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校对)第10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95

  一支部队是否善战,关键要看撤退时的情况,但显然,暹罗军达不到后世解放军那种进退自如的至高境界,因此这场毫无准备的撤退,立即演变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溃败。
  郑澜在望远镜里看到敌人旗帜倾斜,军官和士兵慌乱逃窜,目瞪口呆,立即下令部队衔尾追击。
  在空中观察敌人动向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发现暹罗军溃败,立即咬着对方的屁股追了上去。
  轰炸机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扔下串串炸弹,战斗机则降低高度,用机炮和航空机枪,对准暹罗溃兵疯狂扫射。
  这下暹罗人更加慌乱了,纷纷向铁路和公路两侧的山岭逃去,凌星的战斗,持续到中午才结束。
  至十二点三十六分,3B师完全占领克龙瓦镇,战役以安家军的完胜告终。
  ……
  南华,新京,小南海安毅的府邸。
  收到前线的急报,正在书房与副总参谋长杨杰一起品茗聊天的安毅,一点儿也没有觉得多惊奇。
  要知道安家军每一名战士都会在新兵营接受三个月的严格训练,那里的军官完全按照“模范营”的训练模式,一丝不苟地训练新兵。一般经受三个月训练,新兵就会蜕变为一名合格的战士。
  分配到部队后,在抓紧日常军事技能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并且保证部队弹药供给、尽量优化部队武器配置的情况下,即便是乙类部队,战斗力也远在一般的杂牌军队之上。此次三塔关战役的胜利,证明了南华的建军思路是正确的。
  在充分保证主力野战军战斗力的情况下,从部队抽调部分军官和骨干,组建隶属于方面军的乙类部队,这样既可以无声无息扩充军队,壮大国防力量,又可以隐藏实力,起到迷惑敌人的作用。
  目前,安家军对外公开的部队番号不变,但在悄然无声中,却扩充了一倍兵力,这样只要将来作战需要,完全可以按照这种模式不断重复组建新的部队。
  杨杰从安毅手里接过电报,看完后微微一笑:“三塔关战役的胜利在情理之中。从实际对战的情况来看,乙类部队的战斗力,比总部想象的要强许多,我个人甚至认为,目前的乙类部队,已经达到了日军甲种师团官兵的训练和技战术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实在有必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奖励机制,有战功的乙类部队,可以升格进入主力野战军序列,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乙类部队将士的进取心,使其在训练中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
  “从日军的战机由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一情况来看,他们显然有许多顾虑。毕竟,日军主动在太平洋地区点燃烽火,毅然选择与美国开战,带有极大的赌博和投机性。从内心讲,日本上下是极度缺乏自信的,唯有用胜利才能掩饰一切,因此对于外界的反应十分敏感。”
  “在这种情况下,我建议占领帕道镇,将缅甸与山南省的铁路连接起来后,我军主力即按兵不前,等局势明朗,再确定下一步动向!”
  “嗯?!”
  安毅有些惊讶地问道:“耿光兄也不赞同趁此机会拿下缅南?为何昨晚在会议上不提出来?”
  “当时我也未最后拿定主意!”
  杨杰表情极为严肃:“回去后辗转反侧,又考虑了很久,才觉得为了小目标,舍弃大的追求,极为不智。缅南对我们来说,可有可无,一旦日军主力陷入太平洋战场,缅南随时都可以拿下。现在忍一时之气,暂时寄存在暹罗人手里,又有何妨?”
  安毅迟疑一下,说道:
  “我有许多担忧!根据绝密情报,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近期将在大西洋北部的纽芬兰会面,届时将签署一系列协约,最后宣布一份联合公报,共同对当前局势作出反应。我担心届时英美会对领土、主权、民族自决等方面作出规定,我们借助战争获得领土扩张的企图,或许面临流产。在这种情况下,不如我们先出兵,造成既定事实再说!”
  “哈哈,小毅,你怎么也被英美的小伎俩给迷惑了?”
  杨杰笑着调侃:“其实这不过是英美两国协调对轴心国的战略及立场,给自己的军事行动换上的一件漂亮的正义外套罢了!战争之前,英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但是在战争中,这地方纷纷被轴心国霸占侵吞,再加上咱们从盛世才部及苏军手里取得的印度中西部地区和波斯南部地区,英国人的殖民帝国分崩离析,他们不过是借助口号,彰显自己战争的正确性!”
  “一旦在战争中获胜,大英帝国恢复了失去的殖民地的所有权,我看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难道英国人真的会放弃他们拥有数百年的权益,给殖民地独立自主的机会吗?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直以来,我们的扩张是以军事行动加移民的形式,结合进行的,目前在我们的蒙古、西伯利亚、中亚和阿富汗地区,随着移民的逐步迁入,华人正在慢慢占据人口的多数。而在波斯湾地区,我们新获得的领土,大都地广人稀,新的波斯政府成立后,我们特意在境内广做宣传,愿意迁移到波斯境内的,我们派出车队免费帮其搬家。”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愿意走的基本上都走了,而选择留下来的,对于咱们的认同度和期望值比较高,但不管怎么说,已经占领的波斯南部三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异族人只有不到一百万,咱们华人要想占绝人口的多数,非常容易。一旦我军赶走日军,拿下胡齐斯坦以及波斯湾西岸地区,即刻进行大规模移民,届时就算是进行民族自决,我们也不必担心那些领土会出现得而复失的情况!”
  “在印度,盛世才部的肆虐及此后爆发的大瘟疫,帮助我们解决了烦恼,许多地方千里没有人烟,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移民,再加上有着安家军的武力做保证,咱们一定可以笑到最后!既然英法想制定规则,我们就陪他们好好玩玩,让民族自决成为咱们崛起的契机!”
  安毅没想到杨杰如此洒脱,笑了笑刚想说点儿什么,沈凤道走进了书房,向杨杰点点头,随即向安毅说道:“远东共和国外交部来电,远东最高苏维埃主席兼中央总书记柳申科夫想在近日与主席会面,询问我方的意见。”
  安毅愣了一下,问道:“电报是发到外交部的,还是中央委员会?”
  “是直接发到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玉成先生看到电报后不敢怠慢,立即给主席办公室打来电话,我去亲自拿的电文。”沈凤道回答。
  “这么说来,远东方面是想秘密会谈……”
  安毅沉吟一下,向沈凤道说道:“复电,同意会面,看看对方愿意在什么地方会谈?”
  待沈凤道离开,安毅对杨杰说道:
  “奇怪,自上次与柳申科夫老师分开后,已经两年多没见面了,这两年来,我们由蒙古出兵,先后占领了中亚、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和阿富汗等地区,硕果累累。反倒是远东共和国,丢掉了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在苏联的强压下,处境堪忧,我担心……”说到这里,安毅摇了摇头。
  杨杰分析道:“柳申科夫此次要求会面,极有可能是向我们索要克米罗沃地区,还有可能是商量借调兵力对苏联作战。克米罗沃的重要性,我就不提了,只看短短的一年多时间,我们中亚的部队装备已经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便知道那片庞大的工业区对我们的重要性。再看国际方面,现在美国参战,虽然现在还未对德国宣战,但德国受到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苏联此前刚刚与我们签订了和平条约,再加上西部战线趋于安全,必然会把目标重新瞄准远东共和国占领的乌拉尔。”
  “当前,苏联的战略态势并不太好,工业中心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若是与德国开战,经济相对繁荣的乌克兰、白俄罗斯、伏尔加河及顿河流域,非常容易成为德国轰炸的重点,必须在莫斯科以东的大后方,建设新的工业区,以应对战事发展的需要。可是,现在的情况是莫斯科以东的雅罗斯拉夫尔什、高尔基、阿尔查马斯等地区,皆处于战区,远东共和国小股部队时常骚扰,根本无法稳定生产。”
  “以位于喀赞河与伏尔加河的交汇处的喀山为例,这座城市是与莫斯科、圣彼得堡比肩的苏联第三大工业城市,早在十三世纪便建城,十五到十六世纪是喀山汗国的都城,十六世纪中叶被沙俄占领,是苏联在莫斯科以东最重要的工商业和文化中心,主要有机械、机床、仪表、炼油、化工、电机和皮革制品等工业门类,食品、麻纺织工业也较发达,是苏联以东地区最为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大型河港。”
  “上世纪八十年代,乌里扬诺夫曾在喀山大学,对在场的青年学生们发表了一次有关社会主义的演说。乌里扬诺夫随后被学校开除,他在离开喀山大学的时候,曾豪迈地放言:沙皇的专制统治是一堵朽墙,只要一推,就会倒掉。苏联成立后,便在喀山大学的主楼前树立了一座雕像,那是风华正茂的乌里扬诺夫挎着行囊,走出校园时的情景。”
  “可就是这座城市,现在却成为莫斯科和远东军队交战的主要区域,远东的游击队经常袭扰这里,学校关门,商店歇业,工厂的生产陷入停顿,一片萧条的景象。斯大林要想安心对付纳粹德国,有一个安定巩固的后方是必须的。综合种种情况,莫斯科方面可能近期会对远东共和国用兵。”
  安毅一听,皱起了眉头:“柳申科夫老师的任意一个要求,我都难以答复啊!克米罗沃,西伯利亚最著名的煤炭和钢铁基地,重要性排在我们中亚军区的四大军工基地之首,此前我们已经与苏联签订了条约,那里已经是我们的领土,但远东共和国对此却不会承认!而出兵帮助远东共和国,就更不可能了,我们与苏联签订的盟约中,规定了不能与其为敌!”
  “咱们虽然不是君子,但也不是小人,主动撕破条约的事情,是咱们不屑去做的。但是,按照此前我们与远东共和国的约定,又该如何履行对他们的承诺呢?毕竟中亚是在他们的邀请下,我们才收复的……”
  “主席,目前是乱世……春秋战国时代,宋襄公不切实际,空谈古时君子风度,为了守迂腐的信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处处被动,并且把仁义滥用在敌国甚至是敌军身上,以至数次受辱,我们决不可重蹈覆辙!”
  杨杰劝解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与远东之间,一向就是相互利用的关系,根本就没有必要去信守什么承诺!”
  看到安毅想要反驳,杨杰摆摆手,又道:“主席,请听我把话说完……我不否认,我们与远东共和国的交情,里面有主席与柳申科夫、互林、布柳赫尔等人的黄埔师生情谊在里面,但是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利益,毕竟当初我们结盟,确实是彼此有可相互利用的地方。”
  “总参有过分析,远东方面邀请我们出兵,未必便安有什么好心,再后来,我们占有了中亚,而苏联与日本相勾结,导致远东共和国的远东及西伯利亚领土的沦陷,这并不是当初可以预料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经受住了考验,而远东军没有,所以才会出现迥然不同的结果。”
  “至于西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我想主席只需坚持一点即可……克米罗沃地区,是咱们从日军手里收复的,并非是窃据远东军之手,这就足够了!若非咱们及时出兵,日本人早已经把克米罗沃地区的工业设施搬走,哪里有现在的工业基地?因此,我们并不欠远东共和国什么!”
  “远东共和国和苏联之争,我们可以提供武器装备,粮食物资也可以大力支援,但直接出兵肯定不行,因为我们还得全力应对兵力早已经急速膨胀的日军!波斯湾开战在即,印度、缅甸和马来亚也不太平,国内华北及山东战场也很有可能开战,此外我们还在贝加尔湖和蒙古与日军对峙,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出兵的可能根本没有!”
  “这样啊……”
  安毅沉吟许久,终于打定主意:“也好,有些事情是得摆开谈,否则不管是自己,还是远东方面,都觉得是咱们有所亏欠……”
第1766章
绝不放弃
  一九四零年一月十二日,中国农历己卯年丁丑月甲寅日,腊月初四。
  从机场返回孟买市区的路上,绵延近五百米的车队中,安毅陪着柳申科夫,坐在其中一辆内部改装过的装甲指挥车里,而阿富汗女王迪亚娜,首次以安毅夫人的身份,接待柳申科夫的夫人及女儿。
  此次柳申科夫完全是以私人身份秘密来访,不想大做宣传,安毅也就低调行事。柳申科夫在电报中说他想到印度走一走看一看,于是会谈的地点,便被安毅定在了孟买城。前天安毅赶到阿富汗,与迪亚娜亲密相处一日,昨天晚上赶到了孟买,今天上午九点,在孟买城北的圣克鲁斯机场接到了柳申科夫一行。
  安毅与柳申科夫肩并肩坐在一张舒适的沙发上,不时指着窗外的景色,介绍孟买的情况:“现在比起刚接手的时候,这儿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我第一次到这里来,街上到处都是尸体,我们专门修建的五十个火葬场,全天二十四小时开动,全力焚烧尸体也来不及。那些尸体腐烂得很快,许多都已经长了蛆虫,苍蝇蚊子漫天飞舞。”
  “后来我见耽误下去可能会爆发更大规模的瘟疫,于是便命令工兵在靠近海滩的地方挖坑,用挖土机挖那种很大的坑,然后用翻斗车把尸体运到海边,倒进坑里,淋上汽油,然后开始焚烧,足足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算是把尸体烧完!烧完尸体后,再修条水渠,把海水引入坑里,灰烬汇入大海,一切噩梦都结束了。”
  “别看现在街道上一片清爽,谁能想象,在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末日降临的景象呢?”
  柳申科夫听完大为动容,看向安毅:“情况真的这么恶劣?天呐,那得死多少人啊……这么说起来,盛世才确实是死有余辜!”
  安毅点了点头,神情复杂地说:
  “等我们的伞兵空降孟买的时候,盛世才和他的亲属、部下基本上都已经死光了……盛世才为人倒挺光棍,死之前留下一份遗书,说他屠尽世人,终于因果报应,死于自己一手制造的瘟疫,不过他不后悔,他说他荣华富贵都享受到了,身边后宫三千,到现在有数千万人跟他陪葬,即便是古代帝王也比不上他!”
  安毅说了一会儿就打住了。
  虽然南华政府对外公开宣传是安插在新疆军中的内线的通报,才在盛世才死后不久安家军伞兵即空降孟买,接收了已经彻底陷入瘫痪状态的这座印度最大的工业城市,但实际上,向安毅发出密电的,却是临死前的盛世才本人。
  盛世才一共准备了两份书信,一份是留给世人看的,充分展现了他的枭雄本色,另一份却是留给安毅的。
  盛世才在给安毅的书信中,回顾了与安毅交往的历史,称由始至终,他都没有忘记当初的理想与抱负。与苏联人的合作,与其说是卖国求荣,不如说是借苏联以自重,消灭新疆分裂叛乱势力,维护祖国统一。
  出兵阿富汗,固然有苏联人胁迫的因素在内,但未尝没有为国家开疆拓土的意思。在安家军出兵阿富汗后,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安家军驱狼逐虎之计,但依然义无反顾,他心里非常清楚,对于将这些地盘纳入掌控的华人政权来说,最难驾驭的就是当地民族的心,于是便果断挥舞起屠刀,替后来者“拔刺”。
  到了印度西部和中部,盛世才更是把“拔刺”这一动作发扬到了极致,毒气弹、屠杀以及以政治肃反为借口的清除异己行动,无所不用其极,终于酿成了巨大的惨祸。
  但是,盛世才再次说明,他不后悔。他认为这场瘟疫,将把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富庶土地清空,未来华人政权进入这些地方后,就不用遇到太多障碍,只需要经过几年的发展,以华人的勤劳与创造力,必将把这一方土地变成真正的人间天堂。
  盛世才在留给安毅的书信的最后,让安毅帮他好好照顾他遗留在国内的前妻姜秀榕和女儿盛楠,称自己一辈子最对不起的便是两个苦命的女人,希望安毅看在自己对国家民族贡献的份儿上,善待两人,随后,盛世才附上了妻女的大致消息。
  安毅心里清楚,盛世才的说辞是在为他自己开脱,也有想在人生的尽头,保全自己的血脉的意思在里面。盛世才自称妻妾三千,但在这场遍及印度的瘟疫中,全部被他圈禁在泰姬玛哈大酒店里不准出入,悉数死于疫病。至于他的几个儿女,倒是没有在孟买发现,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他送出去了。
  在得到盛世才的书信后,安毅已经派出特种大队,前往甘青宁等地,寻找姜秀榕和盛楠的下落,聊尽人事。
  柳申科夫对盛世才显然没有什么好感,评点道:“盛世才为人多疑,两面三刀,就其出身来说,是个野心军阀,就其思想来说,是个封建的土皇帝,就其行为来说,是个反复无常的狼种猪……当初我还在与新疆毗邻的蒙古西北部地区带兵,看到莫斯科转来的关于盛世才的资料,我就觉得这个人非常虚伪,他本人靠政变上台,在新疆全无根基,为了巩固统治,第一时间就与莫斯科驻迪化总领事取得联系,表示要与莫斯科合作,在新疆建立苏维埃政权。”
  “紧接着,盛世才宴请总领事到他家里做客,饭后请人家参观自己的书房,并且说他在学生时代就信仰共产主义,书架上的《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列宁主义问题》等著作,都是他的秘密藏书。听听,这多可笑,一个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共产主义的军阀头子,为了巩固其统治,巧妙地伪装一下,就成了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主义者。”
  “不过,‘伟大领袖’斯大林同志就是吃这一套,很快莫斯科方面就派红军进入新疆,换上中国军队的服装,先后将张培元、马仲英击败,张培元被迫自杀,马仲英退往吐鲁番、喀什一带。在此之前,盛世才还以召集军事会议为名,把东北义勇军首领郑润成等人逮捕并处以绞刑。盛世才在斯大林帮助下,消灭了全部异己势力,控制了新疆的局面。”
  “为了帮助盛世才建立苏维埃政权,斯大林除了直接派兵外,还向新疆提供了大量援助。在军事方面,不断向盛世才提供飞机、装甲车、机枪、弹药等军火装备,在经济方面,数次向新疆提供巨额贷款;在人才方面,向新疆派遣大量政治、军事、财政等方面的顾问和专家,其中有不少人是曾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培训过的中共党员或加入苏布党的中国人。这样多管齐下,盛世才的统治基础终于牢靠了!”
  “盛世才想要加入布尔什维克党的理由也很可笑,他说他了解马恩列斯的学说之后,知道这是惟一必须信奉的学说,况且他根据经验确信,世界上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援助较弱小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以强烈要求入党。听说斯大林同志在听了他的亲口申请后,深受感动,于是特别允许他加入苏布党,随后盛世才就代表新疆政府,与莫斯科签订了《新苏租借条约》。”
  “盛世才怎么也没想到,他认为强大的苏联,竟然会变生肘腋,我们远东共和国反对斯大林的‘肃反’和‘独裁’政策,一路向东打到了乌拉尔,而身为苏布党员的盛世才,必须得履行他身为苏布党员的义务,于是他就从新疆到了阿富汗,后来又到了印度,终于殒命与此。”
  “或许,正如他所言,他吃过最好的美食,享受了各个地方的美人儿,见识过不同的风土人情,执掌生杀大权,动辄横尸千里,血流成河,今生没有什么遗憾,不过他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弱小民众的痛苦与呻吟上的……这样的人,死不足惜!”
  安毅没有反驳柳申科夫的话,不过再继续谈这个死去的人,未免大煞风景,于是有意引开话头,指着远处具有异域风格的建筑,说道:“老师,您觉没觉得,这座城市非常庞大?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海港和交通枢纽,一直以来就有印度‘西部门户’之称。我曾翻阅过相关史料,原来‘孟买’一词来源于葡萄牙文‘博姆·巴伊阿’,意为‘美丽的海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7/13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