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万岁(校对)第1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1/727

  “也包括我?”
  洛远微微愣了一下。
  包子点头:“洛导此前在玉兰奖获得了最佳编剧的荣誉,这份荣誉等于让洛导一跃成为了电视圈最为顶级的编剧之一,他们自然不会漏掉,不过他们也是广撒网……”
  这么一说洛远能理解了。
  这种需要一定专业性的剧本可不是谁都能驾驭的,不具备相关知识根本没法写,这可不是完全依靠编剧能力决定的剧本,然而这又是国家交代的任务,编剧工会不敢怠慢,所以才会广发征集。
  “这种剧本的分量太重了!”
  包子感慨道:“业内响应者云集,一旦被选上那可是在上面都挂了名号的,不过应该不乐观,这种剧本想要写好难度太大了,而且拍出来的话收视率根本不用想……”
  这种剧没人会管收视率。
  华夏历史权谋够冷门了吧,政治剧可是说是比历史权谋更为冷门的题材,除了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根本不会有观众感兴趣。
  “我先帮洛导拒绝。”
  包子知道洛导要准备下部电影的剧本,根本没时间参与,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对方要求是政治题材的剧本,洛导可没这方面的经验,但让包子意外的是……
  “为什么要拒绝?”
  洛远笑道:“我虽然不拍电视剧了,但这段时间写一个电视剧本还是没问题的。”
  “啊?”
  包子愣住。
  洛远手指敲击着桌面:“有什么尺度方面的要求吗,这事儿比较重要。”
  “名义上是上不封顶。”
  包子下意识地回道:“只要不提到最核心那一个层面——洛导,你要参加这个征集活动?”
  洛远点点头。
  这段时间休息,顺便写个剧本完全没问题,他记忆中有一个剧本可是相当契合编剧工会的要求。
  “好吧,我帮洛导答复……”
  包子见洛远有了决断,开口道:“那新电影的事情什么时候决定?”
  “写完剧本吧。”
  洛远拍完戏休息的习惯还是会保持的,写剧本的话脑子里不会有那么多压力,只要按照记忆中的来就可以了,需要修改的地方并不算多。
  也算是为华夏电视圈做点事儿。
  这剧本烂在自己脑海里也有些可惜——对了,这部剧剧的名字叫作,《人民的名义》!
第141章
【发展趋势】
  没错,就是《人民的名义》!
  这部创造了前世收视十年新高的电视剧,曾吸引了无数观众沉迷其中,洛远此前有考虑过将之拍摄出来,但思考到这部剧需要比《琅琊榜》更多的老戏骨支撑,而且拍摄过程中还需要一些上面的支持,最终还是放弃了——
  那时候的他没这个能量。
  现在编剧工会牵头,自己只是写一个剧本的话自然是没问题的,所以在决定参与剧本征集活动的第二天,洛远便开始动笔了。
  “戏份要修改。”
  洛远看过这部剧,也知道这部剧的优点和弊端所在,自然不可能通篇照着记忆来写:“首先这个黄毛的角色要删减戏份。”
  前世,《人民的名义》口碑很好。
  但是剧方为了考虑年轻人的代入感问题,给黄毛郑乾和其女票安排了大量的戏份,饰演郑乾的演员还是导演组的实权人物,然而观众对此却并不买账,黄毛的剧情拖杳无趣,成为了观众最大的吐槽点。
  所以洛远会就此做一些调整。
  当然了,角色不可能彻底删除,因为郑乾在剧中承担了一些必要的作用——
  实际上,剧中每个角色都必不可少。
  沙瑞金、达康书记、育良书记、祁同伟等等角色更是重中之重,这些角色该有的剧情洛远基本不会做什么修改。
  而在洛远忙着写剧本的时候。
  电视圈也就编剧工会的剧本征集活动进行了议论和关注,这事儿对普罗大众没有什么影响,但放在电视圈却是大事儿。
  “听说海英也参与了剧本活动。”
  “这可是在大型奖项中两度摘夺最佳编剧的前辈,几年前更是有部创作政治类剧本的经验。”
  “不止海英,文韬那群人也参加了。”
  “编剧工会这一个征集令,等于是把电视圈所有顶级编剧都一网打尽了吧?”
  “现在看来的确如此。”
  “就连已经进入电影圈发展的洛远,也参加了剧本征集活动,我倒是蛮好奇他写出来的剧本会是什么样子的。”
  “估计你很难看到了。”
  “这一次参加活动的编剧很多都和洛远一样拿过最佳编剧的奖项,根据编剧工会的尿性,除了最终被选中的剧本,其他剧本基本就丢仓库里了。”
  业内都很清楚。
  编剧工会这份剧本征集令的意义重大,也许拍出来注定拿不到高收视,但对编剧这个职业的人来说却是太重要了——
  这可是上面点名要拍的剧本。
  国家正大力发展文娱产业,这几年相关市场的拓展越来越大,如果凭借这个剧本成功进入上层视野,那换来的好处,完全足以抵消收视和关注的不足。
  当然了。
  如果拍出来还能有高收视与高关注,那意义更是完全不同了。
  不过,这可能吗?
  ……
  话分两头,除了写剧本之外,洛远也抽时间去电影院看了几部电影,包括陆续下线的《黑云》。
  王铭的导演实力确实不错。
  凌厉的剪辑,快节奏的剧情,拳拳到肉的动作戏,很有自己的风格,有点类似于前世香港动作片的感觉,而剧情方面更是让洛远嗅到了一丝独属于好莱坞商业片的味道——
  就像是好莱坞最经典的三段式结构!
  假设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前十五分钟作为第一幕,是故事的开端,电影需要向观众介绍三件事情:谁是主要人物,戏剧性的前提是什么,戏剧性情境是什么?
  而十五分钟到七十分钟。
  这一部分是对抗期,主角解决一个个困难,过程中会给观众带来满足感。
  最后是结局。
  九十分钟的剧本,一般用二十分钟去阐述结局如何,这就是所谓的三段式结构。
  当然了,这只是大致的划分。
  要是深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一部成功的好莱坞商业片,基本都由十几个乃至更多情节点构成,大大小小,细分之下就更多了。
  这是好莱坞电影大同小异的原因。
  因为他们的商业电影剧本就像是工厂里的流水线生产,什么时候该压,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转折,都是固定套路。
  有点像网文的黄金三章。
  主角什么时候被打压,什么时候得到金手指,什么时候去打脸,缺乏艺术性的同时,却又保证了故事整体的质量,因为哪怕新手作家按照这些套路写都能出点成绩。
  而王铭做到的不仅仅是这些。
  更具体的东西,洛远还得等电影出来拉片去学习,他很喜欢研究这些天才导演的电影——
  有王铭这群人才在。
  难怪这个世界的华夏电影可以勉强和西方分庭抗礼,对比前世本土电影被外来者吊打的局面实在是好太多了。
  “我的技术还有待加强啊。”
  和洛远一起看电影的张伟有些感慨,电视剧的摄影水准比不上电影,尽管张伟进步飞快,却依然发现了自己和《黑云》摄影师的差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1/7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