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4/561

陈明翔掏出自己的雪茄,拿出一支点着了,然后把一盒烟都给了郑同辉,地下党的日子之艰难,从细节就能体现出来了。要说郑同辉,开着酒楼一月几十万的进项,却在抽这样的劣质香烟,这是一种自律性。
“老郑啊,我给你写个条子,等会你到法租界我的烟厂,提一箱香烟出来,这点事对我来说无所谓,不差这点东西,别老抽这种劣质烟,满嘴的苦涩不说,身上的烟味格外大,这有损酒楼经理的形象。”
“说起来我也真是佩服,你们这些地下党的地下工作者,饭都吃不饱,两三年都添不了一身衣服,兜里比脸都干净,能坚持到现在,的确是很不容易。”陈明翔说道。
“抽了你的雪茄,我也不能没有回报,说起来我也是个地下党的老同志了,就给你讲讲地下党的发展史吧,你可能不太清楚地下党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管遇到多么大的危险多么大的困难,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这自然是有原因的。”郑同辉说道。
在短短的三个多小时里,他把地下党的起源、发展史和理念思想,以及和山城政府的根本区别,向陈明翔做了认真的阐述,他没有要陈明翔加入地下党,这靠的是陈明翔自发的本心。
陈明翔还真是很有兴趣,他接受的是军统局的理论,而军统局向来把地下党视作是洪水猛兽,恨不得见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杀一个。
山城政府那位老头子,手里沾满了地下党的鲜血,用整个太平洋的水都洗不干净,戴老板那自然也是佼佼者。
“这样吧,我给你金条,你估计也得上交,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我再给你写个条,每月能到华通贸易公司的一号仓库,领取十石大米,用来救济一下生活困难的同志,东西我给了,你们要是还吃不上饭,那我就不管了。”陈明翔走的时候又写了张条子。
地下党的经费非常困难,郑同辉拿到这些黄金大条,肯定会用在工作方面,给了就是给了,陈明翔不管用途,可瞅着郑同辉比上次见面还要瘦,再次了援助,而且这是长期援助。
“你说得对,沪市别的同志们更需要这笔钱,我这个小组好歹还能吃上饭,厨房稍微拼凑一点,就够我们饿不着,其实这批粮食更有价值。”郑同辉也没有推辞。
对他来说,陈明翔属于是单线联系的可发展对象,思想是进步的,他的捐助可以收下,地下党虽然贫困,可也不是随便什么人的都收。
陈明翔感觉心里有些火热,新思想新理念对他的冲击还是非常强烈的,可是刚回到家,又看到了替工的女孩,也说不上是什么原因,他总觉得这个事情有点问题。
“你通知周国骏,秘密调查一下这个女孩的来历。”陈明翔对王真说道。
“你觉得她是特务机关派来的?”王真问道。
“不好说,现在就算戴老板也有嫌疑,先保持监视,即便发现什么疑点也不要轻举妄动,等我从苏洲回来再决定,她看起来规规矩矩,可是能给我这样的警惕,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情。”陈明翔说道。
“我们家的这种方式,自身是有缺陷的,那些女佣都有可能被收买,刺探家里的动静,只是,除了书房的电台,也找不到任何的证据。”
“这里不是直属站的办公室,收发电的密码本就在我的脑子里,电报稿随用随烧,根本不需要留存,来往电文自然有局本部的专业人员留档记录,即便来,也起不到任何作用。”王真说道。
这就是陈明翔不刻意防范的必要条件,王真不喜欢家里有佣人打扰二人世界,而且她受到了严格的训练,能把密电码在短时间内全记在脑海中。
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情报处给的电台,那是经过备案的特殊储备电台,也不怕有人查,对外的解释是,方便和各地的采购站联系,华通贸易公司是有专门电台室的。
“这部电台是个麻烦,如果敌人想到这一点,只要派锁定发报的时间,就能查到我们两个之中有人会使用电台,只是以前没人从这方面入手。你给局本部发电,调整收发电的时间,在家里只收不发,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
“要几部最新型的电台,我知道美国海军给了军统局最先进的美式电台,体积小功率大,这部电台放到公司电台室做备用。你给局本部发电的时候,可以装在车里到店铺,或者是到中行别业,咱们家那么产业,不愁没有地方,女主人巡视领地,也是很正常的。”
“任何重大的失误,都是从细节出的问题,既然人家盯住了咱们家,那就说明有盯住的必要,等到新电台来了,立刻就办这件事。”陈明翔说道。
这次警政司沪市高等警察学校的落成仪式加开学典礼,办的实在是太轰动了,可这样的宏大场面,也势必会引起有些人的警惕,比如说北泽平。
这种老资格特务的思维是,权力越大破坏力越强,在他认为没有彻底排除威胁之前,往后的手段只会更加隐蔽,更加让人防不胜防。
但是陈明翔并不后悔这么做,位高权重的人来的越多,事情影响越大,自己可借助的力量就越多,也会形成强大的震慑力。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被汪经卫、畑俊六和吉田善吾一起夸奖表扬,并亲自受邀参加活动的人,居然是军统分子,那可是比李仕群被杀还要大的丑闻,这是在打大日本帝国的脸,假如有脸的话。
越是这样,他越是不能忽视对自身环境的巩固,把潜在威胁在最短时间扼杀在摇篮里,降低犯错误的几率。
潜伏特工是在敌后战斗,哪怕是非常难国轻微的错误,也有可能导致任务失败,而细节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第一千零二章
灾难性的掠夺
“我记住了,等局本部发来的电台拿到后,就立刻把这部电台撤到华通贸易公司的电台室,家里只收不发。”
“对了,你能不能把警察学校的培训资料和特工手册拿回来一份,这是很有价值的经验总结,我们直属站也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储备。”王真说道。
有日本专家编写的教材,有伪满洲国资深警官编写的教材,还有陈明翔指定万里浪、陈恭树和佘介编写的特工手册,这些可都是很有价值的内部机密,通过了解敌人的手段和思维,就能针对性的采取反制措施。
“能想到这一层,你这个直属站督察是真的成熟了,我早就把所有的授课材料都准备了一份,怎么说也是校长,这点权力还是有的,你能主动想到,我感觉很欣慰。”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不希望王真在工作方面太依赖于自己,她作为直属站的督察和自己的助手,实际上是在履行站长的职能,要有独立的思考和决断能力。
苏省的大米在七月份就开始陆续成熟了,李仕群就像是眼睛冒绿光的饿狼,命令各地市的征收机构,疯狂的向老百姓压榨粮食,给的价格自然很低,保安队和警察部队,如同蝗虫过境一般,把老百姓的口粮都抢夺了大半。
陈明翔借口到苏洲的纺织厂办业务,带着王真在十九号下午赶到了苏洲,跟着他一起来的,有一辆装载着中储券的汽车。
最大面值的中储券是一千元,一捆就是十万块,一亿元中储券实际上也没有多少,这还是有一部分面值为五百和一百的。
一路上不但陈明翔的心情不好,王真的心情也很差,到处都是抢夺粮食的日伪军队,道路上经常遇到运输粮食的车辆。
粮食从来都是第一重要的物资,苏省的粮食不止是李仕群要拿来换钱,而且苏锡常地带是日军和汪伪政府最主要的征粮区。
“这些日伪就是一群该杀的畜生,他们这么狠毒的操作,今年老百姓肯定会饿死很多,口粮都被抢走了!”王真愤怒的说道。
这是陈明翔亲自开车,她也不用担心会被人听到,心地善良的她,实在是无法遏制内心的怒火。
“你以为山城政府的行为,能比这些日伪强到哪里去了?知道去年春天到今年春天豫省的大灾吗?本来遇到旱灾当地的粮食产量就不高,山城政府还要强行征收军粮,甚至把这个事情和各县政府官员的政绩挂钩!”
“将近百万的军队吃粮,这是多么大的负担,加上粮价飞涨通货膨胀,每斗小麦的价格从二十元涨到了三百元,老百姓买不起粮食,据说饿死了两三百万人,这可是在国统区发生的事情!”陈明翔说道。
“国统区的情况虽然也很惨,可终究还有几个省的地盘,调动粮食资源救灾,这是政府应该尽到的责任,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王真惊呆了。
她知道豫省发生了大旱灾,但还真是不知道情况居然有这么惨,饿死了几百万人,天啊,山城政府的那些官僚,连最起码的民心都不要了吗?连最起码的政府职能都不履行了吗?
“先是豫省的省主席隐瞒灾情,导致山城政府消息闭塞,等到救灾的时候措施不力,加上那些官僚们贪污赈灾款项,物价居高不下,怎么可能缓解灾情?”
“我们烟厂的烟叶在这个阶段大量减产,采购站报给我的说法是,到处遍地饿殍尸横遍野,连草根都挖没了,树皮也吃光了,地狱也不过如此了!”
“一个由大地主大资本家组成的政府,养着一群昏聩无能的官僚,这样的政府值得我去为之奋斗终生吗?”陈明翔这一刻也想骂人。
实际上他还没有说,其实冀省和陕省也发生了大灾荒,地下党根据地同样处于艰难时期,关键问题是,根据地接纳了大量的灾民,导致自身的救灾能力急剧降低,压力比山城政府大得多。
毕竟根据地除了农业和少量的工业,整体的工商业经济是非常落后的,手里没有赈灾的资金。
可不管自身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那些到根据地求生的灾民,大多数都得到了安置,没有像豫省这样惨,两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老弟,我可是按照咱们的约定,把三万吨大米都给你准备好了,不要你高价,每吨两万块,你通过中储银行沪市分行转给苏省银行的款项我知道,再弥补我五千万,这事就算是圆满达成了。”李仕群笑着说道。
来到苏洲,自然李仕群要设宴款待,就在他的官邸天香小筑,看着山珍海味一桌子,再想想那些失去粮食的老百姓,陈明翔就觉得没什么胃口。
可他现在已经是老资格特工了,也是甲种站的站长,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该吃吃该喝喝,表现得没有一点反常。
“我就知道以部长的本事,这点事绝对瞒不过你,行,等货物交割完毕,一分钱都不会少,我的车上就有五千万中储券,等会就卸车当做定金。”陈明翔说道。
“那倒不用,老弟的信誉我是知道的,做买卖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一次失信过。日军今年的征粮计划发出来了,乙米区为二十八万吨,甲米区为三十五万吨,金陵政府占据百分之三十三,日军占据百分之六十六。”李仕群说道。
什么叫做乙米区呢?这是指生产籼米的地区,皖省南部、金陵和苏洲等地,多有种植。
什么叫甲米区呢?这是指生产粳米的地区,苏锡常一带和浙省的几个地市,是主要的产区,加起来共十五个县。
“居然要六十三万吨大米,好大的胃口啊,这是要杀鸡取卵,不让当地的老百姓活啊,只是我估计,能完成两成,就已经是顶天了,也不看看什么时候。”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你是个有数的人啊,金陵政府粮食部长已经来苏洲了,汪主席的意思,也不愿意把粮食全都让日本人低价抢走,我们自己也需要粮食,不但沪市的陈恭波,三天两头的给粮食部施加压力,参谋本部也在要粮食,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军加起来四十多万呢!”
“日军的收购计划,实际上受到各地政府的抵制,政府官员和警察,还有保安部队,都需要保障吃粮,你瞧着吧,能到两成都是最好的结果了!”李仕群说道。
第一千零三章
计划效果明显
在李仕群的严令之下,各地的县政府全力收购粮食,通过各村的保长和甲长,在警察和保安队的掩护下,直接不经过县粮库,源源不断把大米运到各地市的粮库,给出的价钱在七百多中储券一石。
为什么不经过县粮库呢?
其实很好解释,日本商人派人在粮库蹲点呢,来多少粮食就要吃多少,所以必须得中途截留,要不然一粒粮食也别想从狗嘴里夺过来。
李仕群给的这个价位按照目前的行情来说,低是低了点,但属于汪伪政府粮食部规定的市场价,远比日本华中粮米收购组合给出的价格要高。
贪婪的日本人给粳米的收购价格是六百元中储券一石米,给籼米的收购价格是五百五十元中储券一石,每石最少差距两百元。
既然老百姓不给县粮库送粮食,日本人就没有办法强行买粮,他们还没有那么多的人手,到各村各镇去监督收粮,加上苏省各地市县区瞒报各地的产量,日本华中粮米收购组合,顿时就坐蜡了。
当然,李仕群也不能把事情做绝,十成里面有两成是要运往县粮库的,要是日军收不到粮食,那可是捅破天了。
“陈君,华中粮米收购组合向派遣军总司令部报告,在甲米区和乙米区的收购很不理想,现在是新粮上市的最好阶段,他们只完成了规定任务的百分之五左右,按照这个数量,别说是供应华北地区的皇军,支援关东军,就是派遣军自己的大部分军队,都要受到粮食的威胁。”
“这个事情非常严重,缺粮将会动摇军心降低战斗力,畑俊六大将极为重视,派松井太久郎总参谋长亲自督办,你正在苏洲,暗中给我调查一下,这个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写一份书面报告给我,我要呈递给总司令官。”木下荣市打电话说道。
军粮收购受到阻碍,这对日军来说是第一等的大事,要是连饭都吃不上了,还谈什么战斗力,所以日本商人就给派遣军总司令部告状了,宪兵队司令部受命负责调查。
“将军阁下,我明天就开始调查这件事,其实不外乎那么几个原因,想必您心里也有数,但我会尽快形成书面报告,赶回沪市交给您。”陈明翔说道。
到底是什么原因,你们这些日本侵略者心里没点数吗?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说是不能说的,还得找到“原因”为日军自己开脱,这是金陵政府和李仕群等人搞的鬼,加上日本商人的粮食收购价格过低,才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皇军是没有责任的。
“局座,根据第三战区顾长官和第五战区李长官给我们军统局发来的公函,还有我们两个小组的电文,春风许诺采购的三万吨大米,已经全部接收完毕,两位长官对军统局此次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并且向山城政府军委会提请嘉奖,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喜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4/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