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395

  眼下安家军兵强马壮,斯大林知道拿回失去的国土没多少指望,如果这个时候不把战后利益分割问题解决,待大局已定以西方对红色苏俄的敌视态度,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因此毫不服软地道:“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便是讨论战后问题,难道我们现在讨论的对敌对国家的惩罚不是战后问题吗?诚然,这个问题很复杂,触及的利益面也很多,但是,未来不管如何也都会有今天的争执,还不如趁着现在各国首脑都在这里,一块儿予以解决!”
  罗斯福见绕不过去了,不由苦笑着摇了摇头。
  安毅和蒋介石对视一眼,均从对方眼里看到一丝喜色。有了斯大林和丘吉尔顶牛,西方三个主要国家就没办法抱成团了!
  蒋介石见斯大林狮子大开口,把水搅浑,当下也不再客气,把昨夜和安毅敲定的国民政府的要求和盘托出,重点是要求国民政府对澳洲大陆的控制权,这再次招到丘吉尔的强烈反对。
  反倒是安毅提出的战后在现有基础上,把兰印群岛和新几内亚岛纳入南华版图的要求,由于未触及美国和英国的核心利益,没有受到多大关注。
  会议在吵吵闹闹中过去了四天时间,就在各方逐渐放弃分歧,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的时候,一月十二日从澳洲传来噩耗: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朱培德上将、总参谋长詹焕琪中将在率部顺着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部海岸北上进攻悉尼城时,遭到日军空投毒气弹袭击,在官兵们手忙脚乱地佩戴防毒面罩时,日军趁势掩杀,远征军大败。
  虽然在混乱中,远征军将士抢回了昏迷不醒的朱培德和詹焕琪翁婿俩,但由于耽误了最佳抢救时间,二人在后方医院急救无效英勇牺牲。
  而在头一天进攻墨尔本的战斗中,远征军南路军总指挥张自忠上将、副总指挥李家钰上将也遭到日军毒气弹攻击,昏迷不醒,目前已被紧急转移至新西兰惠灵顿接受抢救,生命垂危。
  蒋介石和安毅听闻急报非常震惊,连忙申请中断会议,赶回去了解详情。
  大约五个小时后,进一步的消息传来。
  远征军将士基本配备了防毒面具,但此次日军使用的毒气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新型毒气,传播速度很快,威力惊人,许多官兵都是在看到白烟炸开后,立即去穿戴防毒面具时已经来不及了。
  据抢救过来的伤病员反应,日军在投掷炸弹后,战场上空白烟弥漫,地面上迅即出现大片均匀的油状斑点,随后便闻到异常气味,眼睛及呼吸道受到强烈刺激。
  在戴上防毒面具的很短的时间内,官兵们便看到蜜蜂、蝴蝶和苍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后不甘心地落地,附近飞过的鸟群纷纷栽下大地,花草、树叶发生大面积变色甚至枯萎,由此可见日军毒气弹危害之巨。
  安家军派驻澳洲前线的生化专家断定这种毒气不是氯气、芥子气等传统毒气,而是一种新型的毒气,与传说中德国人于三八年研制的沙林毒气类似。
  安毅震怒之余,伤痛欲绝。
  虽然朱培德和自己理念不同于两年前分道扬镳,但不能割舍安毅对朱培德亦师亦父的情感。
  当初一次北伐江北惨败,安毅遭到李宗仁和白崇禧的迫害,是朱培德把伤重的他和独立师残部接到江西,调养好身体后重组独立师,并逐步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后来安家军立足川南,与云南王朱培德相互配合,使得蒋介石不敢对日益做大的安毅集团动手。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朱培德帮助安毅渡过了最困难的岁月,直到安家军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政治舞台上一股独立于中央军之外最大的地方军阀势力,此间朱培德一直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再说詹焕琪,黄埔五期工兵通信科毕业的詹焕琪是安毅的师弟,于二六年秋赣西北小城铜鼓县城与顾长风同期加入模范营,先后担任安毅的通讯参谋和参谋科长等职务,伴随着安毅和安家军一路成长,与詹焕琪有着结义兄弟的情分。
  当初詹焕琪与朱培德的小女儿朱蕴华结婚,未尝没有联姻的因素在里面。其后虽然詹焕琪离开安家军这个集体,但一直对安毅的要求有求必应,可以说,安家军的发展壮大凝聚着詹焕琪的心血。
  如今,朱培德和詹焕琪双双遇难,如何不让安毅肝肠寸断?
  安毅哀痛落泪之余,致电身在长安的龚茜、叶青和冯洁云,让她们立即代表自己到昆明,慰问朱培德和詹焕琪的家人,如果詹焕琪的夫人朱蕴华愿意,可以带着四个儿女到长安,安毅将妥善予以照顾。
  蒋介石也致电南京方面,委派陈诚为全权代表,前往昆明治丧。同时,蒋介石紧急任命湘西王张弘栾、黔西王石珍为中国远征军正、副总司令,紧急赶赴西南太平洋战区指挥作战。
第2227章
达成一致
  第二天会议继续举行,主持当天会议的蒋介石提议先向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朱培德、副总参谋长詹焕琪(参谋长是美国人史迪威)默哀,随后红着眼睛道:“今抗战进入最后关头,所谓一寸河山一寸血,我国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连上将都一口气搭进去三个,不可谓不惨烈!今我正义之诉求,遭到丘吉尔首相一再反对,我只想问一句:现在究竟是谁在为澳洲流血牺牲?”
  听完宋美龄的翻译,全场一片沉默。
  罗斯福见会议气氛凝重而尴尬,连忙道:“这样吧,现在澳洲政府政要生死未卜,整个大陆到底还剩下多少人是一个未知数。我可以用美国总统的名义担保,如果孟席斯政府阁僚全部出现问题,又或者全澳洲总人口已少于一百万,委员长先生就可以获得对澳洲大陆驻军的权力。至于将来主权归属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将来民族自决!”
  丘吉尔在心中盘桓了一下,没有出言反对。
  如今的大英帝国早已经衰弱不堪,尤其是日军在加拿大五大湖流域的军事行动,给了丘吉尔沉重一击,日不落帝国储存在加拿大的数百年累积的财富,被日军劫掠一空,这让丘吉尔气炸了肺之余,也没有了继续当世界老大的底气。
  从目前的情况看,战后大英帝国能够保住非洲和加拿大的殖民地已经非常勉强,以其国力和军力,要想夺回已经得到国际社会公认的南华领土,还有中国人为之流血牺牲的澳洲,怎么看都不靠谱。
  罗斯福的建议似乎是保住日不落帝国昔日荣光的一块遮羞布,丘吉尔认为,日本人再怎么丧心病狂,要想在短短的几年间把孟席斯政府主要阁僚通通都干掉,又或者澳洲的总人口由战前的四百多万下降到一百万以下,应该是很难做到吧,大英帝国依然保留着收回澳洲大陆的希望。
  退一万步讲,即便有什么变故,那也只能怪日本政府和军队太残忍了,至少丘吉尔这个首相在面子上过得去。
  蒋介石刚开始还有些不乐意,眉头皱得很深,安毅见状写了个纸条递给他,蒋介石看完后神情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安毅的建议很简单,国民政府只需要保住在澳洲驻军的权力,战后悄悄向澳洲移民个两三千万人口,完全可以抵消白种人和日本人多年来在澳洲的影响,赢得民族自决自然不在话下。
  有了澳洲的先例,会议很快便确定了战后对日本领土的处置:日军目前的占领地中,台湾、琉球回归中国,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小笠原诸岛、火山列岛、北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马绍尔群岛、新爱尔兰岛、新不列颠岛和所罗门群岛亦归中国所有;兰印群岛、新几内亚岛和东北亚的库页岛、千岛群岛及邻近一切岛屿交给南华,美国重新获得对夏威夷群岛、吕宋群岛、美属萨摩亚、约翰斯顿岛、中途岛和威克岛的控制权,同时拉丁美洲亦属于美国固有势力范围,其他任何国家均不得染指。
  日本四岛周边岛屿中,南部岛屿属中国,北部岛屿属于南华。战后对于日本列岛的占领,分别由美国占据北海道,国民政府占据九州,英国占据四国,南华占领本州,一直到日本政治正常化为止。
  由于苏联已经被限制为一个欧洲国家,不可能绕过大半个地球到日本列岛驻军,因此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异议。而罗斯福和丘吉尔则认为登陆日本将付出巨大牺牲,有着极大的风险,因此把最难啃的硬骨头本州岛交给中国占领,其中暗藏杀机,但早有计较的安毅眼都不眨一下就接下“重活”。
  关于建立联合国问题,中、唐、英、美四国首脑同意斯大林提出的吸取苏联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请求,并一致决定战后美、英、中、唐、苏、法六国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规定实质性问题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原则。
  十四日,当会议开始讨论德国问题时,安家军情报部门传来确切消息,日军使用的毒气弹正是德国人于三八年发明的沙林毒气。德国政府于四二年前后将沙林毒气的专利和制造工艺传授给了日本,日本如获至宝,立即在澳洲大陆组织生产,此次对中国远征军实施攻击的不过是其沙林毒气库存百分之一的剂量。
  安毅再次请求中断会议,返回下榻的别墅,召集紧急赶到德黑兰汇报工作的情报头子陈瑜和杜易。
  “你们说,到底是怎么回事?日本人早在三年前就得到了沙林毒气的制造技术,为什么我们的情报部门对此会一无所知?”安毅怒气冲冲地问道。他一向很少发火,但这次出的事情这么大,造成的后果又那么严重,由不得他不找人发泄一下。
  陈瑜苦笑着回答:“德国人和日本人的保密措施做得实在太严了……四二年年初希特勒已经准备与我们翻脸,悄悄加大了对日本的扶持力度,许多交易都是秘密进行的,我们的特工人员根本无法触及核心机密!”
  “以这次沙林毒气的技术传授为例,在德国的知会下,日本特意派出了一个专家小组,进入德国位于汉堡的施拉德化工厂学习,经过一个月的系统培训便掌握了沙林毒气的全套制造工艺,返回澳洲后没费多少周折就从实验室里成功提取出沙林毒气,然后安排在南澳的阿德莱德的化工厂生产。”
  “整个交易和学习的过程非常隐秘,涉及的又是一般生产部门而非我们下了大力气的军政机关,如果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发现其中的蹊跷。碰巧的是,我们在日军高层中的情报人员也从来没接触过类似的消息,所以才会出现这个纰漏!”
  安毅一听这确实怪不了情报部门,默默点头,看向国安部长杜易:“日本人的沙林毒气的储量真有那么大?”
  杜易神色凝重:“根据专家介绍,甲基氧二氯化磷与氟化氢反应,得甲基氧二氟化磷,与甲基氧二氯化磷及异丙醇反应,即得到沙林。澳洲矿藏资源丰富,生产原料充足,因此在前年批量生产后,产能一再扩大,能有如此大的储量不足为奇!”
  陈瑜也道:“日本人处心积虑,试图依靠这种新型毒气来挽回战争的颓势,如果没有巨大的储量,支撑不了其庞大的野心!”
  “是啊!看来是得做决断了!”
  安毅自言自语一番,站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踱了一会儿步,正要说话,沈凤道急匆匆走了进来。
  见书房里都不是外人,沈凤道神色黯然,声音有些哽咽地说:“刚刚接到最新消息,搭乘张弘栾、石珍两位将军及参谋随从人员的专机在印度洋上空遭遇强气流,与地面机场失去联系。”
  “什么?!”
  安毅震惊无比,这几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几乎把他打懵了。张弘栾和石珍虽然与安毅政治理念有所不同,于四二年年底分道扬镳,但到底曾经是忠实的盟友,有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蜜月期,现在湘西、黔西的政策也大多沿袭自川南政府,彼此间还算是有默契。忽然听到两个老伙计出事了,即便安毅心智坚韧,也感到难以接受。
  安毅很快回过神来,强压心中的悲痛,急声问道:“派人前去营救了吗?”
  “是的!”
  沈凤道肯定地回答:“空军已经从邻近岛屿的机场派出水上飞机前往侦查搜救,海军方面也出动了舰艇,但出事地点正在生成热带风球,海浪湍急,预计情况不容乐观!”
  安毅轻吁一口气:“就目前来说,没有结果就是好消息,立即向黄禀一和路程光去电,不惜一切代价搜救,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好,我这就去通知!”沈凤道领命而去。
  安毅回到座位上坐下,沉思良久,叹了口气道:“看来我得做出一些决定来改变眼前的状况了!”
  ……
  当天夜里,随着飞机失事地点风暴过境,飞机残骸被搜救人员发现。
  飞机机身已沉入大海,经过严密搜索,周边海域没有发现生存者的迹象,虽然暂时还没有找到张弘栾和石珍二人的尸体,但基本确认没有生还的可能。
  次日上午九点,担任会议轮值国主席的安毅在会议开始时,站了起来,环视其他四国首脑一眼,悲痛地说道:“这几天因为日本人动用邪恶的生化武器,我的几位师友先后离我而去,我感到非常难过。这场战争夺去了上亿人的生命,到现在战火依然在世界各地蔓延,我认为这个混乱的时代应该在外力下重新走上正轨!”
  “主席先生!”
  罗斯福安慰说:“请化悲痛为力量!我们都知道应该尽快终结这场该死的战争,但这并不是能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看眼下的局势,至少还得一年左右时间才有希望结束战争!”
  安毅点点头:“通常情况确实是如此,但那只是常规战争的手段,而我的军队早已经有了非常规解决战争的方法。此前恪于这种方法杀伤力太过惊人,会造成可怕的人道主义灾难,所以才一直没有使用,现在我决定……”
  “等等!”
  丘吉尔打断了安毅的话:“请问主席先生是要对日本进行生化武器攻击吗?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主意!既然日本拥有如此多的生化武器,那么德国肯定也不会例外,一旦全面掀起大规模生化武器攻击,很难保证病毒不扩散变异,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毁灭的便将是我们人类!”
  斯大林也担忧地说:“从战争开始,德军便一直装备防毒面具,他们肯定储存有大量沙林毒气,一旦在与我们的战争中使用出来,后果不堪设想。我认为我们应该严格遵守1899年和1907年的两次海牙会议,以及1925年日内瓦议定书,绝不贸然使用生化武器!”
  “请大家放心!”
  安毅淡淡一笑:“我说的这种武器并不是生化武器,它在战场上表现出来的威力是生化武器的十倍甚至百倍。根据实验证明,一颗类似的炸弹,足以让一个数十平方公里的城市毁于一旦。诸位,我这里有一段影音资料,我相信大家会感兴趣的!”
  说罢,安毅示意随从和参谋人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电影放映机,放上电影拷贝,在白色的幕墙上播放南华于四一年十二月和四二年二月两次核爆的场面。
  等到一个多小时剪辑后的纪录电影播放完,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和蒋介石脸色均是一片惨白。
  安毅非常满意效果,待会议重新进行时,道:“这是去年年初我们进行两次核爆试验时的情况,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我们已经生产出五十六颗原子弹。为了打击日军的嚣张气焰,我们准备对日军使用这种终极武器!”
  罗斯福稳定了下心神,抢先问道:“主席先生,请问贵国是何时展开原子弹研究的?为什么事前我们一点儿风声也没有听到?”
  安毅道:“说起来还应该感谢德国人,如果不是他们野蛮的排犹政策,我们就不会得到众多的犹太科学家为我们研究原子弹。我们的原子弹项目从三八年年初便立项,到现在已经有七年时间。由于担心会被无孔不入的日本和德国间谍窃取实验数据,我们的研究一直处于绝对保密的状态。随着原子弹于去年研究成功,我们现在正在研发氢弹,那是一种威力比原子弹还要强大百倍的核弹,很小的一颗就足以让数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夷为平地。”
  罗斯福惊骇之余,心中充满酸楚。
  美国政府耗尽心血研究原子弹,在曼哈顿项目中投资了数十亿美元,随着日军对北美大陆的入侵与先后数次有针对性的野蛮轰炸,导致美国的原子弹项目无限期延期。此前罗斯福虽然对原子弹抱有厚望,但大家都没有,哪怕一时间生产不出来也无所谓,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南华率先掌握了原子弹这种具有改变战争进程效果的致命武器,作为立志成为战后第一大国的美国没有肯定不行,因此罗斯福准备回去后就不惜一切代价加速“曼哈顿工程”的进程,早日拿出结果。
  丘吉尔肥硕的脑袋上满布汗水,他如何也想不通,中国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前瞻性的眼光来研发如此先进的武器!
  原子弹英国也想造,早在1939年底,英国便在利物浦秘密成立了由科学家罗特布拉特等人组成的原子弹研究小组,秘密研制原子弹,这就是代号“合金管”的原子弹研制绝密计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8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