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地师(精校)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491


  苏昊听罢,沉吟了一会,说道:“郝彤,这样吧,大明军中是什么情况,我管不了。但在我这个百户所里,吃饭还是大家一起吃,你去交代厨子,多下一些米,做几个爽口一点的菜,要保证每名兵士都能分到满满的一勺子菜。对了,菜里一定要多放油,隔天必得见荤腥。”
  “百户,此事万万不可。”郝彤劝阻道,“你是不知那些军汉的饭量,若是放开让他们吃,都司拨下来的那些钱粮,只怕几天时间就让他们全吃完了。”
  苏昊摆摆手道:“能吃是好事,能吃饭才能打仗。他们也只是一开头饭量比较大,等吃过一段时间,肚子里有油水了,饭量就小了。咱们培养的是斥候,要让他们去翻山越岭画地图,没有好的体力怎么行?”
  “可是,钱粮方面,怎么解决?”郝彤问道。
  苏昊反问道:“郝彤,我们练这支兵,是为了将来交给你们云南边军使用的,难道涂先生就没有另外给你一张银条,用于练兵?”
  “这个却是没有。”郝彤老老实实地答道。
  苏昊笑道:“呵呵,你不用怕,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而已。你说张都司向我们订200部望远镜,每部100两银子,此事可当真?”
  “军中无戏言,张都司不会食言的。”郝彤道。
  “张都司什么时候能给钱?”苏昊问道。
  “见货即付。”郝彤道。
  苏昊道:“那就好,你伯父那边,这些天雇了十几个短工,夜以继日地做,现在已经做出了5部望远镜,你明天就带着这5部望远镜去趟南昌,见张都司,让他付500两银子过来。这银子到位了,兵卒们吃饭的钱也就有着落了。”
  “苏百户,这卖望远镜的钱,可是你私人的钱,怎可挪为公用?”郝彤惊道。
  苏昊道:“你替我在张都司面前隐瞒了望远镜的成本,我理应给你一份提成。不过,这份提成不能付给你,只能是付给邓总兵。现在我拿邓总兵的钱,来替邓总兵练兵,总没什么可说的吧?”
  郝彤沉默了片刻,然后向苏昊躬身行了一礼,说道:“苏百户是真性情之人,郝彤佩服。士卒饭食之事,就依苏百户所见。那么日后给士卒关饷之时,该如何扣出这膳费呢?”
  苏昊道:“按一天一分银子计算,一个月总共扣3钱银子吧,每人发1两2钱的现银作为军饷,你看如何?”
  郝彤苦笑道:“苏百户如此带兵,只怕会把这些士卒都惯坏了。日后他们到我军中效力,让我们如何能够养得起这样一支娇兵呢?”
  苏昊倒是没有想过这一层的事情,他只是出于一种穿越者的本能,觉得人家既然来当兵,饭总是要让人家吃饱的。他没有想过此时的社会还是一个物资匮乏的社会,即使是军队,也无法保证士兵丰衣足食。各级军官能够不克扣士兵的军饷已是不易,哪有人会像他一样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士兵生活的。
  他有心收回自己刚才的意见,但转念一想,觉得自己既是穿越一回,总要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事情来改变世界才好。他对郝彤说道:
  “郝彤,这些士卒在我营中的时候,就按我的规矩办。等到他们到你们营中去,再按你们的规矩就是了。另外,这支勘舆营的职责与其他各营不一样,即便是日后去了云南,我希望你们还是能够让他们保持相对独立的编制,这样对他们稍加照顾一些,也是可以的吧?地图测绘这种事情,毕竟不是谁都会的。”
  郝彤道:“标下明白,我这就去安排。”
  第099章
抢饭风波
  苏昊的美好愿望,在兵卒们吃第一顿饭的时候就遇到了挫折。郝彤预言的抢饭斗殴的事情,在当天晚上就发生了。
  “老三,你听到了吗,白米饭管够!这兵当得真值。”熊民范听到郝彤前来传达的关于吃饭的规定后,兴奋得两眼放光。他家里兄弟众多,都是能吃饭的岁数,而田里的出产有限,所以长年累月都是半饥半饱的,现在听说能够放开吃饭,他岂能不欣喜若狂。
  “哥,这不会是真的吧?”熊民仰怀疑道,“我算了一下,今天被留下来的,有50多人呢,这白米饭如果管够,一顿还不得吃掉一石米?”
  “没准那个苏百户有钱呢?”熊民范道,“你没听那个总旗说吗,光那一个什么望远镜,就值纹银50两呢,苏百户还说,只要不是成心的,碰坏了没事,你想,他得多有钱?”
  熊民仰道:“那望远镜啥的,都是有数的,估计也是朝廷发下来的,没准还会时常派人来点验。但这吃饭就不一样了,省下一口,都是能够落到当官的腰包里去的,他们凭什么让咱们放开吃?”
  熊民范挠挠头,说道:“老三,你说得也对。可是,郝总旗刚才明明说了,米饭管够,菜是一人一勺,他总不能说了不算吧?”
  熊民仰道:“我琢磨着,这是他们的一个法子。米饭说是管够,但到时候端上来就是一桶,大家一抢就完了,你抢不着,怨谁?到时候饿了肚子,你也没话说。还有,这样一来,谁吃多少饭,大家也就没数了,当官的要上下其手,不也更方便了吗?”
  也不能怨士兵用最大的恶意去猜测军官的意思,实在是现实中这样的事情他们听得太多了。整个大明,无论是官场还是军队,这种贪腐的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明太祖朱元璋曾经以严刑峻法来惩治贪腐,但贪官仍然是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到了明朝后期,法治松弛,这朝野上下,就更是无官不贪了。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文官也罢、武将也罢,虽然人人都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捞些银子,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全都黑了良心,不干人事。大多数的情况下,官员们会把自己的贪腐控制在一个合适的程度之内,不至于激发民怨。同时,需要秉公办事,或者为民造福的时候,他们也还是做得非常尽职的。
  翻阅明代各府县的方志,其中记载的官府兴办养济院、修缮河堤、“训课农桑”之类的事情,比比皆是。曾有一位知县到任之后,亲自总结农业生产经验,写成“劝农书”,印刷成册,发放到各个乡里,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这正应了圣人所言,人之初,性本善,想做一点好事以求良心得安的人,还是非常多的。
  熊家兄弟自己没有当过兵,但平常在乡里的时候,也曾听人说起过军队里军官如何克扣士卒军饷的事情,所以自认为已经参透了世事。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遇到的是苏昊这样一个妖孽,他居然真的愿意拿出自己的钱来让士卒们吃饱饭。
  “老三,不管当官的怎么想,咱们兄弟不能吃亏。一会开饭的时候,我们就冲到最前面,我替你拦着人,你多盛些饭,咱们吃饱一顿算一顿,你看如何?”熊民范看看周围的同伴,把嘴凑到兄弟的耳边,小声地说道。
  熊民仰看了看刚刚配发下来的瓷碗,摇摇头道:“这管什么用,就算装一满碗,咱们也就是吃个二分饱,你总不能一直拦着众人吧?”
  “咱们找个大家伙来装饭,一次装上10碗。”熊民范道。
  “这里哪有什么大家伙?”熊民仰道。
  熊民范四下看看,除了一个尿桶之外,兵舍里还真没有其他的大容器了,他叹了口气道:“唉,还是不晓得规矩,早知如此,我们就把家里的桶带一个过来了。”
  熊民仰眼珠一转,道:“我倒有个办法……”
  开饭的时候到了,郝彤和邓奎来到兵舍前,吹哨命众人集合,然后草草地排成了两列纵队,前往作为膳堂的一间板房去吃饭。熊家兄弟有心想排到队伍最前面,结果被郝彤踹了一脚,命他们排到事先规定的位置上去。
  还没走到膳堂,众人便闻到了一股饭菜的香味。用足了荤油炒出来的菜,香气自然是没说的,就连那大米饭,都比自家的要香得多。乡下人家,哪里舍得蒸这种实实在在的大米饭,谁家不是放进大量的菜叶,煮成半稀半干的菜叶粥来充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4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