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风云(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797

  黄夫人点了点头,然后笑着对宁志恒说道:“志恒,你们谈,我再去做几个好菜谢谢你!”
  宁志恒赶紧点头称是,黄贤正却是听出意思来,看着黄夫人手中的珠宝盒,就知道肯定是宁志恒送的礼物,看夫人的语气,必然颇合心意。
  他没有多说,示意宁志恒书房商谈,宁志恒拿起提箱随黄贤正走进了书房。
  两个人分别落座,宁志恒赶紧就拿过提箱,取出一个长条状的包装盒,取出一副短轴画卷,小心地递交到黄贤正的面前。
  “处座,我在上海收集了不少的古董,可是实在是携带不便,就挑选了这一件,其它的物件,我以后想办法运回来,都是好东西,您一定会喜欢的!”
  黄贤正眼睛一亮,他知道宁志恒的眼力精准,能够让宁志恒挑选的精品,必然是稀世珍宝。
  他急忙小心的取过画轴,放在桌案上,轻轻的展开,一看提款顿时一惊。
  “沈周的元春祝寿图!”黄贤正低声惊叹道。
  沈周字启南,明代绘画大师,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是吴门四家之首,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在整个明代的画家里面,沈周的地位特别重要,他还是文征明的老师,他一生淡泊名利,崇尚尊师重道,绘画风格独树一帜,据说他尤其擅长画祝寿图,当时的很多官员每逢做寿,都要去请他画祝寿图,在当时甚至已成为风气,名声极大,但可惜流传后世的极其稀少,没有想到竟然宁志恒竟然搜集到了一副,顿时让黄贤正大为惊喜。
  黄贤正收集的古董文物极多,可大多都是器物类的居多,偏偏在书画类是一大弱项,主要是这一类的文物收藏品,都在那些世代相传的书香门第官宦之家手中,都是作为传世珍宝,除非家族中有大变,否则是绝不会出手的。
  这些珍贵的书画文物,并不像普通金银玉器类古董那样便于流通,能够真正知道它们价值的人很少,都是收藏的大家,所以收集书画类的古董难度很大,更不要说是搜集到明朝四大家这个级别的精品。
  这一次宁志恒确实说的是实话,宁志恒之前就派人在上海收集此类文物,近年来由于战乱频生,全国各地的文物古董价值暴跌,但是在上海,因为贸易便利,商业发达,是全国经济的中心,聚集了全国最多的富贾巨商,其中不乏喜欢收集文物的大家,所以文物的价值还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位置,为利所趋,各地的古董贩子们纷纷将古董运往上海,所以这里也成为各类文物的汇集之地。
  宁志恒知道黄贤正最喜欢收藏,便经常出手购买,他手上的资金充沛,再加上眼力精准,很快就收集到了一大批精品,沈周的元春祝寿图就是其中之一!
  黄贤正看到这样的精品,顿时将其他的事物抛在两旁,什么也顾不上了,他仔细的欣赏品鉴,不住的点头,最后还取过放大镜认真的查看了起来。
  宁志恒知道黄贤正的习惯,便静静地坐在一旁等候着,直到黄贤正放下手中的放大镜,脸上是满满的欢喜欣慰之色。
  “志恒,你的眼力不差,这样的好东西都能找到,说说看,是怎么找到的?”黄贤正笑着问道,可是头也没有抬,目光仍然停留在这幅画卷上。
  宁志恒笑着说道:“上海不仅是全国的经济中心,也是文化中心,现在全国各地的文物都被文物贩子们运到了上海,交易量甚大,此类精品也是不少,所以只要下功夫和本钱,这样的好东西还是能找到的,处座,上海可是一块宝地啊!”
  黄贤正本来正在欣赏这幅画作,可是听到宁志恒的这句话,顿时眉头一皱,他自然能听出话中之意,这一次他催宁志恒回武汉,就是要好好和他详细的商谈一下,劝说宁志恒回总部担任行动处主官,以巩固保定系在军事情报调查处的地位。
  黄贤正小心谨慎地将画卷收起,然后放入画盒中,然后看着宁志恒轻声说道:“我之前一直催促你早日回到总部述职,可是你却一直拖延,直到现在才回来,是不是心中有些不情愿啊!这一方诸侯当习惯了,大权在握,挥斥方遒,不愿意回来低眉顺眼地坐办公室了。”
  宁志恒赶紧解释道:“处座,您误会了,我在上海的事情没有收尾,接到您的电报后,我就打算尽早回来,可是没有想到,一次偶然,竟然会被崔光启认出我的身份,我只好紧急处置,下手将他清除了,可是事出仓促,留下了不少的漏洞,我自然是要盯紧了这件事情的收尾工作,观察事态的发展,直到确认没有问题后,这才敢起身回来,绝不是借故拖延!”
  这些话绝对是实情,宁志恒也不想拖到现在才回来,他也想早一点把这件棘手的事情解决,毕竟大战将起,越晚回来路上越危险,结果就被崔光启的事情耽误到现在。
  “你在电报里没有说清楚,崔光启是如何认出你的?你给我把事情详细说一说。”
  之前宁志恒的电报里并没有把具体情况说清楚,毕竟每一次发报的内容要求尽量的简短,内容过长,发报时间也就要延长,非常容易暴露。
  宁志恒赶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但是对何思明的情况却一字未提,只是简单地一句话揭过,只是说崔光启试图调查自己,被自己察觉,这才下手清除。
  可是黄贤正却是嘿嘿一笑,说道:“你在上海倒是如鱼得水,消息灵通,崔光启是特工侦缉处的副处长,可刚刚对你进行调查,就被你听到了风声,你是怎么做到的?”
  黄贤正经验丰富,可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他对宁志恒违背自己的命令亲自动手清除崔光启,还是心有怀疑的,只是在电报里没有办法详细询问,现在自然要问清楚。
  宁志恒看黄贤正追问,自己必须要有一个交代,看来只好抛出自己的一张底牌,他开口说道:“处座,其实在特工侦缉处有我们自己的人。”
  “有我们的人?”黄贤正诧异的问道。
  “对,这个人名叫骆兴朝!”
  于是宁志恒先把骆兴朝的情况详细的汇报了一遍,何思明是自己单独领导的王牌,也是打入日本间谍部门地位最高的内线,宁志恒绝不会把他的存在告诉另外一个人,哪怕是自己的靠山黄贤正。
  但是骆兴朝竹之前是郑宏伯的手下,他的存在至少也有郑郑宏和侯伟兆两个人知道,算不上绝密,并且他也不确定郑宏伯会不会对其他人提及,所以对骆兴朝把保密等级当然要降低一等,就是告诉黄贤正也是无妨。
  “你是说这个骆兴朝原来是郑宏伯的人,他临走前却把关系交给了你!”
  黄贤正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他没有想到这件事情竟然如此反转复杂,一个在战前就为双方定为双面间谍的情报站特工,最后还是打入了日本人的内部,成为宁志恒手里的底牌。
  宁志恒点头说道:“当时情况紧急,而在上海知道骆兴朝身份的人只有三个,郑宏伯和侯伟兆要马上撤出上海,于是就将这个人交给了我,没有想到,在关键的时候发挥了作用!”
  黄贤正思量了半晌,点头说道:“这个人很重要,我们在日本人那里一直没有自己的人,这一次崔光启的叛变,虽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可对于我们保定系来说,却是毫发无损,反而得到了这个重要的暗子,真是峰回路转,算是因祸得福!”
  宁志恒看黄贤正不再起疑,心中也是一松,军事情报调查处里都是心思剔透的精明人,哪一个也不好糊弄的,黄贤正以前并不管事,手段都是暗地里进行,宁志恒看他也是一位谆谆长者,可如今手握实权,开始处理起事务来,也是眼里不揉沙子,上位者的威势越发的彰显,让宁志恒暗生警惕之心,以后对黄贤正也是要谨慎相待,不能出半点差错。
  “清除崔光启的首尾料理干净了吗?”
  “处座放心,现在日本人对这件事情也并不上心,他们把侦破工作交给了特工侦缉处的处长闻浩,这个人是中央党务调查处的叛徒,和崔光启一向都有矛盾,追查的工作已经不了了之,所以我才敢放心回总部述职!”宁志恒解释道。
  黄贤正听完宁志恒的话,这才点头说道:“好,这就好,你在上海的工作我们都知道,工作的非常出色,几次重大情报都是你提供的,对战局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徐州战役的胜利,你功不可没,委座和几位长官都是对你非常满意,军情处获益良多,不过,正因为这样,你遭了别人的忌,这一次花大价钱要把你从上海调回来,你是怎么想的?”
第五百二十三章
财帛动心
  黄贤正的话,直截了当的进入了是此次谈话的主题,宁志恒顿时打起精神,坐直了身子,开口回答道:“处座,这件事情我认为不妥!”
  “我就知道,你是不情愿的!说说你的理由吧!”
  “是,”宁志恒顿首回答道,轻咳了一声,“处座,上海站在军情处的地位大家都清楚,不仅是甲种第一大站,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别的情报站根本没有的资源,情报资源!
  上海华洋混杂,各国势力盘根错节,不仅使上海成为了远东第一大都市,同时也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情报汇集中心,这里我甚至可以搜集到东北地区乃至西北地区的军事情报,这一次的广州策反案就是典型的一个例子。
  现在我的情报站已经把手伸入了情报市场,经过多次的试探和摸索,我们和各国的情报网络都进行了接触,并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客气的说,我所率领的情报站,已经成为了上海情报市场最大的买家,就目前为止,我们情报站投入的资金不少于七十万美元!”
  “多少?”黄贤正声音突起,眼中的精光乍起,大手一拍桌案。
  “报告处座,确切地说是七十二万美元!”宁志恒恭敬的回答道。
  黄贤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宁志恒,在抗战初期,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款,要知道他黄贤正这个少将,一个月的薪水才不过八百元法币,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收入,但尽管是这样,宁志恒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竟然投入了这么多的资金在上海情报市场,让黄贤正一时之间根本无法置信。
  但是他知道以宁志恒的为人秉性,绝不会在他面前虚浮夸耀,以宁志恒的傲骨,也不屑于这么做!
  再说这一年多的时间,从上海情报站源源不断送来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其中蕴含的价值之高,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这都足以证明这一点。
  就连处座自己都承认,就算将整个华中地区的情报经费都投入到上海情报市场,也收集不到这么多情报,这也正是大家对宁志恒的情报搜集能力无比佩服的原因,因为从来没有哪一个情报主官,有这样的魄力,敢把这样一大笔资金投入到那个无底洞去!
  只有宁志恒做到了,当然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事实证明,在情报市场上,只要你有钱,就没有你买不到的消息。
  “你从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你抢银行了?”黄贤正没好气的问道。
  宁志恒这个时候也不好隐瞒,开口说道:“这的确是一笔巨款,不过我也曾向您汇报过,淞沪大战即将败退的前夕,我在浦东搬走了几个外国商人的仓库,这件事情您还记得吧?”
  搬运浦东仓库的事情,宁志恒早就上报过给黄贤正,毕竟参与的人员太多,这件事情早晚会漏风,所以他才花大价钱买通了处座为自己背书,以绝后患。
  黄贤正作为自己真正的大靠山,宁志恒更是没有隐瞒的必要,曾经发电文上报过这件事情,但是具体获利多少并没有提,只是说将这笔钱用作了组建情报站的经费。
  “我记得,可是你没有提过,竟然抢了这么多?”黄贤正不禁有些不满地说道。
  在他的理解之中,区区几个仓库能价值几何,淞沪大撤退,兵败如山倒,整个军团都如雪崩一样迅速垮塌,慌乱之中宁志恒又能搬走多少,想来获利有限的很,况且在敌后组建情报站花费巨大,这支情报站又都是保定系的嫡系力量,他唯恐经费不足,让这支力量受到了损失,所以也就没有再提这件事。
  从这一点上看,黄贤正反而比处座做得更加漂亮,他更看重的是自己手下的安全,对于钱财的需求远不如处座那样贪婪。
  宁志恒苦笑一声,双手一摊委屈地说道:“哪里能获利这么多?当时运回来的货物有限,就这样,还硬被处座插手,指使他的把兄弟岳生给分走了一半,剩下的资金我开设了几个贸易行,慢慢地积累,后来凭借着我的掩饰身份,打通了日本宪兵司令部的关系,做起了走私生意,获利颇丰,这才有实力插手情报市场,处座,上海站能有如今的成绩,这里面的艰辛真是难以言表,我是咬着牙硬挺过来的,现在一切都上了轨道,却要拱手相让,实在是太可惜了!”
  宁志恒当初在上海锄奸行动大获成功,回来后曾经向黄贤正详细禀报行动的过程,所以黄贤正是知道他的另一个身份,日本藤原家族旁系子弟的身份。
  黄贤正听完以后,也是眉头紧皱,他没有想到,宁志恒竟然付出这样大的努力,这才在上海创下的这番局面,作出了如此突出的成绩,看来之前自己想的有些简单了。
  “走私生意获利几何?”黄贤正的眼睛闪烁着精光,开口问道。
  宁志恒一看就知道,黄贤正是意动了,不禁心中大喜,自己这一次来总部述职,想要劝说两位处座改变想法,最大的依仗就是手中拥有别人无法想象的充足资金,只要自己肯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利益的权衡之下,相信能够让两位处座做出一些让步的!
  “刨去运营的成本,还有走通关系的费用,一年最少有一百万美元的纯收益!”宁志恒语气肯定地说道。
  “真有这么多?”黄贤正不禁动容,一年能有一百万美元的纯收入,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想,这完全是一个巨大的金矿。
  要知道他这些年在军事情报调查处里,使尽了手段,插手后勤装备科,安插自己的人员,甚至倒卖枪支军火,这一年下来的收益,大部分要孝敬给上面大佬们,还有刨去手下众多人员的好处费,最后落到他自己的兜里也不过十几万美元。
  可是和宁志恒在上海一年的走私收益一比,就差的太远了,黄贤正顿时不淡定了!
  “当然有这么多,处座,现在日本人对我国采取经济封锁,使得许多管制物品在国内的价格翻了许多倍,很多外国人都看中了这一商机,大搞走私生意,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甚至德国人都在上海有自己的走私渠道,这里面的利润极其丰厚。
  现在我们政府在广州湾还能够保留一条经济通道,但是我估计用不了多久,英国人和法国人的面子就不管用了,日本人一定会掐断这条通道,他们拥有强大的海空军,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
  到那个时候,国内经济物资,军用物资的价格会再次飞升,走私生意的利润将会翻倍,我开通的这条走私渠道,将会成为一条黄金渠道,处座,这个时候拱手让与他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宁志恒的话让黄贤正彻底无语了,这和他之前预料的完全不一样,作为上位者,他要做的自然是权衡利弊,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年一百万美元的纯收益,足以让黄贤正拿出所有的力量来维护,绝不会让任何人来觊觎。
  黄贤正挥了挥手,然后闭上眼睛,缓缓的靠在座椅之上,手指在椅背上不停的敲击着,脑子里飞快的思考着。
  宁志恒看到自己的方法奏效,心神一松,想想也是,这个世上又有几人能够无视金钱的力量,黄贤正又不是圣人,自然也不能够例外。
  时间过去了良久,黄贤正这才慢慢睁开了眼睛,他看着宁志恒缓缓地说道:“你说的很对,随着时局的发展,国内的各种物资将会越来越匮乏,你这条走私渠道绝对称得上是黄金渠道,说什么也不能够放弃,这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可是说到这里,他又眉头一皱:“可是处座那里已经挑明了,上海站绝对不能够让给我们保定系,你知道吗,他不仅给王汉民再次加派了五十名优秀特工,还将苏南的几支救国军的指挥权交给了王汉民,王汉民可以随时调用这些军队,并补充人员,可是对于你的情报站根本没有任何说法,这是摆明了,想要加强王汉民手中的力量,压制你的力量发展,把你从上海挤走!”
  这些都是处座在开始布局的小动作,可是黄贤正最擅长的就是布局棋子,这些事情又岂能瞒过他,不过也正由此可以看出,处座绝不会放弃上海的决心,为此黄贤正才开始考虑让出上海,转而换取行动处主官的位置,这样也不至于太吃亏!
  宁志恒听到黄贤正的话,却是微微一笑,开口说道:“上海的情况特殊,那里是日本人华中情报部门的集中地,实力空前的强大,不客气的说,以王汉民的能力,就是给他再多的力量也是白费,他在上海的情报站机关,产业,人员,甚至布置的暗子,都在我的监视之下,不是我说的悲观,他如果不行动,就老老实实地守着正站长的位子,那还可以坚持下去,可如果不断地加强他手中的力量,那就不可避免地要执行情报任务,那个时候很难保证不出问题,只怕他还不如郑宏伯,郑宏伯好在能够全身而退,我只怕他王汉民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7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