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395

  此次进攻美国本土,便是以山下奉文的关东军第一方面军为主导,待前锋打开局面后,从澳洲大陆北调的精锐部队才会出场,形成一波波连续不断的攻势,彻底击垮美国人的抵抗意志。
  为了确保大军进攻期间的安全,关东军的工兵和满铁的工作人员,在白令海峡封冻后的这段时间,一直在严密进行监视,确认厚重的冰层足以支撑重达三十吨的四式坦克通过。
  猛烈的炮击发起后,日军工兵顶着美军炮火还击,在白令海峡负责防守的美军第十二军军长威廉·辛普森少将的眼皮子底下,用稻草和树枝搭建起十多条适合装甲部队通行的道路,甚至在广阔的冰面上,选择了几百出适合的油料补给地点以及维修基地,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日军的工兵竟然在为时两天的炮击中,修建起了临时铁路,以沟通白令海峡东西。
  早在炮击进行之前,陆军航空队两千多架战机,已经成功突袭美军位于阿拉斯加的诺姆、威尔士、科策布、诺阿塔克、安克雷奇等城市的机场,虽然美军成功对日本航空队的进攻进行了预警,但由于阿拉斯加的空军大部分都被调到美国南部参与对拉丁美洲地区的日军作战,少量的战机根本不足以抵抗日本人的凶悍攻势,短短的一个上午,阿拉斯加几乎所有的机场都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等到消灭了美国空军的威胁,铺天盖地的机群飞临美军的炮兵阵地上方,尽情抛撒航弹,压制美军的炮火反击。
  十一月十一日,在经过连续两天炮击,基本清除美军在白令海峡东岸的防御后,日军七个战车师团、十二个步兵师团,开始发起了强渡行动,美日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第1899章
再论持久战
  “日本怎么可能会选择在极地附近进攻美国?现在东西伯利亚地区气温在零下二十多度,再过几天北部地区甚至会出现极夜现象,在这样的地方进攻美国本土,石原莞尔疯了吗?”
  安毅拿着最新的情报,面对满屋将校,大声问道。
  总参谋部会议厅里,一片寂静。
  过了一会儿,副总参谋长黄智站了起来,道:“日军的选择既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此前我们总参及情报部门一直以为,日军会从中美洲地区进行登陆作战,这样既可以起到断绝美国在这一地区的物资供应,又可以挑动美洲各国起来反对美国,牵扯美国向太平洋和大西洋用兵,一举多得……因此,日军进攻美国,只能通过中美洲地区,而不是其他地方!”
  “可惜,由始至终我们都忽视了一点,在特定的条件下,亚洲大陆其实是和美洲大陆相连接的。历史学家曾经有一个观点,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实际上是我们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的分支,汉朝的时候卫青和霍去病北逐匈奴,这些游牧民族被迫搬迁,在冬季严寒的气候中穿越白令海峡进入美洲,繁衍生息!”
  “近代帝俄之所以把阿拉斯加纳入自己的版图,也是他们的探险家通过封冻的白令海峡,直抵英国人占领的美洲殖民地边沿地带,正式确认了对那里的主权。虽然后来帝俄以非常便宜的价格把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人,但我们不能否认,冬季的白令海峡确实是一条便捷的陆路通道。”
  “日军在白令海峡作战,有几个优势。其一自然是背靠日军占领的远东和东西伯利亚,物资补给有了充足的保障。根据空军连续一周对日本修筑的远东铁路进行拍照和对比,我们基本上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东北亚铁路开通了!日本人用了一个此前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过的建设速度,完成了一条只可能存在设计图纸上的铁路的修建!随着东北亚铁路的通车,不管是从朝鲜、远东还是堪察加半岛,日军均可以通过海路和陆路进行补充!”
  “其二,日军在北美作战,可以有效利用东北工业基地生产的武器装备,尤其是消耗严重的弹药,无需再装船进行远洋运输,极大地方便了作战……”
  说到这里,黄智转向中央情报局局长陈瑜:“我现在想请陈局长就日本在东北的发展做一个说明,让大家明白日本的军工生产究竟到了哪个地步,有一个较为直观的印象!”
  安毅点了点头,抬手示意陈瑜发言。
  陈瑜站起来,走到参谋人员悬挂起的大幅东北地图前,手拿指挥棒,开始了他的讲解。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扶持溥仪建立了伪满洲国,正式把东北纳入了日本的殖民体系。为了增强伪满洲国的吸引力,他们加大了东北地区的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化建设,伪满首都长春因此有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第一。”
  “诸如什么森林绿化第一、普及抽水马桶第一、普及管道煤气第一、规划地铁第一、主干道电线入地第一等等城市建设项目看起来似乎挺了不起,其实都是些无足轻重的东西,关于发展经济和工业的举措根本没有,就算有再多的第一,对于傀儡的伪满政府又有何益呢?”
  “不过,若是我们就此小瞧日本人,绝不可取。日本人真正把东北,当成了他们的国家来建设,到了今年东北的城市化已经高达23.8%,铁路总里程一万两千多公里,公路总里程六万多公里,航空线总里程一万五千公里等等,他们还拥有了大连机车厂研发的时速一百三十公里的大功率高速列车。”
  “交通改善只是东北发展的一个方面,最可怕的还是那里的工业化建设。从沈阳到大连,铁路两边工厂烟囱林立,城市带连成一片,被欧美媒体冠以‘绵长工业区’,沈阳铁西被誉为‘东方鲁尔’,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发电能力高达三十亿度,生产着包括煤、生铁、钢、特种钢、硫酸、苏打灰、水泥、机械等在内的各种产品。”
  “尤其是从西伯利亚掠夺回大量机床和生产线后,东北的发展进入高速通道,抚顺、阜新、元宝山、开滦、鸡西、双鸭山、鹤岗等地的煤矿,鞍山、本溪、还安、阿城、白云鄂博的铁矿,多宝山、哈尔滨、沈阳附近的铜矿,以及这块土地上蕴藏的丰富的金、银、铬、菱镁矿、油页岩等等,给了日本人充足的发展资源,现在日本三分之一的武器装备几乎都在东北制造,因此由东北通过铁路支援东北亚地区作战,对于日军最为有利。”
  胡家林问道:“这么说来,如果我们出兵,一举拿下东北,截断东北亚的铁路线,则进入北美的日军会立即断掉补给来源,成为无根的浮木,不战而溃?”
  “原则上是这样!”
  陈瑜回答道:“不过实际的应用中,还得考虑日军占领北美西海岸地区后,海路运输这一途径。具体的情报分析,需要总参做出,我们中央情报局,可以配合完成这项工作!”
  “我们坚持发展的信心不应该动摇!”
  安毅站起来,使劲地挥了挥手,以加强说话的语气:“大家的心情我很理解,自甲午以来,日本人双手沾满了国人的鲜血,种种深仇大恨不报,何以为人?不过,我还是那个意见,现在不是复仇的好时机!”
  “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日军真的下定决心由白令海峡进攻美国本土,那么澳大利亚的日军主力必然北调,现在的远东、东北和朝鲜三地,必定云集了日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我们这个时候选择出击,实际上是与小日本硬碰硬,除了白白地替美国人挡灾之外,别无益处!”
  “我们不同于列强,他们有着深厚的积累,哪怕是现在亡国的法国,只要给他们一段恢复的时间,以他们国民的受教育的良好程度,还有他们雄厚的工业底蕴,发展起来是很快的!最多十年时间,又是一个引领世界发展的大国!我们则不同,我们的底子太薄了,以前是一穷二白,现在虽然有了资金,也有了大量的工业订单刺激工业发展,但我们与列强之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
  “弟兄们,大家还记得七七事变及上海八一三事变后,我们在国际上孤立无援的情况吗?英法主导的国际联盟是如何对待我们的?那些频繁举行的国际大会,除了束缚我们的手脚外,有什么实际的益处吗?中日战争爆发后的相当长时间,英国持续与日本进行贸易,而美国更是不断用自己的废旧钢铁和石油资源,支持日本的战争!现在发生的这一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英美咎由自取!”
  “远东和东北我们必须要拿下来,但不是现在……我们在蒙古和贝加尔湖地区的军队数量自保有余,进攻则不足,一旦攻坚失利,则战火极有可能烧到关内,危及中原和西北地区,中日决战的格局将提前到来,这是我不愿意看到的!”
  “收复失地最好的时间,应该是在明年下半年,最迟不超过四三年春夏之交。弟兄们,只要日军与美国人干上,那么日本的国力会迅速被消耗,一个伟岸的巨人,会被漫长的战线拖垮身体,浑身上下处处皆是漏洞!届时,只要我们拿下远东和东北,日本就瞬间没了三分之一的工业,然后咱们再进攻朝鲜,直接威胁日本本土,那时候日军除了退守澳大利亚,别无选择!”
  “再过两年,咱们的航母编队已经编成,再加上导弹驱逐舰及核潜艇,我们在战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有了大陆做根基,完全可以轻松做到有条不紊收复兰印群岛和菲律宾,通过岛屿间的机场,慢慢把战线向澳大利亚推进,最后日本所窃据的一切,不过是为我们做嫁衣裳!”
  听完安毅的分析,众将先是凝眉深思,随即都露出振奋的表情。
  不管是日本人还是英美等国,都小视安家军的海军,通常把南华称之为陆军强国,并不认为有染指大洋的实力。
  这也是日本敢于向美国投入兵力进攻的重要原因,在日本政府和军队高层,都有一个认知:大不了退出大陆,只要确保日本列岛及东南亚、澳洲的岛屿安全即可。目前日本的当务之急,是要彻底摧毁作为民主国家精神支撑的美国的抵抗意志,只要美国发展不起优势的海军,日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安毅需要的就是列国的疏忽,南华韬光养晦,一方面是恢复和发展经济,提升工业实力,另一方面则是积蓄海军力量,利用科技的领先,来弥补海军官兵海战经验和战术素养的不足。要知道随着航空母舰及反舰导弹的出现,海战形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只要做好防空反潜和预警工作,哪怕是毫无海军根基的南华,也有成就海军大国的希望。
  要实现这一切,最需要的便是时间,和平稳定发展的时间。
  见大家默默思索,安毅又道:
  “大家不要担心日本人会把美国给灭掉,这种情况根本是不可能出现……实际上,日军进攻美国本土,在我看来无异于自寻死路,这绝对是号称战略大师的石原莞尔一生最大的污点。诚然,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度,民众大多来自欧美亚各国,但这个国家已经存在了一百多年,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良好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民众早已有了归属感。”
  “日本朝野自以为美国人不堪一战,但面对非生则死的威胁,美国政府和军队必然会输死一搏,日军将遭遇惨痛的失败!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宽大家的心才这么说的,美国的轻重工业基地基本集中在东部地区,虽然西部的工厂企业数量之多对于一般国家来说已经是望尘莫及,但相对于美国来说又不算什么了!”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在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能力下,数以万计的坦克向着日军凶猛地扑去,铺天盖地的战机落下如雨点般密集的航弹,数十万门大炮疯狂咆哮,把日军的阵地彻底摧毁。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本或许可能凭借其进攻的突然性,取得一定的优势,但几百万军队分散到广袤的加拿大和美国中西部地区,平均下来一平方公里连一个人也做不到,充其量最多控制交通干道附近的城镇,随着战线的不断向东推移,必然因兵力不足陷入僵局,随后战事便进入相持阶段。”
  “到了这个地步,日军的失败已经不可避免,美国囤积的武器和弹药物资将越来越多,制空权不可避免地落入美军手中,此后,日军将因为作战物资的逐步消耗,加上我们光复远东和东北,陆路补给线路被我们掐断,从而陷入全面的被动。”
  “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日军被分割包围,除了海边的部队可以乘船逃跑外,其余的都将成为美国人的战俘。美洲战役落下大幕后,日军因损失大量军队和作战物资,只能被动进行防守,逐步走向毁灭!”
  邓斌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说:
  “听起来挺像前些年我们抗战时所宣传的持久战略,蒋百里先生和中共的毛先生都对此做过详细的阐述,也是分防守、相持、反攻三个阶段,不过相比于当时我们羸弱的国力,美国的条件要好许多,相信三个阶段的时间也会短上许多!”
  “不错!”
  杨飞附和道:“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意见转交给美国人,我想这或许会成为美国抗战的指导性纲领!”
  “哈哈……”
  会议室里传来轻松的笑声。
  待笑声停下,作战部长刘宇少将主动站起来,不无担忧地说:“主席,各位长官,仅就太平洋战场来看,我们自然不畏惧日军,但我们必须要预计到,一旦日军在进攻美洲时遭到挫折和失败,他们极有可能会向德国军队求援!如今苏德战争波澜不惊,德军正在整合欧洲的力量,而苏联也得到了我们的鼎力支持,双方大战前途未卜,但不排除德军获胜的可能性!”
  “若是德军在苏德战场上腾出手来,希特勒会把手伸向何方?精锐的德军,绝对不是豆腐渣的英、法等国军队可比,一旦德军对我西亚地区展开偷袭,我们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困境。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最好制定几个应对预案。”
  安毅一听认为很有道理:
  “刘宇的担心不是无的放矢,军委和总参要引起高度重视,看看如何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德国和日本一样,同样喜欢不宣而战,我们绝对不能犯苏联人的错误!我提议组建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由胡总长担任组长,杨、黄两位副参谋长担任副组长,总参和国防大学专门调派人参加!”
  “是!”
  胡家林、杨飞和黄智站起来,向安毅郑重敬礼,坐下时都感觉肩上的担子不轻。
第1900章
贼寇逞凶
  冬去春来,四二年的春节,在隆隆的炮声中到来。
  在过去的三个月时间里,南华经济稳步提升,由于下辖地区能源、铜铁矿石、稀有金属、橡胶等资源一应俱全,粮食储备充裕,再加上苏德战场的巨大订单支撑,工农业均呈现爆炸式的增长。
  此消彼长,美国在日军的大举入侵下,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支援英伦三岛及非洲的物资急剧减少,几乎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于应对日军入侵上。
  去年十一月中旬,日军突破白令海峡,在阿拉斯加的威尔士王子角登陆,美军第十二军军长威廉·辛普森少将率部进行英勇的抵抗后,退往了霍加察。
  霍加察与费尔班克斯一样,是阿拉斯加著名的采金城市,随着二十世纪初阿拉斯加的金矿陆续发现,逐步成为拥有数千人口的小城市。
  进入本世纪后,美国在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贝发现超级大油田,加上霍加察、费尔班克斯与塔纳诺等地的金矿,尼纳纳的铜矿,原本一文不名的阿拉斯加,成为了一方热土。
  为了开采这些矿藏,美国政府斥资修建了北起普拉德霍贝,向南经霍加察、费尔班克斯、塔纳克洛斯,穿过加拿大国境,由斯格纳、卡马克斯至铁路枢纽迪斯奈克与纳尔逊堡的公路。后世美国曾修建贯通本土与费尔班克斯的高速公路,但在这个年代,仅有普通的公路用以通行。
  由于霍加察城距离北极圈不到两百公里,这里特有的极夜很快就会到来,到时候白天仅有两三个小时,其他时间几乎都被黑暗所笼罩。
  日军与美军在霍加察进行了一场惨烈的大战,由于失去制空权,加上日军拥有军队数量和质量上的双重优势,美军被迫向费尔班克斯撤退,却在途中遭遇日军的伏击,美军第十二军彻底溃散,残部逃往加拿大境内。
  原来,南云忠一的航母特混舰队在夺取阿留申群岛后的第二天,与从千叶群岛赶来的运输舰队汇合,护送阿南惟几中将统率的日军第十七军四个师团,在安克雷奇发起抢滩登陆作战。
  结果毫无悬念,经历过澳大利亚血战的第十七军,根本不是严重缺乏训练的美国海岸警备部队能够抵抗,很快美国人便丢掉了安克雷奇港。
  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为了缓解国内就业压力,大搞基础建设,其中便有安克雷奇港到费尔班克斯城的铁路建设项目,这条铁路的贯通,为开发阿拉斯加、合理利用资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现在也方便了日军的进军。
  日军很快便乘坐火车,顺着铁路北上,奇袭费尔班克斯,一举截断了美军的退路,导致遭到前后夹击的美军第十二军土崩瓦解。
  再看看加拿大政府和军队的反应。
  英国向德国宣战后,作为英联邦自治领的加拿大,陆军共编成了六十个团,其中大半派到了英伦三岛和南部非洲地区,目前本土仅有第三和第六步兵师,以及五个空军中队,总兵力不到十万。
  面对日军压倒性的优势,加拿大政府惊慌失措,首相麦肯齐·金与国防部长詹姆斯·里顿·罗尔斯顿简单商议后,立即做出决定:将西部地区的所有军队和居民,全部撤往东部地区。此举在盟国中引发巨大争议,但加拿大政府和军队我行我素,匆匆组织民众就像躲避瘟疫般逃离西部地区,所有的铁路和公路上,都被西撤的军队和民众塞满。
  和美国一样,加拿大也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国家……哦,不对,此时的加拿大还不能称之为国家,因为战争爆发后,加拿大的自治便名存实亡了,完全受到英国战时内阁的支配,再次从半独立的自治领沦为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还不能有自己主张的殖民地。
  在美国人眼里,由丘吉尔来代表整个英帝国非常方便,而加拿大不过是英帝国在北美的附庸,英美两国军官组成的联合参谋部中,加拿大将领未取得任何席位,同时英美首脑会谈中,加拿大领导人根本没有发言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8/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