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2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491


  “改之不愧是能够发明地形图的人,做买卖也是如此精通。”徐光祖赞道。
  “雕虫小技耳。”苏昊谦虚地说道。
  “苏师爷,这么说,咱们真的要在京城做买卖了?”听到苏昊与徐光祖的对话,陈观鱼兴奋地问道。
  “老陈觉得可行否?”苏昊反问道。
  陈观鱼道:“老道我哪懂得这些,一切有苏师爷做主,老道只管听吩咐就好了。”
  苏昊笑道:“这可不行,做买卖的事情,我可不懂,还得仰仗老陈你来把握。未来我与董、杨二位掌柜合作,你就是我这边的代表,是要和这些人打交道的。”
  陈观鱼感慨道:“唉,想不到我陈观鱼此生还有机会能够在京城里做买卖,这全是托了苏师爷你的福啊。我老陈这辈子做得最明智的事情,就是跟了苏师爷,此生足矣。”
  既然已经决定了要与董、杨合作,苏昊也就毫不客气地接受下这套宅子了。他让邓奎带着勘舆营的士兵仍然住在唐家胡同的宅子里,自己则带着陈观鱼住进了槐花胡同的这套宅子。他给陈观鱼封了一个大管家的头衔,刘福只能屈尊当了二管家。对此,刘福倒也是毫无怨言,他自然知道自己与主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及陈观鱼的。
  与勘舆营一同进京来的,还有五名从江西带出来的绣娘,这些天与大兵们同住在一套宅子里,生活起居也是颇为不便。这一次,苏昊把她们也带到了槐花胡同的苏宅里,在后院和壮妇、丫环们住在一起,就算是苏府的下人了。
  搬家的事情并不麻烦,苏昊本身也没有什么行李,直接拎着包就住进去了。麻烦的事情,在于他要把自己的家眷从江西叫过来,还要征求一下郝以宗等人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进京来与自己共同发展。为此,他写了几封书信,准备找驿站帮忙送回江西去。
  “要送信,找兵部是最方便的。”徐光祖建议道,“你何不去找找陈道,让他给你安排人送信?”
  “陈道?”苏昊皱皱眉头。来京城已经一个多月了,陈道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从未露面,徐光祖如果不提起来,苏昊都快要想不起他了。
  “陈主事只怕是公务繁忙,在下这点俗事,哪敢劳烦他呢?”苏昊带着不悦的神情说道。
  徐光祖知道苏昊的不满源于何事,他说道:“陈道不是这种人,他不来见你,想必也是有些难言之隐吧。”
  “难言之隐?恕改之愚笨,不知徐叔所言是指何事。”苏昊说道。
  徐光祖摇摇头道:“我也不知道,这样吧,我找人替你问问。”
  以苏昊的想法,陈道既然不来见自己,那自己也没必要非得赖着陈道不可。他觉得不痛快的地方,在于自己出生入死替兵部解决了播州的麻烦,来到京城之后,兵部却把自己晾在这里,不哼不哈的,也不知道是什么想法。
  徐光祖也许是知道一些情况的,但他不会主动说出来,只是说愿意替苏昊去打听打听。苏昊不知道徐光祖动用了什么样的渠道,只知在徐光祖说了这话的第二天,久未谋面的陈道就出现在槐花胡同的苏昊家里了。
  “哎呀,改之啊,多日不见,你可想死为兄了。不过,为兄见你的风采犹胜于当日,看来这京城的水土,改之还算是能够适应吧?”陈道一见苏昊的面,就虚头虚脑地套起了近乎。
  苏昊对陈道憋了一肚子的气,原本打算见了他的面要好好冷落他一番,让他知道自己的愤怒,谁料想,一见到陈道那张貌似忠厚的胖脸,苏昊的气就先泄了一半。他张了张嘴,最终叹了口气,说道:“陈兄真是心宽,小弟佩服。”
  “哈哈,改之恼我了,陈某知错了。看在咱们一路同行的份上,改之就饶过陈某这怠慢之罪吧。”陈道说道。
  苏昊道:“原来陈兄也知道怠慢小弟了,这莫非就是京城人的待友之道?”
  “哪里哪里,这都是为兄的错。这样吧,今天咱们就在尊府好好喝上几杯,算是为兄向你赔罪,如何?”陈道说道。
  苏昊啼笑皆非:“陈兄,你没有搞错吧,你要赔罪,还要在我府上,这是谁向谁赔罪啊?”
  陈道说道:“在你府上喝酒,只是借用尊府的场地罢了。愚兄作东,酒菜之类的,都由愚兄出钱,你安排几个家人出去买回来,这样不就是我向你赔罪了吗?”
  苏昊道:“何必这样麻烦,陈兄如果诚心要向小弟赔罪,咱们在外面找个酒楼不是更好?小弟知道的地方也不多,听说德福楼的酒菜不错,要不小弟就吃点亏,陈兄在德福楼请小弟一顿就好了。”
  “德福楼……”陈道苦着脸道:“在那里请改之一顿,得用掉为兄半年的薪俸,改之真的忍心让愚兄一家大小几十口喝西北风去?”
  “那算个地方也成啊,只要陈兄作东,就是胡同口吃碗馄饨小弟也不会觉得寒酸的。”苏昊故意地激着陈道。
  陈道压低声音说道:“改之啊,你是聪明人,就不必为难愚兄了。若是愚兄方便公开请你喝酒,又何必这么长时间不来见你呢?愚兄实在是有为难之处,还请改之海涵。”
  听陈道这样说,苏昊隐隐感觉到了一些什么。他没有再逼陈道,而是叫来刘福,吩咐他去安排酒宴。刘福隐晦地打听了一下接待标准的问题,得到苏昊的回答之后,便赶紧安排人买菜打酒去了。
  打发走了刘福,苏昊对陈道说道:“好吧,陈兄,现在能不能说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陈兄如此为难。”
  陈道叹了口气,说道:“此事说来话长,不过,归结起来,还是那个国本之争的事情,改之也算是遭了一些无妄之灾吧。”
  第201章
无妄之灾
  陈道说开了头,后面的话也就不再藏着了。他滔滔不绝地对苏昊说了一番,苏昊只觉得瞠目结舌,深深理解到陈道所说的,自己的确是遭了无妄之灾了。
  原来,苏昊发明了等高线地图,兵部对此十分看重,已经存了要提拔苏昊予以重用的念头。后来,苏昊带领勘舆营深入播州,绘制了播州的军用地图,而且还放水淹了七星山军屯,消灭了杨应龙的5000精兵,这两项功劳,足够让苏昊在大明军中扬威立万了。
  在万历下圣宣苏昊进京之前,兵部也曾有过要召苏昊进京的动议,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要封苏昊任一个不低于五品的武官,专门负责培训测绘人员,以完成全国各处军事要地的地图测绘工作。不过,就在兵部讨论何时召苏昊进京的时候,太监李龙抢了个先手,让万历给苏昊下了一道进京的圣旨。
  在正常的情况下,如果兵部想奖励和重用一个人,而这个人又恰好受到皇帝的青睐,这是非常理想的情况。这意味着兵部为此人请功的奏折在皇帝那里也能顺利通过,这可就省了不少周折。
  然而,这一回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从年初开始,由内阁首辅申时行发起了逼迫万历册立太子的运动,万历与朝臣们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冷战。在此其间,朝臣为了让万历屈服,想尽了一切办法,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拒绝万历的一切提案。简单地说,就是万历想干什么,朝臣们就反对什么。反之,万历不想干什么,朝臣们就极力推动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苏昊奉万历的圣旨进京,众人皆知,苏昊是万历眼中的当红太监李龙推荐的,身上带着“阉党”的标签。对于这样一个人,朝臣们当然不会愿意看到他得到重用,于是,万历迟迟未能召见苏昊,兵部也把准备提拔苏昊的公文压了下来,假装没有发生过这回事了。
  “其实,王尚书也知道,改之并不是什么阉党中人。可是,王尚书也要顾全大局,不能因小失大啊。”陈道向苏昊解释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