶国昭宣读的情报,还是觉得压力徒增……十二辆战车、二十几辆吉普车和其他辅助车辆突然出现、不低于一万五千的官兵再加上战车部队,这一出乎意料之外的配置和规模,非常明确地传递一种信息……秦皇岛的沦陷,让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坐不住了,安家军已经迫不及待妄图孤注一掷!
  肃容正座的武藤信义对众将佐惊讶和恼怒的反应非常满意,他不紧不慢地站了起来,走到大型地图前面,对围拢上来的众将佐平和地问道:“诸君真以为海军陆战队和满洲军队拿下秦皇岛就是阶段性胜利了吗?真以为东北军放弃山海关全线后撤,就意味着我们大日本陆军突破最艰难屏障、所向披靡了吗?”
  众将佐立即站得笔直,不敢吭气,心里紧张思考武藤信义话中的真意。
  武藤信义示意参谋递上指挥棒,接过来缓缓指向中线的建昌:“这是熊本师团(第六师团)不费一枪一弹占据的战略要地,根据第八师团的要求,司令部同意让熊本师团第十三联队北上,夹击盘踞在喀喇沁的敌军四十四师和杨九霄支队残部,但是到目前为止,由于恶劣天气和道路状况等诸多原因,进展极为缓慢,至今还没有找到敌军主力,在火炮和战车无法协同前进的情况下,步兵也无法快速开进,反而延误了熊本师团的整体南下。”
  “这个时候,敌军精锐部队独立师突然离开北平,经唐山玉田向遵化集结,很显然是针对我中线部队而来。熊本师团第十四联队已经前进到青龙镇(今青龙县)对敌实施压迫,以策应东线和西线的挺进,但是我们没有考虑到敌人敢于做出这样的主动应对,他们很可能在防御的基础上主动出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因大雪而留下炮兵大队快速占领青龙镇一线的第十四旅团七千官兵,很难抵挡装备和作战经验都胜出一筹的敌军独立师,何况还有敌人的第二十九军三万多兵力予以协同。”
  “因此,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种选择,第一,十四师团撤回建昌,这是稳妥之举;第二,将目前驻扎于锦州的满洲第八师,火速调到建昌赶赴青龙镇,稳稳占据这个通往遵化的前进基地。如何抉择,还请诸君畅所欲言。”
  紧张的商议过后,顾长风师和杨九霄师残部被刻意忽视,荣誉感和自尊心超人的日军将佐谁也不愿把已经吞下的地盘再吐出来。
  武藤信义经过反复权衡,并与小矶国昭交换意见,觉得加派装备精良的一个伪满师赶赴青龙镇,既能应付中国军队可能的主动进攻,先采取积极防御态势,等待后援的二十三旅团迂回侧击,一举将中国军队打回长城以南,从而顺利保持全线的主动和进攻的步伐。至于龟缩在喀喇沁地区的敌军残部,除非及早逃跑,否则等布局完毕就会陷入重围之中,到时候解决起来就轻松多了。
  取得共识之后,武藤信义毅然决定命令第十三旅团后撤二十公里,对喀喇沁地区的顾长风、杨九霄残部保持警戒并护卫建昌,命令熊本师团做好一切作战准备,随时对出关之敌迎头痛击。
  基于此命令,留在建昌的第六师团炮兵联队一个大队开赴青龙镇,驻扎兴城的第二十三旅团二十四小时之内准备完毕开赴建昌,日军计划中的中线兵力调配基本完成。
  中午十一点四十分,安毅的车队缓缓开进遵化城,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刘汝明等在城南列队迎接。
  碍于安毅军委参谋本部参谋次长的身份,宋哲元和刘汝明等西北军将帅尽管不情不愿,也只能硬着头皮举行个不冷不热的欢迎仪式,想起中原大战时期彼此杀得你死我活的宿怨,西北军将士对安毅及其所部将领没有任何好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