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万岁(校对)第6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7/727

  毕竟,这是个一见钟情的故事,徐仁杰靠打牌赢来了两张船票,对于他这样一个穷小子来说,能有机会登上珍珠号简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大船起航,徐仁杰向岸边挥手,对于我这个知道结局的人来说,他如此幸运,又如此不幸,他登上了这艘豪华的游轮,他遇见了此生的真爱,但他又在最灿烂的时候陨灭……”
  “在冰冷的大西洋里。”
  “如果说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给人的大多是温馨的感觉,那么当大船撞上冰山之后,你可以感受到各种情绪都即将爆发,这也是我觉得导演的伟大之处,《珍珠号》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呈现了一段绝美的爱情,也展现了灾难来临前的各种冲突。下等舱的乘客被关在闸门之外,必须在上等舱的乘客之后上船,是谁决定了他们不该被拯救?为了减缓进水速度,锅炉房的闸门落下,但是又有多少工人们被活生生淹死在水里呢?有的人没有资格上救生艇,有的人却在抱怨救生艇上位置太挤;有人千方百计的疏通船员,只为了救生艇上的一个位置,有的人拿起小提琴,拿起大提琴,谱写生命最后的悲歌。”
  “与各位合作是我的荣幸。”
  “这是怎样的一种从容,面对死亡而以歌曲送别,他们纵然是贵族眼中低人一等的演奏家,纵然在这慌乱的时刻没有人认真听他们的音乐,但在电影里,那些或欢快或沉郁的曲调成为了震耳欲聋的背景音,船上的惊慌奔跑的人群都已成了远景,生命的最后,只应当这样尊严的告别。”
  “珍珠号的沉没是恐怖的。”
  “船身越来越倾斜,船尾高高翘起,巨大的螺旋桨暴露在空气中,船上灯光全灭,广阔的大西洋,无人救援。杰克攀在木板上,露丝说:
  ‘Jack,I
love
you。’
  这是全片唯一的一句告白,在濒死的时刻,在希望快要破灭的瞬间。最后的最后,露丝放开徐仁杰的手,看着他迅速消失在暗蓝色的海水里,看着大西洋吞没了她最美好的记忆。”
  “多年以后。
  满脸皱纹的露丝依然还是能清晰地回忆起他,但是也只能回忆了,没有照片,没有文字,没有定情信物,只有一幅画,一颗价值连城的海洋之心。露丝颤颤巍巍的走上甲板,踩上栏杆,就像她多年前做过的一样,但是这艘船不像它那么大,也不像它开得那么快,并且身后也没有他,她打开手掌,剔透美丽的海洋之心,向前一抛,很快,宝石消失在海水里。
  就像当年的他。
  她的生命,早就不会再有超越那时的惊艳与传奇,因为那个人,可能是花光了一生的运气才会和她相遇。不会再有人找到海洋之心,不会再有人记得她的杰克,那种情怀,那段时光,只配让大西洋拥有。
  电影有个细节。
  在露丝的床头有许多照片。
  看来她也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了,有许多孩子,去骑了马,也有许多快乐的回忆,但是,不是和他一起。其实,故事终结在珍珠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再惊心动魄的爱情到最后也不过平淡如水,再怎么样山盟海誓,最后也不过是柴米油盐,在最悲情时结束,在最美时化作流星,至少他们的爱情永不沉没。”
  这篇影评的阅读量很高。
  得不说,罗兰虽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洛吹”,但她的确总是能够第一时间找准洛远希望通过电影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这点而言,她的影评人业务能力还是相当不错的,业内其他人写影评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其影响。
  而除了专业的影评外。
  现场的许多普通观众,也是通过微博或者星空网之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好评,也因为好评居多,所以洛远愿意读一读这些观众的评论——
  看来谁都喜欢听好话。
第894章
【没在怕的】
  “一部应该被记住的电影。”
  星空网上的短评里,有个网友是这么形容的,洛远悄悄给这人点了个赞,然后继续看,看到有个网友说,这部《珍珠号》最感动她的,就是露丝的一个台词:“我甚至连一张他的画像都没有,但他永远活在我心中。”
  这台词洛远也相当喜欢就是了。
  他自己也回复:“还用说嘛,太经典了!”
  也有从专业角度评价的,“当老年的露丝午夜梦回,一个长镜头穿过大堂,摇上楼梯,站在钟表前的杰克缓缓转过身来,意气风发,潇洒倜傥,宛如昨日。”
  “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最好的电影。”
  “那对对死无所畏惧的老夫妇,那个不为外界干扰的乐队,那个为生而做一次假父亲的男人,那个为爱人吹响口哨的女人,都是为了一种心灵上的执着。”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爱你原本只是一瞬,却不知在时间的洪流中成了永恒。”
  “若干年后,我不知道还有谁醒着没睡,很好奇那个时间点,还有谁和我一样,重温这片子,我猜测,我会和第一次看这部电影一样哭得很惨,这是毫无疑问的。我想,之所以不情愿活着,是因为没有那个如此相爱想要厮守的人;不情愿死去,是因为没有一个人如此爱我,值得我为他去死。”
  “我想失去的才是永恒的。”
  “100岁的露丝躺在床上安静的睡着了。而床头前,放满的一张张照片,有在非洲骑大象的,有戴着飞行帽与飞机合影的,有和她的孩子们合照的,有去夏威夷冲浪的。这是露丝生命中没有杰克的时光,但却是杰克在即将沉入海底前托付露丝的话,她用一生去做到了。”
  “……”
  观众比导演有才系列。
  洛远赞了半天手都麻了。
  相比之下,媒体们吹嘘这部的标题其实露骨的多,但洛远反而不会产生多了荣幸的感觉,因为洛远知道媒体很擅长的就是夸张化,他们的新闻标题基本都是“旧世纪最伟大的爱情”啊、“洛远的成神之作”啊、“震撼心灵的电影”啊等等这种形式的东西。
  其中有不少万金油型的评论。
  洛远比较深刻的印象就是,自己某部电影春天上映,媒体写,“这个春天最不容错过的片子”,自己某部电影夏天上映,媒体又写,“这个夏天最不容错过的电影”,秋天和冬天在这里自然是同理可得了。
  如果仅仅如此,洛远也能接受。
  但问题是,不久后洛远的电影下档了,他看到媒体又把某个导演的新片评论为“这个冬天不可错过的作品”了,从那时候起洛远就对媒体的节操不再信任了,反正他们夸人的话都是信口拈来的,让人一点成就感都没有,还是这些野生网友们会说话,有的还会嘤嘤嘤呢……
  但不得不承认媒体的评价是有用的。
  至少记者们的标题成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兴趣,毕竟看过点映的人,只是那么一小撮而已,更多人还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哪怕这部电影接下来每天都有那么几场点映,也依旧是杯水车薪。
  一票难求的盛况每日都在上演。
  洛远的微博还有电影相关的贴吧论坛乃至朋友圈,也有无数人在议论这部电影,那些议论的声音中就已经透露着他们内心的期待了——
  “感觉洛导又拍了部不得了的片子!”
  “有个认识的朋友看了点映,据说全场都被震撼了,不是那种视觉系的震撼,而是那种来自于心灵层面的,说是一部爱情电影,带着点儿文艺的味道,和《钢铁侠》与《侏罗纪公园》之类的电影完全不是一个路子。”
  “啊,好想看!”
  “希望早点公映啊。”
  “我已经提前定了imax的票,不过听说这部电影主要看的是剧情不是效果,当然洛导的电影,效果都不会差的,所以还是好好期待吧。”
  “……”
  这样的情况下,《珍珠号》的预售情况非常好,公映那天的票房目前已经累积到接近两个亿了,洛远忽然怀疑这部电影的公映,会打破很多记录,因为一切的数据都表面,这是一部必然要迎来票房爆炸的电影!
  而业内的各大公司:“……”
  是的,别忘了,业内各大公司可是要狙击《珍珠号》的,本来嘛,大家这么多人在一起,合伙上去干绯红,车轮战下来绝对可以让绯红难受。
  但现在,各大公司却有点呆了。
  似乎这部《珍珠号》有点猛啊,这趋势一点也不比洛远之前那部《钢铁侠》来的差,甚至隐隐有高出一筹的意思是怎么回事啊,不是说爱情片不是市场主流吗,什么时候爱情片也能这么火了?
  而且……
  各大公司也听说了(有部分大型娱乐公司的负责人是受邀参加点映的),别看这部《珍珠号》吹得更什么似的,其实就是个低俗的“穷小子操高贵小姐的故事”,既然都这么低俗了,观众们怎么还赶着趟的吹捧,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故事巴拉巴拉?
  这个社会怎么了?
  也不知道是哪家公司提议,说要给《珍珠号》添些麻烦,于是,很快,网上就越来越多人传,《珍珠号》其实就是个屌丝逆袭的故事,很多人吹这部电影有多好,其实只是自身水平不够而已。
  这样的声音,没什么市场。
  因为《珍珠号》的热度已经起来了,大势所趋,小道流传的负面新闻影响不了大局,最多影响到一些自认为足够清醒的人罢了,所以洛远并不担心这种事情会让电影票房受到多大的影响。
  这就是绝对的实力碾压。
  等电影公映开始,各大公司狙击的电影都会沦为炮灰,那个时候洛远会让所有人都明白,挑衅大船是很愚蠢的,或许这部电影算不上什么最伟大的电影,但却很可能是洛远目前的电影生涯中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比票房,大船没在怕的。
第895章
【洗白卡尔】
  而让洛远惊讶的是,相比起自己,艾小艾似乎更加喜欢刷影评,看那些影评人对洛远的评价,有人夸洛远她也会忍不住嘴角翘起来,看到有人黑洛远,她就会有些低气压,于是洛远安慰:“影评制度快完蛋了。”
  “那也不带这么玩的。”
  艾小艾努了努嘴,指着电脑上的一个帖子:“这个楼主竟然还给露丝的未婚夫卡尔洗白,说杰克是男小三,插足了露丝和卡尔的感情,简直无稽之谈,这个卡尔本来就是个坏蛋……”
  洛远道:“我觉得卡尔是挺可怜的。”
  艾小艾冲着洛远翻白眼:“你说卡尔可怜?”
  要知道,卡尔作为露丝的未婚夫,在海难来临之际,种种表现可比徐仁杰差远了,人家徐仁杰可是愿意为了露丝而葬身大海的啊,卡尔却抱着个陌生小女孩,谎称她是自己的女儿,从而蒙混过关登上了救生船……
  简直三观不正啊导演。
  洛远能理解艾小艾的不忿。
  他笑道:“杰克和露丝的爱情毫无疑问荡气回肠,观众恨卡尔捣乱自私,将一次次逃生的机会都浪费在了嫉妒和阴谋上,但有些细节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发现,第一次是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他走进露丝的房间看到她收集的那些画,毫无疑问,他不懂也不在乎艺术,他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商人,他笑着说,露丝就喜欢这些画,什么毕加索之类的,仿佛是充满了不屑的和嘲弄的,而在那嘲弄中却夹杂着一丝苦涩,他融不进她的世界,他理解不了她,也理解不了艺术,他接着说,她每次出门都要带这些画,这说明,他对露丝,不仅仅是因为他需要一个美艳而年轻的妻子,而是有爱的,尽管这爱也充满了浓浓的商人气息,这是他无力改变也没有意识到的,如果他仅仅是要她做他身边的花瓶,那么他不会关心她的喜好,不会费力在每次出游都带着她的画,不会如此的去了解她的习惯,因为他在乎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7/7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