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95

  炮群再次瞄准暹罗军的一线阵地,各种口径的炮弹若雨点般落下,往往一阵火球尚未消散,另一阵火球又已腾起,浓黑泛红的烈焰连成一片,整个暹罗军一线阵地被反复覆盖。
  最为可怕的是一百六十二门130毫米19管火箭炮,一轮射击下来,便有三千多枚拖着尾焰的火箭弹怪啸着落到敌人的阵地中部区域,把前后方割裂开来,数百米的区域成为了一片死亡地带。
  第一批渡河的两千多名官兵,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一,幸存的官兵,在炮火的掩护下,向着敌人据守的河防阵地冲去。
  在他们的后方,第二批渡河部队已经开始发起强渡,工兵旅的车队开始向河边靠拢,只等渡过河去的步兵控制住对岸的河防阵地,工兵即进行架桥作业。
  渡过河的官兵,依旧按照班排为打击单位,以散兵线向暹罗军阵地发起冲锋,空中,安家军空军的强击机,不断地利用航空机枪扫射敌人的阵地,打得敌人的战壕中掀起阵阵腥风血雨。
  很快,第三十三步兵团的官兵便冲到了敌人的战壕前,一排一排的手榴弹扔进敌人的战壕里,剧烈的爆炸,把战壕里的敌人全部卷进了硝烟中,就在官兵们纷纷跃进战壕时,布置在一线阵地后面的三座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半掩式地堡突然发威,一个个射击孔中泼洒出密集的弹雨,把许多正准备进入战壕的官兵打倒在地。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列车炮突然发出了怒吼,380mm口径的舰炮炮弹,在电磁导引下,呼啸着落在其中一座暗堡的顶部,如此口径的舰炮炮弹,就连战列舰厚厚的钢铁合金装甲也可以撕裂,更不要说这些水泥墩子了,几乎是眨眼间,那座暗堡便被掀翻了顶棚,整个暗堡就像坐上了土飞机,粉身碎骨,暗堡内的几十个暹罗兵及大量轻重机枪,一起被埋葬在地下。
  由动力机械快速完成装填的列车炮,再次发出巨大的轰鸣声,炮弹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把另外一个坚固的火力点开了天窗。不到一分钟,第三座半掩式暗堡也彻底地从世间消失。
  “安家军,冲!”
  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响起,第二波过河部队已经追上了第三十三步兵团,两股力量汇合在一起,跳进了战壕。
  冲在前面的官兵,发现暹罗军在战壕弯道处部署有火力点,立即由打击小组里的火焰喷射手,对坑道转弯处进行喷火清除障碍,迅速,火龙激射而出,一瞬间,前方的坑道变成了火海,躲藏在单兵掩体及射击掩体里的暹罗军士兵浑身起火,发出凄厉的惨叫。
  随着一个个火人出现在转弯处,自动步枪立即射出密集的弹雨,把那些试图进行自杀式攻击的敌人一一击毙。
  部队顺着战壕前进,将所有试图靠近的敌人,全部消灭,此时机枪手已经占据敌人的战壕,利用现有的工事,压制敌人的反扑,而过河的两个团的迫击炮,则全部集中起来,向后方的敌人战壕进行急速射击,以阻断其增援的道路。
  这时,工兵旅的车辆已经靠近河边,随着预制构件抛入河中,很快一条条钢铁桥梁便从无到有,将一百多米宽的河面串联起来。
  而提前过河的突击工兵,已经开始尝试爆破河岸的堤坝,给坦克和装甲车开路。
  暹罗军指挥官显然已经意识到情况不妙,随着环城河失守,安家军的坦克和装甲车肯定很快就会投入战斗,虽然前面还有三道反坦克壕,但有工兵进行爆破作业,天堑也会变为通途,于是下令发起决死冲锋。
  无数的敌人向着一线阵地扑来,师承鬼子的标志性的掷弹筒,向安家军据守的阵地上射出密集的甜瓜手雷,炸得战壕里弹片横飞,不少正在射击的战士英勇牺牲。
  已经过河的狙击手,迅速投入到战斗中,专门找那些冲锋队列中的敌人的基层军官打,而迫击炮兵们则在天空校射机的指引下,对暹罗军的掷弹筒兵进行猛烈打击,压制敌人的火力。
  此时,一批武装直升机来到了交战地上空,首先由火箭弹打击那些机枪火力点,随后,火神机炮发出可怕的火舌,如同死神的镰刀,将一切试图冲击安家军阵地的敌人射杀在地。
  再次完成装填的火箭炮群,发出死神的啸叫,密集的火箭弹落在几乎疯狂了的敌军群中,大地剧烈地震动,不断腾起的火球,把成群结队的敌人炸得血肉横飞。
  河面上,步兵依然在不断渡河,越来越多的官兵登上了河岸,向敌人的纵深阵地前进。
  工兵尾随在冲锋的官兵身后,开始对暹罗军的反坦克壕进行爆破,当第三道反坦克壕拿下时,第一辆豹II坦克已经过河,隆隆地顺着工兵开辟出来的道路,向毛淡棉城里扑去。
  大规模的坦克和装甲车投入城市战,这意味着毛淡棉城里的暹罗军已经走向穷途末路。连续越过三道反坦克壕后,坦克和装甲车向惊慌失措向城里逃跑的暹罗军追去,在步兵们的伴随下,向敌人射去一条条火舌,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在敌人的队列中炸开,大量地杀伤着暹罗军的有生力量。
  坦克轰鸣着,把追上的暹罗军士兵碾压在履带下,一路过去,地上满是肉泥与触目惊心的血痕。
  毛淡棉城里,大多是些老式的木制建筑,而且暹罗军上下没有想到城防如此快被攻破,惊慌失措,面对安家军步坦协同,以及各个打击小组精确地摧毁一切有威胁的目标,很快就陷入崩溃状态,到处都是举手投降的士兵。
  这些俘虏,自然有专人看管,坦克及装甲车部队继续向前,用自己的躯壳掩护步兵,同时用坦克炮和机枪去消灭那些隐身在建筑里的火力点。如果遇见那种极为坚固,连坦克炮和火箭筒也无法应付的据点,便请求空军帮忙,随着航弹落下,一切都归于尘土。
  毛淡棉城内的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最后一座攻克的建筑是位于码头区的一栋六层大楼,在先前的空军轰炸中,大楼已经垮塌了一半,但暹罗军依然藏身在里面,进行最后的抵抗。在动用坦克炮攻击无果后,前线官兵请求列车炮解决。
  于是,连续四枚380mm口径的巨型炮弹落下,直接将这栋大楼炸得四分五裂,随后轰然倒塌。官兵们在打扫战场时,在地下一层的一间房屋里,找到了被炮弹爆炸活活震死的暹罗军总司令披汶·颂勘,以及他的一干忠实追随者,困扰南华政权已久的一颗毒瘤,终于彻底拔除。
  随着暹罗军的指挥中枢被消灭,接下来的缅南战事将轻松许多,失去灵魂的暹罗军,将不可避免地变得平庸,灭亡是迟早的事情。
第1849章
战局如棋
  九月三十日,南华,新京。
  位于城西北独柱寺的总参谋部大会议室,每天一次的战情通报及研讨会正在进行。
  经过连续两周的作战,各条战线均进展顺利。
  马来亚方向,由于日德防线的日军未派出援军,中南方面军第一集团军于十九日攻取哥达巴哈鲁港,随后,集团军主力顺着海岸线直接南下,先后占领巴佐、巴西富地,于二十一日进逼日德防线。
  出人意料,原本驻守日德防线的日军第二十一师团竟主动后撤,取而代之的是马江守备队的两千多名日军、马来军一个师以及六万余土著武装。自杀式攻击面对陆空协同作战、同时由于顺着海岸线南下部队的补给有充足的保证的安家军来说,根本就是以卵击石,连续两天两夜激战,第一集团军终于攻克日德防线,突进丁加奴地区。
  二十七日,东路大军先后歼灭武洛、美兰、滨临、拉吉、丹戎等城镇的日军,进逼丁加奴河,并于次日发起强渡,再次与日军一支守备队及六万余马来武装发生激烈碰撞,今日凌晨,瓜拉丁加奴城顺利光复。
  而在第一集团军西方一百多公里处,随着二十二日陶公县边界城镇素爱镇与吉兰丹河中部城镇巴西马士城间的铁路被工兵紧急抢修通车,中南方面军陆舜臣第十九集团军加入了战场,与章祖颖第十一集团军一起,组成庞大的中路集群,顺着贯穿马来半岛中部山地及丘陵地区的铁路线高速南下。
  二十三日,伞兵突然空降吉兰丹河上游城镇丹那美拉及马樟镇,确保铁路大桥的安全后,第十九集团军以不可阻挡之势,一天内即拿下河西港口城市丹那美拉,随后由铁路大桥过河,击破马樟镇之敌。
  二十八日,第十九集团军顺着铁路,由吉兰丹地区穿过大汉山口,进入马来半岛中部的金马伦高原。该地区属于马来彭亨省管辖,铁路沿途热带丛林密布,山峦虽多但海拔普遍不高,溪谷及河滩众多,加上适逢雨季,连绵的大雨及暴涨的河水给机械化部队带来了不少麻烦。
  不过,由于有铁路做支撑,加上铁路沿线左右十余公里的树木早已被日本人砍伐殆尽,后勤方面绝无问题,因此第十九集团军的攻击速度很快,让跟在后面的第十一集团军,到现在还未向日军开出一枪,以至于章祖颖颇有怨言。
  西路军方面,得理不饶人的宗行真第十集团军,在槟榔屿以东的北海及新路头镇,休整一天后,于二十二日发起对日军据守的大山脚防线的攻势。
  越打越顺的第十集团军,依旧展现了强大的攻坚能力,一天一夜消灭四千多日军、三万余马来军和近十二万马来土著武装,几乎将日军在吉打省地区的武装力量清空。
  二十五日,第十集团军突破平安岛及勿沙山一线,进入霹雳省。
  二十六日,巴里文打镇被我军占领,二十七日,第三十摩步师进占巴眼士来镇,昨天傍晚,太平镇也落入第十集团军之手。
  此前的二十三日,闵竟先第二集团军的后方肃清行动基本结束,全军稍做休整,补充完兵员及弹药物资后,便顺着铁路线快速南下,预计将在下月初,接替已呈现疲态的第十集团军,继续向南发起进攻。
  缅北方面,十九日开始,缅北方面军罗磊第四集团军与焦广绪第一山地集团军,把曼德勒城团团包围,目前正抓紧时间储备攻城物资,争取一举克敌。
  而原本准备投入曼德勒攻城战的第五集团军,则于二十日在曼德勒西南方二十多公里的阿马拉布拉渡过伊洛瓦底江,然后大军顺着日军尚未来得及破坏的铁路线,由萨耶、韦莱,直扑缅北重镇瑞保。
  二十六日,高速北上的第五集团军在司令员毕佑敏中将的率领下,发起攻城作战,经过两天一夜的战斗,全歼日军六千七百多人、缅军两万一千四百人、土著武装七万。目前,全军正在休整,未来几天就会再次北上,准备进攻铁路枢纽达择,同时截断曼德勒及皎当山之敌的退路。
  缅中地区,负责南下作战的卫一航第六集团军和李振汉第二十一集团军,在曼德勒以南三十公里的苏瓦镇,随着铁路分叉也一分为二,一路由密沙、文墩一线直接向南,准备与九月下旬向东枝发起进攻的第三、第四山地集团军在铁路枢纽城市达西会师,另一路则顺着伊洛瓦底江沿岸铁路,进攻谬达、韦卢、纳多基、敏建、皎勃东、仁安羌等地,目标是中部铁路中心城市卑谬。
  由于是平原作战,加上安家军拥有制空权,后方又有铁路进行补给,战事虽然非常残酷,但两路大军势如破竹,捷报频传。可是随着战线的拉长,新占领地区不断受到撤退到乡间的日军及缅军的袭击,铁路及公路线不时中断,而且官兵不时遭遇当地土著自杀式人肉炸弹袭击,军队士气受到一定影响。
  印度东北部地区,缅北方面军第二、三山地集团军于二十四日冲出帕特凯山,突然出现在雅鲁藏布江山口平原地区,占领玛格丽塔、迪格博伊、丁苏吉亚等城镇,一边抢修机场,一边兵分两路,顺着铁路,向阿萨姆南部地区攻击前进。
  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日军及印军主力,进展非常顺利。
  纵观缅甸战场,由于日军主力未出现,同时战线拉得太长,整体局势呈现焦灼状态,唯有等拿下曼德勒后,战局才会逐步明朗,现在就要看第四集团军和第一山地集团军的攻坚能力了。
  东印度战场,恒河以南地区自十八日拿下巴特那城后,廖民林第七集团军和周鼎城第九集团军,两大集团军分出两个摩步师继续扫荡残敌,其余两个坦克师和两个摩步师,直逼比哈尔城。
  比哈尔城是一个有着十多万人口的城市,比哈尔邦便是因城得名,不过后来随着巴特那城兴起,比哈尔邦首府便迁移到了巴特那城。这片地区虽然盛产稻米、小麦、豆类和甘蔗、黄麻等,但由于落后的近乎农奴制度的生产关系,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目前印度最贫穷的地区,比哈尔城也因资金困难破败不堪。
  二十一日,当安家军主力兵临城下时,日军不战而逃,主动退往南部的山区。依照日军大本营下达的命令,日军将麻木不仁的土著民众,裹挟一空,千里平原杳无人烟,看起来一片荒凉。
  日军的退却完全在安家军空军的密切监控下,只要天气允许,空军机群频频出动,轰炸打击溃逃的人流,日军、日印军及他们裹挟的民众,在没有地方躲藏的平原上死亡无数,堪称死亡之旅。
  不同于中国,印度的铁路网络四通八达,因此,对东印度的攻击,安家军还是以占领铁路沿线主要城市为主,然后再以铁路线为枝干,逐步拴住日军的手脚,迫使其就范。
  看到日军暂时无意与我军接战,张承柱和李金龙再次在恒河南岸投入了方继德第十四集团军,由巴特那城向南,直插比哈尔邦南部的格雅城,占领了这座铁路中心城市,并于二十九日占领波尔西湖畔的切尔博城,封堵退入山区的日军残部的出路。
  把防守任务交给乙类部队后,第七、第九集团军再次进行集结,六个师兵分两路,以两个摩步师顺着恒河南岸铁路高速东进,于二十八日占领伯尔汉德山北麓隘口重镇蒙吉尔城,另外两个坦克师及两个摩步师,则从伯尔汉德山与伯尔萨山之间的杰穆伊镇南下,二十九日占领比哈尔邦东南部重要城市代奥克尔。
  这两路大军最终的目的,是在胡格利河西岸的金德纳格尔城会师,然后会攻加尔各答。
  恒河北岸,孙德胜第八集团军和迟宗远第十三集团军相互交替进攻,于十八日攻占穆扎法尔布尔城后,顺着恒河北岸铁路滚滚东进,二十日占领瑟马斯蒂布尔城,二十二日占领德尔辛格瑟赖城,二十六日占领贝古瑟赖,二十九日拿下克格里亚。
  相对而言,恒河北岸地域较窄,铁路网不如南岸繁复,战斗起来更为轻松。
  不过,为了加强对恒河北岸广袤乡村地区日军、印军残余及土著武装的肃清,秦稚荣第十五集团军投入恒河北岸的战斗,着重是清除北部比尔根杰、默伦瓜、贾纳克布尔等地的地主武装,打击封建残余,同时协助乙类部队及民运总队的工作。
  印度战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这片国土太过辽阔,八个集团军加上后勤辎重部队几达百万,但散入广袤的江湖平原后,依然无法做到对每一个地区的控制,战线与战线之间,有诸多的漏洞可抓,就看日军有没有魄力抓住这些疏漏之处与我方决战。
  “总的来说,战局还是比较顺利的,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随着战争的持续,日军的战术已经逐渐暴露,那便是主动放弃无险可守的平原及浅丘地区,放弃人口较少的村镇,将房屋、田地和种植园等付之一炬,炸毁矿井矿山,把人员集中到山区或者主要城市,构筑多道防线,驱使土著发起自杀式的攻击,竭力消耗我军的弹药,随后再据城死守,即便最后我军攻下这些地方,也会产生较大的伤亡。”
  “另外,最为可恶的就是各地土著的冷枪和自杀式袭击。至今为止,我们已经有数百名官兵,在与土著百姓接触时受伤甚至死亡,这对我们的军心士气产生了一定不利的影响。最后,根据各战区反馈的情报,与我们接战的基本上都是日军地方守备部队,主力只是在曼德勒围上一个五十三师团,其他部队还未接触,我们必须提防日军的逆袭!”
  听完杨飞的情况汇报,会议室里顿时议论纷纷,大家都对土著表现出来的敌意感到头疼。
  在此前光复安南及暹罗的作战中,因为语言及文化等原因,再加上华裔已经融入当地社会,对于安家军的行动,并未有太多的阻碍,而中亚及西伯利亚,由于对苏联民族清洗政策的抵触,再加上远东军作为带路人,使得安家军的认同度大增,也未产生太大的问题。
  而在阿富汗及西印度,盛世才的倒行逆施,给了安家军出师的正义借口,进军波斯则打着驱逐苏军的幌子,而对波斯湾沿岸及伊拉克的攻略,则因为日军的疯狂掠夺及滥杀而赢得当地民众的支持。
  现在,虽然日军依旧对马来亚、缅甸和东印度土著不好,但好歹帮助成立了民族政府,并答应战争后给予这些国家独立自主的权力,同时日本殖民者还竭力把南华渲染成想染指这些地区的侵略者,在道义上占得一定的上风,赢得部分民族主义者的支持,再加上开战后日军果断采取手段,以扣留人质相威胁等方法,驱使土著采取极端的作战手段,这便有了今天的困扰。
  安毅也是非常的伤脑筋,现在安家军所遭遇的一幕,和后世美军在伊拉克、阿富汗的遭遇何其相似?
  根据后世的经验,这些民族仇视,是很难制止的!
  东南亚这些国家,往往摇摆于列强之间,有奶就是娘,大多数时候都充当反华急先锋,针对华人的屠杀几乎每过几年、十多年就会发生一次,就南华的整体利益而言,绝对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南华现在的领土,被分割为东西两个部分,必须通过陆地连接起来,从国家的长治久安来看,至少缅甸中部、北部和东印度北部地区,应该纳入南华的版图,至于马来亚,扼马六甲海峡,无异于安家军海军进入太平洋地区的桥头堡,不容有失。
  而且,土著心目中普遍怀有对中国这个前宗主国的忌惮,根本不愿意对东南亚拥有广大移民、并且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中国人卷土重来。如此一来,南华的国家利益,便与那些土著的利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见大家都拿不出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杨杰忍不住了,站起来狠声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目前的情况,已经不允许我们再犹豫。既然美国人可以在美国境内大量修建集中营,集中关押美籍日人,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在我们占领的地区大量修建集中营呢?”
  “我的意见是把所有捣乱的土著,全部关进集中营里去,等到战争结束,再划出一些地区,给这些土著居住。以印度为例,当初我们就已经规划好,不要卡纳塔卡、喀拉拉、泰米尔纳德、安德拉邦、中央邦内陆以及比哈尔南部地区,我们现在先把占领区的印度人按照不同的地区圈禁起来,等平定东印度后,按照种族、宗教以及个人自愿,分进在我们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不同国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1/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