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3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6/491


  哱拜来见刘东旸之前,就已经想好了方案,此时他眼睛里寒光一闪,说道:“当此之时,只能借兵来平定平虏城了。”
  刘东旸道:“谋主有些糊涂了吧,现在各处的官兵都在与我为敌,只是一时惧于我宁夏兵的悍名,不敢进犯宁夏镇而已。我等若要借兵,哪有兵可借呢?”
  哱拜道:“总兵说的是大明官兵,他们自然不会出手相助。老夫说的,是边墙之外的鞑靼人,咱们请他们来帮忙,却是可以的。”
  “请鞑靼人帮忙?”刘东旸一愣,“鞑靼人与我们势同水火,怎么可能帮我们呢?”
  哱拜道:“总兵此话差矣。我们原来是大明官兵,自然是与鞑靼人势同水火。但现在我们已经与大明反目,与鞑靼人就是一家了。不瞒总兵说,老夫此前已经与鞑靼部的著力兔首领联系过,他愿意助我拿下宁夏全境,共同抵挡明军的进犯。”
  “著力兔?”刘东旸只觉得脑子有点乱。这个著力兔他是知道的,此人是边墙外草原上的一个鞑靼部落首领,经常带兵进犯明朝边境,刘东旸自己就曾与著力兔的部下打过仗,属于势不两立的对手。可是,现在哱拜竟然说要请著力兔来帮忙对付平虏城,刘东旸在感情上一时真无法接受。
  “谋主,这著力兔能听我们调遣吗?他出兵帮我们,图的是什么呢?”刘东旸向哱拜问道。
  哱拜道:“这天底下当然没有白给人帮忙的道理,著力兔愿意帮我们,也是因为有所求。这也是老夫要来请示总兵的地方,看看总兵是否能够答应著力兔的条件。”
  “他有什么条件,谋主先说来听听。”刘东旸道。
  哱拜道:“著力兔的条件很简单,他希望事成之后,我们能够把花马池让给他,作为养马之所,其余的东西他一概不要。”
  第345章
论功行赏
  在哱拜、刘东旸密谋引鞑靼人入境对付平虏所的时候,千里之外的京师朝堂上,正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萧如熏、苏昊联手大破哱拜叛军的消息,由萧如熏派出的信使乘快马报到了西安,又由西安传回了北京。让万历和申时行、王锡爵、王一鹗等一干朝廷高官都喜笑颜开。
  “苏昊果然没有让朕失望,有他在边关,朕睡觉都能踏实得多了。”万历端坐在龙椅上,笑呵呵地对众人说道。当初,万历是顶着大多数朝臣的压力起用苏昊的,结果苏昊在淮安、汝宁屡立奇功,再加上这一回在平虏城破敌,当初诋毁他的那些朝臣还有何话说?
  “万岁,此次平虏城破敌,乃是平虏城参将萧如熏与勘舆营游击将军苏昊二人合力之功,以臣之见,萧如熏在其中的作用,当比苏昊要更胜一筹。”户部侍郎邬伯行说道,他是属于贬苏阵营里的人,遇到苏昊出头露脸的机会,他不出来说两句风凉话,显然是不行的。
  万历兴头之上被邬伯行泼了一瓢凉水,很是不悦。不过,明朝的朝廷上就是如此,别看你是皇帝,朝臣想泼凉水你也无奈何,而且时下的风气就是谁向皇帝泼凉水泼得多,谁就是业界良心,万历这个皇帝当得其实还是挺窝心的。
  “邬爱卿,你是户部的人,如何懂得兵家之事?宁夏卫48堡,被哱拜占了47个,只剩下一个平虏所,而平虏所恰好就是苏昊率勘舆营驻扎之地,朕说苏昊是中流砥柱,有何不妥?”万历不甘心地反驳道。
  万历的道理其实也是说得通的,别的堡都失守了,只有平虏所幸存。如果你说不是苏昊的功劳,而是萧如熏的功劳,为什么其他堡的守将就立不下这个功劳呢?
  邬伯行倒也不是没有做过功课的,听万历一问,他不假思索地答道:“万岁有所不知,平虏城的参将萧如熏并非常人,他的先祖曾是太祖爷麾下大将,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他家世代忠良,祖父、父亲都曾镇守一方。兵部安排萧如熏任平虏所分守参将,也是看中他的文韬武略。此次哱拜逆贼强占了47堡,唯独未能占领平虏城,首功在于萧如熏。”
  “哦,是这样?”万历也无话可说了,他对这个萧如熏的了解,显然不如邬伯行掌握的更全面,如果要辩论下去,他肯定是处于劣势的。他把头转向王一鹗,问道:“王爱卿,你是兵部尚书,你说说看。”
  王一鹗上前一步,说道:“万岁,平虏城破敌,乃众将齐心协力之功,非一人专属。以臣之见,萧如熏指挥若定,当属头功;苏昊率勘舆营以火器助萧如熏破敌,当属次功。此外,还有兵部派出的郎中陈道等人,也都有功劳,待哱拜之敌平定之后,均应论功封赏。”
  “嗯,王爱卿言之有理。”万历听王一鹗也这样说,便不再争了。萧如熏的岁数比苏昊要大一倍,论个首功也无所谓。苏昊年纪轻轻,能够在这样大的战役中立下次功,也足够证明万历选人得当了,他又何必再去与群臣论争呢。
  “万岁,眼下还不到论功之时,当商议如何出兵剿灭哱拜叛逆为是。”申时行打断了众人的讨论,抛出一个更重要的话题。
  “申阁老有何高见?”万历问道。
  申时行道:“哱拜之敌初起之时,老臣与王大学士和王尚书曾商议过平定叛乱之事。依旧例,朝廷当遣重臣率兵进剿,无奈连年灾荒,国库空虚,要想大举用兵,只恐财力不济。为此,大家商议出一个先行安抚的策略,着陕西总督魏学曾办理。”
  “现在情况如何?”万历又问道。
  王一鹗道:“从前一段时间来看,朝廷几次要求哱拜反戈一击,诛杀刘东旸,哱拜置之不理,安抚之策显然已无法奏效。在进剿方面,魏学曾行事犹豫不决,以致让哱拜叛军占领了河西47堡,若非平虏所萧如熏拖住了哱拜的后腿,哱拜叛军只怕已经渡河东犯延安了。臣建议,应另择重臣主持进剿之事,并从其他地方调兵入陕助战。
  我们原来设想要派10万大军进剿,是以申阁老担心财力不济。如今,有萧如熏与苏昊在北牵制哱拜,并能给哱拜以有力的打击,因此臣以为,只需再增派2至3万精兵,就足以击败哱拜,收复宁夏。”
  “哦,只需2至3万人马?”万历心头大喜。作为一个皇帝,他是知道自己有多少家底的,派10万军队和派2至3万军队相比,花费节省了七八成,这由不得他不欣喜。一个不起眼的苏昊,竟然能够拖住哱拜,替朝廷省下如此多钱粮,这个功劳可不能不计。
  “哱拜叛军战力极强,因此我们增派的2至3万人马,也必须是精兵才行。臣建议调辽东李如松部和四川土兵一部作为进剿主力,请万岁酌处。”王一鹗说道。
  “允了!”万历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能够花很少的钱平定一场大叛乱,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王一鹗接着说道:“此外,宁夏卫还有一些不愿跟随哱拜、刘东旸的军队,需要有统一指挥,臣请提升萧如熏为宁夏总兵,统领在宁夏境内的现有兵马。”
  “那苏昊呢?”万历敏感地想到了勘舆营的问题,在他心目中,苏昊算是他的亲信,一举一动,他都要关心一下的。
  王一鹗自然也是琢磨过苏昊的定位问题的,但既然万历如此关注苏昊,他也就不便先说话了,而是反问道:“对于苏昊的使用,万岁有何旨意?”
  万历想了想,说道:“既然王爱卿说此次平虏城破敌,萧如熏是首功,苏昊是次功。那么萧如熏提升为总兵,苏昊就为宁夏副总兵吧,爱卿以为如何?”
  还不到20岁的人,就提升为副总兵,这也太逆天了吧?包括王一鹗在内,朝上众臣都在心里暗暗地嘀咕着。不过,时下正是用人之际,苏昊在萧如熏身边也的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果不给他一点好处,万一他懈怠一点,宁夏的局势又要有些变数了,众臣想到这点,又不敢直接反对万历的提议了。
  众人沉默了片刻,邬伯行说道:“危难之际,用人当不拘一格,臣赞同万岁的意思。不过,臣建议,这宁夏副总兵之职,只是暂时授与苏昊,待宁夏之乱平定之后,再视其功劳决定是否保留。否则,以一时之功就位居高位,只怕军中诸将也不服气啊。”
  “你……”王一鹗有些恼了,这不明摆着就是要过河拆桥吗?以他对邬伯行的了解,等到仗打完了,邬伯行肯定要找个茬把苏昊的副总兵一职扒下来的。而朝堂中众臣因为苏昊身上的“阉党”标签,也不会替苏昊说话,这就相当于苏昊忙活了半天,最后还是被人给耍了。
  依着王一鹗自己的想法,苏昊没必要提拔得太快,先升成一个参将也就罢了。万历直接提他为副总兵,王一鹗也能接受,毕竟参将和副总兵也就差出半格。但如果是先提副总兵,打完仗再抹掉,这未免有些欺负人。回头苏昊如果有何不满,可都是针对兵部而来的,这个恶人就归王一鹗做了。
  万历对于自己的臣子是什么德行也了如指掌,他点点头道:“邬爱卿所言有理,论功封赏,方能令人信服。要不,朝廷立一个悬赏,凡能斩哱拜头者,许以侯伯延世;擒得哱氏父子者,封龙虎将军;斩杀或擒获哱拜逆贼中主要将领者,均给予封赏。兵部拿出一个条陈来,晓予众官兵。”
  万历这个提议,一下子把大家的嘴都堵上了。以往打仗,也都有过类似的悬赏,而且也都必须兑现。哱拜之乱,在万历朝算是最大的一次叛乱了,给有功之臣封个把候爵、伯爵的赏格,并不为过。照萧如熏、苏昊在平虏城外破敌的战绩,这一仗打下来,苏昊怎么也能分到一个大功劳,到那时候,邬伯行或者其他朝臣想找茬抹掉他的封赏,也办不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6/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