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1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6/1395

  德军的预定计划是:
  坦克第二集群从图比齐夫斯克以西渡过杰斯纳河向南挺进,直插基辅后方的罗姆内;第二集团军从戈梅尔向南运动,掩护坦克第二集群的右翼;坦克第一集群则从第聂伯河河湾上的克列缅丘格向北进攻,与坦克第二集群在罗姆内和洛赫维察地区会合,把第聂伯河西岸的苏军切断在大河曲一带;第十七集团军负责把苏军牵制在切尔卡瑟以北第聂伯河河湾,同时掩护坦克第一集群的左翼;第六集团军向东,渡过第聂伯河,进入基辅,并开始围歼这批苏军重兵集团。
  七月二十一日,希特勒正式下令:加强苏德战场南北两翼的攻势,并从北、南两面沿第聂伯河东岸对方面军进行深远迂回。德军统帅部打算通过深远的正面突击和随后的翼侧突击,把苏军西南方面军割裂成几个相对孤立的战略集团。
  在德军调兵遣将的时候,苏军依然积极组织突击,以粉碎德军的进攻。
  七月十九日到二十九日,苏军第二十六集团军企图进行一个战役来破坏德军坦克第一集群的包围机动,但仅阻住该集群数天,随后在德军突击下亦被迫退却。
  八月三日,德军以两翼突击在乌曼地域,合围了苏军第六集团军和第十二集团军。
  八月八日,“乌曼口袋”被消除,德军俘虏了十万三千多名苏军,其中包括第六集团军司令穆济琴科中将和第十二集团军司令波涅杰林少将,德军缴获三一七辆坦克、八五八门火炮,战斗行动在这里一直延续到了八月十三日。
  苏军第三十七集团军在八月上半月成功地击退了德军重兵集团为攻占乌克兰首都而从西南实施的强大突击。德军突至基辅近郊茹利亚内、梅舍洛夫卡。但是,苏军实施的反突击,使沿筑垒地域外层围郭的战线在八月十五日前几乎完全恢复。基辅市民及附近居民,根据乌布中央、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和乌人民委员会的决定,成立了城防司令部。短期内,有二十万基辅人被迫加入城防部队。
  就总体战略态势而言,德军行将对基辅完成合围,苏军已经处于一个极其不利的状况。在此期间,朱可夫多次向斯大林建议撤出基辅的军队,均遭到拒绝。
  外高加索方向,维尔纳·冯·布隆伯格元帅率领的土耳其集群,作战更是无惊无险,一切顺利。由于初期苏军主力大多在波斯边境地区,准备在德军入侵波斯及伊拉克后,趁机捡漏。结果,德军进攻的方向是苏联外高加索地区,导致苏军无法及时完成兵力的集结,被德国人逐个击破。
  至八月六日,德军顺利攻占巴库城,将这个苏联最重要的油气中心掌握到了手里。由于土耳其有铁路与巴库相连,从此以后德国就可以通过欧亚铁路得到巴库油田生产出来的源源不断的石油,比起还需要建设铁路才能得到石油的利比亚油田及埃及油田,方便快捷并实惠得多。
  希特勒欣喜万分,下令嘉奖维尔纳·冯·布隆伯格元帅,目前德军土耳其集群,正在做短暂休整,然后将顺着黑海及里海沿岸北上,攻向顿河下游、北高加索及克里米亚地区,策应南方集群的进攻。
  与以上三个战区相比,局势最为复杂的,是处于正面的西线战场。
  明斯克会战失败后,叶戈罗夫率领突围的十余万军队,退守斯摩棱斯克地区,七月十一日,德军从波洛茨克、维捷布斯克、罗加乔夫一线发起进攻,以第三和第二装甲集群主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以部分兵力向大卢基方向和罗斯拉夫尔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第九和第二集团军随后跟进。
  十四日,苏军在叶戈罗夫统帅下,一部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收复罗加乔夫和日洛宾两市。十六日,德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二十日占领叶利尼亚,二十三到二十五日,苏军以四个集团军级战役集群,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第二十和第十六集团军主力乘势突围。
  二十六日,德军从东面封闭斯摩棱斯克合围圈。
  次日,苏军莫吉廖夫集团被歼。
  三十日,苏军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预备队方面军,以掩护莫斯科方向。同日,德军奉命转入防御,进行休整补充。
  八月五日至八日,苏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和罗斯拉夫尔集团先后被歼。九日,德军为消除右翼威胁转而南下。
  由于当面德军兵力骤减,叶戈罗夫正在准备一波反击行动,以打垮斯摩棱斯克地区德军构筑的防线,收复斯摩棱斯克及东面的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
  苏德战场上捷报频传,对于此时的希特勒及德军高级官员来说,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与激情。
  比如,德国总参谋部的乐观主义,便可在哈尔德七月四日的日记的大肆吹嘘中可以反映出来:“我坚持认为俄国战役在两周之内已经打赢,大概这不是夸张。当然这不是说战役已经结束了。”
  约雷尔的负责记军事日记的赫尔穆特·格雷纳在七月十日的一封信中透露,最高统帅部也认为战役比预料得顺利的多。“我们占领了德温斯克和明斯克地区,这样我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去列宁格勒和莫斯科的三分之一的路程;以这个速度,再有十四天我们就进入这两个城市了;不过,事实可能比我们设想的还要快”。
  希特勒竟然也同意这种看法。在柏林的总理府,希特勒凝视着餐室墙上的地图,用他的秘书们能听到的声音宣称:“几周之后,我们将进入莫斯科,然后我要把它夷为平地,在那里修一个水库,莫斯科这个名字必须抹掉。”
  几天之后,里宾特洛甫也用同样的语言向他的高级外交官讲了话:“六周或八周之后,俄国战役就要结束,对英国的战争,可能再继续六个月或十年。”
  大约在同一时间,希特勒努力让他的大使冯·德·舒伦堡(希特勒总认为他是个亲苏派,曾用其所长,派往莫斯科作大使,此人已从莫斯科遣返回国)相信:“到八月中旬,我们将进入莫斯科。到十月一日,将结束俄国战争。”
  在七月及八月期间,希特勒认为他将取得胜利是完全有理由的,毕竟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的优势太大了。
  德国的情报部门,引述了斯大林和莫洛托夫秘密向外国外交官透露的消息,苏联已经承认把列宁格勒、明斯克、基辅甚至莫斯科从防御地图上划掉,当然他们这样考虑只是一种预测。
  情报部门还为希特勒送上一份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给本国政府的有关苏联士气的报告,报告中描述了莫斯科糟糕的空袭预备警报情形,并且忧心忡忡地记载了食品情况和俄国人民已经把储存的金银细软转移到安全地方的谣言。
  乐不胜收的希特勒,在七月中旬某日和里宾特洛甫共进午餐时,他已经把俄国变成殖民地的计划扩大了,并把布尔什维克的纯民粹主义和法西斯革命的基本秩序做了对比。“要是没有强迫,人们总是要回去过兔子般的生活”,俄国农民干活不是情愿的。这就是他们的口号和做法失败的原因,他们不得不采取集体制……用政委代替地主。其实都是一回事。斯拉夫人不会管理,他们只能受人管理。他们需要受奴役。
  七月下旬某日,在前线部队接连获胜的时候,希特勒认为俄国战役似乎接近尾声,于是向事先选定的共进午餐的听众的解释,为什么他没有正式宣战甚至没有以某个“事件”为借口,就攻打了俄国:“在历史的法庭上,还不曾询问过一个人的动机,而总是评判事实。你们说说看,谁曾追问,为什么亚历山大侵略了印度?为什么罗马人打了他们的布匿战争?为什么腓德烈二世打他的第二次西里西亚战役?在历史上的法则,就是胜者王侯败者贼。我,希特勒,只对我的人民负责。”
  “为了理论上发动战争的动机问题而牺牲成千上万的士兵生命,不仅是迂腐更应该说是犯罪。我将作为布尔什维克主义的消灭者而永垂青史,管它有没有边境事件,只有最后的结果才有裁决权。如果我输了,那时我怎么说都不合逻辑。看看法国……如果我先宣布了我的作战计划,我们就决不会成功的,然而这对德国的命运是极其重要的。反过来:如果丘吉尔和雷诺保持沉默,我大概也不会攻打法国。”
  总之,希特勒已被眼前的胜利所陶醉,他的思想甚至已转到了未来的更久更远的战役了,在明斯克战役取得胜利次日,希特勒便指示勃劳希契不要再往东方前线派任何新的坦克部队了,而且那里的装甲师要缩减。没事做的坦克人员要送回德国训练新的坦克师。第二天,在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中,他又进一步肯定了这一点:除了二十个现有的装甲师外,到明年五月一日陆军要再建立十六个装甲师……十二个给东方,二十四个另有任务。
  八月上旬的某一日,希特勒裁定,苏联失败之后,主力部队将分别调往西线和亚洲,以后的战争,很可能将在那里爆发!此外,海军建设将要受到限制,能适应与英、美战争的需要即可。然而空军将大规模地扩大,到明年春天,空军的工厂将以最高的效率工作,德国必须拥有更多的空军参与作战。
  八月中旬,一天晚上希特勒在与纳粹党高层人士的闲聊中这样说:“我敢说,这场战争结束之时,就是与英国长久友好的开始。但是,如果要和她和平地生活下去,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把她打倒!”
  希特勒与他的部署的狂妄自大,在这一系列言论中展露无遗,其矛头甚至隐隐开始对准了南华。
  不过,事情真的有可能这么简单吗?
第1834章
常抓不懈
  八月二十三日,安毅由广州返回新京,立即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在这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安毅的足迹,踏遍了南华北部地区、两广铁路沿途的安家军兵站以及广州城内内外外。
  在广州期间,安毅带着林氏双姝,好好过了把“怀旧”的瘾头,他们一起参观西关和天字码头,来到早年安毅栖身的仁济路潮兴街芩家大院,可惜这里已经毁于战火,取而代之的是一片三层高的红砖筒子楼。
  在一德路、大西门、状元坊和上世纪末毁于火灾再次挺立起来的十三行等繁华街道上,安毅指点着一些有着印象的商铺,追寻当初艰苦求职的足迹。当听到安毅说到他饥肠辘辘打着光脚板到处推销自己时,两女的眼角不禁潮湿了,安毅带着两女来到曾经工作数月的“泰昌”商行旧址时,赫然发现原来的法式洋楼已经不见,原址及左右上百米的临街位置,建起了一栋六层高的楼房,“欧氏财团驻穗办事处”几个大字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看着大楼里进进出出的人流,安毅摇了摇头,拉着二女的手,从门前走过。
  安毅又去南堤大马路的粤香楼看了看,果然物是人非,昔日的骑楼式宽大两层木制酒楼早已不在,取而代之以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四层楼房,现在这里是一处旅舍所在,供南来北往的客人歇脚。
  乘船登上黄埔岛,发现昔日的黄埔校舍如今已经是一片疮痍,安毅一时间兴致全无,与两女返回林村,惆怅地来到竹溪口,寻找当初带领工兵二区队构筑的围绕中央土坡四周的贯通式防御工事的遗迹。
  当时这里曾建成两道相隔三十米左右的长方形战壕,总长度均在八百五十余米,其中包括九个防炮掩体、六个机枪阵地、一南一北两个指挥所,每个防炮掩体可容纳十二人。可惜,撤离林村的时候,早已经将所有的坑道掩埋,再加上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到处都是葱绿的竹林,完全看不到工事的遗迹,让安毅颇为遗憾。
  八月十九日是农历的七月十六,所谓的黄道节日,安毅与林晓彤、林晓冉两姐妹再次举行婚礼。
  这场中式婚礼没有惊动外人,林村九百多父老乡亲,倾家出动,连续三天流水席下来,婚礼宣告结束,随后,安毅正式以外孙女婿的身份,动员老族长搬迁。新京的气候和广州差别不大,老族长再三考虑后,终于答应举村迁往新京。
  林耀东欢呼雀跃,安毅也是非常的高兴,当即向美国的林旭东、香港的阿彪通报了这个好消息,随后向常保芳下达命令,由总后勤部调一个汽车运输团,前往广州,帮助林村父老搬迁。
  当得到南华方面的车队过境通知,第四战区司令长官余汉谋、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广东省政府秘书长高信等人到林村拜见安毅时,安毅已经返回了新京。不过,守候在林村的安毅的机要秘书安卓,给每位拜见的官员都准备了一份厚厚的红包,其中余汉谋得到了一万支中正二式半自动步枪、两百挺中正二式机关枪以及五十门六零迫击炮,让这位广东王大为感动,立即指示由广东省政府出资,以超出市价百分之二十的价格,全额购买了林村的土地。
  小南海治政堂,宣武楼会议室。
  总参情报部部长刘卿通报中原战情。
  “自上月下旬日军发起反击后,在各条战线均取得突破。济宁方向,日军第三师团、战车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伪军三个师,以第三师团长田中静壹中将为司令官,近二十万军队强渡大运河,向金乡、鱼台、郓城进攻,并从攻向韩庄的日军中分出一部,西渡微山湖,进攻沛县,以威胁中国军队侧背。”
  “第一战区下属之中央军第十七集团军司令长官胡宗南命令周浑元第三十六军、陶峙岳第七十六军,分别在砀山、归德等地结阵御敌,庞炳勋第四十军向归德输送。为便于指挥,南京最高统帅部命令第十九集团军司令薛岳暂时兼领胡宗南部及庞炳勋部的指挥权,统一组成鲁西兵团,以击灭当面之敌。”
  “此外,为防范日军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以第三十二集团军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前敌总指挥,统领于学忠第五十一军以及刘和鼎第三十九军,组成苏西北兵团,屯兵于徐州西北方向。”
  “七月二十八日,由济宁南下的日军第三师团,与由微山湖渡河的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一道,频繁出击,先后占领丰县、单县,随后以其轻快部队直驱砀山、归德,在玄庙、刘家集、贾寨等地发生剧烈战斗。八月五日起,日军猛攻砀山,三日后砀山被陷,周浑元第三十六军向西撤退,徐州处于日军的直接威胁之下,第五战区上下为之震动。”
  “不过,日军攻占砀山后,并未向东南进攻徐州,而是沿铁路经虞城攻向归德,八月十日开始向归德阵地发起攻击,十一日、十二日两日,经日军猛烈炮火轰击,十三日晨归德失陷,无奈之下,周浑元及陶峙岳部又向睢县、柳河集撤退。”
  “在鲁西广阔之平原内,日军利用机械化部队,向中国军队布防的间隙内展开突破,短短的十天时间,嘉祥、金乡、郓城、邺城、菏泽即陷于日军之手。八月三日,由菏泽南下之日军战车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主力,在战车第三师团长西原一策中将统率下,向铁炉集南进,企图遮断陇海线交通,其一部于八月二日由新兴集向兰封以东之考城、仪封前进,次日其主力进至大黄集附近,薛岳准备于八月六日夹击该敌。”
  “八月四日、五日两天,逼近仪封之日军一部,与中央军周岩第七十五军在仪封及内黄附近发生激战,同日,中央空军出动三百余架战机,集中轰炸东阿、东平、汶上、宁阳、滋阳及济宁之日军机场,与日本空军发生激烈空战。此次空战,中央空军战损两百多架各式战斗机、轰炸机,日军折损数目不详,南京广播电台宣称取得重大战果,但不知实情如何。”
  “八月六日,仪封之日军向西南发起进攻,一部于当日进抵兴隆集附近,罗王寨、白寨附近均发生战斗,同时黄河以北贯台之日军逐次渡河,抢占兰封西北方向的中王庄、夹河滩等地,从腹背威逼兰封的安全。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见势不妙,紧急调动固守黄河防线的孙蔚如第三十军、曾万钟第三军、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前往兰封、阳堌集增援,关麟征第十集团军由开封方面沿铁路东进,扫荡当面之敌,冯安邦第四十二军负责兰封、开封间之河防安全。”
  “八月七日,日军一部攻向罗王寨,八日关麟征部第五十二军和二十五军,向该部日军发起还击,冯安邦部阻击该部之敌向北逃跑。九日,日军主力突然向罗王寨开至,同时华北日军再次由陈留口向黄河南岸渡河。中央军第二十七军军长桂永清、第七十八军军长宋希濂于十日晨由阳堌集协同开始向该渡河日军发起进攻,将一千余日军、四千多伪军,全歼在黄河南岸。”
  “但是,在兰封方面,日军突然发起猛攻,固守兰封的薛岳第五军猝不及防,丢掉了兰封城。两天后,薛岳组织部队进行反击,激战一天一夜,于十四日晨光复兰封。这时第一战区仍以主力向罗王寨、三义寨一带行连续之围攻,十一日至十三日之间,给予日军重大打击,但日军负隅顽抗,凭险死守,未能予以全歼。”
  “但是,由于十三日归德失守,南线周浑元及陶峙岳部向睢县、柳河集撤退,十四日,日军一部出现在宁陵附近,程潜为避免在豫东平原作战,于是决定睢县守军撤至惠济河以西防守……”
  “打住,打住!”
  安毅越听越憋气,问道:“我怎么越听越糊涂?此次豫东会战,中央军的番号光集团军一级就有四五个,军一级的番号有十多个,这么多的部队,少说也有七八十万人,怎么让十余万日军追得鸡飞狗跳?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日军以强凌弱呢!”
  “这些情报我反复核实过,没有出错!”
  刘卿苦笑道:“其实,不仅主席您听了憋气,我们看着也觉得别扭!整个战事,完全被日军牵着鼻子走,处处防守,处处被动挨打,而且各军之间相互猜忌,出工不出力,一点失守,全线皆破,类似的战例比比皆是。”
  “唉,我真不知道他们看没有看过主席当年在中央军校任教期间撰写的《工兵操典》、《士官军事基础教程》、《陆军步、炮、工兵种战术协同》、《步兵基础训练教程》、《步兵射击训练教程》、《步兵师战训与内务管理条例》、《山地训练与作战初探》等军事教材……”
  “或许人家看不上眼吧!”
  安毅自我解嘲地笑了笑,突然想到一个严重的问题,豁然站起,大声问道:“花园口黄河大堤出事没有?”
  坐在安毅右手边的胡家林有些奇怪地问道:“小毅,你怎么会想到花园口的?是不是知道什么?”
  安毅见会议室里所有人都露出不解之色,便知道事情没有发生,心中一松,摆了摆手,坐下后回答:“我担心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第一战区的将校会以水代兵,阻敌于豫东南地区,确保日军无法从平汉线进攻武汉,保护大后方的安全!”
  会议室里众将面面相觑。
  “好险!”
  杨飞脱口而出,随即道:“若非看到战局不利,南京政府紧急调动在豫北沁阳的第三十集团军,以策应黄河南岸作战,恐怕真可能会发生这一幕。”
  随后,杨飞补充道:“当时你不在,鲁逸轩来电请示,我和胡子、老黄、邓斌及杨参谋长商量后,认为于情于理都应该答应,于是便复电同意。七月二十七日,鲁逸轩部击破当面日军的防守,一部兵出武涉,于二十九日占领郑县黄河北岸重镇原武,另一部进攻焦作、修武,于三十日及三十一日先后攻占获嘉及新乡县城,从西面和西南方向威逼新乡市区。”
  “新乡日军隶属华北方面军第十二军,下辖第四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师团,独立混成第五、六、七旅团,另指挥骑兵第四旅团。此前为了配合黄河南岸作战,日军已经抽调两个师团及一个独立混成旅团,至开封及兰封北岸做战略机动,加上在武涉、原武以及焦作、修水、获嘉、新乡等地被鲁逸轩部消灭的部队,新乡守军仅仅只有一个不满编的师团。”
  “鲁逸轩部以八个师的绝对优势兵力,从三个方向进攻新乡,经过两昼夜激战,日军不支撤出新乡,退往北部的彰德和邯郸,与南下增援的三个师团的日军华北方面军直辖部队汇合。随后,鲁逸轩部派出两个师,进至淇河南岸的高村,防御彰德及邯郸方向的日军,主力部队迅速沿着黄河北岸道路,扫荡日军沿岸城镇及据点,先后占领武阳、延津、封丘、陈桥、长垣、濮阳等地,于十四日进至京杭大运河黄河北岸重镇寿张,日军全线震动。”
  “为防止中国军队渡河截断退路,日军战车第三师团、独立混成第十七旅团慌忙撤退,日前已经退过大运河,固守运河防线。另外,南线的日军第三师团及独立混成第十二旅团,也遭到第一战区和第三战区十多个军的夹击,被迫回撤,归德、砀山、丰县、沛县先后被收复,局势日趋稳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6/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