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1395

  “好,我亲自赶去独立团,机会难得,我们一定要消灭这个五十一旅!”说罢,政委转身就走,毫不犹豫亲赴一线指挥作战。
  邓萍转向草棚里的通信参谋:“给首长发电报:敌五十一旅正缓慢向我结合部前进,预计一个小时内,敌前锋部队将到达镇北岭脚位置,进入我军伏击圈中。”
  下午两点十分,梅岭北麓大祖庙。
  上午就已坐镇此地指挥各师行动的军团长林彪默默听取麾下参谋的报告,手中的双色铅笔从容地在地图上画下一个个标记和箭头,扔下笔向身边的聂荣臻和陈奇涵微微点头:“彭军团长料敌先机啊!他们以三个后备团打着主力第五军旗号,在四个地方大队的配合下向东急进,一个冲锋就撕破张发奎第四军的包围圈,佯攻到天黑吸引敌军注意之后悄然撤离战场,全速调头东进,终于让敌人产生误判,素以稳健著称的敌十七师在我们两个军团的严密配合下率先被调动起来。”
  “以目前邓萍同志第五军的布置来看,敌十七师五十一旅很快就会进入他们两个师又两个团的伏击圈,等他们的西线全面打响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敌五十旅展开夹击,一接战就要狠狠地打,逼迫跟在五十旅身后三公里的四十九旅快速驰援,然后埋伏在大通山西麓的一师全力攻打并占领大通庵关隘,将这两个精锐旅死死地堵在这片方圆四公里的区域,争取天黑就发起冲锋,以优势兵力分割并彻底消灭这股顽敌。”
  众将齐齐点头,脸上满是喜悦之色,聂荣臻想了想问道:“大部队都调到我们这儿来了,朱老总仅以两个师和两千多地方部队对付敌五十二师,是否在兵力上薄弱了点儿?”
  林彪摇摇头:“够了,朱老总从来不打没把握的仗,他反复算计之后才把手上的三个主力团分拨给我们。李明的五十二师年初被我军重创,刚刚重组还不到两个月,所部由两个旅五个团的甲种师一下变成了三个团的乙种师,而且一半以上是新招募的兵员,战斗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要进入油山镇南那片谷地就难逃败亡的厄运;其次,周至柔十四师看似与李明五十二师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可两部之间却隔着三十多公里长的大山,周至柔就是抛弃辎重翻越山坳全速驰援,大白天也得六个小时才能赶到,何况是没有星星和月亮的黑夜?我们有六个小时足够了,说不定打完之后,还能狠狠地揍一下周至柔的十四师,彻底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
  众将听了林彪的解释全都放下顾虑,林彪扫视一圈,郑重地说道:“彭德怀同志值得我们学习,这一次他非常坚决地执行军委的指示,并做了艰苦的努力,巧妙利用敌军第四军长途跋涉、兵力相对薄弱的大好时机,果断指挥所部冲击张发奎第四军防线并两次突破,致使敌军做出我主力部队向西突围的误判,从陈诚所部匆匆忙忙挥师进逼来看,敌人已经彻底上当了,为我军伏击敌军主力打破其包围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难能可贵的是,三个后备团昼夜之间转战一百五十华里,并发起两次大规模冲锋,使得尚未站稳脚跟的张发奎部匆匆迎战,至今仍在等候援军,不敢向东进逼一步,为我军主力集结歼敌创造了战机,他们的贡献非常大,此战若顺利达到作战目的,首功应归功于他们。”
  下午两点四十分,大余县衙十七师师部。
  鲁逸轩与一群参谋围着地图展开紧张商议,前线各旅发回的情报让鲁逸轩心里越来越没有底,五十旅追击的敌军一直逃向西南方向,一路上没有任何的阻击,五十一旅渡过章水之后,进展出奇顺利,连以往不断凭借密林骚扰阻击的赤卫队都人影都没见着一个,如此顺利的进展,突然让鲁逸轩警觉起来:“不对劲,不对劲,对方应变实在是有违常规……参谋长,是不是先让培荣和老章两部停止前进,等候五十二师到达预定地点之后,我们再继续向南挺进?现在我师各部前出太多,危险啊!”
  “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的,感到要出问题……看来你我感觉非常一致。”浙江籍的参谋长文俊浩有些焦虑地抬起头,这位去年年初调到胡家林独立师担任作战科中校副科长的黄埔三期毕业生,于去年十一月被鲁逸轩通过司令部要来担任自己的参谋长,在七个月的转战中,为鲁逸轩带来很大帮助。
  鲁逸轩刚要下决心,情报科长匆匆到来:“报告师座,五十一旅遭遇敌三面埋伏,章长官请求放弃目标,全速撤退。”
  鲁逸轩大吃一惊:“快!回电同意章旅长,让他们全速后撤,回到章水北岸,实在不行也要退到南岸据险死守,我会抽出兵力驰援,协助他们顺利渡江!”
  “是!”
  文俊浩非常沉着,挥手叫过作战科长:“立即命令师属工兵营,带上所有砍伐工具和捆扎竹排的绳索铁链,师属特务营一连协助行动,赶赴黄梅渡口上游全力伐木砍竹,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把五十一旅接应回来。”
  “如果我估计不错的话,五十一旅留守南岸渡口的工兵连,很有可能成为赤匪奇兵率先攻击的靶子,要是真让赤匪占领南岸渡口,一连和工兵营尽量不要暴露自己,绕过北岸渡口,快速赶赴上游两公里处的曹家湾,从那里制作竹排顺流而下,漂到对岸的赤匪西面打他个措手不及,只有这样,才能配合五十一旅主力突围。”
  “是!”
  鲁逸轩望着细致周到的文俊浩,低声叹道:“工兵营和特务营一个连不知道够不够?如果我判断正确的话,五十一旅至少遭遇三倍于己的赤匪主力夹击,否则以老章的牛脾气,绝不会这么匆忙地要求撤退。”
  文俊浩点点头:“我想到这一层了,老章肯定面对三面强敌的猛烈打击,这个时候他很难立即脱离战场,看来要有苦战的心理准备了。”
  鲁逸轩低下头,紧张地查看地图:“估计培荣的五十旅也麻烦了,希望他们能顺利撤退,重新占领大通庵一线险要阵地,否则很可能也和老章一样腹背受敌。我这就给陈长官去电报,告诉他我们上当了,弄不好李明兄的五十二师也遇到相同的情况。”
  “快去吧,我来联系就行。”
  文俊浩叫来副官,快速下达一系列命令。
  牛头岭镇北谷地内,枪炮轰隆,硝烟弥漫,三面的延绵群山将枪炮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反射回响,弄得整个气氛更为紧张。
  五十一旅各团官兵经过初期短暂的混乱之后,已经跳进满是积水的沟壑和寻找到适合的天然掩体,对三个方向发起猛烈攻击的红军展开火力反击。
  章祖颖坐在两块巨大磐石中间的石板上,遥望南面一五二团激烈的战斗场面,心中无比焦急,突然一声迫击炮弹的尖啸传来,侍卫长飞快抱起章祖颖,扑倒在乱石凸起的石壁下,迫击炮弹准确地撞击五米多高的磐石顶部边沿,轰然爆炸,几声惨叫在激射的石块和弹片中响起。
  章祖颖忍着肋骨撞在乱石上的刺痛,被侍卫长扶了起来,望了一眼身中弹片剧烈翻滚的作战参谋和一死一伤两名报务员,连忙冲向抱紧通信参谋的副旅长焦颐达,只见通信参谋的一只胳膊已经齐肘断掉,胸前不断涌出汩汩鲜血,显然是奄奄一息了。
  侍卫长从一名侍卫手里夺过狙击步枪,瞄准左侧山腰上烟雾缭绕的迫击炮发射点连开了三枪,最后徒劳地咒骂一句,恳求章祖颖马上转移。
  章祖颖望了一眼山腰上的青烟,一语不发,弯腰拍了拍副旅长焦颐达的肩膀,大步走出南面的石门口,对着七十米外的特务连长,扯开大嗓门大声喊道:“朱斌,你小子快过来……”
  特务连长朱斌飞一般冲到章祖颖面前,一发从左侧半山腰发射的迫击炮弹滑过一点五公里的距离,落在两块磐石后面轰然炸响,但是没有造成任何的伤亡。
  章祖颖一把拍开朱斌伸来的手,大声呵斥:“怕什么?能炸死老子的炮弹还没造出来呢!你给我听着,旅部报务员和电台都没了,你立刻把你连里的那个通信小组叫过来,我要立刻恢复与师部的联系,要是身后没有援兵,咱们今天恐怕就死定了!”
  “是!”
  朱斌飞快冲向南面。
  半山腰上,红军四十九团副团长放下望远镜恼火不已,章祖颖和他麾下官兵的表现让这名副团长非常生气,他几步冲到唯一的一门八零迫击炮旁边,对胡子拉碴满脸懊悔的炮长大声问道:“老李,怎么回事啊?一炮比一炮打得离谱!你看看石头缝里的敌军军官,根本不鸟你的炮弹!”
  炮长老李捧着最后一发炮弹,万分委屈地喊道:“副团长,我也不愿意啊!你看,这门旧炮瞄准器都没了,还只有四发炮弹,连续三发打不中我也没办法啊!就剩这么一发炮弹了,希望老天爷能长眼!”
  副团长连忙半跪下来,和气地笑道:“好好!老李,你别着急,瞄准了打,只要炸死敌人那个指挥官,敌人就会不战自乱,咱们就能尽快结束战斗,转而向东扩大战果。现在就看你的了,老李,别急!慢慢瞄准……”
  老李重重点头,左手抱着唯一的一发炮弹,伸出右手,向硝烟弥漫枪声震天的山谷下方竖起个大拇指,缓缓瞄准好久,才下定决心,双手捧着已经捂热了的炮弹,缓缓放置在炮口上方……
第737章
谁是煮熟的鸭子(四)
  “轰……”
  迫击炮弹准确地飞进两块巨石中间,将五十一旅的四名参谋人员炸得血肉模糊,顷刻间送掉性命,倒在其中的两名伤者和两具尸体再次遭受如雨的碎石弹片袭击,被炸成了血葫芦,浓烈的硝烟在一阵火光之后冲起二十余米高。
  旅长章祖颖在两块巨石形成的天然石门口外四米左右的凹地里爬了起来,钢盔已被激射而来的碎石撞飞数米开外,左腮帮处划开一条三寸长的口子,热乎乎的鲜血顺着脖子流下,浸湿了半个肩膀,不过他似乎对自己的伤势毫无所知,在侍卫长的惊呼声中猛然冲向硝烟弥漫令人窒息的石门内,把倒在两具尸体下面满脸是血的副旅长一把抱起,坐在地上不停摇晃呼唤他的名字:“颐达,你醒醒啊,颐达,老伙计,你可千万别吓唬我……卫生员死哪儿去了?卫生员……”
  “咳、咳……”一直寂然不动的焦颐达猛然咳嗽起来,艰难地抹了一把血糊糊的脸,勉强睁开眼睛:“我死不了……老章,快抽出一个营来,命令特务连和他们一起拼死冲回南岸,控制渡口两侧高地,全力策应主力团后撤,到了江边再想法子渡江吧,能活下多少是多少,要是全没了,咱们的番号也就没了……”
  章祖颖两眼含泪重重地点了点头,卫生员和特务连长朱斌率领的电台小组跑了进来,看到旅长、副旅长满身是血,吓得大喊大叫。
  章祖颖一把推开卫生员,让他先帮焦颐达检查包扎,然后抹了一把黑乎乎的脸,擦去腮上的泪痕。
  卫生员不敢违令,立刻蹲下身子,抱起焦颐达忙乎起来,朱斌靠上前,仔细检查了一下章祖颖脸上的伤口,撕开腰间的急救包,掏出三角巾和绷带迅速给章祖颖包扎,一旁两名抱着无线电台的通信兵在漫天飕飕的子弹声中,面对满地的尸体血水,急得手足无措地转来转去。
  “别在老子眼前瞎转,头都快给你们转晕了……找个干净点儿的地方,放好电台后立即与师部取得联系!狗日的,真不知道你们两个孙子怎么当上的特种兵,这么沉不住气……”说到这儿,章祖颖一把推开朱斌,自己抓住绷带头,胡乱地打了个结,接过侍卫长递来的钢盔,一下扣在脑袋上,大声命令:“朱斌,率领你的百余弟兄火速撤离战场,到侧后方跟迟团长要一个营的弟兄,趁着赤匪尚未完成合围,顺着小道两边的水沟冲出去,一定要拿下南岸渡口两边的高地,架起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全力阻击赤匪的进攻,接应后撤的弟兄们顺利撤回渡口去。刚才后面隐约传来一阵枪炮声,估计留守渡口的工兵连遭到攻击了,不管赤匪有多少兵力,你都要给老子拿下必经之路上的高地,控制赖以逃命的渡口,明白了吗?”
  “明白!属下这就去。”
  朱斌担忧地望了一眼龇牙咧嘴的章祖颖,拽住侍卫长拖到一边低声吩咐:“柱子,你和警卫排弟兄一定要把两位旅座平安地护送到渡口去,否则别怪大哥不给你面子!”
  “放心吧,小弟就算是拿脑袋挡子弹,也一定会保证旅座的安全。”柱子咬着牙回答。
  朱斌给了柱子一拳飞快离去,章祖颖的大嗓门再次响起:“滚远点!老子哪儿也不去,就在这里发报,老子就不信赤匪的迫击炮弹会再次砸到脑袋上,真他妈的邪门儿了……”
  东面半山腰上,红军副团长放下望远镜,懊恼地猛踹几下身边的小树,把小树踢得剧烈摇晃,落下一地树叶,炮长老李抱着脑袋痛苦地望着下方山谷里的两块巨石:“狗日的国民党军官,命可真大!炮弹直接揍进去他还死不了,好狗命!”
  “老李,不用自责,你已经尽力了,打得好、打得好!”副团长平静下来,轻轻拍了拍炮长的肩膀,用沙哑的声音安慰道。
  警卫员指向飞快冲过下方山谷中的巨石西侧的百余人队伍,大声叫了起来:“团长,你快看,敌人约一个连从其前方迫击炮阵地边沿向北猛冲,看样子很有可能是赶往渡口救援的,咱们怎么办?”
  副团长一听,连忙举起望远镜,失口叫道:“不好!这队人马清一色的自动武器,至少配备了六挺重机枪和十几挺轻机枪,绝对是敌人的特务连……春茂,想办法赶快下山通知团长,一定要截住他们,否则进攻渡口的独立团吃力了!”
  “来不及了,团长,下到山脚至少十五分钟啊!”警卫员急得直跺脚。
  这时,蹲在地上的老李突然大吼起来:“卧倒!敌人炮击……”
  十几发迫击炮弹从山谷中部的国民党军五十一旅机炮营阵地呼啸而来,刺耳的尖啸声盖过了密集的枪声,在山谷上空回荡,老李飞身跃起扑倒了副团长,机敏的警卫员和几个炮兵也迅速趴下,可副团长身后的几个参谋和七八名士兵愣了一下没反应过来,密集的炮弹爆炸声随即响起,方圆数十米的山腰间树木断裂枝叶横飞,冲天的火光过后硝烟滚滚而起。
  副团长和老李等人抖落身上的残枝泥石,爬起来一看,周围十余名官兵已经不见,那门立下汗马功劳的陈旧迫击炮,只剩下个架子挂在碗口粗的断树干上。
  面对一片狼藉,副团长双目赤红,如同受伤猛虎般狂吼一声,飞也似的冲下山道,警卫员吓得大喊大叫,奋力追赶,没了迫击炮的老李几个也跟在副团长身后发足狂奔,他们要尽快下山加入主力部队,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雪恨。
  山谷里的战斗越来越激烈,红五军将士看到敌军以营为单位,交叉掩护,迅速向后方撤退,纷纷跃出三面工事和掩体向下追击,军长邓萍果断命令各部冲响冲锋号,痛下决心,定要把这股火力强大、拼死抵抗的顽敌尽数歼灭,整个山谷号声四起,喊杀声震耳欲聋,密集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方圆四公里的谷地硝烟弥漫,声震九霄。
  与此同时,黄梅渡口南岸,距离江岸百余米的东侧高地上下,弹雨纷飞,吼叫声不绝于耳,朱斌率领的特务连和一个营遇到提前赶到歼灭了数十留守工兵的红五军独立团的顽强阻击,尽管红军独立团在装备火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但是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用手榴弹居高临下,对狂攻之敌展开打击,半小时内三次将悍不畏死的冲锋之敌打退。
  敌人扔下数十具尸体和伤员,再次被压制在了两百米外的高地下方,凭借着优势机枪火力,展开疯狂射击,并分出一队绕道东侧缓坡之下,企图夹击高地上的红军阵地。
  红军独立团长看破了敌人诡计,果断指挥,再次击退两面进攻之敌,但自己也付出了伤亡百余官兵的惨重代价,尤其要命的是独立团官兵携带的弹药消耗巨大,绝大部分官兵的手榴弹已经投掷一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顽敌犹如亡命之徒,连续一个小时不间断的攻击之后,没等略微喘气,再次依靠优势火力发起猛烈进攻,独立团长见此情形,不得不向坚守西侧高地的三营和教导连打出信号,要求分出一部人马来支援东侧高地。
  独立团长并没有看到右下方三百米外马路一侧的乱草丛中架起的两挺重机枪,以及机枪周围的草丛下伸出的十几支机关枪口,三营长率领两个连冲下高地驰援东侧阵地,刚刚冲到两个高地中间的开阔地带,就遭到敌人重机枪和机关枪密集的火力打击,转眼间四十余名将士中弹倒地,两百余名冲锋的将士只能快速卧倒,抬起枪口进行还击,但是失去了优势地形又没有机枪火力的帮助,两百余名将士被纷飞的弹雨压制在毫无遮拦的开阔地上无法动弹。东侧高地东、南两侧的国民党官兵,再次发起了猛烈进攻,高地上的独立团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终于大声喊出了“上刺刀”的命令。
  不过更大的危机还在后头,南岸渡口从交战开始,北岸的十七师特务连和直属工兵营六百余官兵在五百余匹驮马的帮助下,快速绕过黄梅村北面,直奔上游两公里开外的曹家湾。六百余名气喘吁吁的官兵一到村口,立即挥舞砍刀和锋利的工兵铲,在百余乡亲惊恐万状的注视下,将一片片碗口粗的毛竹伐倒,砍掉竹尾,飞快地扛到浊浪滚滚的江边捆绑起来,三十余名神色匆匆的官兵冲进村子乡亲们家里,将所有绳索包括绑牛的肮脏牛绳都搜罗一空,扔下几个大洋就抱着绳子冲向江边。
  一个小时不到,上万根毛竹捆扎而成的六十余张硕大竹排被陆续拖下水,一个个身背长短枪、浑身被汗水和雨水湿透的官兵跳上竹排,紧握用破开竹子做成的简易划桨,不顾竹片锋利的边沿划出手上一道道血槽,驾驶竹排冲进湍急的江流,拼着老命划向对岸。
  十几名体力不支不慎摔下竹排的官兵在激浪中拼命挣扎,沉沉浮浮,竹排上却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救上一救,犹如浑然不知一样,全力向南岸前进,看得百余乡亲目瞪口呆,无比动容。
  正是这股悍不畏死的生力军的到来,让事前毫无察觉的红军独立团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弹药消耗巨大刚刚在枪头插上刺刀准备拼死一搏的红军将士们腹背受敌,在敌人强大的火力打击下,不得不含恨撤向西南方向,一千四百余人的主力部队,到最后安全撤下时只剩下五百余人,而且其中近半还是已经失去战斗力的伤员。章祖颖五十一旅正是在这意想不到的情况下,不惜一切代价,冲出了红军优势兵力尚未完结的包围圈,先行到达南岸高地的两个营在接应部队的策应下,迅速建立起阻击阵地,利用强大的机枪火力,把溃不成军的主力部队放进来,对在冲锋号鼓励下奋勇追击的红军部队展开猛烈地火力阻击,四千余人的五十一旅就这样逃出大半人马,一个个冲到岸边跳上硕大的竹排,顺流而下络绎逃命,每张竹排上至少爬上百余人,犹如大洪水中依附在漂浮木棍上的蚂蚁一样,黑压压地完全看不见竹子了。
  激烈的枪声中,被抬上小船的旅长章祖颖抱着被子弹打断的左臂,朝岸上最后撤下来的机炮营官兵大声吼叫:“全体听令,把所有重机枪和迫击炮全扔进江里!只要留下条命,什么都会有的,执行命令吧!”
  一挺挺重机枪、一门门迫击炮被陆续扔进激流之中,两个舍不得身上的迫击炮管的军士被连长煽了几个耳光之后,忍痛扔掉炮管趴在竹排上,半边身子浸在水里,眼泪哗哗地流个不停,任由滔滔激流将自己和竹排冲向下游。经验老到已经学会取舍和放弃的五十一旅官兵,就这样奇迹般地逃出了三千七百余人。
  半小时后,十几匹战马如飞般冲到遍地尸体和血泊的南岸,军团长彭德怀望着已经远去的最后几排竹筏,摇着头仰天长叹,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敌五十一旅在自己一万八千多名将士的三面包围之下,竟然逃出大半。
  邓萍来到彭德怀身边,红着脸低声检讨,说自己托大了,只派出独立团堵住敌军后路,被敌援军从上游顺流而下两面夹击,致使整个精心组织耗费巨大力量展开的行动功亏一篑,煮熟的鸭子就这样飞了。
  彭德怀并没有责怪邓萍,他知道敌我在武器装备和训练上的差距有多大,也很清楚除了独立团外,再也无法抽出更多的兵力担任阻击任务。最为重要的一点也是让彭德怀耿耿于怀的是,担任三面伏击的三个师主力没能拖住果断突围的敌军,狡猾的对手在三个师和后备队三个团尚未完成合围之前,不惜一切代价地疯狂突围。造成这样一种结局的深层原因彭德怀说不出口也不愿意详细解说,那就是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使失去了大批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各级指挥员,长期的反围剿斗争中,一批批老兵又相继牺牲,各师各团新补充的兵员缺乏必要的训练和大规模作战的经验,致使这次精心策划的成功伏击宣告失败。
  中午刚停下的雨,此时再次淅沥沥地洒下,彭德怀深吸了口气,大声下达命令:留下一个团和赤卫队打扫战场,其他各部以最快速度向东急进,争取在天黑以前赶赴大通庵战场,与红一军团一起,对东线包围圈中的国民党十七师主力展开进攻!
  夜幕即将来临,大余城里的鲁逸轩接到五十一旅逃出大半但损失惨重、重武器全部丢失的消息,心中无比痛苦,他来不及给五十一旅发去安慰,也无法策马前去城外码头上方的军营看望负伤的两个旅长,因为大通庵险关已经被红军三个主力团牢牢占据,自己麾下的五十旅和四十九旅正在数倍于己的林彪军团包围中苦苦挣扎。
  晚上七点十分,庐山威廉斯别墅,蒋委员长司令部。
  众多将领没能把丰盛的晚餐吃完,就被蒋介石急召到别墅一楼宽阔的大厅里,葛敬恩宣读了陈诚纵队右翼十七师被红军合围的消息后,满堂将帅一片惊讶显得难以置信。
  蒋介石笔直地坐在中心首位,脸色铁青,一言不发,陈诚纵队的直接领导者何应钦端坐在蒋介石右下首,镜片后的一双眼睛定定望着面前的战报,心里在紧张思考对策,推算陈诚部其他各师的处境。
  坐在左侧葛敬恩下手位置的魏采儿先生四处看了看,并没有发现熟悉的安毅,侧过脸向葛敬恩低声询问:“安将军怎么没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