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491


  作为皇帝,万历对于全国上下的那些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汝宁府的事情十分复杂,不仅仅有豪强兼并土地的事情,还有官绅勾结、土匪横行等问题。以往朝廷也曾派过专员去巡视,打算解决当地的问题,结果无不铩羽而归。苏昊在淮安府清丈田亩,背后有韩文的支持,而且还借了平倭寇的余威,这才顺利完成。让他到汝宁府去,要想故伎重演、再创辉煌,只怕不那么容易。
  万历正待找一个什么理由来否决邬伯行的提议,下面稀里哗啦地站出来十几名二品、三品的官员,一齐奏道:“臣附议!”
  附你妹的头啊!
  万历在心中暗骂道,他知道,这些官员所以会跑出来附议,纯粹就是想看他的笑话。他刚才这一犹豫之间,官员们就看出来了,知道这事让万历很为难。大明朝堂上的潜规则,只要是皇帝为难的事情,臣子就一定要支持,不擅长刁难皇帝的大臣,能算是诤臣吗?
  看到大家都在起哄,万历也没话可说了,他看看一直站在自己一边的王锡爵,王锡爵也向他投来一个无奈的目光,表示这事无法挽回。万历点了点头,说道:“既是众望所归,那朕就允了邬侍郎的提议。不过,若是派苏昊去汝宁府主持清丈之事,就不宜再以六品工部主事的名义去吧?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邬伯行道:“皇上圣明,老臣也以为,苏昊不宜再以工部的身份去汝宁。朝廷差苏昊去汝宁,名为清丈,实则还有督察百官、惩治与豪强勾结的官吏之责,所以应以都察院的名义去。老臣举荐苏昊为都察院都事,大家以为如何?”
  邬伯行说着向众人投去一束意味深长的目光,那目光中分明在说:求粉,求顶,求赞!
  方才“附议”的那十几个官员赶紧又跑出来了,不过,这一回万历的动作比他们更快。这些官员身形刚刚一动,万历就断喝了一声:“糊涂!”
  这一嗓子,把大家都给震住了,那些官员手刚刚抬起来,连忙又放了下去,不知道万历想说什么。
  万历看着邬伯行,皱着眉头说道:“邬侍郎,你搞错了吧?都事是七品,而苏昊现在的品级就已经是六品了。你让一个六品官改为七品官,这是举荐,还是弹劾?”
  “呃……”邬伯行知道自己玩得有点过火了,不禁尴尬起来,他支吾道:“圣上恕罪,老臣刚才是失言了,其实老臣是想举荐苏昊为都察院经历,这是六品衔,不会辱没苏昊的功劳。”
  “众位爱卿,大家觉得呢?”万历看着朝臣,沉声问道。
  第263章
侍读学士
  “圣上,臣以为欠妥。”
  不等其他人说话,王锡爵先站出来了。他早就看出来了,大家对于苏昊的怨念还没有消除,都在惦记着如何给苏昊添麻烦,他这个时候再不站出来替苏昊争取点利益,这个年轻人就给大家坑惨了。
  “王先生请讲。”万历顺势把发言权交给了王锡爵。
  王锡爵道:“邬侍郎举荐苏昊到汝宁视事,臣以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能够让年轻人经经风雨,长长见识,所以臣赞成邬侍郎的举荐。”
  “嗯,你说下去。”万历说道,他当然知道王锡爵这番话仅仅是一个铺垫而已,更重要的是后面的“但是”。
  “但是……”王锡爵果然没有让万历失望,他说道,“汝宁之事,千头万绪,牵扯到的关系众多。以一六品官员前去巡视,只怕是不能服众啊。”
  这话一说出来,邬伯行有些哑了。他推荐苏昊去汝宁府,原本就存着给苏昊挖个坑的目的。汝宁府的知府是正四品官,下面2个州的知州也都是从五品,品级比苏昊要高,苏昊虽然代表朝廷,但也无奈人微言轻,就算有什么本事也难以施展。王锡爵一语道破天机,就让邬伯行难以反驳了。
  “依王先生之见,当如何做呢?”万历笑眯眯地问道。
  王锡爵道:“有两个办法。其一,派一员品级较高的官员作为主官,以苏昊为辅官,前往汝宁。其二嘛……”
  说到这,他拖了个长腔,意思是大家先表表态吧,如果觉得第一个方案可行,我这第二个方案就不提了。如果你们觉得第一个方案不可行,那我提第二个方案,你们就没资格反对了。
  首辅申时行接过话头,说道:“符驭说的这第一个办法,申某觉得行不通。适才邬侍郎之意,在于历练新人,若是另派主官,如何能够起到历练的作用呢?再说,时下朝廷的事情也多得很,很多官员告假未归,朝中人手正缺,哪里还派得出什么高品级的官员去汝宁办事?汝宁的事情,毕竟还算不上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嘛。”
  要说起来,明代的官场还真是挺自由的,谁觉得干活累了,就跟朝廷告个假,说自己有病啊,或者家里有什么大姑大姨有病啊,然后就可以歇了,这叫作“乞假归里”。至于假期多长,那完全是自己说了算的,想呆到什么时候就呆到什么时候。有时候皇帝急眼了,派人跑到官员老家去催人上班,人家回封信,说又有什么事,暂时不能回去,一来二去,又能拖上一年半载。
  如果遇上父丧或者母丧,这个休假就更没啥可说了,守制27个月,你想上班都不行。当年张居正贵为首辅,就因为父丧不休假,被朝臣们抨击得体无完肤。守制这个规定,对于张居正这样的工作狂来说,是一种无奈,对于其他大多数混日子为生的官员来说,完全就是福利了。
  按规定,守制期间除了不能出来当官之外,还不能应酬、不能举行庆典、不能为人口增长做贡献。但事实上,官员们除了严守第一条之外,其他的都不在意,完全就是27个月的带薪假期,只恨自己的爹娘太少,不能持续地为自己创造这种休长假的机会。
  正因为官员大量休假,所以朝廷里的确是人手缺乏。王锡爵提出要派一名高品级官员去汝宁府,申时行第一个就不答应,算算人头,谁能腾出闲工夫来?再说,那种鸟不下蛋的穷地方,哪个官员愿意去吃苦?
  “既是如此,那就只好采用臣的第二个方法了。”王锡爵说道,他其实也知道前一个方法就是用来堵大家的嘴的,他真正想说的,是第二个方法:“为了保证巡视汝宁的事情有所成效,必须擢升苏昊的官职。”
  “如何擢升?”邬伯行急眼了,他推荐苏昊去汝宁府,原本是想给苏昊找点麻烦的,让王锡爵三绕两绕,这事居然成了给苏昊升官的由头了,这岂能容忍。
  “王大学士,这苏昊本是六品官,调任都察院经历,也是六品,正好合适。若要擢升,莫非升他任佥都御史?这……这也太离谱了吧?”邬伯行说道。
  都察院里的官职设置,也的确是有问题,经历是六品,再上一级就是佥都御史,却是四品。苏昊以一个六品的官衔去汝宁府办差,确实有点显得官小了。但要说一步就提拔到四品,又太夸张了。即便是万历和王锡爵,也不敢提这样的建议。
  “这样吧,授苏昊一个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头衔,为从五品,与知州品级相当,他要下到州县去办什么事情,也就不用担心知州与他为难了。”申时行拍板道。
  说到这个程度,众人都没有什么异议了。万历和王锡爵虽然觉得苏昊的官衔还是有点低,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再努力争取也没用,没准反而给苏昊拉来更多的仇恨。至于其他的朝臣们,大家想得更多的是苏昊到汝宁府去会栽多大的跟头,现在给他一个侍读学士的头衔,等他栽完跟头之后再给他摘掉,岂不更是大快人心的事情?
  “王先生,你觉得让苏昊去汝宁府,他能够打开局面吗?”退朝之后,万历留下王锡爵,与他商量道。
  王锡爵摇摇头道:“臣也说不准。苏昊其人行事不拘一格,别人办不成的事情,没准在他手里就办成了。臣以为,派他去试试也好,如果办不成,也能压压他的性子,让他变得更成熟一些。”
  “也只能如此了。”万历叹道,“为什么朕看好的人,他们就非要与之为难呢?”
  “圣上不必忧虑,说不定苏昊能够不负圣上的厚望,拿出成绩来,给这些人一个响亮的耳光呢。”王锡爵劝道。
  万历道:“我只是担心,光给他一个从五品的衔,他还是举步维艰。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年纪尚轻,根基又浅,再没有一个能够震慑人的头衔,如何能够成事?”
  王锡爵道:“没关系,他不是还有一支勘舆营吗?让兵部下令,允其率勘舆营同去赴任,关键时候,手上有兵也能顶点用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