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491


  众人都目瞪口呆,眼睁睁地看着万历破坏一夫一妻的祖制,却又找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像徐光启、罗余庆这样的小人物,在万历面前属于大气都不敢喘的,哪里谈得上去据理力争。大家转念一想,这妻也罢、妾也罢,说穷了不过都是苏昊的家务事,无足轻重。在一些大户人家里,丈夫宠爱小妾,妾的地位反而高于嫡妻,也是常有之事。万历把本应为妾的陆秀儿升格为妻,只要韩倩没意见,别人也不好说啥吧?
  没有人知道万历在这件事情里的真实心思,其实他哪里不知道同时赐两个女子给苏昊为妻会引起什么样的非议。以苏昊平倭寇的功劳,官职提升一级是必然的事情,在苏昊升官之时,曝出他同时娶两个妻的消息,相信朝廷里那些言官绝对会吵翻天的。
  到那个时候,万历可以拼命地为苏昊解释、维权,逼着大家把注意力转移到这桩八卦之上。这样一来,朝臣们就会忘了万历立太子的事情。这一手,在兵法上叫作李代桃僵。
  李龙在万历手书的赐婚文书上盖了一个小印,这就相当于确认这份文书的合法性了,它现在可以正式被称为圣旨,韩文就算有天大的不乐意,接到这份文书,也只能乖乖地女儿送到苏昊府上去。话又说回来,女儿能够被皇帝下圣旨赐婚,别说是一个与陆秀儿平等的妻的名份,就算是当妾,韩文也得感谢祖坟冒青烟了。
  办完这件事,万历觉得神清气爽。这一趟到良乡,他看到了苏昊的工业园,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对于大明的未来又多了几分信心。再加上收了陆秀儿这样一个义妹,还办了一件赐婚的大好事,这都是让他觉得高兴的事情。
  不足为外人道的,就是他预见到了下一步言官们将会忘记国本之争,把矛头转向苏昊的“妻本之争”,这真是万历喜闻乐见的结果。他深深地被自己的智慧打动了,感觉自己实在是古往今来最聪明的皇帝之一。
  “起驾回宫。”万历吩咐道,“苏氏工业园,以后算上朕的一股。徐爱卿、罗爱卿,你们要多加努力,早点把那些机械、还有新型火药之类的研究出来,为我大明的万世基业添砖加瓦。王先生,你跟工部和兵部都说说,苏氏工业园缺什么东西,让他们尽量满足。他们不好好做事,朕能够找到愿意做事之人。”
  “臣领旨。”王锡爵点头说道。
  万历又对陆秀儿说道:“秀儿,记住,你是朕的御妹,以后说话做事,底气都可以足一点,谁敢对你不敬,你就跟朕说,朕砍他的头。过一段时间,朕会差人来请你进宫去玩。”
  “多谢皇兄!”陆秀儿笑吟吟地答道,她现在真的找着些御妹的感觉了。
  第249章
地主问题
  万历视察苏氏工业园,还给苏昊赐婚,这个消息迅速地传到了淮安府。对于万历同时把陆秀儿和韩倩两个女孩子赐给苏昊为妻,韩文的感觉是荣幸多于愕然。自己女儿的婚事能够被写入圣旨,这怎么也算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了。至于什么一夫二妻之类的事情,皇帝都不在乎,韩文又何必去在意呢?
  韩文最初看好苏昊,仅仅是因为他会打井,懂一些佛郎机学问。自家的女儿看上了苏昊,他也是抱着一种不便干涉的心理,予以默认。谁料想,这个苏昊竟然如此给力,先是被兵部看中,调往播州去立下了大功,接着又被皇帝和内阁次辅王锡爵看中,封了个六品主事的衔,送到淮安来治河道。
  正担心苏昊在治河方面很难有所建树,他却突然和倭寇打了一仗,创造了全歼百余名倭寇、捣毁倭寇巢穴的逆天战绩。这一仗,朝野轰动,从京城传来的小道消息说,万历正在酝酿着给苏昊提一个什么更显赫的官职。相比之下,赐婚不过是一道开胃小菜罢了。
  放到从前,韩文肯定不会容忍让韩倩与陆秀儿处于并列的位置,但现在情况不同了,圣旨上写得明明白白,人家陆秀儿的地位是“御妹”,韩倩不过是一个官宦之女,谁比谁地位高还没法说呢。
  “贤婿啊,这圣上对你的恩宠,真是比天还高、比山还重啊。”韩文在府署的后堂满带着羡慕之意,对前来拜访的苏昊说道。既然皇帝已经下了赐婚的圣旨,这桩婚事就算是成了,韩文对苏昊的称呼也就变成了贤婿了。
  苏昊一脸窘态,支吾道:“这个嘛,府尊……啊不,岳父大人,小婿也不知道圣上因何故下这样一个文书,这一夫二妻的方式,只怕会惹人闲话吧。”
  “有圣旨在此,谁敢闲话?”韩文严肃地说道,“你与秀儿有婚约在先,理应娶秀儿为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你与倩儿情投意合,无奈这官宦之女不宜与人为妾,所以这桩婚事一直很是为难,老夫始终以此为憾事。现在好了,有了这样一道圣旨,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是啊是啊,两全其美了。”苏昊附和道。作为一个现代人,他对于妻妾之分是颇为不屑的,韩文非要坚持让他娶韩倩为妻、以陆秀儿为妾,这件事也让他耿耿于怀。万历玩了这样一手,倒是解了他的围,他心里也是挺高兴的。
  “贤婿,你和倩儿岁数也都不小了,既然圣上已经赐了婚,你们就早择吉日成亲吧。”韩文说道。
  苏昊道:“时下治河之事还有许多要小婿去处理,这儿女私事,还是先放放为好。其实小婿与倩儿的岁数也不算大,拖上一年再办事,也不为迟。”
  “年轻人以国家大事为重,也是应当的,老夫允了。”韩文知道苏昊是个有想法的人,想好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动的,所以也就没有坚持,答应了苏昊的安排。
  谈完私事,两个人开始进入正题,苏昊说道:“岳父大人,自从我军挫败了山贼和倭寇的挑衅之后,淮安府治内的豪强地主都人心惶惶,再没有人敢学曾奉先的样子与官府对抗了。据小婿的下人了解到的情况,连下面州县的官吏都收敛了许多。小婿以为,这个时候正是岳父大人大刀阔斧推出新政的时候,不知岳父大人有何考虑。”
  韩文反问道:“改之,你有何建议?”
  苏昊道:“长期以来,淮安府治下的豪强地主对普通农家强取豪夺,土地兼并的现象极其严重。农民赋税负担极重,家里没有任何积蓄,所以一旦遭遇天灾,便没有一点自救的能力。小婿以为,我们应当趁现在这个时机,大规模开展土地清丈,没收豪强地主隐瞒的田地作为官田,再以很低的租金出租给失地农民耕种,从而达到休养生息的目的。
  现在淮安城内外有大量的流民,我们应当在春季到来之前把土地发放到他们手上,不耽误春耕。只要夏粮收上来,淮安府上下的困境就会烟消云散了。”
  “你是说,像没收曾奉先家的土地一样,没收其他豪强的土地?”韩文意味深长地问道。
  苏昊摇摇头道:“曾奉先的情况与其他人不同,他是勾结山贼和倭寇,对抗官府,当按谋反罪处置。现在只是没收他家的土地,而没有将其家眷没为官奴,已经是法外开恩了。其他的豪强地主没有这样的劣迹,以小婿之意,略加薄惩即可,不能伤害太深。毕竟,我大明天下还是需要靠这些豪强来支撑的。”
  “改之所言,正老夫之意。”韩文满意地说道。
  换成其他的一个年轻人,刚刚与曾奉先这样的豪强地主发生了严重的冲突,而且还取得了绝对的胜利,下一步肯定是要趁胜追击,把淮安府治下的豪强地主一网打尽,将其土地全部没收入官。
  淮安府的豪强,如果要严格追究下来,没有一户不存在隐瞒田亩的情况,依法处置,也足够把每个地主的屁股打成肉糜了。但苏昊明白,豪强地主的存在,既有可恨之处,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年代,地主阶级的存在,是生产力得以发展的基础。
  在古代,修筑陂塘渠道、革新农具、兴办私塾、屯粮备荒等事情,都是由地主完成的,普通的农户没有这样的实力去做这些事情。如果把一个地区内的地主全部消灭,当地的生产力绝对会退步,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如果苏昊有能力在消灭地主之后再搞合作化,办人民公社之类,又另当别论了。不过,苏昊的脑袋并没有被驴踢过,在明代搞合作化这样的事情,他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翁婿二人在对待地主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两个人认真分析了整个淮安府的形势,决定即日起就开展全府的土地清丈工作,明确各家各户的田地面积。对于曾经隐瞒田亩的人家,只要其自愿补交一定额度的税款,就免于追究。付不出税款的,也可以拿家里多余的田地来偿还,这些田地将被没收为官田,租给农户去耕种。
  粗略算来,这些豪强补交的税款将会高达10万两银子,没收的土地也当在几万亩的样子。有了这些银子和土地,韩文要解决淮安府现在的流民问题就完全没有压力了。在此前几个月,韩文觉得自己一筹莫展,想干什么事都干不成。现在情况就不同了,手里有钱有地,豪强和州县官吏都噤若寒蝉,实在是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时机啊。
  “这些事若能办成,本府也算是为黎民百姓办了一件好事了,不枉朝廷委任老夫当这一任知府。”韩文颇有些得意地说道。
  “此事如果能够照我们的思路办成,淮安府的面貌将焕然一新,百姓安居乐业,可谓是国泰民安。等吏部下来考成之时,岳父大人的政绩定是我大明最为顶尖的。”苏昊恭维道。
  韩文笑道:“这全是改之你的功劳啊。没有你率兵荡平山贼和倭寇,岂有今天的局面。老夫只是坐享其成而已。”
  苏昊道:“岳父大人言重了,这都是小婿应当做的事情。”
  韩文道:“改之,你做的这些事情,老夫都会记在心里的。朝廷派老夫到淮安来,其实主要是助你做事,殊不料却反过来,成了你帮老夫的大忙。下一步,治河之事,可有什么需要淮安府配合的,改之但说无妨,只要本府能够做到的事情,绝无二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