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赝(校对)第1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4/244

云成之也跟着大笑,一脸得意的说道:“既然如此,是不是可以放心的把那件宝贝交给江来来动手修复了?”
“什么?”正在收拾工具的江来瞪大眼睛看向云成之,又看看董育林,这两个老家伙,原来让自己修《唐女郎鱼玄机诗》诗集只是一个引子,是对自己的考验。考验合格之后,才能够见到他们真正想要自己修复的东西?
他们欺骗了自己纯粹的感情,玷污了自己幼小的心灵。
得加钱!
第197章
心在滴血!
董育林担心江来生气,赶紧上前轻轻拍打着他的肩膀抚慰,说道:“江来小友,并不是我有心想要隐瞒,实在是事关重大,它对我太重要了,我也不敢轻易将其交付他人之手。所以才有了此番考验,还请多多理解。”
“你好好说话,别拍我肩膀。”江来说道。“衣服起球了。”
“......”
江来倒是没有真正的生气,毕竟,修复《唐女郎鱼玄机诗》诗集也是要钱的......修什么不是修?
江来无视董育林的表情,好奇的问道:“你想要我修什么?”
以一本铺刻版的《唐女郎鱼玄机诗》诗集来做考题,这董育林也真是够大手笔的。
董育林看了小七一眼,说道:“小七,去密库把那幅画给取出来。”
小七点了点头,转身离开。
过了一会儿,小七捧着一个长方形盒子回来。
董育林接过盒子,小心翼翼的放到桌子上,看了江来一眼之后,说道:“江来小友,请自行打开。”
江来倒是没有客气,径直走到桌边打开盒子,然后从里面掏出一幅卷轴。展开卷轴,看到里面的内容之后,江来便清楚董育林为何如此的小心谨慎行此考验之事了。
要是自己有这样的宝贝,怕是也舍不得轻易交到别人手里去修复。
哦,差点儿忘记了,自己就是修复师........
给人看一眼都舍不得。
画面之上,牡丹与竹子从空中倒挂而来,给人极其诡异的视觉冲击力。石壁兀立,线条尖锐硬朗,并且延伸至画外,一幅无穷尽的感觉。石壁之下,一块尖而不稳的石头上面,蹲立着两只丑陋的孔雀。这是江来见过最丑的孔雀,如果不是看到画卷上面题着的名字,都会让人把它们认作某种不知名的野鸟。
画面上题诗一首:孔雀名花雨竹屏,竹梢强半墨生成。如何了得论三耳,恰是逢春坐二更。
这是八大山人的《孔雀竹石图》,而八大山人又是江来最喜爱的画家之一。
八大山人是一个人,不是八个人。原名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本是皇家世孙。明亡后削发为僧,成了亡命之徒。朱耷一生坎坷,作为明宗室后裔,身遭国破亡家之痛,一生不与清王朝合作。他性情孤傲倔强,行为狂怪,常以诗书画发泄悲愤抑郁之情。
八大山人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这幅《孔雀竹石图》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江来久慕而不得,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这里遇到了山人真迹。
看到江来神情亢奋,眼神发亮的捧着画作仔细观摩的模样,董育林一脸骄傲的说道:“江来小友,此画如何?”
“妙不可言。”江来出声说道。
“小友也喜欢八大山人?”
“神交已久。”
“哦。”董育林看了云成之一眼,心想这小子不会吹牛吧?你懂鱼玄机也就罢了,毕竟少年多情,又有猎奇心理,对于鱼玄机这样的奇女子多一些关注和了解也是应当。但是八大山人你也懂?然后看向画作问道:“这画有何奇特之处?还请小友为我解惑。”
他现在已经不称江来为「江来小友」了,把名字去掉,只唤「小友」,显得更加亲切,仿若往年交一般。
江来没有注意到董育林和云成之的视线交流,而是神情专注的欣赏着手里的画卷,说道:“诗中「三耳」的典故出自《孔丛子》里所记的「藏三耳」。藏是个奴才,奴才的本性是逢迎拍马唯命是从,当然,还喜欢告密别人,所以比常人多了一只耳朵。”
“看过清宫戏的都知道,清代的那些官员们,帽子后面一般都拖着孔雀尾巴毛做的「翎」,花翎是皇帝特别赏赐方可佩戴。你看看这幅画,画中的孔雀尾巴不多不少只有三根,用来影射那些只懂得奉承溜须的官员。”
“至于这句「恰是逢春坐二更」,更是直截了当的讽刺那些高官小人。当年康熙江南巡行之时,这些官员纷纷来接驾,诚惶诚恐。本来皇帝是五更天才到,他们二更时便早早赶在那里等着皇帝的到来。那块不稳的石,暗喻的就是统治阶级的江山并不是牢固的。八大山人一生都在和腐朽的清政府做抗争。”
“行家一出口,就知有没有。”董育林感慨万千,说道:“江来小友果然是博学多才啊。”
“我本身喜欢八大山人,他的画作也收藏过两幅.......恰好前几天看过一本画册,上面也着重介绍过这幅《孔雀竹石图》。”
董育林瞪大眼睛看向江来,说道:“你说......你手头上也有八大山人的画作?”
“是啊。”江来一脸笃定从容的模样,说道:“因为喜欢,就买下来了。”
“.........”
董育林看向云成之,想要确定一下江来有没有在吹牛。毕竟,八大山人的画作价值不菲,有几幅画更是有钱也不见得能够买到。因为他的画极其特殊,又有很强烈的识别度,粉丝极多,那些藏家们可不会轻易割爱。
云成之苦笑不已,说道:“我这个小师侄有钱的很,可不像我们这些穷修书的.......他说有两幅,那就确实有两幅。这种事情他是不会骗人的。”
“小友收藏的是哪两幅?能否借我看上一眼?”
“不借。”江来干脆利落的就拒绝了。
“你这人怎么这么小气?只是看上一肉而已,难道还能让你少了一块肉不成?你现在还捧着我们家收藏的《孔雀竹石图》呢。”小七看到自己的爷爷被无情拒绝,面子上挂不住,怒声呵斥江来。
“第一,是你们求我来看的,不是我主动要来看的。第二,你们之所以让我来看画,是因为你们需要我来修画,我又不需要让你们帮我修画。第三,看一眼少不了一块肉,但是我的心在滴血。所以,不借。”
“你......”
“好了好了。”董育林摆手,说道:“江来小友也是性情中人,不借就不借吧。山人的画作能够恰好落在小友手里,也是良缘。”
“不是恰好落在我手里,这缘分是我花钱买来的。”江来说道。
“........”
江来端详了一番画卷,摇头叹息,说道:“这画不好修。”
第198章
我也相信我自己!
看到江来摇头叹息说修不好,董育林急忙问道:“为什么修不好?江来小友,可以加钱。”
他一直听江来念叨着「加钱」的话,心想,这不是生意场上的常规操作嘛。所有事情都是千难万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加钱。
如果能够让江来这种技术大师来修复他最爱的这幅《孔雀竹石图》,多花一些钱他是可以接受的。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这个岁数,不就是活一个「千金难买我乐意」?
“不是钱的问题。”江来说道:“如果是钱的问题,那就很好解决了。毕竟,我们都不缺钱。”
“........”董育林心想,你不缺钱,你总给我提钱做什么?
“江来,到底是哪里不能修,你给详细说说?我可是在老董这边打了包票,说只要把画交到你的手上,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云成之很看重董育林这个朋友,更看重江来的个人技术声誉。当然,也同样看重自己之前吹出去的「牛皮」。
他在董育林面前拍着胸膛说无论多严重的破损,只要交给他的小师侄,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现在小师侄却说这幅画修不了,这可让他如何把之前说出去的话给收回来?
一口唾沫一个钉,手艺人不说谎话。
毕竟,他们说不好,很容易就被人戳穿。
“不是技术问题。”江来说道。“是艺术问题。”
董育林和云成之一脸懵逼,就连小七也满脸好奇的看着江来......不是技术问题,是艺术问题,他在说些什么?听起来好深奥的样子。
“我就知道你们听不懂。”江来轻轻叹息。他不喜欢说话,但是身边太多傻瓜。你不把话说仔细点儿,他们根本就不明白你在表达些什么。
此时此刻,格外的想念林初一。
江来指着平铺在桌子上的这幅画卷,说道:“修好这幅幅,至少需要七个步骤:洗画芯、揭命纸、托命纸、补洞口、全色、接笔、取画芯。其它几道工序都好说,耗费一些功夫就能修好补全。但是,全色和接笔却是大问题。”
董育林看向江来,问道:“江来小友,这全色和接笔......是什么意思?”
“全色就是将破洞处失去颜色的地方补好,力求做到画面统一。真正的高手要做到「四面光」,就是无论你横看竖看左看右看都看不到他曾经被补过。当然,我就是我说的真正的高手,我全色过的地方,没有人能够看出破绽。”
“接笔就更加困难了,画面中因为破洞造成的断笔,修复的时候需要接笔。要求接笔人对画家的笔法有深入了解,知道笔意的来龙去脉,以及这幅画蕴含的思想和情感。我喜欢八大山人的画作,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有着和他一样的绘画技巧和能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艺术问题,”
江来指着画卷上面的几处裂缝和洞口,说道:“这几处裂缝和洞口必须要进行全色和接笔,特别是这几簇竹子和这只孔雀的眼睛,我没有信心能够模仿好八大山人的笔意和笔力。”
小七仔细观摩一番,说道:“看起来也不是很难,不就是寥寥几笔就能够完成的工作嘛......那只眼睛用毛笔笔尖点一点就好了。”
“八大山人的作品笔致简洁,得疏旷之韵,看起来有大篇幅的留白。无论是那竹子还是那只丑陋的孔雀,都只是寥寥几笔勾勒而成。可是,八大山人无论画竹还是画孔雀,自有气势,内含傲骨。只临摹其形,却得不到其神。这样的作品还不如不修。”江来这番话是说与董育林的,至于小七......画龙点睛的道理她都不懂,还有什么好说的?
整幅画作之中,眼睛是最难画出来的。你随意用毛笔点一个点,还能够表达出那只孔雀之前的神态吗?
董育林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说道:“世间画家千万,八大山人却只有这独一个。江来小友说的话我极其赞同,临其形易,入其神难。八大山人的作品,确实不是那么好临摹模仿的。”
“所以,我说这幅修不好。”江来说道。“如果前辈需要的话,我可以帮你把前面几步给修补了。”
“若修就全补,若不修便全不修。”董育林说道:“连你都说修不好,其它人又怎么能修得好?再说,各个修复师技法不同,习惯也不同。我怕经了多人的手,这幅画反而更难保持其真其纯了。”
“是这个道理。”江来点头表示认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4/24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