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491


  “你们二位,对适才程生员所言,有何看法?”韩文问道。
  王生贤和彭时济同声答道:“我等皆赞同程栋所言,采金乃是祸害百姓之事,县尊当劝说常太监弃之。至于那苏昊,是采金一事的始作俑者,若无一个交代,怕是民怨难平。”
  “呵呵,始作俑者?”韩文怒极而笑,对于这些犯轴的生员,他还真是无话可说,只能微笑着问道:“那依三位之见,本县当如何处置苏昊,方可对百姓有个交代啊?”
  “革去秀才功名,逐出县衙,永不叙用,以为天下读书人戒。”程栋抢先说道。
  “这是你们全体生员的要求?”韩文看着王生贤和彭时济二人问道。
  王生贤迟疑了一下,说道:“县尊,这苏改之精通西夷格物之道,吴教谕对其也颇有几分赏识。以学生之见,革去功名有些重了,但免去他在县衙中的差使,责令其入书院好生读书,洗心革面,还是应当的。以苏改之的才情,若能痛改前非,潜心研习圣贤之道,日后仍可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嗯嗯。”韩文点点头,这也算是一种观点吧,看来苏昊倒也没有把人都得罪光。他又转向彭时济,问道:“彭生员,你的意见呢?”
  彭时济道:“学生对苏改之的格物之道,向来仰慕。不过,向常太监献金矿一事,说明其已经误入歧途,县尊从爱护人才之意,还是令其返回书院,闭门读书为好。”
  “好吧,此事还是听听苏改之自己的想法,如何?”韩文说道,他懒得去替苏昊辩解,还是让苏昊自己来听听生员们的呼声吧。苏昊此人现在狂妄之极,居然敢拒绝他堂堂知县的赐婚,也该让他受受打击,明白自己是怎么回事了。
  想到此,韩文转头向站在一旁的方孟缙说道:“方先生,能否劳烦你跑一趟,请苏改之到县衙来回话。此间之事,方先生可以先向其说明一二,也好让他心中有数。”
  “遵命!”方孟缙躬身答应着,转身出门找苏昊去了。
  像这种传一个人来县衙说话的事情,原本不需让方孟缙这种身份的人去的,但韩文担心苏昊一会过来后,掂不清轻重,说错了话,反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让方孟缙去传话,方孟缙自然会先对苏昊密授机宜,告诉他哪些话当讲、哪些话不当讲。
  第131章
当堂对质
  方孟缙走后,韩文让衙役给三名生员搬来椅子,让他们坐下,然后与他们谈起了文章之事。作为过五关斩六将的进士,韩文在做文章方面当这几位生员的老师还是绰绰有余的。他针对每个人的情况点评几句,让几名生员都觉得有一种茅塞顿开之感,与韩文的关系无形之中又贴近了一些。
  韩文也在这样的交谈中暗暗评价着几位生员的水平,他发现,王生贤和彭时济都不算是那种聪明人,灵气不够,估计再这样读书下去,熬到四五十岁中个举人也就到顶了,想中进士基本上没有可能。但程栋的情况就不同了,他虽然现在还只是一个童生,但文章功底并不比两位秀才差,悟性方面更是甩出二人好几条街了。这样的人才,若是在书院好好地读上几年书,前途将是非常光明的。
  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什么会与苏昊水火不容呢?韩文好生纳闷。
  正闲聊间,苏昊用纱布吊着一只胳膊,在方孟缙的陪同下走进大堂来了。他先来到公案前,向韩文施了一礼,说道:“学生苏昊,参见县尊。学生三日前已经回到县城,只因有伤在身,未能及时到县衙复命,还请县尊恕罪。”
  “改之受伤之事,本县已知,你辛苦了。”韩文说道。看着苏昊,他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情绪,既欣赏这个年轻人的才华与干劲,又痛恨他不识抬举,居然为了一个乡下丫头拒绝自己的女儿。不过此时并不是谈论儿女之事的时候,所以他挥挥手,叫胥吏给苏昊搬来了椅子,也让他坐下了。
  “改之啊,今日之事,方师爷路上跟你讲了没有?”韩文问道。
  苏昊答道:“我已知道,对于益中兄的兄长及其他矿工遇难一事,我深感伤痛。”
  他说的益中兄,指的就是王生贤,益中是王生贤的字,这是他从前去书院的时候曾经问过的。王生贤见苏昊居然还能记得他,甚至还记得他的字,不禁有些感动,坐在苏昊对面抱拳道:“多谢改之兄。”
  韩文见苏昊应对得体,点点头道:“改之,现在事情已经出了,本县也已决定拨出银两,抚恤死难矿工,此事你就不必挂怀了。今日唤你过来,是因为几位生员对你寻金一事的动机有些不解,所以要请你来与他们当面说清,也便于日后相处。”
  “遵命。”苏昊说道,说罢,他转过头对着三位生员,道:“几位仁兄有何见教,小弟愿开诚布公,与几位仁兄磋商。”
  “改之兄,你有勘舆之奇才,小弟素来是非常仰慕的。只是,你之勘舆才能用于勘井抗旱,实为造福于民之举。用于为竖……呃,为这矿监寻金,似乎有些明珠暗投之意。不知改之兄有何深意,可向小弟赐教否?”彭时济问道。
  “这位是云汉兄吧?”苏昊叫着彭时济的表字,说道:“小弟不敢当赐教二字,小弟以为,勘井与勘矿,都是有利于国家与百姓之事,二者并无差异,何来一为造福于民,一为明珠暗投呢?”
  “勘井抗旱,是为了百姓生计。勘矿采金,是为了取悦于权势。二者岂可一概而论?”程栋冷冷地说道。
  “程兄所言差矣。”苏昊同样用冷冷的态度答道。他在路上的时候,已经听方孟缙说起程栋向他发难的事情,当时的感觉半是愤怒,半是寒心。
  这一段时间,由于程仪在他的煤矿当高管,所以他与程仪走动不少,关系也甚为密切。对于程栋,他曾在书院碰见过几次,但每一次程栋都只是向他打个招呼,并无亲近之意。他觉得这也许只是程栋的小孩子心性,倒也没去计较。
  听说程栋在韩文面前口口声声地责难他,苏昊也是一种茫然的感觉。联想到此前程栋对他的冷淡,苏昊真不知道自己哪一点得罪了这位狂妄的少年。蔡家村勘井一事,从根本上说不是苏昊为难程家姐弟,而且苏昊事后也进行了补救,程家姐弟算是因祸得福,理应感谢他才对,为什么程栋会对他有仇恨之意呢?
  苏昊想不通这其中的关节,也懒得去向程栋求证。见程栋在知县面前一副高傲的嘴脸,苏昊自然也不会给他什么好脸了。
  “程兄道采金是为了取悦权势,莫非认为这黄金于国于民毫无裨益?”苏昊反问道。
  “黄金饥不能吃,寒不能穿,有何裨益?”程栋问道。
  苏昊冷笑道:“以程兄的高见,但凡饥不能吃、寒不能穿之物,都是无用之物?”
  “然也!”程栋道。
  “那圣贤之书,是可吃,还是可穿呢?”苏昊问道。
  “你……你怎可诋毁圣贤之书?”程栋被苏昊噎了个半死,饶他学问再好,也想不到苏昊居然敢拿圣贤书来调侃。
  “圣贤之道,可以教化百姓,开启民智。我等读书人学圣贤之道,可治国安邦,这也算是造福百姓之事,改之不可妄言。”方孟缙在一旁听不下去了,出言替程栋解了围。这倒不是他偏向程栋,实在是苏昊的这个道理,太离经叛道了,传出去对苏昊也不利。
  苏昊笑着向方孟缙抱抱拳,说道:“谢方先生指教。好吧,程栋,我再举一例,这女子身上的钗环饰物,多为黄金所制,你以为这是无用之物吗?”
  “当然无用!”程栋找回了道理,义正辞严地说道:“这钗环饰物,纯属奢靡,女子无知,视若至宝。我等读书之人,岂可与女子一般见识?”
  “哦哦,奢靡?”苏昊点点头,“我观程兄身上的锦衣,也颇为奢靡,程兄何不脱下来,换成破絮片,同样可以御寒。还有,程兄头上的方巾,看起来也很贵的,我欲以一条草绳换之,程兄可应允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