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风云(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797

  可是偏偏他在两年前对宁志恒有过救命之举,当时大战将起,日本人准备征发青壮送往前线,上原纯平爱惜藤原智仁的才华横溢,这才破例提前把消息透漏给了藤原智仁,嘱咐他及时逃离上海,躲过了一场战火之灾。
  现在又看到藤原会社的资料,想来接受过自己救命之恩,又有经济实力,将这么多的房产商铺馈赠给自己家人的,好像就只有藤原会社的会长藤原智仁了。
  所以他今天才直言询问,想彻底搞清楚这件事情。
  他的话语一出,就是一旁的黑木岳一也是颇为惊讶地看着宁志恒,他知道,以这位小友的为人秉性,是完全做的出这样涌泉相报的事情的,自己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宁志恒闻言,忍不住脸色一红,半晌之后有些腼腆地说道:“此事确实是我所为,当初若不是将军爱惜,破例将军中机密相告,才让智仁有机会及时逃离上海,前往香港发展,躲过一劫,我也不会有今日的局面,所以我一直想报答将军的救命之恩,可我知道将军您向来为人严谨,绝不会收下我的惠赠,再说您一直在前线,你我难得相见,我相报无门,所以才托人在国内以您家人的名义,购买了一些产业送于府上,这件事还请将军谅解!”
第六百四十四章
叔侄相认
  宁志恒这么做当然不是为了报答什么救命之恩,当初上原纯平就是不告诉他大战将起的机密,他也不会留在上海等死,肯定会战前脱身而去。
  只不过上原纯平透漏的消息,让他有了一个正好逃离上海的借口而已。
  他这样做的真实目的自然是为了讨好上原纯平,早在他进入上海建立藤原会社,就一直打着上原纯平的旗号,这面大旗为他遮挡了多少风雨!
  石川武志不就是因为知道他是上原纯平的忘年之交,才刻意结交于他,成为他得力的助手之一。
  宪兵司令官胜田隆司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对他提出的要求从不打半点折扣,可谓是有求必应,在胜田隆司的强力支持下,藤原会社才得以把各大日本商会收为麾下,成就了藤原会社今日之地位。
  所以说上原纯平中将才是宁志恒在上海得以大展拳脚,如鱼得水的真正靠山。
  对于这个大靠山,宁志恒一直是想尽办法挖空心思的拉拢,花费财力物力为黑木岳一修复南屋书馆,主要原因不就是因为黑木岳一是上原纯平的多年好友吗?也是自己与上原纯平之间交流的一道桥梁。
  对于上原纯平本人,宁志恒也没有少花心思,他早在很久之前,就多次派人进入日本国内进行调查,第一,就是调查真正的藤原智仁的身世和具体情况,第二,就是调查上原纯平家中的一些情况。
  当他得知上原纯平家中境况并不如意之时,马上有了自己的主意。
  宁志恒深知对于这些有家有室的男人来说,送钱并不足以让他们感激,他们只会认为这是自己的能力所致,但是要是能够惠及家人,这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效果也是天差地别。
  所以宁志恒从来都是喜欢用房产来打动对方,让你不得不收,收下还必须要领这份情。
  当初对胜田隆司就是这样,一栋顶级别墅让胜田隆司在家人的面前极具光彩,马上让两个人成为最好的朋友。
  对于黑木岳一,馈赠的南屋书馆,更是让宁志恒在上海文艺界和学术界中声名远播,谁不知道藤原会长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对于顶头上司黄贤正,还有自己的老师贺峰,馈赠的多处房产,都让宁志恒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再次提高了一个级别。
  现在对上原纯平也是一样,宁志恒命人购买了大笔的房产相赠,还特意让人只留下一句话,不透露姓名就匆忙离开。
  因为他知道,以上原纯平的能力,很快就能找到自己身上,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
  上原纯平自己虽然在侵华日军中位高权重,可是对远在日本国内的家人少有照顾,心中一直就颇有愧疚,现在宁志恒突然将这么多房产馈赠家人,让远在中国的上原纯平心中大定,无顾虑之忧,顿时对宁志恒的态度大不一样。
  这也正是今天在迎接宴会上,上原纯平对宁志恒一直保持热情态度的原因之一。
  “藤原君,当初我只是因为爱惜你的才华,也是为了报答你辛苦整理我的书稿,所以才提醒于你,可是就为这点小事,你就专程回国,为我家人置办房产,这礼实在是太重了!”上原纯平感慨地说道。
  现在家人都已经把房产收下,自然是不能再退回了,再说上原纯平也没有打算退回去,他又不是什么清官大老爷,到手的大笔财富还往外推。
  他也很清楚,藤原智仁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在上海混的风生水起,自己只需要接着为藤原智仁背书,这个人情也足够还给藤原的了。
  宁志恒也是开口说道:“将军,藤原能有今日,都是拜将军所赐,这点心意还请您笑纳,再说朋友之间也有通财之谊,还请不要放在心上!”
  一旁黑木岳一也开口说道:“上原君,你就不要推辞了,你看我不也是一样,回到上海之后,看到已经修复完成的南屋书馆,不也是只好收下,难道还硬退回去,辜负朋友的一番心意吗?”
  黑木岳一的话,让上原纯平脸色一缓,笑容绽开,他就势点头说道:“那好吧,藤原君,这次我就领情了,以后有事情尽可以和我直说,我还不是不通情理的老古董!”
  宁志恒一听不禁大喜过望,知道这份大礼收下来,自己以后就尽可以放开手脚,打着上原纯平的旗号,扩展自己的走私王国,甚至可以将触角伸入日后的京畿重地南京。
  因为他知道,就在明年,南京将成为众人瞩目的伪政府首都,日本人的侵华驻军的重要基地,所有日伪政府的重要措施和举措都是在这里制定并实施的。
  所以南京不可避免的成为中日双方特工竞争角逐的重地,他期望会在这一场谍报战斗中再一次占领先机,提前做好一切准备。
  宁志恒这时举起手中的茶杯,转头看着黑木岳一,语气诚恳地说道:“当初我在家乡苦熬无着,无奈之下来到海外求生活,可以说是一文不名,生计都难以为继,是先生给我一份工作,还把我引荐给了将军,蒙将军不弃,把手稿都交付我整理,还为我指了一条生路,先生又以厚金相赠,我藤原智仁以此为凭,才成就今日,两位师长的大恩大德,永世难忘,今日以茶代酒,再敬两位师长一杯!”
  宁志恒的语气真挚,言辞诚恳,让上原纯平和黑木岳一不禁动容,都是举杯相对。
  上原纯平也是诚恳地说道:“藤原君,我知你自小孤苦,能有今日,殊为不易,我和黑木君多年至交,你称黑木君为先生,我就痴长你一辈,这样,以后你我叔侄相称,以示亲近之意,万不可太生分了!”
  上原纯平此话出口,就是有意将彼此关系再进一步,从此以后,两个人不再是单纯的朋友关系,更是长辈和晚辈的家人关系,这也是上原纯平极为看重宁志恒的结果。
  不得不说,宁志恒选择的这个日本身份极为有利,一个顶尖贵族家的子弟,在等级森严的日本社会,首先在血统上占据优势。
  接着正好是落魄的旁支子弟,恰好给人以惋惜同情之心。
  再加上他本人才华出众,极入上原纯平的眼,兼之对他又有救命之恩,让上原纯平对他颇有爱惜之情。
  这一切的因素加在一起,这才让上原纯平这个看惯世态人情,久经风雨的情报大头目,决定让彼此之间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将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一步。
  宁志恒听到上原纯平这样说,哪里还有推辞之意,他的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忙不迭地说道:“多谢将军,不,多谢叔父厚爱,智仁以后愿为驱使,定不负叔父期望!”
  黑木岳一也是高兴地说道:“今天你们叔侄相认,也是一大幸事,来,我们以茶代酒,干!”
  三个人举杯同庆,一时之间气氛融洽之极,一直谈到深夜,这才告辞离去。
  宁志恒将黑木岳一送回住所,这才回到自己的家中,坐在座椅上也是兴奋不已。
  他没有想到自己今天收获是如此之大,之前的一切准备都完美达到了预期效果,甚至远超出他的预料。
  上原纯平是身处日本军方中枢的高级将领,尤其是主管情报部门的最高主官,他的权力之大可以想象。
  自己能够和他的关系再进一步,对日后谍报工作的意义极为重大,有上原纯平的背书,自己以后在上海的工作将更好展开,也为自己增加了一重极为坚实的保护,最起码一般的情报部门,不会再对自己有任何怀疑。
  当然,上原纯平本人也是经验丰富之极的情报头子,自己和他相处的时候,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绝也不能露出丝毫的破绽,否则后果也不堪设想。
  第二天一大早,宁志恒就再次去拜访上原纯平,将自己搜集的几册楷书古本,送给了上原纯平。
  上原纯平对这份礼物是满意至极,他素来喜好风雅,尤其是对书法一道极为酷爱,行军作战闲暇之余,唯一的消遣就是写字,他的书法在军中还颇有名气。
  “叔父,在上海有一个专门为学者和艺术家们聚会之所,名叫幕兰社院,就在城东不远,平时我和黑木先生经常去那里聚会,那里有不少书法大家,都是不错的笔友,哪天你有空,我陪您去转一转,大家可以探讨交流,以您的书法造诣,定然会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还有这种地方?那可太好了!”上原纯平大感兴趣,他本人爱好文学和书法,可是在军中应者甚寡,颇有落寞之感,现在知道竟然有这样一处好地方,顿时颇为心动。
  “这是在淞沪大战之后,几位侨民里的艺术家创办的,现在已经聚集了好几十名艺术家和学者,我和黑木先生就是其中之一!”宁志恒颇为自得地说道,一副喜好风雅之态。
  “太好了,不过我这一次回上海,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估计需要一段时间处理,等我腾出空闲,就给你打电话,你陪我去看一看!”上原纯平点头答应,然后又看了看宁志恒,“说起来,我的这次工作还和你有点关系!”
  “和我有什么关系?”宁志恒心头一紧,但是脸上却露出好奇之色。
  上原纯平点了点宁志恒,笑着说道:“哈哈,你们藤原家的大人物要来上海,我这一次就是为了迎接他才来到上海的!”
  宁志恒一听,心头剧震,尽管对这一天,他的心里早就有所准备,可事到临头,还是让他有措手不及之感!
第六百四十五章
藤原议员
  宁志恒开始使用藤原会智仁这个身份的时候,只是为了能够刺杀叛徒俞立,才花了笔钱从日本移民户籍所买到了这个身份,并没有太过在意这个身份的真假。
  只是后来阴差阳错地结识了日本军部情报头子上原纯平,从那个时候他开始意识到,这个身份的重要性。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他凭借这个落魄贵族子弟的身份,打着上原纯平的旗号,几年来,一步一步成为上海日本高层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可以说这个身份是他最为重要的武器和依仗,以宁志恒的谨慎,又怎么能够允许在这个细节上出现问题。
  所以他之前进行过非常详尽的准备工作,上海这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初那位户籍办事员将他的照片都替换进了原始的户籍档案里,一切资料都经得起审查,就连那位户籍办事员也最后被他灭了口。
  如果有问题,就只能是在日本国内,宁志恒曾经多次派人去日本调查过藤原智仁的生平和历史。
  事实上这位藤原智仁也没有什么值得调查的历史,他的生平历史简单之极,一个生活在京都乡下的极为普通的人家,一家四口相依为命。
  藤原家族千年望族,在京都地区繁衍生息,旁支子弟犹如参天大树的末梢枝叶,不知有多少,不是嫡系子弟,谁会在意这些人的死活。
  所以这一家人的生活并不如意,在藤原智仁十二岁的时候,父母就在一场疫病中相继去世,姐姐也因为生活所迫远嫁他乡,凭借着家中的一些薄产,藤原智仁勉强完成了学业,他单薄的身体又无法考入军校,这个时期日本陆军学校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
  之后的生活更加艰难,日本人口的暴涨,让竞争力低下的弱势群体的生活越发困难,没有产业,没有工作,没有亲人,藤原智仁走投无路,这个时候日本政府鼓励这些无产无业的人口去中国移民,中国东北的垦荒团,还有上海的移民区就是这样来的。
  为求生计,年仅十九岁的藤原智仁,拿着政府发放的移民补助,踏上了开往中国上海的客轮,结果体弱多病的他,在船上就得了重病,下船没有多久就病死在了移民医院里,走完了他平凡孤苦而又短暂的一生。
  可以说藤原智仁这一生是悲惨的一生,他空顶着藤原家家族子弟的名号,却没有人来关心过他,藤原本家又哪里顾得过来远在乡下小村,籍籍无名的一个旁支子弟。
  他一生从来没有去过京都城里的那处本家,如果不是他的姓氏里有藤原两个字,他都不会意识自己和那些高高在上的本家有任何关系。
  所以在藤原家族嫡系来说,藤原智仁这个小人物根本没有任何记载,千年的传承,如果旁支子弟都能够登记在册的话,又如何能够登记的过来?
  只有地方政府的户籍资料里,才有藤原智仁的记载档案,偏偏这些档案在藤原智仁申报移民的时候,交给了他自己带到了中国,他需要这些档案在上海的移民户籍管理所登记和办理新的海外户籍证明。
  所以说,藤原智仁在日本国内也没有了详尽的档案可以证明他的身份,这也是宁志恒最为放心的一点。
  剩下可能的漏点,那就是藤原智仁远嫁的姐姐,不过这个姐姐在藤原智仁十二岁的时候就远嫁到长野,日本女人的地位低下,嫁给夫家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回过京都,最多就是有几封书信往来而已,到后来藤原智仁移民上海,就已经中断了联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7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