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561

落座后,他首先把皮箱放在茶几上打开,里面大部分都是半新不旧的中储券,还有一堆金光闪闪的小黄鱼。
“郑站长,这是我们直属站根据局本部的电令,从华通贸易公司财务借支的五百元面额中储券一百万元和三十根小黄鱼,请您点验一遍。”周国骏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林曼身为沪市情报站的财务人员,主动拿起一捆中储券来点了点数目,每捆一百张计五万块,都是不连号的,一共二十捆,数目倒是没有任何错误。
“我这就给你写收条,将来作为直属站向局本部第七处核销经费的凭据。”郑挺献看到林曼点头,就打算拿纸笔开收条。
“收条倒是不用了,请您用自己的电台向局本部发电说一声就可以了,直属站的经费核销走特批,我们不用收条作为凭证的。”
“只要沪市情报站把收款数目和局本部说清楚,第七处到了月底,会自动从华通贸易公司的应付款中冲抵这笔费用。”周国骏笑了笑说道。
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两不相帮
沪市情报站的三个人直接被这句话轰炸的外焦里嫩,戴老板对手下的弟兄们捞点外快,向来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他知道。
但是,军统局的人都明白,戴老板最讨厌贪污经费,这是不可容忍的行为,所以在这方面执行得非常到位。
军统局的财务审核制度非常严格,账目必须要做到清晰准确,第七处还会不定时的派人下来做财务审计。
想要核销费用,必须有原始单据作为凭证,这是最简单的常识问题,没有凭证就是贪污!
可这个常识却被直属站给打破了,人家偏偏不需要走这样的程序,由此看来,直属站在军统局的地位,那是意想不到的重要。
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华通贸易公司的缘故,毕竟陈明翔主持的走私买卖,承担了军统局八成的经费,代表局本部和陈明翔接触的直属站,自然是有一些特权的。
“老弟,直属站和沪郊情报站有来往吗?”郑挺献问道。
“直属站只是代表军统局常驻沪市,监督协助华通贸易公司和国统区之间的走私往来,比如公司的货物种类和数量,运输的时间和路线,报给局本部的专门人员进行对应的安排。”
“根据局本部的要求,直属站的工作性质非常单一,不能主动和军统局任何机构发生联系,除非是上峰给予明确的指令,交办了临时任务,直属站和沪郊情报站是完全不搭边的两个机构。”周国骏说道。
这是来之前王真的特意交代,必须要对沪市情报站传达一层意思,直属站是局本部直控的特殊机构,承担辅助局本部获取经费的任务,如果上峰有指令,可以给予协助,但不会插手他们和沪郊情报站的竞争。
直属站在沪市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未来抗战胜利以后,军统局在沪情报机构的基础和主体,这一点戴老板已经给陈明翔做了保证。
考虑到资历问题,还有军统局需要面对的复杂环境,虽然不可能让直接陈明翔担任新机构的掌舵人,可最少也是二把手,另外还会视情况给出一到两个肥缺,弥补对他的亏欠。
所以,不管沪郊情报站和沪市情报站斗成什么样,对直属站来说都无所谓,戴老板的承诺,含金量不容怀疑。
周国骏也没有多待,很快就告辞了,他来这里的目的虽然是送钱,可实际上却是为了说这段话,否则根本懒得搭理这伙人,派个下属也能完成这么简单的任务。
甲种站的本部科长,对上乙种站的站长,身份地位丝毫不落下风,等再沉淀个两三年,他肯定也会成为军统局的上校。
“人家的意思是两不相帮,这对我们来说却有点不利,经费既然到位了,我们要赶紧把情报站的框架组建起来,东南办事处派给我们的几十名特工,还有抽调的十几个资深特工,很快就要来沪市工作了。”
“工作思路和方向不会有什么改变,随着美国参战,日本接连遭到失败,以后面临的局面将会越来越糟糕,而汪伪政府的官员和将领们,自然不愿意跟着一起倒霉,这是我们最大的资源。”
“局本部的要求是,在沪市暂停一切刺杀活动,对这些有可能被争取的汉奸,采取策反措施,以此为基础,展开对日军和汪伪政府的情报战。”
“我需要情报科先把整个沪市的所有衙门梳理一遍,然后行动科根据名单再挨个打听,采取跟踪监视的方法,记录他们的表现,把资料补充的更加全面和细致,我们再选择重点目标进行初步接触。”
“当然,即便日本会失败,可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沪市情报站自身的安全必须要放到首位。多花点钱不要紧,搞定警察局的户籍警,居住证必须要经得起检查,所有人员,把自己的身份资料牢牢印在脑子里,不能犯低级错误。”郑挺献说道。
沪市情报站和沪郊情报站,策略果然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政保局悄悄编织的一张大网,已经对着他们慢慢撒开了。
换做别人,即便是有计划,执行起来总会有些偏差,可这次布置计划的是万里浪,他可是覆灭过军统沪一区的厉害角色,更是军统局的叛徒,对军统局的做事方式太熟悉了。
以前好歹还有租界的特殊性作为屏障,行动起来未免有些碍手碍脚,可现在呢,连租界都已经被取消了,政保局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两个机构要是不出问题,那才叫见鬼了。
“刚收到局本部对武陵大会战的战情通报,在二十一日的时候,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的第一五零师,在武陵桃源的陬市,遭到日军第一一六师团的攻击,一五零师全军覆没,师长许将军身负重伤,自戕殉国了。”
“在前天也就是十二月一日,第二十七集团军第十军暂编第十师遭到日军第三师团的全力进攻,师长孙将军阵亡,大部分壮烈殉国,一少部分幸存者溃散撤离。”
“今天上午,十二月三日,武陵守军也就是第五十七师,向山城政府发出诀别电报,武陵已经失守,奉命增援的第十军却迟迟未见踪影。”
“局本部来电称,尽管委座严令第十军救援武陵,但兵团司令自称第十军是遭到了日军第三师团和第六十八师团的阻击,无法按照命令抵达武陵。”王真拿着电文说道。
鉴于陈明翔在日军内部的关系非常强,对武陵大会战提供了重要情报,局本部对于会战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给他通报一次,特别是关键情况,这在军统局是极其罕见的待遇。
其实开战以后,陈明翔的作用已经不大了,战场情况瞬息万变,他在后方很难掌握日军的动向,戴老板的意思很明白,哪怕有一丝一毫的希望,也决不能放弃,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军统局战略特工或许能够做到。
“算起来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损失三个将军了,四个师几乎被全歼,武陵大会战的惨烈可见一斑,你回复局本部,我会尽快想办法打探日军的动向。”陈明翔说道。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战役内情
想要了解武陵大会战的情况,特别是第十一军的战斗情况,陈明翔目前有两个信息渠道,第一是身为派遣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长的松井太久郎中将,他肯定是知道的,第二是第十三军司令部的特务部长川本芳太郎少将,他和第一一六师团有私下联系。
如果从松井太久郎的渠道去查,或许得到的消息更为全面,但肯定听不到细节,总参谋长没必要去关心战场的局部情况。
所以,陈明翔打算今天晚上约川本芳太郎吃饭,一边喝酒一边聊聊武陵大会战,其实不用他特意说,军人的话题永远离不开战争,川本芳太郎自己就会主动说起来。
川本芳太郎对于这个邀请并没有任何疑心,两人经常在一起吃饭,他没事也到马拉别墅做客喝茶,是陈明翔的“老朋友”了。
“我也是刚收到电文,第一一六师团已经占领了武陵,完成本次规定的作战任务,为了防止遭到山城政府空军和美国驻华空军的轰炸,目前撤离了城区驻扎在郊外地区。”
“这次战役是第十一军在正面战场打得最艰苦的一次,特别是因为美国的军事援助,山城政府的空军给我们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要不是他们内部出现了问题,战斗态势远比现在要惨烈很多。”川本芳太郎说道。
内部问题?陈明翔顿时有了很不好的感觉,他立刻就想到了山城政府军队的各大战区之间,也是存在着派系之争的。
说得更直白一些,山城政府军队的组成本来就很复杂,有委座的嫡系部队,也有各地方军阀的部队,彼此的关系非常恶劣。
不止是嫡系部队把地方军阀的部队当炮灰,而且各军阀和委座一系,也是经常性的敲闷棍砸黑砖,根本不算什么新闻。
可问题是,面临着日军的疯狂进攻,这是齐心协力共御强敌的时候,难道在武陵大会战中,也有这类现象出现?
“山城政府军队的组成混杂派系林立,经常出现拖后腿的情况,有问题也不奇怪,我倒是很乐意听听其中的内幕。”陈明翔笑着说道。
“梅机关的情报组在山城政府军队里有内线,说起来这是当初南造云子小姐的功劳,武陵是山城政府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的结合部,而双方受到了横山勇中将的战术迷惑,不能判断具体的主攻方向。”
“原本山城政府的第七十四军是机动兵团,一般来说不担任守卫职责,最前锋是川军和湘军组成的第二十九集团军,还有第十集团军,这个安排就不那么明智,在石门一战,第二十九集团军迫于压力后撤,把这个机动兵团的第五十七师置于死守武陵的局面。”
“山城政府的军委会电令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解救武陵,有意思的事情来了,第五战区没有出动主力,只是派几个游击纵队骚扰一下,第九战区的薛粤抗令不遵,把第九十九军这支最靠近武陵的部队原地驻防,防御皇军的第四十师团,反而派距离较远的第十军到武陵解围。”
“第十军前期进展非常缓慢,面对第三师团和第六十八师团的阻击,根本就不敢放手开打,后来,在开罗参加会议的山城政府委员长亲自下令第十军限期进攻,这才不计代价的实施强攻,但这时候武陵已经呈现败象,况且第三师团牢牢堵住口子,第十军不可能完成任务了。”川本芳太郎说道。
虽然没有出现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但整个过程也着实听的人难受!
陈明翔听到这些内幕,很快就梳理出了整个会战的脉络,战斗力最强的山城政府嫡系军队也是机动兵团,等在后面提供支援,在前沿死打硬拼的是川军和湘军,在没有地利和防御工事作为依托的情况下,所谓“杂牌军”能顶得住日军主力师团吗?
他感觉到愤怒的是,自己辛辛苦苦把整个作战重点都上报了军统局,并转给了第六战区司令部,第十一军为了这场战役,已经倾尽力量,别的地区不会再有大的战事,第九战区却行动迟缓不敢硬拼,还违抗军令,导致救援武陵的任务无法完成,一个主力师被歼灭,这是岂有此理!
另外,第六战区司令部肯定也是不相信军统局的情报,至少还存有验证的心态,各部队的协调搞得一团糟,历来情报是战场获取主动,克敌制胜的首要因素,你们慎重的有点过分了!
“这么说,第十一军将会很快撤离武陵了?受到战役的影响,华通贸易公司在川湘一带的陆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而派遣军总司令部的经理部,还有宪兵队司令部,都不断催促我加快采购物资的进度,我也为此感觉到很为难。”陈明翔说道。
“还得等派遣军总司令部的命令,但武陵内部,此刻只有一个清理战场的中队,主力在北部十多里路的一个小镇驻扎。”
“刚刚经历大战,部队需要短时间的休整,伤员需要救治,并且送回后方的医院,弹药和粮食都要补充,而且还要防止山城政府的追击。”
“至于皇军对物资的需求,不止是国内的军需生产,我得到一点消息,大本营正在酝酿实施一次超大规模的会战,作战区域将会跨越几个省份,派遣军所有的机动兵力,几乎超过一多半都要投入,还有关东军的协助,不夸张的说,这是关系到帝国命运的重要举措。”
“虽然这个计划还没有得到天皇陛下的批准,大本营对此还有争议,但大致的作战目标已经确定了,这么大的战役,消耗是非常惊人的,逼着你加快速度,也是不得已的做法。”川本芳太郎说道。
一个调动派遣军大部分机动力量,作战范围跨越几个省的大型战役,这个消息顿时引起了陈明翔的关注,对于多灾多难的国统区来说,又要承受一次惨痛的浩劫!
当然,川本芳太郎的意思是,作战时间未定,作战计划未定,刚刚经历了武陵大会战,日军作战部队也得需要修整,这个事情倒是还不着急。
但失陷的重要军事要地武陵,却能立刻收复了,城里只驻扎着一个打扫战场的中队,收复是轻而易举的。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选择最大的利益
“局座,刚才收到春风的急电,目前武陵城内只有一个日军中队在打扫战场,主力因为担心遭到我方空军的轰炸,后撤至十几里外的小镇休整,这是夺回武陵的大好机会。”潘琦吾凌晨四点多被叫醒,然后急忙拿着电文到了戴立的住处。
“哈哈哈哈,看起来有些人不是一般的愚蠢,居然向军委会报告,说是第一一六师团的主力目前留守武陵,于是老头子下令,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暂时不要对武陵采取军事行动。”
“看看我们军统局战略特工的情报,一个中队啊,按照编制只有一百八十一人,而城外第九战区的欧兵团有五个主力师,却被吓得停滞不前,连像样的战场侦察都做不好,哎,让我说什么好?”戴笠无奈的说道。
第九战区在武陵大会战中的表现,的确有些糟糕,上到战区司令部的薛粤,下到作战的两个兵团司令,动作缓慢缩手缩脚,被老头子骂的是狗血喷头,军委会的嫡系力量第七十四军下属第五十七师全军覆没,老头子心疼得要命。
“局座,要是我们把这份情报给委座汇报,那可就得罪了第九战区,迟滞不前的欧兵团,那是薛长官的嫡系。”潘琦吾说道。
“不,第九战区的薛长官是粤系骨干力量,与王曜武这样的老头子嫡系是有差距的,七十四军自成小团伙,老长官俞侍卫长是老头子的亲信,相比之下,我们更不能得罪王长官。”
“我先去求见委座,你分别给王长官和薛长官各自发一封电报,通知他们这个情报,听不听就在他们自己了。”戴立说道。
潘琦吾自然知道,山城政府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里面分为许多大的派系和小团伙,内情之复杂远比日本海陆军要厉害的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