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帝国(校对)第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5/722

  他蹬着三轮车,像一条丧家之犬,狼狈离开的时候,有班里的女生追着他问:“成老师成老师,你在哪里办学,我下个月考托福,想找你补课。”
  他忽然停下了。
  画外音是佟大卫的旁白:“没有人比我更清楚,他是被逼的,因为如果他不答应的话,他就要回老家每天对着田里的稻子说英文。”
  洛寻决定办培训班。
  四处贴着培训班的小广告,甚至用王阳教他的泡妞方法去给培训班打广告,他说他的青春结束了,并且就埋葬在这里,佟大卫笑他恶心,但佟大卫忘了他也曾说出了类似的话,就在佟大卫被美国女友抛弃的时候——
  那是个阴沉的下午。
  洛寻帮佟大卫剪去了一头文艺范长发的时候,他痛哭流涕,洛寻认为这痛哭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一个充满着诗意浪漫与理想主义的年代自此戛然而止。
  但洛寻确实办起了培训班。
  他延续了他在校园最后一节课的教学方法,用最有趣的方式讲述自己的英文课,经常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嘲弄着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撕开自己的伤口,只为搏学生一笑。
  王阳说。
  他很卑鄙。
  他也很鸡贼。
  他一定很痛苦。
  洛寻没钱租场地,于是他在肯德基教学,每天点一份鸡块便能给学生上一天的课,为了生存,肯德基服务员的白眼他也只能假装没有看到。
  就这样。
  他的课越来越受欢迎,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他成了广受学生们认可的成老师,再也不会有人在他的课堂上睡觉了,他的课充斥的永远是无穷无尽的笑声以及大声念诵英文的分贝,他还把王阳拉进了培训班,因为王阳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
  标准的美式发音。
  王阳谈过美国女友竟然也成了他的巨大优势,他用好莱坞的电影教学法教学生们英语,这种在国内还非常新颖的方式,同样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培训班终于大到小小的肯德基店座位也坐不下了。
  洛寻继续鸡贼。
  他钻了空子,找到了一个废弃的工厂给学生们上课,这个过程用蒙太奇的方式展现,有学生们穿着雨衣上课的画面,有大家哄堂大笑的画面,有洛寻王阳拿着报酬撒钱,在ktv声嘶力竭的画面,当然,也有苏梅在电话里跟成冬青提出分手的画面——
  他们的青春结束了。
  他们的时代开始了。
  其最有力量的证明,莫过于那一节特殊的英语课,上到一半的夜晚,废弃工厂忽然停电了,黑暗里的学生齐刷刷的亮起了手电筒,有些刺眼的光芒让洛寻被点亮。
  洛寻笑着说:
  我第一次如此耀眼。
  影评人周扬看着这一幕,内心瞬间被击中了,洛寻从躲闪到适应这些手电灯光的镜头,似乎一下子就戳中了人心的柔软,这一刻周扬所评价的东西绝不是着眼于单纯的演技。
  那是情感上的共鸣。
  他忘了洛寻演的角色是成冬青,也忘了成冬青这张脸就是洛寻,他们在周扬的心中早已合二为一,甚至他忘记了自己在看电影,更像是进入了电影中,进入了那一节节感染力极强的课堂。
  不仅仅周扬。
  周围的其他几个影评人也几乎忘了手上的动作,他们全部进入到了剧情之中,更遑论现场观众,有感情丰富者早已眼眶通红。
  另一边。
  和成冬青的事业冉冉升起不同,孟晓骏的那个美国梦正在逐渐破灭,他看到了曾经优秀的前辈被实验室扫地出门,并在不久后经历了自己作为华夏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他发现自己的工作机会可以被当地人轻而易举的夺走,他被迫去餐厅洗盘子,却发现连餐厅里的老服务员都对他百般刻薄……
  美国梦在幻灭。
  他想起了当初那个不知名老师的课堂,想起了那场因为理念冲突而爆发的群架,想起了自己拿到签证那一天的意气风发,想到自己对最好的兄弟们语气复杂的讲:
  我不回来了。
  有人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在一瞬间,而对于孟晓骏来讲,他的那一个瞬间其实并非自己已经沦落到去美国餐厅端盘子,至少他的梦还没有死去,他不弯腰,仿佛仍是那个自命不凡的骄傲少年。
  但某个夜晚。
  当他看到青梅竹马的梁琴竟然欺骗了自己,其实并非靠钢琴家教赚钱,而是偷偷在做着纺织女工养着家导致手愈发粗糙的时候,他的美国梦终于支离破碎了。
  他决定回国。
  迎接他的当然是成冬青与王阳,他没有告诉两个兄弟自己是在美国混不下去才被迫回国,他是个多么骄傲的人啊,怎么可能轻易承认自己的失败,但当他看到成冬青和王阳在国内已经蒸蒸日上的办学事业时,他还是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就等你了。”
  成冬青和王阳邀请孟晓骏加入,他们正式创办了新梦想学校,从此孟晓骏成了新梦想的思想指导,去过美国的人格局眼光都非常长远,新梦想的项目启动基本都是孟晓骏提出且推动的,他的才能终于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他终究不是美国刷盘子端盘子的失败者,三人各自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如同传说中的三驾马车彼此缺一不可,只是三个人的关系,悄然间发生了变化。
  大学时期。
  成冬青说,自己从此就跟王阳和孟晓骏混,他甚至在学生面前也说,自己最佩服的人是孟晓骏,但归国之后成立新梦想,孟晓骏却对他说:“成冬青,今天开始,我跟你混。”
  不知不觉。
  洛寻成了主导。
  这份关系的悄然变化没有影响到三人合伙之后蒸蒸日上的事业,新东方成了全国最耀眼的企业之一,国内顶级报纸对成冬青的评价是“留学教父”,这时候孟晓骏提出:
  公司上市计划。
  虽然成冬青已经是三人的核心,但不得不说孟晓骏在新梦想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公司能够高速发展全靠孟晓骏一手推动,成冬青只需要点头就行,因此成冬青对孟晓骏的提案永远只会说:“yes。”
  但这一次。
  他说:“no。”
  公司发展太快,成冬青不想上市,这和孟晓骏对公司的未来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分歧,王阳则成了夹在二人中间的人,两边努力缓和着冲突,这也是电影开局,孟晓骏和成冬青面和心不和的原因所在——
  事业发展的分歧。
  到了九九年,这种关于公司是否要上市的分歧甚至发展到了二人在公司内部会议上当着所有人的面互相攻击争吵责骂的地步,所有人都以为孟晓骏可能要走了。
  离开新梦想。
  也是这一年,美国砸了华夏的大使馆,国内爆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新梦想这样的英语学习竟然成了众矢之的,成冬青被骂作是卖国贼,民众说他是美国人的走狗,他走出去被砸的满脸是血,但他不低头不认错更不躲避,面对成千上万的人据理力争:“美国人砸了大使馆你们就来砸英语学校,要是外星人炸了地球,你们是不是要炸了航空站!你们跟三十年前有什么区别,华夏人打华夏人,只会窝里横,懦夫!去向那个打你的人学习,知道你比他变得更强……”
  悲情的音乐。
  壮烈的怒吼。
  群情的激愤。
  透过窗户看着这一幕,孟晓骏终于明白成冬青对新梦想最大的意义是什么,他说:“他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冲出去,这一点我做不到。”
  他没有走。
  又干了四年。
  但这四年内,矛盾并未消除,两人的冲突在四年后又一次爆发了,并且在王阳的婚礼之上,三个人正式的分道扬镳,正如婚礼上王阳所说的那样:“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三驾马车,没了。
  成冬青成了一个人。
  洛寻喝着红酒,身上那股土鳖的气质,已经在成功的数年之后消失无踪,他带着金丝边的眼镜有了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是留学教父,他是新梦想的掌舵人,他获得了曾经的自己最为渴望的成功——
  他面无表情。
  这段音乐很惆怅,听的人心里发酸,洛寻身旁的张岁柠悄然握紧了洛寻的手,像是要安慰他,每次看洛寻的电影,她都会产生类似的共情。
  夏郁则咬着嘴唇。
  和周围很多人一样,这是一个观众面对这样的情节,产生本能的揪心,但这也恰恰说明了大家此时早已经被电影所传递的情绪给感染到。
  终于,新的危机来了。
  又是电影开头一幕的解释,新梦想被美国那边以侵权的罪名告了,成冬青这次要一个人面对危机,他拿着手机想给王阳发消息,但手指在键盘上摸索了半天,最终却颓然放下。
  合伙人已经不在。
  没有开灯的办公室里,他在电脑前看着新闻,微弱的光芒照着他的脸有些苍白,他忽然感觉好累,闭上眼睛无力的躺在皮质的座椅上。
  一阵口哨响起。
  洛寻睁眼,发现王阳正穿着皮衣,开口道:“你不是没去过美国么。”
  洛寻张了张嘴。
  这时候,王阳错开身子,门口还有一道人影,不需要镜头做任何的说明,观众已然了解——
  他是孟晓骏。
  三人终于还是重聚了,虽然矛盾依然在,但至少困难要一起面对,于是镜头跟刚开始的画面连上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5/7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