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山野怪谈(校对)第2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672

  爷爷说的没错,人不可生恨,万般苦难由恨起,这话一点也不假。
  当下,我便对老仙翁与众阴魂说:“我亦悔之,可不知如何解去千年誓言,仙翁教我?”
  老仙翁指了指我们来时的那处路口,道:“你来时可曾见到路口的石碑?”
  我点了点头,说见到过。那石碑很高很大,据老汤讲,上面写着“幽冥阴山”四字。
  老仙翁道:“那是你当日发下誓言之时,说要让此处成为海上的幽都,天不得管,地不得管,人不得管。金口一落,便落在石头上的金字。那碑文在一日,誓言便在一日,阴山的阴魂便被其困一日。”
  我大感惊讶,没曾想到成仙之时所发的愿,竟如此显灵。不过细细一想,也就恍然,因为每个菩萨或是神明,在其成仙之时所发的愿,都是如此。比如地藏王,比如观音……
  据说地藏王成佛之时,发愿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结果一直永留地狱没能成佛。而观音发愿说要普渡众生,于是一直以来救苦救难,普渡众生,最后被称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
  只不过,我发的愿却与他们相反,却是发誓在下一朵水仙花开的这一千年里,惩罚世人之恶,行瘟布疫,让世人尝尽被黑天所吞噬般的苦难,于是我成了瘟神。
  想到此处,我不由叹息了一声,心知悔悟晚矣。于是对仙翁问道:“石碑高大如石壁,我该如何将其移去?”
  “心血可解之!”老仙翁笑了笑,然后便当先往那石碑而去。见到这般,于是我们也赶紧跟了上去。
  很快,我们就来到了那块石碑面前,老仙翁指了指石碑,说了一个“请”字。
  我看了一眼众人,发现所有的阴魂都两眼期盼的望着我,而杨晴与陈贤懿他们更多的则是好奇,好奇我是否真的能解去这千年前的誓言。
  说实话,此时的我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带着几分紧张,因为不知道老仙翁说的方法是否真的有效,毕竟这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实在是玄之又玄,超出了我的认知。
  不过,见到那些阴魂盼望的目光,我也不好耽搁,立即就将食指一咬,鲜血便流了出来。老仙翁所说的“心血”,其实就是指指尖之血,正所谓十指连心,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本,我是打算用血将上面的“幽冥阴山”四字给抹去的,但是这块石碑实在是太大了,碑文上的那四个字,根本就无法用指尖血所抹得去。于是,我便用指尖血,在“幽冥阴山”四个字的下面,写上了“归地府”三个字。
  “幽冥阴山归地府?”陈贤懿和老汤他们念了起来。
  我点了点头:“对,幽冥阴山归地府,希望从此以后,但凡是在海上死去的亡魂,都能早日下往地府,投胎转世。”
第四百七十四章
可还记得她?
  “好!好!好啊!”
  这时,老仙翁突然仰天大笑了起来,大声连说了三个好字。接着他便道:“好一个幽冥阴山归地府,这真是天意啊,这阴山本就是地府的山,如今它终于可归地府了。你们说是不是天意啊?”
  我们一愣,问老仙翁这是何意?
  老仙翁便道:“你们难道不知道地府有一山,名为背阴山么?”
  这背阴山,我们自然知晓,据说此山在鬼都的后面,同眼前的阴山一样,荆棘丛丛,鬼怪丛生。
  我们问老仙翁,地府的背阴山这与此处的阴山有何关系?
  老仙翁道:“因为那座山的正面就在此处,阴间只剩山的背面,故阴间的那座山方才被称为背阴山。”
  一听此话,我们顿时恍然大悟。不由惊呼,难道真是天意如此么?
  就在说话间,这时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卷来一阵阴风。阴风之大,就好似妖魔作乱。
  阴风从海面袭卷而来,当阴风卷到我们面前时,便显现出了一群黑影,定眼一看,来人竟然是一大群的地府阴差。这群地府阴差之中,领头的却是一个老熟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老相识温子龙。
  见到温子龙,我很是惊讶,没想到他竟然来了。不等我迎上去,温子龙已带着一众阴差走了上来,对我作揖问好。
  我问温子龙,何故到此?
  他略带几分兴奋之色,答道:“小弟是为收归此处海中亡魂而来的。如今,地府七十二司,如今已增设一司,名为‘海府司’,专管海中亡魂。阎王知道小弟与你的交情,便认命我为这‘海府司’的主司神。”
  听到这话,我是又惊又喜。地府七十二司,各司所职,水有水府司,管天下所有江河之鬼。而如今竟然增设了海府司,那么以后海上的亡魂便不再无处可去,成为孤魂野鬼了。而且,更让我欣喜的是,这海府司的主司神竟会是温子龙。得知他能升官升职,我又岂会不高兴呢?于是忙对他贺喜。
  温子龙笑道,说这海府司,也是因为我刚才心血所书才成的。原来,之所以温子龙他们会突然来此接收此处的亡魂,正是因为我将石碑上的碑文改成了幽冥阴山归地府。
  随后,温子龙便告诉我,之前他听到了我唤鬼轿,不过海上不归地府管,他来不了。
  我恍然大悟,心道怪不得当初船出事之时,我唤了鬼轿,却不见温子龙前来,原来竟是如此。
  又聊了几句,因为温子龙此次前来是有要事在身,于是我便叫他先去办他的正事。
  温子龙点了点头,然后便吩咐一众阴差,开始给一众阴魂登名,然后送入地府,等待投胎转世。
  一众阴魂得知自己终于可以入地府,投胎转世了,不由个个都激动万分。
  当阴魂登记完名字,马上就将送入地府之时,却有一部分阴魂前来向我做别,这是让我万万也没有想到的。要知道是我将他们镇在了此处,千年脱不得身,本该恨我的,却还向我做别。
  阴魂摇头叹息,道:“我们虽被瘟神大人惩罚,在此被困千年,然与我们相比,被我们妒忌之心所害的小倩却比我们更加的凄凉,黑水之中冰冷刺骨,孤寂难忍,黑暗无边,哎,是我们害了她啊!”
  说着这些话的时候,阴魂们满脸自责,叹息不止,显然悔恨交加。
  虽然我不记得一千年前的那个小倩了,但是听了阴魂们所讲的那个故事,如今也不免对那小倩起了怜惜之情。阴魂们说的没错,黑水之中冰冷刺骨,孤寂难忍,终日里黑暗无边,一困便是千年之久,这该是多么凄凉之事啊?试问,在这世间,谁又能受得了这样的折磨和苦楚呢?
  虽然这一世的我不记得了她,但是我却也非常的自责与愧疚。若不是千年前的我,为了能与她在一起,不来这个地方,她又怎么会有如今这般的境地呢?而且,若是千年前的那朵水仙花,不是用来救我,而是用来救她,她也不会在黑水之中被困千年之久。
  心中十分的难过,就连一旁的杨晴他们,听到阴魂如此一说,也不由叹道:“这小倩真可怜。”
  是的,她的确十分的可怜。
  这时,阴魂便道:“瘟神大人,您快去救黑水中的小倩吧,在那下面多等你一个时辰,就犹如多等一个春秋。”
  我点了点头,明白阴魂所说之意,黑水之中就是度日如年。
  当下,我便转头准备去求老仙翁渡我去蓬莱仙岛采摘水仙花。不过老仙翁早已明白我之意,还未等我开口,他便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让我们上船。
  船就在我们前方的山脚下,我们忙下了山,上了船。这条船只是普通的木船,并不大,坐上五人,已是刚刚好。
  此时,黑水的水面上不知为何漂起了一层薄薄的白雾,老仙翁手持船浆,轻轻往黑水中一划,船就突破水面的层层白雾,往那前方的仙境之处开去……
  在船上,经过交谈我们方才得知,原来这位老仙翁竟活了数千年之久,长生不死,一直为寻仙的有缘之人渡那归墟黑水。而之所以他会说我们是老相熟了,就是因为在一千年之前,就是他渡我过归墟黑水的,也正是他见我悲伤过度,昏迷不醒时,用水仙花将我救醒的。
  我对老仙翁叹道:“仙翁啊,千年前您真不该救活我啊,若是让我随那小倩而去,阴山上就不会有被困千年之久的亡魂,更不会有我这行瘟布疫、给世间降下苦难的瘟神了,这真是孽啊!”
  哪知,老仙翁却呵呵一笑。
  我道:“仙翁何故发笑,难道弟子说的不对否?”
  仙翁道:“老翁我只渡有缘之人,之所以用水仙花救活了你,让你成为了瘟神,难道这就不是天意吗?”
  我顿时糊涂了,问道:“难道老天还会需要我这个大恶之人,为心中之恨,降恶世人?”
  仙翁道:“世上若没有苦难,世人又如何会懂得珍惜平凡中的幸福呢?哈哈哈……一切皆是天意,既然你能成为瘟神,自然就是有老天的道理,你又何须自责?”
  虽然老仙翁的这一番话,我一时之间难以消化的了,但是听说这也是属于冥冥之中上天安排之事,我心中多多少少也消去了一些罪恶之感。
  这时,陈贤懿他们也劝慰我,不要太过自责,命运由天不由己,不要把罪责强自压在自己头上。
  我长吐了口浊气,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一直听说我这一世是带着使命而来的,于是便问老仙翁,我这一世的使命是什么?是否就是解去阴山上的千年誓言。
  老仙翁道:“那只是其一,其实更主要的使命是解去你那成为瘟神的誓言。”
  一听此话,我顿时激动了起来,因为解去了瘟神的誓言,那我就等于改变了命局,从此以后,我便不再是瘟神命了。如此,我就能像个普通人一样,享用完整的命局。
  我兴奋不已,确认道:“您的意思是说,我这一世的使命就是改变命局?我不用再做瘟神了?”
  老仙翁点点头,笑道:“正是如此。如今的你已放下千年前的恨意,一心向善,又如何能做得了瘟神,给世人降下苦难呢?”
  听到这话,杨晴他们也替我高兴。于是替我问仙翁,如何能改变瘟神命局?
  仙翁答道:到了古境湖,一切就会有结果了。
  仙翁不愿明说,我们也就不好追问,只好等待到了古境湖,再看到底是如何能改变我这瘟神的命局。因为,做瘟神实在是太苦了。
  此时,我们的船乘风破浪,已来至阴山与蓬莱仙山的中央。
  这时,船不知为何突然停了下来,老仙翁突然指着船头处的黑水,挥手示意叫我过去,道:“你来看,可还记得她!”
  我来至船头,只见幽黑的黑水如墨汁一般,什么也看不见。我不由眉头紧锁,问仙翁:“黑水?”
  仙翁摇头:“不,你再看!”
  我心生奇怪,不由凝聚心神,往黑水之中看去,接着这黑水竟然慢慢变淡,最后竟然犹如一片清澈见底的清水。只见在这水底之下,竟然有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姑娘困在水中……
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结局(上)
  只见这位姑娘飘然在水中,一袭轻纱白衣,清洁可爱,风姿绰约,头上插着一枚银杈,长长的发丝飘在水中,如烟如丝,少女这般清洁灵巧,画上也没有一个,让人一时之间竟看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她那清冷的神情,微闭的双眼眉黛微锁,带着淡淡的忧伤,更是叫人心疼,但凡是个男子,必被她把魂儿摄去,因为她实在是太美了,犹如画中之仙!
  这时,杨晴他们也来到船头,从黑水之中看见了那个水中的少女。不由惊叹道:“她真美!”
  是的,饶是杨晴如此美丽而清高之女子,当见到水中的少女之时,也不由从心底惊叹而道,甘拜下风。因为这水中的女子,是那样的清灵纯洁,如同一朵清莲,不是凡尘之物,千年不曾受尘世之间的一丝污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6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