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山野怪谈(校对)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672

  后来,有一位风水先生路过,摇头叹息,道:“江西真龙已死,永不出天子也!”
  于是乎,自此以后,江西就流传着一句话,说的是江西出不了天子。因为江西的真龙,已被那句“南无阿弥陀佛”给杀死了。当然,如今那座山前的石头上至今还能看见当初那高僧刻下的那句咒语。(那石头就在我家的两里外,当地人称那里为“阿弥陀佛”,不信大家可以来看。)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在湖南,据说有一个地方,山也是会自己闭合,里面有一村落。说的是有一风水先生路过那村子,被村民们冷落了,心生怨恨。他发现这个村子村口的山竟有真龙存在,知道日后这个村子定然会出大人物,于是就骗村民们,说那山有妖,成了精,如果不处理,你们都会没命活。
  村民们信以为真,问先生该当如何。先生就告诉他们,要在两山之间修一座石桥,将两边的山给定死。于是乎,村民们果真建了一座石桥,自此,这座山就成了死山,再无灵气可言,千百年来,这个村子别说出大人物了,就是官都没出一个。
  这种事情虽不知真假,但是上千年来,在风水行当里的确是认为世间早已没有了真龙的存在。
  可是,如今我们听到的龙吟之声,却告诉我们,世间依旧还有龙,它就在我们的脚下。
  我对陈贤懿说:“这是我爷爷自己点的穴!”
  陈贤懿听到这话,大感惊诧。同时面露惊慌之色,道:“师弟,你将爷爷葬在真龙宝穴这里,不会遭雷劈吧?”
  说完此话,陈贤懿面露惧色,显然对此后怕不已。
  说实话,原本爷爷说这个穴或许会遭天雷劈,我还不太相信。可是如今看来,爷爷说的一点没错,这样的宝穴,只要不是它真正的主人,一旦葬在此地,别说雷劈了,我还担心守护此地的真龙跑出来找我算账呢。
  所以,听完陈贤懿问出此话,我也傻了眼。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将爷爷安葬此处了。
  这时,陈贤懿就问我:“师弟,爷爷叮嘱你将他葬在这里,应当考虑过后果,估计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吧?”
  我想了想,于是就说:“爷爷曾说别人用不了此穴,但我能用,因为我是瘟神。”
  陈贤懿一拍大腿,喜道:“那就对了,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茬呢,你是瘟神,命硬着哩,看来你爷爷早就心里有了底。这可是不世出的宝穴,就此放弃也实在是太可惜了。要不,咱们还是试上一试吧?”
  见陈贤懿一脸跃跃欲试的样子,我知道对于一个阴阳行当里的人来说,遇到这样的宝穴,如果不试一下,将会是一辈子的遗憾。而且陈贤懿说的也有道理,爷爷可不是一般人,知道此穴将会引来雷劈,显然看出了这儿会有真龙,而他还是叮嘱我将他葬于此地,定然是认为我不会有事。
  想到此处,于是我便点了点头,对陈贤懿说:“既然如此,那咱就拼一回,如果老天真不愿意让我用这口穴,那咱再迁地方不迟。”
  陈贤懿见我答应一试,大喜,叫我去喊人将棺材抬来,而他则留在此地帮忙挖穴眼。
  当我下山往村中赶的时候,一路上都听见身后的大山传来悠长的龙吟之声,久久不停……
  回到家时,所有人都仰头望着龙吟发出的方向,议论纷纷的谈论着那会是什么猛兽发出来的。而见我回来了,众人皆是迎了上来,问我山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此事太过耸人听闻了,于是我就告诉他们可能是那山有灵性,因为咱们破了土,所以才闹出这些动静的。
  饶是我这样说,他们也皆是大惊失色。
  而这时,杨晴与费三娘也跑上前来,问我会不会有事?我偷偷告诉他们二人,那是龙吟之声,不用担心。
  二人听到此话,顿时傻了眼。不过因为时间关系来不及细说,只得匆匆说了一两句,便转身叫村民们替我将爷爷抬到山上去。
  村民们早已被那嘶鸣声吓破了胆,皆不敢前往。最后我一再保证不会有事,这才有几位村民站了出来,将爷爷送上了山。
  当我们来到金脸盆穴时,龙吟声已经停了,而陈贤懿已经坐在土坑外等着我们。见我们来了,立即起身迎了上来,一起将棺材抬进了土坑中。
  话说,这棺材一放入土坑之中,龙吟声就又响了起来,而且嘶鸣声比之前还更大。那几个帮忙抬棺的人本就心中害怕,一听见嘶鸣声又响起来了,立即就吓得撒腿便跑,再也不肯多呆片刻了。
  既然做了,自然就要做到底,见村民们逃跑了,我和陈贤懿就只好自己拿起了工具,赶紧给棺材盖土。
  当土刚盖到一半的时候,原本晴空万里的天空,突然就不知道从哪飘来了一大块乌云,接着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整个天都黑了下来,那场景着实吓人。
  我抬头一看,不由暗叫了一声不好,知道这是引来了天雷。于是不由大叫一声:“快,马上就要降天雷了!”
  陈贤懿也知道眼下的情势,吓得脸色一片惨白,手中的锄头猛地翻飞了起来,拼命将土覆盖到棺材上。
  我们二人额头上冒着斗珠大汗,也不知道是累出来的,还是吓出来的。当我们将土盖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自头顶上空传来一声炸响,一道天雷直接就劈在了我们坟头上,顿时将土炸得四处飞溅,而我和陈贤懿二人,也被震得全身发麻,滚出两米外浑身打着颤栗。
  天地之间,昏天暗地,天空上面电闪雷鸣,地下龙吟嘶鸣,好似整个天地都在怒吼!我和陈贤懿站在坟前两米外就这样呆若木鸡,完全傻了眼。每一道天雷降落,我和陈贤懿都为之颤抖。
  天雷一道道劈在了坟头上,炸得泥土翻飞,没过一两分钟,坟头上面盖的土就差不多劈没了,露出了里头黑色的棺材。
  看到这里,我是又惊又恐,如果再劈下去的话,那爷爷的尸骨都将无存。
  顿时,我一脸死灰,惊恐万状地叫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看到这一幕,陈贤懿也大惊失色,他急着对我说:“师弟,你爷爷不是说你是瘟神,受用得起这块宝穴吗,怎么……怎么还会被雷劈呀?”
  此时的话,脸色惨白,哪里知道这是为什么呀。只得告诉陈贤懿,我不知道。
  这时,陈贤懿就问我:“师弟,你快想想,你爷爷有没有叮嘱过什么,或许被你给忘记了!”
  我心中大乱,不过听到他这话,我还是努力的回想了起来,最后只得无奈的摇头道:“爷爷没有别的叮嘱了,只是……只是他说要我记得立墓碑!难道这也有门道讲究?”
第四百六十三章
老汤的好消息
  关于立坟安穴的事情,爷爷的确没有交待什么,只是说他走后,让我把他安葬于此处,要我记得立上墓碑,仅此而已。
  陈贤懿一听,说管它有什么讲究了,既然你爷爷这样叮嘱了,自然有他的道理,你立即照办就是了。于是就叫我赶紧去写块墓碑来。
  可是墓碑并没有事先准备好,一时之间上哪里去弄块墓碑来呢?四下一看,最后只好从地上捡起一块破竹片,食指一咬,在竹片上写下墓碑文,然后冒着头顶上的天雷,赶紧将竹片往那坟头前一插!
  接着,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当我将竹片刚一立在坟头前,下一刻,天雷顿时就骤然停歇了,抬头一看,乌云散尽,那呼啸怒嚎的狂风也随着停止了。只是眨眼之间,天空之中重新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天地之间一片清明……
  当然,那龙吟之声也渐行渐远,直至消失不见,就好像之前的那一切都恍如梦境一般。梦醒之后,就什么也不见了。
  只是我们知道刚才的一切都不是梦境,因为我们前方的那座坟头,泥土已经被天雷炸得一片焦黑,连棺材都劈开了数道裂缝,证明着刚才的惨烈程度。
  见到一切都过去了,我和陈贤懿顿时大喜,不由欢呼了起来。是的,这代表着这块宝地,真的是属于我陈家了!
  当然,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爷爷叮嘱我要记得立墓碑,是有原因的。因为我不立墓碑的话,老天就不知道这是我瘟神立的墓,而爷爷只是一个普通人,肯定受用不起这宝穴,老天自然就会降下天雷驱之。
  我们来到坟前仔细查看,只见棺材虽然被天雷劈出数道裂缝,但是爷爷的肉身尚还无损,心中这才大松了口气。
  最后,我们重新将土覆盖好,这个坟头终算是立好了。
  陈贤懿感慨万分,说日后陈家定然出大人物。
  我笑了笑,心中知道,日后陈家大富大贵是没得跑了。不过,这宝穴何时起运,却连我也看不出来,或许数年后,又或许是百年后,谁又知道呢。
  ……
  料理完爷爷的后事之后,陈贤懿他们原本是打算留下来陪我的,不过我却拒绝了,毕竟他们家还有小孩,于是陈贤懿和费三娘便先回了城,而杨晴则坚持留了下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虽然有杨晴陪伴着,但是静下来的时候,还是会总想起爷爷,心中不免伤感。
  就这样,在老家住了三四天,这时我就接到了陈贤懿打来的电话,他告诉我,关于古境湖地图上的文字,老汤那边传来了消息。
  一听这话,我顿时来了兴趣,问他,老汤那边怎么说,他是否认得地图上的那些古怪文字?
  电话里的陈贤懿,声音带着几分兴奋,他告诉我,老汤已经破译出了古卷地图上的那些文字了。
  得知这一大好消息,我也不由兴奋了起来,大感欣喜。于是急忙问他,老汤怎么说,那上面的文字到底写的是些什么?
  于是,陈贤懿就将老汤告诉给他的消息,对我讲了起来。
  原来,古卷地图上的那些文字竟然是古代的一种“符文”。当然,这种所谓的“符文”,并不是我们画符咒所谓的“符文”,而是指古代的一种字体。据说这种文字从上古时期就有了,常用来雕刻于寺庙神台,或用于祈神祷告用,所以才被称之为“符文”,意思是神仙看的一种文字,所以又称之为“仙文”。因为在上古时期,文字可不是普通人能够使用的,而“神仙”则是至高无上,所以在久远的时期,文字就是专门用来与神仙交流的。只不过,这种文字在太平道起义的时候,随着张角的灭亡,一起绝迹了。自此以后,民间很少再有人使用这种文字了。
  老汤之所以识得这种文字,那是因为他以前研究过《太平经》,里面就有过这类文字的记载,于是他便研究过这种失传已久的文字。
  而古境湖地图上的那些“符文”文字,记载的的确是有关于古境湖的事情。其记载的事情大致意思就是讲,那三卷古境湖地图,是河神河伯所画,因为河伯一心想要成仙,于是到处去寻找成仙之法,后来他找到了古境湖这个地方,终于得道成仙。
  不过,这事被天上的神仙知晓了,于是就跑到玉帝面前告状,说河伯生性懒惰,不务正业,这样的人怎能有资格上天庭做神仙。
  玉帝一听,也觉得有理,不过如今河伯因缘巧合,得道成了仙,也是他的造化,总不可能因为他生性懒惰,就毁他道行吧?这可是逆天而行的事情,玉帝哪怕是掌管天庭的老大,那也不能乱来不是。
  玉帝顿时为难了起来,不知道如何是好,于是就问众位仙家可有主意?
  众仙家就给玉帝出了主意,说河伯既然成了仙,就是天意。如今黄河泛滥成灾,不如就派他去管理黄河,让他做河神吧!一来,也算是许给了他一官半职,不会让他再游手好闲;二来做河神能将他留在下界,上不了天庭。
  玉帝一听,大喜,觉得此法甚好,于是就派人将河伯唤到了天庭,让他前去管理黄河。
  话说河伯只是一懒惰之人,岂会管理黄河呀。他来到黄河,两眼一摸黑,甚是无聊,于是就打算画出古境湖的地图来,好让后人也有缘前往仙境,得道成仙。
  于是乎,他按照自己的记忆,每日作图。累了,他就会游走于黄河两岸散步。别人问他是画什么图,他怕别人说他整日游手好闲,于是就对外人说是画治理黄河的河图。
  当古境湖画好之后,他的肉身也就老了,不久河伯的肉身死了。他的后人觉得河图是河伯一生的心血,为了祭奠河伯,于是将河图一分为三,其中两卷放置于河神庙中,而另一卷则与河伯的肉身长埋于地下。
  电话中的陈贤懿讲到这里时,不由叹道:“真是想不到啊,民间歌颂河伯为了治理黄河,作了治理黄河的河图的传说,竟然是这么来的。河伯这老头竟然骗了所有的天下人。”
  听到这事,我也大感震惊,万万也没有想到,古境湖地图竟会是河伯所作。不过细细一想,或许老汤破译的应当没有错,因为最后那卷古境湖地图就是在河神墓中得来的。
  虽然这个故事让人着实震惊,但是地图上记载的这个故事对于我们要找到古境湖毫无帮助,我们依旧无法知道那个古境湖究竟是在何处。于是我不由急道:“师兄,难道河伯当初就只在地图上记载了他自己这个故事吗?除此之外,就没有记载古境湖究竟在什么地方?”
  相比较河伯的经历,我更加在乎古境湖的位置,因为如果不知道那个岛屿在哪里,茫茫大海之中,我们根本就从处寻找。
  陈贤懿听出了我心中的担忧,忙叫我不要着急,他告诉我,那地图上除了记载了这个故事外,的确还记载了有关于古境湖的详细情况。
  听到这话,我喜出望外,忙问他,那文字里面是怎么说的?
  可是,陈贤懿却告诉我,因为电话中一言两语实在讲不清楚,所以老汤已经动身来江西了,打算见面细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67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