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3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9/1395

  “情况确实如此。”
  冯玉祥微微一笑:“但更陈兄切勿轻敌,安毅这个娃娃中将我曾见过,他在北平遇刺时正在召开全军编遣预备会议,根据平津司令部通报,安毅被击穿胸椎损及肋骨和胸腔,当时伤情确实很严重,留下些许后遗症也是极为正常的,不说别的,遇到刮风下雨的多少应该有点儿不自在。不过,此人并非是靠哗众取宠、溜须拍马起家,他打出的几个经典战役,一直被各军广为传颂,确实是个有勇有谋的年轻俊杰。这次蒋中正不用中央那帮心腹大将,却偏偏把这个安毅从病中召来,给予军团司令的高位,除了仰仗他这个得意门生的指挥水平,就不会再有什么别的了。由此也提醒我们,这个娃娃将军确实不能忽视,否则蒋中正也不会给予他如此高的权利和职务,更陈兄须得多加注意。至于多达五万的地方警备部队,大多为临时收拢和招募、缺少训练的乌合之众,不足为虑,战力强横的独立师如今也被调往徐蚌一线,不在鄂西第五军团管辖之内,倒是需要提防安毅那不讲章法的打法,这个娃娃的胆大包天可是出了名的。”
  庞炳勋点点头,迟疑了一会儿道:“大帅,职下尚有一不情之请。”
  “更陈兄请说。”冯玉祥爽快地回答。
  “豫南至豫西南一线的五个地方师,没有一个满编,无论是官兵人数还是装备,只能称之为旅,之前他们均属于楚玉老弟的第一路军节制,半数以上为原国民三军投诚而来,虽然职下也曾在归附大帅前的国民三军任过职,但与其中近半主官地位相当,恐怕难以调动啊!大帅是否另行指定一位前敌总指挥前来我部?”
  庞炳勋以退为进,提出自己的请求。
  冯玉祥莞尔一笑,站起来大声说道:“除了给予更陈兄战时军法处置权之外,本帅还将把归属第三路军所有各部的军饷发放和军需补充权,全都交给更陈兄统一掌管,他们谁还敢不尊号令?”
  “谢大帅!职下定会全力以赴,严格遵循总司令部的命令,不折不扣地执行系列作战计划。”庞炳勋终于大声表态。
  连续半个月,陇海、津浦两军战事越演越烈,战火越烧越旺,四下蔓延,西北军第一、二、四各路军分别进至平汉路以西之淅川、内乡、叶县及陇海路西段之洛阳、郑州一带。阎锡山晋绥军麾下孙楚、杨效欧、关福安及炮兵各部,由徐永昌和杨爱源指挥,经郑州转往豫东兰封一带,驻扎骥南、豫东和皖北的石友三、刘春荣、万选才、刘恩茂、孙殿英各部均归阎锡山指挥;津浦线方面的晋绥军由傅作义、张荫梧分任指挥,兵分四路,向德州、济南快速进逼。
  蒋中正由南京赴徐州指挥各军作战,陈调元、韩复榘、马鸿逵、顾祝同、刘峙等均到徐州参加军事会议,命令面对西北军底气不足却又要保存实力以致节节败退的韩复榘第一军团与陈调元部调防,第一军团全体调往山东,统辖山东各军;刘峙的第二军团统率津浦南段各军;何成浚的第三军团统湖北、河南各军,加强指挥,简化环节,便以高效作战,任命拥护中央的地方军将领王金钰、杨虎城、徐源泉分任该军团右翼、中央、左翼司令官;陈调元的第四军团为预备军团,此番再次获得加强。
  就在各军团全力应战,与联军打得焦头烂额之时,安毅第五军团所在战区却无比平静,没有半点大战来临的迹象。
  四月二十四日,返回南京完成向江浙财阀借钱打仗的蒋介石风尘仆仆赶到汉口,下飞机后征尘未洗便匆匆走进会议室,看到何应钦、第三军团司令何成浚等十余名将领尽数起立恭候,唯独没有第五军团司令安毅的身影,蒋介石不悦地回礼,走到主位坐下,低声询问何成浚:“雪舟兄,安毅没通知到?”
  “来了……不过他刚刚与何部长吵了一架,走出阳台吸烟去了。”好脾气的何成浚低声回答。
  “胡闹!”
  蒋介石摘下军帽,端正地摆放在桌面上,皱起眉头再次询问自己这位日本振武军校的师兄:“吵什么?”
  何成浚摇摇头:“何部长力主将襄樊一线以及驻军十七师、五十一师归入我第三军团,便于与驻扎信阳、南阳一线的虎臣兄(杨虎城)和克城兄(徐源泉)连成一体,巩固防线。安将军出言反对,认为这是损招,声称此举只会让本就臃肿不堪的第三军团整个指挥系统更为混乱,而不会对战事有半点儿助益。两人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安将军在争论其间多有讥讽,于是越吵越大声,最后不欢而散。”
  安毅这时大步进来,向蒋介石立正敬礼,默默地走到左下首,与总司令部几位少将高参坐在一起。
  蒋介石想了想,望向左手边脸色铁青的何应钦:“敬之,你认为有必要的话,就按你的意见办。”
  何应钦感激地笑了笑:“属下不敢啊!安将军刚才已经当众声明了,说要是这样划分,万一战事遇挫被敌攻破防线进逼随州一线,他第五军团将不会给第三军团一兵一卒的援助,而且必须由属下承担由此而带来的一切责任。”
  蒋介石闻言松了口气,不是私人之间的相互攻讦就好办,他最忌讳大战期间内部矛盾不断相互扯皮,听了何成浚和何应钦的解释,忽然感觉安毅很可能是对的,毕竟归附不久的杨虎城出自西北军一系,徐源泉原本就是从唐生智麾下投奔过来的,不久前在豫鄂大战中全军覆没狼狈逃亡的唐生智再次回国,又与阎锡山、汪精卫等人一唱一和,企图东山再起,私下放出风声,哪怕倾家荡产也要拿出一千五百余万的最后储蓄,重招旧部反蒋到底。
  这个敏感时期,要是把原先就有摇摆不定、首鼠两端历史的范石生部并入第三军团,一旦遇到挫折,难保这几个师不消极避战甚至投敌,如此一来武汉必将不保。
  想必何应钦所顾忌的也正好是这一点,由此看来,安毅不但意识到这一隐藏的危机,似乎也有了解决办法,否则,他不敢这样当着十余名军中显赫将领的面与何应钦翻脸。
  想通了其中的微妙关系,蒋介石皱起的眉头打开了,像没有事情一样开始主持会议,三言两语就把东线严峻的战事讲完,话题很快便转到第三军团的鄂豫战区。
  何成浚不紧不慢地将战场事态以及双方几次试探性接战的过程进行汇报,并正确地判断出冯玉祥的两路主帅很可能突然掉头南下,攻打信阳至武胜关一线。
  蒋介石对何成浚的汇报颇为满意,望了一眼仰头低头做笔记显得非常认真的安毅,突然大声问道:“安毅,你来说说!”
第555章
要打就打疼他(二)
  安毅站起来大声回答:“报告总司令,属下对第三军团的战区不是很了解,只能简单汇报一下第五军团的敌我态势及备战情况。”
  “咦?你们两个军团一东一西紧密相连,本应相互了解相互协作才是,我此次前来,也要解决这一问题。好吧,既然你对第三军团的战局有所保留,那么就谈谈你们第五军团的情况。”
  蒋介石有些惊讶地看了安毅一眼,想了想点点头,同意了安毅的请求,这种难得的宽容让满堂将领体会到他对安毅的偏爱。
  安毅大声致谢,随即将自己的计划缓缓道来:“属下与第五军团同僚们经过反复讨论,也进行过长达一个半月的针对性演习,决定立刻拿下西北军暂编第七师裴景文部霸占的老河口,吞掉这个孤军深入毫无顾忌占据鄂西北老河口几达半年之久的狂妄之敌,从而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将敌军第三路军庞炳勋部死死地牵制在南阳一线,再想办法一点点吃掉它,让我们的冯焕章将军睡觉时都想到南阳一线,也为侧翼第三军团友军面对的豫南战区分担点压力。”
  众将帅没想到安毅的对策居然是这样,相互间热烈地讨论起来。
  何成浚似乎想到了什么,转向蒋介石低语了几句,蒋介石频频点头,再次问道:“你的意思是,在双方都采取守势的西线再开辟一个战场?”
  “总司令明鉴,属下等人正是这样想的,非此无法缓解第三军团面临的压力。”安毅回答完毕,满堂的议论更为激烈,赞成和反对都有,似乎没有哪一方占上风。
  蒋介石沉思了一会儿,委决不下,干脆转过头问机要秘书拿来安毅数日前上报的作战计划,再次从头到尾细细读了一遍,合上文件冥思苦想,但依然下不了决心。
  在之前举行的多次作战会议上,陇海线中段南北地区及津浦线中段东西一线作为主战场已经获得了上下一致共识,如果鄂西与豫西南这片地势复杂、不利于大兵团作战的地区再成为主战场,将会大大地加重本就超负荷运转的后勤供给压力,一旦其中任何一个战场出现败局,都无法从别的地方抽调出兵力驰援,仅有的三个师仍需要驻守江西的东西两侧,反共防共,朱绍良的第六路军两个师仍然陷在两广,与李宗仁部激战之中。此前第五军团的作战计划也是采取积极防御的对策,并没有提出北上攻打豫西南地区的计划,虽然提出要在适当的时候一举收复老河口的行动目标,但也没有详细的行动计划和对此战之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所作的分析。
  蒋介石轻咳一声,满堂随之肃静,他抬起头才记得安毅仍在笔直站着没有坐下,点点头再次问道:“安毅,你考虑过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面对后勤补给不利等方面的困难了吗?”
  “第五军团司令部是通过反复推演才慎重做出计划上报的,考虑到战局瞬息万变和友军第三军团战事进度无法把握等诸多原因,属下没有将更为具体的行动方案成文上报。如果要说后勤保障的艰苦,目前只能一日两餐稀粥加一块半烧饼的西北军比我军各部更苦,以占据老河口的裴景文师七千二百余官兵为例,经过半年来的盘剥,老河口已经被他们吃空了,而且该师士兵人均枪弹保有量还不到一百发,六门老掉牙的一分钟只能发射四枚炮弹的火炮有两个月没用了,分散在城区南北的两个团如今用手榴弹炸鱼都可能被枪毙,因为他们手里的手榴弹已经很少了。反观我军,相比之下简直是大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什么理由抱怨后勤和物资不足?至于存在的风险,就是襄樊二城被敌所夺,从而使得敌人顺利地自汉水攻向随州、荆州两地,进而危及到武汉的安全,可是,以西北军二十七万左右的兵力计算,第三、第二军团承受了其中的十九万,鲁豫一线开去了四万,第五军团面对之敌满打满算也仅为五万,还要分布在两百公里战区的七个县城区域,而第五战区仅四个主力师也达到了五万将士,如果属下指挥五万将士仍被敌人攻陷襄樊,属下只能自裁殉国、无脸苟活于世上。”
  安毅的话音虽然平淡,但是每一句话都说得很绝,没有给自己留下丝毫余地。
  众将帅面面相觑,随即全都惊讶地望向信心十足的安毅,何应钦不屑一顾,低哼一声轻声说道:“关系到全盘战局、党国伟业之大事,不是简简单单几句市井赌咒掉个把脑袋就能说服人的。”
  安毅怒目圆睁,立刻反唇相讥:“这总比某些人既要总揽军权又不敢承担责任光明磊落得多,至少鄙人能够提头证明自己,某个自诩为‘名将’之人却连丁点责任也不敢肩负,相比之下,还是市井之徒要高尚一些。”
  满堂一片惊愕,众将想笑又不敢笑,安毅身边几个要好的高参脸都憋红了忍得很辛苦,只有何应钦气得脸色铁青,真不知如何与安毅这种小人争论。
  “呯……放肆!”
  蒋介石发火了,一掌击在桌面上,把众将吓了一大跳:“休会半小时,安毅,留下!”
  将领们噤若寒蝉,站起来同情地瞥了安毅一眼,悄然离去,安毅仍然笔直地站在那里,目光直视一动不动,眼角的余光看到蒋介石拉住何成浚留下,和颜悦色地安抚了何应钦几句,何应钦气恼地摇摇头说上下洗手间出去透透气便离开了。
  “你过来!”
  蒋介石等到安毅来到自己面前立正,沉下脸低声呵斥:“目无尊长成何体统?你这么快就把礼、义、忠、智、信的训示忘了吗?”
  安毅低下头,诚恳道歉:“对不起,校长,学生一时糊涂,口不择言,恳请校长责罚!”
  “责罚个屁!娘希匹,上次你也是这样说的……”蒋介石气得想踹安毅一脚。
  何成浚笑着打起了圆场:“总司令,既然安将军已经认错,这事就算了。属下以为,安将军刚才似乎意犹未尽,也许是安将军心有顾虑,没有把全部想法说出来,从安将军刚才所提到的老河口裴景文师如此详细的情报看,安将军他们是下了番苦功的,这会儿没其他人,我们不妨好好听听安将军的意见,或许对我第三军团有所助益也未可知啊!”
  蒋介石脸色好看了一些,盯着安毅的眼睛,冷冰冰下令:“说!”
  “是!”
  安毅压低声音,对给自己搬来椅子的何成浚弯腰致谢,不过仍然站着就要汇报,看到蒋介石摇摇头指了指椅子,才敢座下。何成浚看在眼里又是会心一笑,觉得安毅不是一般的聪明,揣摩蒋介石心思的功夫不是其他人可以比拟的。
  安毅身子微微前倾,低声细细道来:“校长、何长官,从整个战局敌我双方态势来看,压力最大的就是何长官的第三军团和刘长官的第二军团,从双方力量对比以及数年来各军战力分析,这将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拉锯战,弄不好各方不战死百万人恐怕分不出输赢来,大战打到眼红的时候,精神力有时候远比武器装备更为重要,这是属下从军几年来的深刻体会。因此,必须在另外一个地方再开辟一个战场来,以分散密集于两个主战场的兵力,从而能通过第三战场的战事,改变敌我双方的均衡之势,让我军从中获得士气获得信心,这,就是属下为何建议开辟第三战场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蒋介石和何成浚相视一眼,安毅接着说道:“下面属下就详细说明一下满怀信心的理由,首先,豫西南和鄂西一线湖泊河流遍布,兼之山势起伏延绵百里,骑兵、炮兵等兵种都无法得到最好运用,加上我第五军团以装备、后勤等方面的优势占据汉水流域,兵力不足的冯焕章将军他们才不敢再开辟荆襄一线战场,老将庞炳勋的几个师并非冯焕章之嫡系,在西北军眼里纯属偏师,至少在战局胶着或者我方出现动摇之前,这几个师和属下的四个师一样,成了摆设,有点儿麻秆打狼两头怕的味道。而属下率领的第五军团四个主力师,除范小泉将军五十一师之外,其他各师都有一个精于山地作战的山地旅……”
  “明白了!明白了……我早该想到了!”蒋介石以手抚额,频频感叹。
  “校长日理万机,日夜辗转,学生也没有在报告上详细说明。”安毅适时为蒋介石解困。
  蒋介石向前移动了下椅子,看着安毅的眼睛,郑重地问道:“恐怕不只是报告上的短期目标吧?”
  安毅点点头:“校长慧眼如炬,的确不止拿下老河口那么简单,学生的目的是:以两个师的兵力包围老河口,先来个猛烈冲击消耗敌人兵力,在即将攻下之时立即撤退,围而不攻,等待庞炳勋派出的援军,充分利用我三个主力师所部山地旅翻山越岭行动快速火力强大的优势,择地设伏消灭其援军,这招就是军校传授的围城打援之计,目的是消灭对方之有生力量,为下一步行动铺平道路。学生的想法是,不打则已,要打就打疼他,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好计策!”
  何成浚的夸赞脱口而出。
  安毅谦逊一笑:“这只是属下计划的第一步,第二步,属下将请求校长允许征调湘西四十四军教导二师暂时接防宜昌周边各县防务,将宜昌警备部队九个团组成一个主力师,与现已征调的四十四军新九师、教导一师、尹继南十六师、顾长风四十四师、朱世贵十七师一起,以最为坚决、最为迅速的大规模进攻,冲破庞炳勋部战线,迅速通过兵力相对空虚的豫陕边境,兵分两路,毫不动摇地直取潼关!”
  蒋介石听得热血沸腾豁然站起,呆呆地望着胆大包天的安毅好一会儿,何成浚坐在椅子上震惊不已。
  安毅低声说道:“校长,这一招虽然很冒险,但是很奏效,哪怕我军拿不下兵力几乎被抽调一空的潼关,对敌人士气的打击也不是一般的大。其次,由于中央党部和总司令部各部门的鼎力支持,使得西北数省学生和各界民众游行抗议不断,西北豫陕各地人民暴动此起彼伏,西北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民心。学生说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只需一路高呼安毅的部队是奉中央之命来解救万民,要打通道路送来粮食药品,拯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估计一路上从者如云,还怕什么西北军?人心都是肉长的,何况,学生从美国订购来的百万吨粮食确实已经陆续到来,校长只需命令中央赈灾部门统筹规划,向千万民众宣布我中央政府心怀天下的仁德,还怕学生站不稳脚跟吗?”
  “值得冒险……值得冒险!原来从年初开始,你就已经为这一天做努力了,很好!很好……不愧为我的好学生!”
  蒋介石感慨万千,伸手连拍安毅的肩膀以示嘉奖。
  安毅谦恭地致谢:“那么,安毅恳请校长、何长官暂时保密,这一计划就是对我的参谋长也没有细说,自从属下从鄂西揪出那几批各方势力的奸细之后,属下再也不敢大意了!校长如果同意,散会回去学生就着手准备,并在三日内将三阶段具体方案上呈校长审核。”
  蒋介石走出几步,来来回回踱步数分钟,回到安毅面前低声说道:“准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老河口战役一旦打响,恐怕整个战局就会发生微妙变化,从目前看来,你们攻打老河口的行动越快越好,别让我那把兄冯焕章将军太过舒服……你打算什么时候动手啊?”
  “禀校长,估计这个时候老河口之战已经打响了。”安毅笑道。
  “什么……”
  蒋介石和何成浚同时惊呼起来。
第556章
要打就打疼他(三)
  位于秦岭支脉伏牛山南支末端的老河口,坐落于汉水东岸,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若干条“鸡爪子”状丘岗伸向东南,形成丘陵平岗、平原河流相间的地形,老河口北接豫南邓州,逆流而上可达陕西,建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中战国名将伍子胥的故乡就在这里。
  自古以来,老河口以盛产小麦、水稻、各种水产被称之为湖北的鱼米之乡,又处于三省通衢的交通枢纽位置,民风淳朴,生活相对富裕。
  自军阀战乱开始,各方势力轮番占领野蛮盘剥的富裕之乡,早已经面目全非,战火毁坏农田房屋,渠道码头年久失修城墙残损,人民生活水平急转直下,加上西北灾情爆发,城中土豪恶霸疯狂掠夺粮食高价转运牟利,穷得叮当响的西北军七千余人进驻半年,只顾强征暴敛满足军需而没有任何建树,把一个好端端的老河口折磨得百业凋零,满目苍凉,哪儿有一丁点鱼米之乡的模样。
  拂晓,城北九公里的石牌岗笼罩在一片白蒙蒙的雾气之中,依稀的晨曦将南面小村民居的模糊轮廓照映得幽远虚幻,山岗上树木繁茂,山岗下野草丛生,枯黄的草叶上凝结的白霜尚未化去,万籁俱寂中,悄然融化的雪水顺着山岗叮叮咚咚滴落,形成一条条水线汇聚山脚,形成淙淙小溪蜿蜒奔向汉水。
  两个漂浮的身影自南面小路快速移动过来,伪装极好的草棚子下方,四十四师一三零旅上校旅长王叙伦听到前方隐约传来的口令,连忙率领副官和两名侍卫跳下高坎,大步迎了出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9/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