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2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6/1395

  安毅在距离十余米处带住马,翻身而下,大步走向含笑望来的张承柱,敬了个礼接着上前紧紧拥抱来不及还礼的张承柱:“张大哥,小弟来恭喜大哥啊!给……”
  张承柱惊讶地接过安毅点来的纸条,看是译出的电文,连忙细读,发现竟然是蒋介石的嘉勉电,自己竟然被委任成了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骑兵师少将师长,李金龙成了少将参谋长,而且蒋介石对张承柱和李金龙诸多勉励,大为称赞。
  张承柱拿着电文,语无伦次了:“安老弟,这……这……”
  “这是张大哥该得的,蒋总司令此刻正在石家庄与阎百川将军举行会议,于凌晨五点欣闻张承柱将军率领三千余铁骑投身革命阵营,欣喜之下,立即发来嘉勉电,委托小弟转交张大哥,委任状待张大哥率部开赴徐州休整随即补发。”安毅兴高采烈解释道。
  张承柱和李金龙感激不已,哪儿还不知道这是安毅努力运作的结果?张承柱双手搭在安毅的肩膀上,百感交集地问道:“老弟,不让大哥和你李大哥给你和胡子牵马了?”
  安毅和胡子相视一眼畅声大笑,胡子上前与浑身泥土的李金龙握手致意,转向张承柱低声说道:“张大哥、李大哥,为防万一,咱们先开往泊头吧,听说大哥麾下受伤弟兄不少,得尽快治疗。另外,到了泊头,西北军也无可奈何了。”
  “好,立刻出发。”
  张承柱转向身后,发出一连串命令,麾下校尉立刻飞快打马回营,率部南移,张承柱和李金龙翻身上马,突然看到树林中、溪流旁钻出数以千计扛着轻机枪机关枪的独立师将士,全身上下几乎和野草树木融合在一起,不由得交换了个眼神暗自惊叹。
  路程光和其他几位弟兄也打马上来问好,随后返回,率领独立师弟兄们收队,李金龙指着集合完毕静默南行的独立师将士,好奇地问道:“安老弟,麾下弟兄这身行头新颖啊!头上戴的都是你们革命军新装备的钢盔吧?”
  安毅点点头:“李大哥,到了徐州整编,你们也会获得这身装备的,到时候小弟会陪同两位大哥去见总司令,会为骑兵师弟兄争取到最好待遇。”
  “多亏老弟了,咱们也只能吃当兵的饭,否则麾下三千余弟兄就算逃过一劫,今后又如何在这乱世谋生啊?”李金龙叹息声声,张承柱也不胜唏嘘。
  安毅摇了摇头:“张大哥和李大哥都是保定六期的,与我军许多将领都是同学,而且拥有丰富的征战经验和骑兵指挥水平,正是当前我革命军最缺乏的,蒋总司令和总部一干将帅非常重视,所以两位大哥不要觉得有何生分,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革命不分早晚,他日两位大哥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张承柱感激地望着安毅:“说吧,让大哥怎么谢你?”
  “大哥别说这见外的话,当日在洪泽湖西岸,要不是大哥情意深重网开一面,小弟、胡子和独立师弟兄们哪里还有今天啊?要是大哥真想谢的话,明天晚上多喝几杯,胡子老家就在泊头,他明天成亲,哈哈!”安毅豪爽地说道。
  张承柱和李金龙连忙向胡家林贺喜,一群弟兄亲热交谈,快速开向泊头。
第447章
呼之欲出的骑兵团
  将近中午,乡亲们看到三千余疲惫不堪的直鲁军骑兵在独立师五千将士的帮助下开进镇子东面的军营,感到非常好奇,脑子一时也转不过弯来,对打生打死的革命军竟然和直鲁军官兵相处得像弟兄一样,疑惑不已,尤其是乡亲们得知带着七百多伤员的骑兵将领正是中原一带大名鼎鼎的“小张飞”张承柱之后更为惊讶,安毅和弟兄们也从胡家林的父亲、大伯和亲友们由衷的感叹中,对这支令北方民众颇为尊敬爱戴的骑兵旅有了更深一步了解。
  镇子东边的军营就设在大运河东岸,运输极为便利,还拥有一座宽大的货栈及马车行,突然涌来的七百多名伤员,让已经晋升中校的医官“小郎中”李梅生和他麾下二十余名军医忙得不可开交,由于人手缺口太大,安毅的副官沈凤道也不得不加入到救治的行列。
  独立师各营很快将弟兄们腾挪出来的三千五百套新式军服和鞋子送到,让衣衫褴褛的骑兵弟兄洗个澡换上。
  安毅几个则陪着张承柱、李金龙等人巡营一圈,细心安排下食宿,又去临时医院看望了伤病员,这才放心地返回镇子,途中看到镇里的乡亲们用马车、独轮车给东边军营里送去一车车马料,张承柱和李金龙等将校都非常感激。
  独立师的师部就设在胡家后院,张承柱和李金龙等人从后院走到运河边,洗澡更衣,安毅和胡家林、路程光聚在电台旁,给总司令部和前敌指挥部分别发去电报,详细报告了附义的骑兵部队人员装备情况,并要求速派两列专列赶到津浦路衡水站,将已经被赋予“第一集团军骑兵师”番号的骑兵弟兄送回徐州大营休整。
  中午一点半,正在用午饭的安毅接到总司令部和前敌指挥部的回电,非常高兴,当即告诉换上独立师作训服一同用餐的张承柱和李金龙等人:总司令部从泰安车站调出两列专列北上,将于后天晚上十点左右到达衡水车站。
  张承柱几个这下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商量完行军事项,对安毅叹道:“安老弟,你真是了不起啊,转眼间就能调动两列专列,在直鲁军中除了张宗昌和褚玉璞几个老帅,谁也没有这种权力。”
  安毅没有谦虚,而是颇为感触地说道:“说到权力,小弟这两月来体会很深刻,尤其是小弟担任第一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谋长之后,对权力二字的认识又更进了一层,之前尽管小弟和独立师打了不少胜仗,可也没有如今这么好的待遇。实不相瞒,小弟虽然因济南对日一战被撤掉了前敌总参谋长职务,但仍然行使参谋长的权利,这次的沧州战役,也是小弟负责制定的作战计划,各军的前辈们非常给小弟面子,不折不扣地执行,所以仗才打得这么顺利。昨晚半夜,二十六军陈焯军长接到小弟的请求后,立即派出两个师参加对张大哥骑兵旅的合围,上午得知张大哥率部附义后,他立即撤兵了,没有丝毫的怨言,还特意给小弟发来贺电,如果小弟单单只是独立师师长,恐怕难以如愿了。”
  安毅停顿一下,接着又说道:“当然,有了权力还远远不够,还得有关系,几位大哥都知道小弟、胡子和继南都出自黄埔一系,而蒋总司令历来对黄埔一系百般照应,对自己学生更是关爱有加,轻易不会责罚,有功就赏大力提拔,到目前为止,黄埔前四期毕业生已有数十人晋升将军之列,小弟、胡子和继南等人也受益匪浅。其次,小弟自率部北伐以来,与总部和各军将帅颇多交情,眼下各军的统帅不是小弟原来的黄埔教官,就是在历次战役中并肩战斗结下情义的前辈,就以这次调动两列专列来说,就需要各个方面的积极配合才行。之所以小弟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办成了,原因是小弟与各方面的关系都不错,比如咱们第一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朱益之将军是小弟的长辈,私下里小弟叫他德叔,在老南昌的时候我们就紧密合作一起发财,二次北伐后更是成为前敌总指挥部的搭档,他不帮我帮谁?还有主管后勤调配和全军兵站的总监俞飞鹏将军,与小弟交情也颇为深厚,前年打下南昌之后,俞家就和小弟合股在老南昌筹建起江南粮油食品厂,如今已经开始盈利,有着利益的连接,我有什么事情只需说一声就行了。另外,津浦路上的货运车辆目前集中在泰安和徐州两地,泰安的车皮由先行南撤的第一军团代管,第一军团司令官刘峙将军是小弟从军后的老上司,驻扎泰安的第一军副军长蒋鼎文将军是小弟渊源深厚的大哥,有了这些方方面面的帮助,所以这次调用专列才这么顺利,否则在某个环节上延误两天谁也没办法。别人只看到独立师立下的一个个战功,而小弟认为,建立起了一个个关系、打通了革命军方方面面的人脉,才是北伐以来的最大收获,在咱们中国,无论革命军还是各势力军队,无论官场商场,人际关系可是根深蒂固的,没有关系寸步难行啊!”
  众弟兄随声附和深有同感,这时天还没亮就骑马赶往沧州城的军需股长春生手里拿着封信,兴冲冲了进来报告:“报告师座,属下拿着师座的信见到了朱总指挥,总指挥二话没说,立即叫司令部后勤军需处办理,派了十七辆大卡车送来一百头大肥猪、五十头牛和二十头肉驴,还有一车衡水老白干和两车绸缎、香烛、糖饼等贺礼,一分钱都没收咱们的,车队现已开进河东军营卸货。这是朱总指挥给师座的信……”
  “辛苦了,春生,不过你还得去张罗一下,叫上胡家大哥领着乡亲们把货物全都领走,宰牛杀猪的事情还得由他们亲自来操办才行,毕竟各地人的胃口不一样,这回咱们入乡随俗吧。”安毅接过信吩咐道。
  春生领命而去,安毅看完信后,将信中的十万元支票递给了张承柱:“大哥,这是根据蒋总司令的命令,由前敌总指挥部代支给大哥的行军费用。朱益之将军在信中说,总部正在整理徐州城西南的挂剑台老军营,增加设施,存储马料。这个军营就在云龙湖畔,占地甚为宽广,水天一色,估计原先就是专门驻扎骑兵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总部对大哥的器重,估计是让大哥的骑兵师常驻徐州那个战略要地了。”
  张承柱接过支票,感慨万千:“不得了啊,一出手就是十万车马费,怪不得这么多军队愿意投靠蒋总司令!”
  李金龙接过张承柱递来的支票,畅声一笑:“真是大手笔啊!蒋总司令恐怕把很多军队买过去了,特别是咱们北方军队,连年征战,民不聊生,军队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直鲁军张大帅要不是连续卖掉胶东的五六个大矿山,恐怕早就揭不开锅了,这次咱们可大发了!安老弟,这十万块得分一半给你,否则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啊!”
  “省省吧,李大哥!你们那么多受伤弟兄都急等着用钱呢,小弟知道你们已经三个月没发饷了,还是留着自己用吧,估计到了徐州,总部就会把军饷送到两位大哥手里。不过,我这儿还真有件事要麻烦两位大哥,小弟麾下刚收下个骑兵营,如今暂时驻扎在兖州,小弟打算送几百弟兄到大哥营里,好好学习骑兵的管理和作战,大哥可得帮帮小弟才行。”安毅微笑着请求,胡家林也随声附和。
  张承柱听了安毅的话,微微点了点头,随即一脸认真地靠近李金龙,略作商量对安毅说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愚兄和你李大哥商量了一下,觉得干脆把我三百铁卫中的一百弟兄交给你,再把我们保定八期毕业的少校营长箫无、两年前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回来的少校营副李跃武,一起送到两位老弟的独立师。箫无是愚兄和你李大哥的结拜弟兄,排行老三,军中弟兄习惯叫他萧三爷,他跟随愚兄多年,性格沉稳带兵有方;李跃武是你金龙大哥的远房侄子,这小子打仗聪明,脑子好使,就是平时没个正经,说得一口地道的日本话,还能用日文写几首歪诗,他们俩带的骑兵三营每次打仗,均是各营中战果最大、消耗最低的。自己弟兄信得过,由他们两个帮两位老弟带那个现成的骑兵营,估计很快就能形成战斗力,不用多费功夫培训了。”
  安毅和胡家林等人大喜过望,激动得站起来连声道谢。
  李金龙笑着说道:“安老弟,愚兄先得给你说说这两个营长,咱们老三箫无是个实诚人,做事严谨一丝不苟,奖罚分明六亲不认,军中弟兄都敬畏他。愚兄那侄子跃武可就不行了,这小子是愚兄同族大伯的小儿子,从小家境富裕,十四岁就敢拉上几条街的小屁孩喝酒打群架,他家老爷子没少给人赔医药费,十五岁就敢悄悄地去逛窑子,是廊坊有名的花花太岁,陆军中学毕业之后他家里没办法只能把他送到日本读书,没想到这小子挺争气,八个月就在留日预备生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了两年毕业,日本教官非常欣赏他让他接着考日本陆军大学,这家伙没考试却把日本黑帮老大的独生女给睡了,结果被追杀躲了几个月才逃回来,可把我们给气死了。不过,这小子的军事知识还是挺扎实的,打仗不墨守成规,有自己的见地,他的性格和箫老弟正相反,与麾下弟兄称兄道弟,亲密无间,放假了还一起去逛窑子喝花酒,我和大哥拿他没办法,这回由安老弟和胡老弟来替愚兄管束他再好不过了,他虽然傲气,但是对两位老弟的独立师还是很服气的,想必这回可以老实下来了!”
  安毅眉开眼笑:“小弟最喜欢这样的人才了,如此说来,他们两位的性格正好相互弥补,估计他们也是私下商量好的,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麾下弟兄还不得老老实实的指哪儿打哪儿啊?”
  众人听了哄堂大笑,胡家林向安毅建议道:“北地的人都有些骑术的底子,不如咱们在沧州征招一批会骑马的弟兄入伍怎么样?这十里八乡的至少有两三千青壮是刚刚离开直鲁军的逃兵,强训两个月就是老兵了。”
  “哈哈,小弟正好想要跟你说这事,沧州这个地方自古武风鼎盛,一直以来都是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咱们总司令部的张之江将军就是沧州人,听说他正在南京城筹建国术馆,要从沧州武林中招收几十个武教头,咱们可不能落在后面,这次要是不带上两三千弟兄回去算是白来了!你看这样行不行,如果沧州地面的同门前辈愿意,干脆请他们跟随你老胡家族一起迁居到老南昌去,房子和所需安顿费由咱们包了,到咱们的南昌国术馆当师傅,或者进咱们训练基地担任国术教官,咱们还可以资助身怀绝技的前辈们创立门户,让我中华瑰宝一代代传承下去!胡子,你和程光两个也该拥有自己的警卫连了,如有可能再帮继南招三五百好手回去,让继南组建起自己的警卫营,这对咱们队伍的战斗力提高大有益处。这次咱们来沧州,怎么也得把这些事情做好。”
  安毅当即把自己的意思全盘托出。
  胡家林兴奋地点了点头,张承柱和李金龙非常惊讶,连忙问独立师的编制不受约束吗?这么招兵买马可不是小数目啊!
  安毅笑了笑说没关系,并建议张承柱尽可能多招一些骑兵补充自己的队伍,否则等编制固定下来就要吃亏了,李金龙摇头一笑,自信地说只要在徐州安定下来,把名号亮出去,不出一个月就能让流落在直隶地面的五六千骑兵云集旗下。
第448章
扑朔迷离的时局
  胡家林与师姐孙岚儿的婚礼非常隆重,六百桌丰盛的宴席从泊头镇的东街口摆到了镇子的西街口,上万军民要分成数批赴宴才能安排过来,夫妻俩的动人故事,很快便传遍了整个沧州地区,成为乱世中令人津津乐道的一段佳话,两人的痴情与坎坷岁月,比胡家林的显赫战功和衣锦还乡的荣耀更具吸引力。
  次日清晨,张承柱一行告别安毅和胡家林夫妇,在三百铁卫的护卫下赶赴衡水,将于当晚率领提前开往衡水的骑兵乘火车南下徐州,担任联络警卫护理任务的独立师教导队一营和战地医疗队,也将与骑兵师的弟兄一同乘车南下,负责将数百伤员送进独立师位于徐州城北大营的野战医院。
  由于战局崩坏,兼之麾下各部损失惨重,奉军统帅张作霖万般无奈之下,终于痛苦地发布了全线撤退的命令,随即通电全国请求停战,北伐战事随即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
  由于第一集团军没有新的作战任务,安毅独立师官兵得以继续停留在沧州南面的泊头镇招兵买马,隐匿在沧州各地的直鲁军散兵络绎归附,一批批豪杰之士纷纷前来投奔,安毅乐不可支的同时,一双眼睛并没有放松对整个时局的观察,独立师情报科的无线电台,比战时更加忙碌。
  六月一日,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完成与第三集团军统帅阎锡山的会晤,随即自石家庄南下郑州,再次会见手握雄兵、在革命军阵营中举足轻重的西北军统帅冯玉祥。
  六月二日,奉军统帅张作霖声言撤出北京通电出关,表示此后国事听从国民裁决。此通电一出,立刻引发日本政府的不满和日本军队的强烈反应,关东军随即加大调兵力度,严密封锁了长城一线通往关外的交通要道,声称将对任何胆敢出关进入东北的革命军进行毁灭性打击,强行登陆青岛的日本第三师团责令中国军队退出青岛地区和胶济线二十公里之外,聚集在天津的欧美各国军队随之进入战备状态。
  六月三日,蒋总司令与冯玉祥磋商完毕,从郑州乘火车回到南京,随后便给第一集团军前敌总指挥部发来分批南撤的密令。
  六月四日凌晨,张作霖返回奉天途中,所乘专列抵达皇姑屯附近的京奉、南满两铁路交会处桥洞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埋好的炸弹炸毁,这位北洋军政权最后一个统治者身受重伤,当日逝世,享年53岁。奉军大将、有奉军第一高参之称的吴俊升同时遇难。奉军统帅部压住消息,秘而不发,但奉军高层均已获知这惊天噩耗,顿时人心涣散,惶惶不可终日;同日,南京国民政府突然出人意料地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地区卫戍总司令,引发了西北军统帅冯玉祥的强烈不满,原本分属同一阵营的西北军和晋绥军之间的关系突然微妙起来,处处发生小摩擦,剑拔弩张,整个局势顿时变得扑朔迷离,充满了未知的变数。
  六月六日,北京城尽数更换旗帜,全城均悬挂青天白日旗,表示这个千年古都从此纳入国民政府怀抱。冯玉祥将军的第二集团军韩复矩部率先开到京郊南苑,刘镇华部云集到廊坊、杨村一线,阎锡山将军的第三集团军也不甘示弱,徐永昌率部控制了长辛店一线,谭庆林部占领了京城门户卢沟桥;桂系白崇禧率领的第四集团军三个军也在此时离开河南进入直隶,乘坐专列,高速开进京津一线,整个地区的局势越发地混沌不堪。
  六月八日,阎锡山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商震部进入北京城,奉军鲍毓麟旅退出至通州以北,被早已掉头北上的韩复矩部缴械,第一集团军方振武军团趁通州城空虚,立刻率部进入,占而据之;到达保定的阎锡山见第二、第三集团军摩擦日甚随时都有交火的可能,当机立断通电全国,即刻就任京津卫戍总司令职,并任命麾下大将张荫梧为北京警备司令、傅作义为天津警备司令,一举囊括了京津两地的军政大权;只分到北京城崇文门税政所的冯玉祥大为不满,但又不敢公开反对南京国民政府的意见,一气之下托病推迟进京,私下给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发去质询电报,问他为什么会出尔反尔。
  谁知蒋总司令却在次日通电全国,以“中国之统一,因全国人民奋斗牺牲正告完成”、“北都奠定、军事告竣”为由,宣布从即日起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的职务。
  这个通电一经发出,全国为之愕然,当下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三个集团军高达百万的军队挤在京津地区,彼此间正谋算着该如何分割利益,蒋介石却在这个时候宣布退出,顿时让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手足无措,先不说如何瓜分利益的问题,只说眼前百万军队每日的吃喝拉撒,要是没了蒋总司令的支持,何以为继?
  各军事集团情急之下,立刻通电全国,对蒋总司令百般劝慰挽留,冯玉祥和阎锡山都表示要是蒋介石不复职他们也要隐退,全国各地纷纷致电南京,要求蒋总司令留任,一时间雪片般的电报在华夏天空上漫天飞舞,弄得全国军民目瞪口呆。
  值此天下沸沸扬扬前途未卜之时,安毅独立师驻扎的泊头镇却是欢天喜地,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三千名新入伍的沧州籍将士换上火车运来的革命军新式军装,在教导团团长赵瑞和一营将士的引领下开赴衡水,乘专列直接返回南京城对岸的独立师六合大本营。
  胡氏家族两百余口、七个打定主意跟随南迁的武林世家五百余口正在做迁居老南昌的准备,看到蒋总司令再次宣布下野,全国局势犹如一团乱麻,八个家族十余名尊长全都集中到胡家正堂,请求安毅解说时局,指点迷津,否则心里七上八下没个底。
  早已将这一切分析得清晰通透的安毅不以为意,礼貌地请大家坐下,详细地将目前的政局和南京、上海、南昌等地的情况向一群长辈通报,接着又把自己江南企业集团的实力、麾下顶着“江西保安司令部”这个牌子的一万五千将士、驻扎在老南昌的尹继南警备师一万四千余官兵、驻扎南京城对岸的独立师一万八千人的主力部队等优势详细告诉大家,最后含笑询问满堂前辈:先不说蒋总司令不会下野,哪怕蒋总司令真的下野了,咱们有身价数千万的产业,有四万余装备精良的子弟兵,有南昌地区、九江地区等安稳富足的地盘,有分布在大江南北的各个友军,难道还不比军阀争斗不休、欧美日本列强横行霸道的直隶地区安稳吗?这一席话深入浅出,有理有利,很快就让心怀忐忑的尊长们眉开眼笑,立即回去加紧收拾准备南迁事宜。
  胡家林的大伯和父亲也是感叹不已,见众人散去,胡家大伯轻声问道:“贤侄一席话就让各家长者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但不知贤侄对今后的时局有何看法?如今革命军三方利益分配不均,眼见着火药味日浓,北方会不会再次大乱啊?”
  安毅想了想,一脸郑重地说道:“乱是肯定会乱的,但就是不知道这个火药桶什么时候会爆发?如今的局势大伯也看到了,东北军张大帅的死已经获得证实,日本人肯定会变本加厉,逼迫东北军彻底投靠,甚至不惜兵戎相见,一切只能看张少帅的了,他的三十几万东北军何去何从,难以预料啊!其次,冯焕章将军的西北军与阎百川将军的晋绥军,为了京津地区相对富裕的地盘明争暗斗很厉害,李徳邻、白健生将军不甘自己被排除于外,又要来横插一杠子,如今一百多万的军队挤在直隶京津地面上,哪怕最后这仗打不起来,也会为了养兵而对直鲁京津百姓盘剥压榨。北方连年经历战火,已经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再养这么多军队,老百姓能有好日子过吗?”
  众人脸色一变,齐齐点头,安毅继续说道:“其实,蒋总司令在这个时候宣布下野,远没有普通民众看起来那么简单,里面有几个重要原因,小侄就跟大伯、二伯说说,听完就完,别传出去即可:其一,蒋总司令的法定任期已到,他宣布辞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如果眷恋权势赖着不走才是下策,辞职之后还可以再名正言顺地当选嘛;其二,蒋总司令作为全国革命军统帅,虽然只是名誉上的,但是革命军统一了中国除东北外的其余国土,使得他的声望如日中天,哪怕不是真正的全国统一,也算是彻底消灭了北方政府,使得全中国只有一个统一的南京中央政府,欧美列强也就不能明目张胆地支持其他军阀分裂中国,就连日本人强自支持的奉系军阀也变得不合法理了。蒋总司令功成名就之时宣布下野,把一个满目苍凉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扔出来,这个时候全国除了他谁能收拾?全国民众除了他还能相信谁?这几天大家也都看到了,全国各界包括冯焕章、阎百川、李徳邻等百余将领纷纷致电挽留蒋总司令,通电全国表示服从他的领导,都是怕蒋总司令真的撂挑子不干了,就连小侄也通电全国凑热闹,哈哈!总司令以退为进的招数,实在是高明之极啊!第三,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蒋总司令再三陈述自己辞职理由之时,提出了‘以党建国、裁军编遣、发展经济、恢复民生’的愿望,获得全国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各军阀迫于舆情也都纷纷表示赞同,这就意味着下一步全国军队要裁减,各大军阀的实力也要降低了,从此以后一步步削弱地方军阀的实力,慢慢地把军队重新置于中央领导之下,最后完成军令政令的彻底统一,这才是蒋总司令的最大目的啊!”
  众人连连点头恍然大悟,都说蒋总司令好算计。胡父感叹了一番,突然想起安毅这段日子拼命扩军,就连自己儿子都组建了全是沧州子弟的亲兵营,深怕被裁军所累,连忙向安毅问道:“贤侄,说起裁军我又担心了,这十天来你们征召了三千多兵马,会不会也被一并裁撤啊?这么多子弟刚刚入伍就被清退,情以何堪?还有张承柱、李金龙两位贤侄的骑兵,毕竟是刚刚依附的部队,能不能在这波裁撤大潮中继续生存?”
  安毅微微一笑:“二伯请尽管放心,无论怎么裁军,都不会动到咱们独立师的,只会裁撤地方部队和各军阀的部队,咱们独立师不但是全军的模范军队,还是蒋总司令自己的嫡系部队,就算咱们愿意,蒋总司令也舍不得啊!退一万步讲,哪怕真的裁到了独立师,咱们也可以把整个团的军队转成江西省保安部队,只需换个地方名字即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至于我承柱大哥的骑兵师,那就更不会裁兵了,反而会增兵,因为属于中央政府的军队中骑兵原本就少得可怜,最近几天归附和新成立的几个松松垮垮的骑兵师,怎么能和我承柱大哥久经沙场的铁骑相比?要是南北各革命军有一天打起来,蒋总司令手里没有一两支拿得出手的骑兵,能行吗?胡大哥结婚那天,在大伯、二伯和沧州地面三位尊长的主持下,小侄和胡大哥、承柱大哥、金龙大哥已经义结金兰,小侄绝对不会让自己大哥的军队受损,不但要在蒋总司令和中央军委面前为承柱大哥说话,还会把一批批先进的武器装备送给他,让他的骑兵师成为全国骑兵最强大的军队,从而更能保证咱们自己的利益和家人的安全,盟友越多,咱们就越有底气,实力就越强大,话语权也越强。”
  这下胡父和大伯终于彻底放下心来,对年纪轻轻却拥有这么深城府和远见的安毅赞不绝口,胡家林、路程光等弟兄也都欢欣鼓舞地笑了起来。
第449章
先行一步
  一九二八年六月十五日,南京中央政府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统一完成,安毅独立师也于当日离开沧州泊头镇,朱培德将军麾下三十一军、贺耀祖将军麾下四十军等部也从即日起陆续乘坐专列沿津浦线南下。
  十七日,尹继南与劳守道等百余亲友从老南昌乘坐江南集团名下客轮到达浦口,迎接来自沧州的八个家族,随后分乘两艘客轮开赴老南昌,胡家林率领自己的警卫营一同返回。
  安毅在徐州下车暂作停留,出席黄埔一系于二十日召开的军事会议。
  进驻徐州云龙湖畔骑兵大营的张承柱果然了得,南下前派出的三十余名心腹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就从直隶、山东、河南拉回三千八百余名直鲁军骑兵、招收新兵两千四百余人,骑兵师迅速扩充达到九千官兵。
  十八日,张承柱、李金龙从南京报道领取安置费和军饷返回,看到大营里多了八辆崭新的军用卡车,连忙询问是从哪儿来的?麾下军需官回答是安将军昨天派人送来,说是总司令部军需后勤部门配发给骑兵师使用的。
  张承柱和李金龙得知安毅已经回到了徐州,立即赶往城北大营,正巧安毅陪同一群出自黄埔的将领参观独立师野战医院,见面后安毅热情地把张承柱和李金龙介绍给了大家,并如实地说明张承柱和李金龙是自己的结义大哥。
  刘峙、蒋鼎文、顾祝同、胡宗南等人对张承柱的骑兵师有所了解,寒暄完毕彼此也就熟络起来,刘峙、顾祝同和同出保定军校的师弟张承柱并肩而行参观医院,大家对安毅的野战医院的设施和水平赞不绝口,得知营房中有四百余伤员是张承柱麾下将士,非常惊讶,蒋鼎文几个连忙问是怎么回事?安毅随即将张承柱率四千铁骑袭击韩复榘两个师官兵的肃宁一战详细道来。
  此前从未使用骑兵打仗的黄埔将领们无比动容,从张承柱伤亡一千余人歼敌六千余人的辉煌战绩中,深深明白这支铁骑强悍的战斗力,对张承柱和李金龙又多了几分了解和尊敬。
  一圈走下来,已是下午五点半,安毅做东请一干师友到城中老字号喝一杯。酒至半酣,顾祝同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小毅,听说你的独立师正在六和军营大兴土木,麾下还多出个骑兵团?”
  安毅可不敢说这是蒋总司令宠溺有加,十三日离开南京前特意给自己留下封信和二十万扩建六和大营的专款,只能顾左右而言他,几句话糊弄过去:“六和军营原本是孙传芳在晚清军队固有营房的基础上修缮的,多年来都没有维护过,早已不堪使用,住在里面日晒雨淋,官兵们非常辛苦。小弟实在没办法,只能让后勤科从南京城找来个建筑公司修整了一下,为了麾下弟兄能够安心驻扎,花些钱也是值得的。至于我独立师骑兵团,目前仍在整编之中,人数也仅九百余人,战马只有七百五十匹,距离成军还远着呢。之前小弟为此专门请示过校长,校长说可以尝试一下,总结经验教训,还吩咐说老南昌士官训练基地要尽快投入使用,需要为各军培养些骑兵,所以小弟暂时编成个骑兵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