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5/1395

  “卟卟卟……”
  激烈的通用机枪的射击声,弥漫于山峦之间。
  德军原本用于对付山下目标的工事和壁垒,不得不扬短避长,向着自己防御的最薄弱部位展开猛烈射击。
  山前山后大约四十多公里战线上,到处都是激烈的交火声。那些武装直升机,远远地躲在山间防空炮火的射击死角之外,掩护着运输直升机,不断地把安家军的精锐力量投送到各个山头,形成强大的梯队攻势。
  德军从前到后,从北到东,几乎全部陷入交战状态,整个指挥体系一片混乱。
  “队长,敌人的火力点距离咱们有点儿远,德国人似乎已经摸出些对付咱们的心得了!”在又拿下一个火力点后,柏轩中尉和他率领的二小队在攻击山腰处的下一个火力点时,被德军一左一右两座掩体里的两挺通用机枪给牢牢地压制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峦上。
  说起来也凑巧,这个山头满是积雪,加上又是岩石地形,寸草不生,从下向上看几乎是一览无遗。
  德军的机枪手可以轻易地将毫无遮掩物的安家军特种官兵压制在远处,虽然这支特种小队里的每一个官兵都是神枪手,可是由于德军把面向山下的沙包搬到了面向山上的一面,堆砌起了射击掩体,加上周边又有藤蔓等遮蔽物掩饰,居高临下的安家军特种兵们竟然无法对其进行精准的狙杀。
  更加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前面一段路不仅都是光秃秃的,而且除了德国人用于通行的小道之外,就是坡度非常陡的山壁,不管是火箭弹还是榴弹枪发射的烟雾弹,很难准确地落到本身就非常陡峭的小道上,试打出的一枚火箭弹和两枚烟雾弹,均在强大的冲击力下擦着山壁掉落悬崖之下。
  此外,投掷的几颗手榴弹也做了无用功,直接扔到了山下,爆炸声很久才传来,久久回荡。
  “不行了,只能请求火力支援!”
  柏轩中尉被这样只能干挨打无法下手的情况弄得非常被动。
  德军的两个工事设计得很巧妙,一左一右,几乎封堵住了所有下山的道路,这个时候哪怕是特种官兵们都有一身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卓越技能也没辙,因为暴露身影的后果就是被打成筛子,无奈之下,柏轩只好拿起小队里通信兵背负的电台,开始向武装直升机呼叫。
  很快,一架III式武装直升机迅速飞抵柏轩小队所在的区域上空,四枚挂载的“彩虹”I型导弹充满了杀气,看来在顽固的敌人面前,可以大展身手了。
  “彩虹”I型导弹和“啄木鸟”I型导弹一样,均属于全新研发的新型空地导弹,与“啄木鸟”I型导弹主要用于摧毁地面雷达及载体等辐射目标不同,“彩虹”I型导弹主要是精准摧毁地面目标。
  其主要技术支持,是特斯拉于三九年至四一年间研发出的红宝石激光、氦氖激光、二氧化碳激光以及一些气体等激光技术,在此基础上,特斯拉又根据他研发的追踪雷达设计出激光测速、测距仪以及激光追踪器。
  这种导弹采用全新设计的激光制导系统进行导引,技术的核心就是特斯拉研发的激光追踪器,它的最大射程为五千米,使用高度一千五百米,超过这个高度使用就会丧失截获目标的能力,最大速度为一马赫,重量四十八公斤,长度一米七,直径178mm,战斗部为聚能破甲,单价造价为一万一千华元。
  “彩虹”I型导弹发射后,需要地面人员使用激光器对准打击目标,发射出的导弹捕捉到信号后,会第一时间激活制导导弹的导引头,然后向激光所照射的地点飞去,把目标摧毁。
  看到直升机到来,山下两处射击掩体里的通用机枪,把射击的目标换到了一看就很可怕的武装直升机上,打得直升机的外装甲“叮当”作响。
  柏轩从背包里拿出便携式激光器,悄悄地在山峦顶部探出头,对准四百多米外的其中一处德军暗堡,很快一枚“彩虹”I型导弹便飞了出去,被激活的导引头,沿着反射的激光路线,向着目标飞去。
  “轰……”
  奇迹发生了,导弹竟然直接从德军掩体的射击孔中飞了进去,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炸弹发挥了巨大的威力,掩体内的德军官兵,几乎一瞬间就变成了碎肉。
  不过,另一侧的那个德军暗堡,明显发现了山峦上柏轩的异动,一片密集的弹雨扫了过来,柏轩吓得赶紧缩回身子,发现自己左肩头的衣领被一发子弹给打破了,子弹咬进去擦破了里面的军用毛衣,毛线在高温的子弹擦磨下,竟然冒着些许白烟,正透过破损的外衣,丝丝缕缕地向上飘动。
  柏轩吓得连忙拍打毛衣上的破洞,灭掉火星子。
  副队长乔兴少尉一把从柏轩手里抢过便携式激光器,随后几个翻滚,来到了三十多米外的地方,随后趁着下方敌人通用机枪的打击目标再次转向悬停在空中的武装直升机的大好机会,迅速探出头,将激光器瞄准了另一侧几乎藏在山腹下的德军暗堡。
  很快,遭到攻击的德军暗堡再次被精准的导弹给摧毁,剧烈的爆炸声过后,柏轩探出头观察德军的两处掩体,只见在经过导弹精确打击后,那两个机枪掩体已经荡然无存,支撑顶部沙袋的原木断裂后,整个掩体已经完全坍塌下去,露出两个一人多深的大坑。
  武装直升机在空中略微盘旋,搜寻残余之敌,远处几门德军的高射炮,拼命地向直升机开火,但因为射角问题,炮弹都打到下方的绝壁上,发出剧烈的爆炸声响,来回的音波回声让山间“嗡嗡”只响。
  武装直升机离开后,柏轩带着他的特战小队继续前进,德军一个个火力点纷纷冒起黑烟或者干脆被炸了个底朝天,一支支身经百战的特战小队,对山腰、山腹部位的德军防御工事发动了无情的攻击,德军本来十分完美的防御体系正在逐步被瓦解。
  德国人确实非常顽强,拼尽全力,用自己手上的步枪和冲锋枪甚至是身躯,竭力抵挡安家军特种兵的进攻,但是受地形的制约太严重了。
  从某种程度而言,把主要攻击方向设在向下方向的德军各个火力点,根本就没有多少还手的余地,那些各种口径的火炮,短时间内完全无法调转炮口,而各火力点又由于在设计之初便考虑到连损效应有意拉开了彼此的距离,这样就使得现在突然遭到自上而下的打击时无法做到连片的火力支援。
  因此,德军只能依靠少量的士兵和他们手中的武器进行作战,而进攻中的安家军却随着援兵的到达,慢慢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德军的火力点被各个击破。
  ……
  看着这让人痛苦心碎的一幕就在自己眼前发生,哈斯坦因少将嘴中发苦,两眼含泪,谁也没想到,精心设计又辛辛苦苦干了一个半月才修筑起的防御工事,居然在对方空投的精锐步兵和武装直升机的空中打击下,迅速成为了不设防的战线。
  一直对安家军抱有极大警惕的参谋长奥托·鲁道夫也是脸色惨白,他虽然思前想后,认为这一片防御工事并不能真正阻挡兵力和武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拥有制空权的安家军进攻,但是鲁道夫依然认为,在这里凭借着这一条巩固的防线,足以和中国军队的地面进攻部队周旋相当长一段时间。
  奥托·鲁道夫原本打算,安家军要突破防线,必须付出沉重的伤亡代价,这样哪怕第四十九步兵师损失殆尽不得不向后撤退,自己和哈斯坦因少将也不太会遭到处罚,甚至自己和师长有可能依靠这场显赫的、以少敌多的阻击作战,各自再上一级台阶。
  可是谁没有想到,安家军竟然能依靠那种造型奇特的直升机,从天而降,从意想不到的地方全线发动攻击,从整个防御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攻了进来。
  哈斯坦因少将恢复了冷静,神色黯然地来到后面的电讯室,把自己部队所遭遇到的情况向德军土耳其集群司令部汇报,在接到“继续固守”的命令后,不得不调兵遣将,不断地从山下抽调部队,增援山上,同时指挥各个火炮掩体,无论如何也得抓紧时间调转炮口,封锁自上而下的一些紧要地区,再怎么艰难也要把缺口堵住。
  转眼间,一个小时过去,山上的战斗一直在激烈进行,德军的援兵,通过山路和一条条坑道,不断地调往山上,安家军陆航部队的武装直升机,在高射炮射程之外,肆意地泼洒火神机炮和火箭弹弹雨,放弃了防御优势的德军官兵死伤累累。
  就在德国人手忙脚乱的时候,山前的正面阵地上也有了动静。
  随着冲锋号声和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响起,坦克、装甲车和战场突击车等各种专辆,掩护着成千上万的安家军士兵,向着山口地区的德军阵地冲了过来。
  “完了!这下真完了!”
  听到声响再次扑到观察孔前的哈斯坦因少将,只觉全身一阵瘫软,几乎跌坐地上,好在身边两名参谋赶紧扶住他。
  到了这个地步,参谋长奥托·鲁道夫反而抛开了所有想法,向哈斯坦因少将道:“师长,事已至此,下令部队放弃抵抗吧!我听说帝国外交部门正在秘密与安家军高层谈判,所有被俘的帝国士兵,都可以通过秘密交易回国!”
  “现在帝国已经损失了两百多万青壮,再也经受不起太大的损耗,安家军向来与我们交好,而且其优待俘虏的名声天下传扬,我们向这样一支有着光荣历史和传统的军队投降,不丢脸!”
  哈斯坦因少将知道奥托·鲁道夫是什么意思,如今德军防御阵地上已经乱成了一锅粥,防御火力点自上而下的一个个被清除掉,失去了这些火力点,仅仅依靠山脚地面上的那些部队,要想挡住中国军队地面那钢铁洪流的冲击,完全是痴人做梦。
  可是,要想夺回山上的火力点,就必须从现有的防御部队中抽调出一部分上山进行反攻击,但山上的敌军正在通过机降,不断得到加强,其结果就是麻秆儿打狼两头害怕,这个仗根本没法维持下去了。
  至于安全地撤退下去,就不要抱指望了,既然对方可以实施如此规模的空降,那后方的关隘,肯定已经被对方严密封锁,如今整片战场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死局。
  哈斯坦因少将贪恋地看了看自己辛苦一个半月修筑的防御工事,痛苦地摇摇头,向奥托·鲁道夫挥挥手:“现在传我的命令,全线阵地放弃抵抗,打出白旗,等待中国军队接收防线!告诉官兵们,失败的责任在我身上,是我没有考虑周详,才把大家带入绝地,对此我会负全责。”
  “师长……”
  指挥部里,参谋们齐声惊呼。
  “去吧!”
  哈斯坦因返回指挥部里面的办公室,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慢吞吞地吃起了早已冰凉的早餐。
第2057章
捷报连连
  叙利亚南部城市大马士革。
  自二月上旬南线集群下辖之五路军攻占外约旦首府安曼,并把战火燃向西奈半岛后,尹继南便把战区司令部由巴格达迁移到了大马士革,以便就近指挥各路大军作战。
  二月二十一日中午十一点,城区西北部被辟为军事管理区的建筑群中的一栋普通二层伊斯兰楼房,不时有参谋和通讯人员正在二楼一间一百多平方米的大房间里进进出出,这里便是战区司令部作战指挥中心所在。
  尹继南和张承柱站在大型地图前,细细凝听参谋长李君中将的战况汇报。
  “北线战场,吴立恒集群之杨烈第二十八集团军第八十四师,经过一天一夜的苦战,成功拿下多乌巴亚泽特城,而在此前,第八十二师克服一切困难,已先后攻占凡湖东岸的凡城、卡拉汉城和穆拉迪业等城市。”
  “现在虽然已经是二月下旬,但土耳其中东部高原地区依然大雪封山,随着多乌巴亚泽特城的攻取,我们已成功控制高原上所有通向东方的关隘,德军只能接受以亚美尼亚东部高地为界,与我们在山间对峙的局面。”
  尹继南不无惋惜地说:“可惜啊,土耳其东南部也是因为天气等原因,我们只拿下了塔夫尔山南麓的舍尔纳克、锡尔特、科兹鲁克、萨松等地,预计未来要用两到三个月时间,我们才能完全控制该地区所有交通要道,彻底堵住德军南下的道路。这么一来,恐怕直到战争结束,吴立恒统率的三个集团军都只能用于这一线作战了。”
  “吴立恒没有辜负战区寄予的厚望啊!”
  一旁的张承柱看着标示有海拔高度的地图,感慨地说:“我们的部队是在完全陌生的地区作战,得不到当地民众的支持,而且那里的海拔大多在两千米以上,山势起伏,道路崎岖,气候极为恶劣,坦克、装甲车辆和重炮根本用不上,只能在留在后方,部队最强大的火力就是由履带式车辆以及驮马、驴子拉载的105毫米山地榴和107毫米火箭炮,而对手以逸待劳,固守坚城,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真是难为吴立恒了!”
  “好在吴立恒率领的三个集团军的官兵,全都来自中国的大西南地区,自小在山间长大的他们,走山地如履平地,不比山地集群的专业山地兵差,这才有了现在一系列胜利。从某种程度而言,山地集群之所以敢放开一切包袱,一路向北高歌猛进,吴立恒集群的贡献很大。继南,我们必须得好好给老吴记上一功……”
  见尹继南若有所思,没有表态,张承柱担心尹继南对吴立恒有偏见,又补充道:“吴立恒那里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毕竟高原地形,兵力调动不便,德军和土耳其军队在那里大规模用兵的可能性不大。在目前的情况下,我反倒认为其他战场必须得抓紧时间了,主席来电称很快就要发起印度洋战事,今后我们战区的物资调拨肯定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毕竟从中南半岛运送粮食弹药到这里太远了,仗长期打下去咱们消耗不起,最好速战速决,彻底打垮德国人的信心!”
  “老吴确实做得不错,不过德国人也算是寸土必争了!”
  尹继南从沉思中醒悟过来,笑着褒扬了吴立恒一句,便拉过张承柱,走到一边,悄悄问道:“德国人的表现比我们想象的顽强得多,照理说这些高原地区的德军,都应该及时回撤到土耳其中西部地区,怎么会打得如此艰苦?老吴的部队到现在已经牺牲了两千多人,而此前我们可是准备是去接收不设防的城市的!”
  “我听说我们的外交部门正在和德国人展开秘密谈判,并已经初步达成了许多协议,怎么德军的反抗还如此激烈?无论是土耳其,还是在中东,咱们都是一路打过来的,根本没捡到多少便宜!我们早在一月初便解除了无线电封锁,各地的德军应该早就接到他们上级的命令才是!”
  “确实有些蹊跷!”
  张承柱手摸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才用不确定的语气道:“我估计是条件还没有谈拢,德国人想表现得顽强一点儿,以便于他们的外交人员能够谋取些主动!而且我们的外交人员肯定也没有专门强调让德国人不战而退……现在外国记者云集于中东地区,如果让他们知道我们和德国人在做交易,肯定会掀起轩然大波,引发舆论猛烈抨击!”
  “最后一点,不管是德国人还是我们,都不想挫伤盟友的情感,只能在战场上尽量表现得自然点儿,以避免引发外界的猜疑……等战线推进至双方商定的停火线时,预计就会有新的命令传来!”
  尹继南略一沉吟,立即明白什么,淡淡一笑:“还有一个情况,我们虽然已经公开承诺不进入欧洲,但德国人搞不清楚我们是不是在放迷烟,因此只能让部队尽量抵抗,以延缓我们的进步速度,为新的部队的编成以及战线的布置,争取足够的时间。”
  “此外,我们也需要在西线做文章,为国家民族谋取足够的利益!就比如大哥亲自向我们致电,要我们在西线发起的攻势猛烈一些,把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取到中东地区来,现在咱们各条战线声势造得很大,今天杨九霄集群更是对巴赫切山口展开强攻,我想应该达到目的了!”
  张承柱点点头,道:“从军委和总参透露的意思看,对锡兰岛的战事应该就在这一两天。那边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变故,不想让人注意到,所以才会有这个含糊不清的命令传来……”
  “好消息!”
  作战处长丁家虎少将拿着份电报匆匆走进房间,大步走到尹继南和张承柱面前,禀报道:“司令员,政委,杨九霄集群发来捷报,他们自清晨六点开始发起进攻,经过四个半小时的连续作战,以伤亡五百多人的代价,一举拿下被德国人誉为‘不可逾越天险’的巴赫切山口防线,德军第四十九步兵师师长瓦尔根·冯·哈斯坦因少将率残部六千多人向我们投降,至此,我军进入塞伊汉河平原的通道已经打开。”
  “未必是好消息!”
  尹继南一脸凝重,接过电报看完后递给了张承柱:“仗打得是挺不错,但如此轻松就把这道天险拿下来了,以后还拿什么来吸引各国的眼球?我们如何达成大哥的嘱托?”
  张承柱匆匆浏览,末了笑着对尹继南道:“该表扬还是得表扬……杨九霄他们这回表现得相当耀眼,啧啧,四个半小时就把德国人誉为可以至少坚守一个月的防线一举击穿,我想这样的表现,已经足以震慑一切质疑我们军队实力的看法。德国人要避免更大的失败,必须主动放弃一些东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5/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