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395

  这个时候,几艘大型登陆艇上起飞的武装直升机,终于赶到,在夜色中对准日军驱逐舰和炮艇发射火箭弹,只听连续的爆炸声响起,两艘炮艇应声沉没,那一艘驱逐舰被部分火箭弹的凝固汽油弹头点燃,火光冲天,很快轮机便出现问题。
  这艘倒霉的驱逐舰,漂浮在海面上,成为燃烧的水上火棺材,照亮了登陆艇大队前进的道路,一直到清晨八九点才慢慢沉没。
  ……
  凌晨四点,运送近卫第一集团军两个师的舰队,顺利抵达临高角西部外围海域。
  此时,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也在预定时间抵达预定地点,整个海南岛北部外海,舰船云集,包括各种运输舰艇和护航的轻重巡洋舰、驱逐舰,数量达到了一千四百多艘,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庞大的一股近海突击力量。
  从某种意义上说,海南岛登陆作战,是进军兰印、吕宋群岛的一个预演。只要能够验证安家军的抢滩登陆能力,那么接下去的战斗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复。
  正因为如此,军委副主席兼东南亚战区司令官顾长风上将率领庞大的参谋团队,亲自赶赴海防港,登上作为此次作战指挥中枢的“庆之”号重巡洋舰,见证安晋率部作战。
  虽然对顾长风的光临感到有些紧张,但相处多年,大家在一起合作的次数已经数不胜数,因此只是简单地寒暄问候过后,安晋便与陆海军将领一起,继续统筹整个登陆作战。
第2135章
图穷匕首见
  临高,波莲镇。
  空降第一军军长凌星带领军部及直属部队三千余人,进驻这个距离临高县城约七点五公里的镇子。
  镇中一栋二层洋楼里,厚重的黑色窗帘将灯火通明的室内与黑漆漆的室外彻底隔离开来。
  “各部已经到位了吗?”
  明亮的灯光下,身着一身日军中佐军装的凌星,双手环抱胸前,抬头看向挂在前方墙壁上的大幅地图。
  “全部顺利抵达预定位置!”
  同样穿着一身难看黄色军装的参谋长安诚志少将拿起指挥棒:“其中,第一空降师抵达桥头镇,于凌晨前沿文旭、北山、美运、文旦、于包等村展开;第二师进驻百仞滩,在临高角侧后方展开;第三师插入高山岭与调楼镇之间,凌晨四点半登陆战役打响前,分别对滩头阵地和高山岭一线展开攻击。”
  “驻防临高角东西阵地和澄迈湾的日军临高卫独立警备大队、独立步兵第十五旅团的人一直没有弄清楚我们的虚实,虽然不敢轻举妄动,但一直未放松对我们的警惕,各主要战略要点均加强了兵力部署。”
  “由于我军、师各特种大队基本掐断了通向琼山和儋县的交通要道,日军的来往联系断绝,加上无线电和通讯联络被我方破坏,至少在明日午时前不会出乱子。我们的目的就是打一个时间差,利用这段时间,配合友军实施登陆作战,从目前实施的情况看,一切都很顺利!”
  安诚志是安毅于二九年蒋桂大战期间在江西九江收养的孤儿,三七年六月历经童子军校、西南政法学院数学系和士官学校特种专业学习后分配到安毅的参谋部情报处,抗战爆发前下到部队,先后担任连长、营副、营指导员,伞兵成立后抽调至第一空降师担任少校团副,空降师升格后担任第二空降师中校团长和师上校参谋长,此次海南战役前调到军部担任参谋长,晋衔少将。
  “到明天日出前大局就应该定下来了!”
  凌星伸出手,在地图上重重一点:“担任临高西线作战的三师对拿下临高山有什么说法没有?这个临高山是琼山县城以西二百余里海岸线上的制高点,是日军海岸防御西段的要害阵地,也是我军登陆地区内必争的战略要点。因其利害攸关,日军在临高山一线部署了一个大队的兵力。”
  “高山岭是临高山的最高峰,海拔109.7米。站在高山岭上,可以俯视海口港、临高县城、临高角、新盈港、调楼港,还可以远眺海峡对岸的雷州半岛。此岭是临高山的命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日军除了部署有一个大队的兵力外,还修建有炮兵阵地,拥有各种野炮、山炮和加农炮二十门,控制了临高一带的海面和陆地上的许多重要目标。”
  “自海峡对岸的近卫第二集团军进驻雷州半岛指后,日军又有意加强了临高山的防御,在山上修筑了纵深防御枢纽阵地,利用易守难攻的险峻地形,构筑起层层防御工事,地堡、暗堡一个连着一个,单兵掩体、散兵坑犹如植树时挖的鱼鳞坑,多不胜数。”
  “高山岭正面的美夏、昌拱一带海面,滩头,尽在高山岭上炮火的覆盖下,如果这个制高点拿不下来,会给我军在这一带海岸登陆部队造成巨大的威胁。”
  “临高山上的日军看起来虽然不少,但分布到整条战线上,局部兵力却不多,其中炮兵阵地所在的高山岭顶峰,仅仅只驻扎有一个中队。”
  安诚志介绍说:“三师的计划是派出一个团的部队,以营为单位,悄悄向临高山山脚推进,若是能够在日军反应过来之前拿下阵地最好,如果不行就派出武装直升机协助,在我空地结合的立体式进攻面前,拿下高地十拿九稳!随后我军即可从容面对来自临高县城的日军的反扑,以一个团的兵力守卫高山岭,问题不大!”
  “切不可掉以轻心!”
  凌星严肃地嘱咐:“三师除了要应对身后的高山岭,还需要策应近卫第一集团军两个师在抱才港、调楼港、黄龙港、新盈港、头咀港一线的登陆,兵力调派上一定要做到突出重点,如果想面面兼到,那样只会得不偿失!”
  安诚志充满了自信:“放心吧,军长。日军在临高和澄迈地区的总兵力并不比我们多多少,再加上前后夹击,日军猝不及防、阵脚大乱之下,根本不可能组织起像样的防御。参谋部进行了多次推演,结果都差别不大!”
  凌星释然地点了点头:“这样就好!”说完抬腕看了看表,又道:“再过半小时,就全线发动了,希望一切顺利!”
  ……
  凌晨四点,所有深入敌后的伞兵部队,全部换回了安家军空军的迷彩军装。
  一刻钟后,二师一团一营悄悄摸到临高山下的日军阵地前方,乘着日军还未察觉,该营控制了附近的一个小山包,并分别在小树林、大山石后面,调动火力,派出两个连作为突击队,向岭上的日军发起进攻。
  借助黑夜、迷雾的掩护,突击队官兵沿着崎岖的山路,在熟悉地形的抗日救国军第五师向导的指引下,悄悄运动到山脚下,活捉了两名正在低声聊天的日军哨兵。
  山路异常难走,战士们攀援着嶙峋的怪石,抓着锋利的茅草,紧贴着山势,一步步地向上爬,山路到处都是大石头和带刺的树,官兵们的手脚被划破了,几乎是抠着石缝爬上山顶的。
  突在最前面的突击班十二名官兵,三人一组,排成一条长线,他们把枪挂在脖子上,捏着揭了盖的手榴弹,小心翼翼地向上攀登。靠近山顶了,日军没有发现危机降临,朦胧中,可以大致看出山顶的地形。
  顶峰部位,有一座叫做高山庙的古庙,庙里派驻有日军一个中队。庙的大门正对着大海,庙前有一个大水塘,水塘的两侧是两个山头,如同剪刀的两刃,钳制着水塘下面的豁口。山顶上,布满了参天大树和密密麻麻的茅草,非常便于日军坚守。
  两个连的官兵,顺着水塘下边的豁口爬了上去,带着便携的通用机枪和五零迫击炮的两个机炮排,悄悄控制了水塘两侧的山头,用以封锁庙里的日军。
  当突击班爬到距离地堡、鹿砦三十多米距离时,窸窸窣窣的茅草抖动声惊动了日军的哨兵,“哗啦”一声退弹上膛,两名鬼子用日语厉声喝问:“谁?”
  图穷匕首见,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没有必要再伪装了,迎接这两名鬼子哨兵的是一阵激烈的枪声,两个鬼子兵连哼都来不及哼一声就栽倒下去,刹那间,山头腾起一团团火球,安家军突击班官兵甩出的手榴弹在日军防御阵地上爆炸开来。
  驻扎在庙里庙外的鬼子兵从睡梦中惊醒,有的来不及穿上外衣,光着膀子便提枪应战,企图把我登顶官兵给压制下去。我军部署在两侧山头的十二挺伞兵专用的5.8mm口径II式通用机枪和十二门五零迫击炮,喷射一团团火焰,机枪子弹和榴弹交织成密集的火网,日军的反冲击迅速被击溃。
  日军在高山岭顶部的阵地,分为庙前、寺庙和庙后三道防线。安家军伞兵部队两个连的官兵,集中各班的通用机枪、自动步枪及手榴弹,向日军阵地进行密集的火力覆盖。
  根据自二六年成军以来的经验,安家军地面部队在作战中,全面贯彻三三制经验。
  在班排一级突击中,安家军始终保持三人或者四人一组作战,形成合力。进攻中,首先实行避二打一,始终注重发挥三打一的局部优势,其次实行避一打一,最后形成三打一,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毕竟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行动中始终贯彻三先的原则,即先发现敌人,先瞄准敌人,先消灭敌人。
  一般来说,在开战之前,团部直属的机炮连、警通连,还有师部直辖的喷火兵、工兵等专业兵种,全部按照火力组、爆破组、进攻组等进行混编,班按三人一组,有的四人一组做细致划分。
  在部队进攻中,坚决反对一窝蜂似的突击,必须按照平时训练的三三制队形开进,在遭遇伏击的时候,各个小组密切配合,配置的I式75毫米无坐力炮,从发现火力点,到把敌人的火点消灭最快不到7秒钟。
  就是在这样的配合下,我军两个突击排在后方两翼高地上炮火的掩护下,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向星罗密布的日军地堡、散兵坑发起进攻,炮火硝烟笼罩了日军的阵地,一座座地堡、散兵坑成为了埋葬鬼子兵的坟墓。
  两个班的突击部队,突破日军的防线,接近高山庙,庙里的日军以庙宇的院墙为掩体,顽强抵抗。
  两个班各分出一个打击小组,迂回到高山庙的两翼,从窗口投进几颗手榴弹,只听“轰轰”几声,浓烟和火舌从窗口、大门飞窜而出,躲在里面射击的鬼子兵被炸得鬼哭狼嚎,两个班剩下的官兵趁机杀了进去,很快将残存的十多名日军俘虏。
  高山庙后的日军防御阵地上,地堡群疯狂开火。
  担任突击队长的二连长邰鹏中尉冷静地观察了地形后,决定避开日军的正面火力,留下一个班的战士依托庙宇,向日军进行射击,吸引鬼子兵的注意力,然后率领主力,偷偷向右翼转移,来到日军的侧后方,冲到鹿砦边,突然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
  日军阵地部署在高出庙宇约二三十米的高地上,居高临下,火力凶猛。分配到突击队的狙击手,从侧方对准日军的地堡射击,一片密集的子弹打了过去,日军歪把子机枪的机枪筒一下子就被打弯了。
  随后,两个机炮排的迫击炮发射的炮弹,如同冰雹一般密集地砸了过去,全重仅47.73公斤的I式75毫米无坐力炮对准日军的火力点,精确进行点击,日军一处处机枪阵地逐个哑火。
  日军被从侧翼出现的火力给打懵了,战线乱成一团,残存日军纷纷退到地堡后面的交通壕里,企图据守最后的两个地堡。
  嘹亮的冲锋号声响起,安家军官兵一跃而起,全力向前突击,用力把鹿砦拉开一个个大口子。
  邰鹏中尉紧紧地跟在最先冲进两个鹿砦的战士身后,忽然一阵弹雨泼洒过来,瞬间命中邰连长的手臂和腿部,伤口向外淌血,但邰连长依然一瘸一拐地向前冲锋,继续指挥战斗。官兵们见指挥官如此英勇,一股股复仇的怒火装进枪膛里,子弹、手榴弹如同雨点般向日军阵地上飞落。
  鬼子大惊失色,士气几乎跌入谷底,纷纷向地堡里钻。就在这时,邰鹏中尉一颗手榴弹扔了过去,他身边的几名战士,举着自动步枪进行扫射,密集的弹雨过去,十多名鬼子兵应声倒在了地堡外面,在激烈的喊杀声中,两个小组的官兵冲进地堡,将里面惊慌失措的十多名鬼子兵全部干掉。
  此时在地堡后方约一百米的开阔高地上,日军撤除伪装的大炮,面对近在咫尺的威胁却束手无策。缺少单兵武器的约两百多名炮兵,组织起了敢死队,利用少量步枪和手榴弹,发起反冲锋,准备夺回地堡,但遭到我军两个机炮排的密集火力封锁,日军炮兵损失很大。
  激战一刻钟后,日军的三次反扑均被打退。
  两个伞兵连趁势掩杀,追着日军的屁股杀进了过去,一举夺下这个控制周边三十余平方公里的炮兵阵地。此时日军布置在这里的四门大正十四年式105mm加农炮、六门九五式75mm野炮、十门九九式105mm山炮的黑漆漆的炮口,依然指向远处的海岸线,炮膛里还装有未来得及发射的炮弹。
  此时分针指向了凌晨四点半,事前约定的登陆时间已到。
  机炮连的炮手们,立即用迫击炮向天空连续发射红色信号弹,向渡海大军报告高山岭一线已经被我军成功占领。
第2136章
势如破竹
  凌晨四点半,日军海岸防线后方,均诡异地连续升起红色信号弹。
  临高西部调楼港外海,正站在第一舰队旗舰“庆之”号重巡洋舰舰桥上拿着望远镜打望的顾长风,面露喜色,大步回到指挥舱:“终于有动静了……总攻是否即刻发起?”
  经过半小时的准备,由临高东、西两翼实施登陆作战的近卫第一、第三集团军官兵,已经由运输舰和两栖登陆舰的绳网下到小型登陆艇上,第一批抢滩部队已经准备就绪。而在澄迈湾登陆的第二集团军,由于大多数官兵都乘坐登陆艇,连这样的步骤都省了,只等进攻命令传达。
  “不急!”
  正在与参谋们紧张讨论的安晋抬腕看了看表,笑着解释:“虎头大哥,目前我空降军三个师已经成功运动到日军后方,根据预定作战计划,我们将在空降第一军对日军发起进攻后再实施登陆作战……听,岸上打起来了!”
  几乎是瞬间,海岸上的枪声已经密密麻麻地响成一片,东方的天空中全都是曳光弹的残影,喊杀声惊天动地。
  安晋向顾长风歉意一笑,随即神色一整,大步回到指挥台前,向参谋长李永嘉少将点了点头,对着话筒下令:“我命令,登陆海南岛作战正式开始,我近卫集群第一、第二、第三集团军,按照预定计划,全线出击!”
  安晋话音刚落,惊天动地的舰炮轰击声便骤然响了起来。
  第一舰队所属的“轩辕”级重巡洋舰“庆之”号、“霸先”号,“传说”级轻巡洋舰“姜尚”号、“闻仲”号的主炮,一个个竞相开火,再加上十余艘驱逐舰的炮火,众多舰炮炮口发射炮弹后跟着炮弹一起喷出来的发射药产生的巨大的火球,瞬间照亮了黑沉沉的夜空。
  安家军海军官兵发疯一般装填着那些硕大的炮弹和发射药包,曳光弹在迷蒙的夜色中划出一道道红色和绿色的光芒,如同流星群般落到日军位于滩头的防线上。
  一枚枚巨大的炮弹落地,一道道亮光迅即迸射开来,随即传出巨大的爆炸声响。
  明灭的火焰中,无数的混凝土碎块和泥沙,向着四周激射开去,土木碎片以及血肉块如同雨点一般“哗哗”溅落。
  一刻钟前由“眼月”号水上飞机母舰附近海面起飞的八架“水神”I型侦察机,在滩头低空中盘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