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561

两天后的中午,沪市几个粮食商人的代表,终于被特高课允许到牢房里看望被抓的十二个人。经过半个小时的简短交流,他们捂着鼻子跑了出来,有两个甚至都吐了,这特么是人待的地方吗?
随后三个人来到了马拉别墅找陈明翔,这次送的美元和金条,可比上次多了好几倍,他们已经听到特高课的警告了,要是再拖延,他们也得照样到监狱里啃窝窝头喝凉水。
“陈司长,您也是商人,不管是什么样的要求,我们大家可以坐下来慢慢谈,希望您能先帮个忙,把关在监狱里的同行先放出来,环境实在太恶劣了,这些人闹肚子闹得,连走路都很困难了!”姓刘的粮商苦笑着说道。
说起来陈明翔也是粮食商人中的一员,他也做粮食生意,并且在沪市有自己的米店。只不过,丰华公司主要供应的对象,是宪兵队司令部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很少和老百姓打交道。
“我可以想办法从特高课手里把人要出来,但只有一个晚上,先让他们回家洗个澡换身衣服,然后到我家里来吃饭。实话告诉你们,如果今天晚上达不成协议,他们还得回到牢房,估计明天你们三个也会进去。”
“相信你们已经得到消息了,从六月份开始,沪市的民食配给权力就要转到金陵政府粮食部的手里,采购和配给还需要你们出力,要不是这点原因,早就对着你们下手了。”
“既然都是做买卖的,你们现在的心情我也理解,一吨少赚一万块钱,换做我同样也不舍得。可粮食来源匮乏的情况下,你们这些大户们也只能委屈一下了,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你我都知道,沪市的粮食价格肯定是只涨不落,苏浙皖的产米区,一大半产量都要给日本人做军粮,能支援沪市的少之又少,所以说,早晚都有收回损失的时候,入场资格才是最重要的。”
“这次大罢工的影响太坏了,整个沪市大部分日本商人的产业,几乎全部停工了,给日军的军需物资生产遭到严重阻碍,触动了日本人的神经,没杀人抄家已经算是破例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你们在金陵政府的后台,还是我,都没有办法帮助你们,送多少钱都不行。配合着先把粮荒问题缓解一段时间,让沪市的秩序稳定下来,是你们最大的出路。”陈明翔说道。
在这种沪市遇到生存危机的时候,这些投机商还在大肆囤积居奇,勾结贪官污吏哄抬粮食价格,简直就是吃老百姓的肉喝老百姓的血,陈明翔恨不能把这些人都杀个干净。
可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再换一批人,也不见得就比这批人好多少,没有政府强有力的约束,永远都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
再说,山城政府统治的国统区,类似于这样的投机商那也是屡见不鲜,那位大名鼎鼎的孔部长一家子,都是搞投机的高手,他能怎么办?
“陈司长,我们也不敢瞒着您,日本海军要的三万吨大米,二十多家商人勉强能够凑出来,可给市政府的三万六千吨大米,我们实在是凑不到,这可是以万吨为单位的。”姓韩的粮商说道。
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粮商肯定不愿意损失这么多的利润,赔本的买卖不能做,哪怕是面临着牢狱之灾,也得咬着牙想要挽回一些损失。
海军要的粮食不能打折扣,因为这是日本人,是要命的鬼子,但是老百姓的粮食,就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嘛!
“都是做买卖的,你们怎么这么笨啊,大米凑不够就用粗粮补充嘛,只要是粮食,我管它是大米还是棒子面,人都要被饿死了,粗粮细粮很重要吗?”
“两万吨粗粮米,一万六千吨碎米,这个事情就算是完结了,凑出来凑不出来我们大家心里都有数,不信就把家底子翻出来晾晾,要是没有我自己补上,你们敢吗?”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这些投机商目前手里的粮食,肯定要超出自己的需要,因为这个行业的投机,玩的是数量,不过陈明翔估计,再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光是囤积这些粮食需要的成本,那就是个天文数字。
不是他心软,狗急了还会跳墙,兔子急了还会咬人,陈明翔也不想把粮商们逼得急眼了,拉仇恨拉到这个地步,那是战略特工的失败,他要做的是好人,但底线是,粮食数量不能缩水。
大概是在北方出生并生活一段时间的缘故,陈明翔对粗粮并不排斥,吃窝窝头,还是棒子面掺了豆子面的窝窝头,这也叫事?人都要被饿死了,还管什么粗粮细粮的,哪怕是这样的粗粮,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而且作为军统局特工,他始终牢记一件事,只要能够生存下去,那一切就有希望,活着才是最为重要的,大环境就是这样。
“陈司长,沪市的粮荒问题,不是单纯是我们投机才造成的,里面的原因究竟是谁么,您恐怕比谁都清楚,现在我们被逼着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总得给我们一点相应的回报吧?”姓刘的粮商问道。
胳膊拗不过大腿,投机商们面对危险的局面,不得不同意这次的交易,可他们并不甘心,希望能够用这笔资源换来一些报酬,大家心里有数,双方也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谁也不会赶尽杀绝的。
投机商从来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他们的理论是,如果沪市的粮食渠道保持畅通,想要囤积居奇是很困难的,本地的大米不够,可以从别的国家购入洋米嘛,以前怎么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主要还是战争因素第一,是战争带来了这种投机商生存的土壤,粮荒问题是大环境改变导致的结果,他们投机的因素只能是第二。
“当然,对于你们为沪市做出的卓越贡献,市政府和日本方面会有特殊的待遇,沪市的粮食来源是苏浙皖三省,等事情告一段落,你们可以打点宪兵队和警察局,补足这一次的粮食数量。”
“到那个时候,三个省份的新粮上市了,价格肯定要比现在高得多,你们实际上没有多少损失。”面对这种无耻的说法,陈明翔也懒得和他们多费口舌,他有自己的打算。
第九百六十八章
挖个小坑

投机商长时间囤积的这批粮食,虽然大部分都被伪市政府和日本方面强行收购了,但与此同时呢,他们也得到大笔的资金。
等苏浙皖三省的大米成熟后,这伙人一定会疯狂的进货,以高价来弥补自己的这笔损失,无形中呢,也给陈明翔铲除李仕群的计划了很大帮助,苏省的粮食分散得越多,日军的征粮计划遇到的阻碍就越大。
之所以争取这个条件给投机商,还有一个不能说的原因,日本人在沦陷区低价甚至是抢夺的粮食,是用来做军粮的,而投机商的粮食价格虽然黑心,可这些粮食却不是卖给日本人的,而是高价出售给沪市的市民。
等到日后的局面再度陷入危机,实在没办法的时候,陈明翔打算鼓动市政府和日本方面再搞他们一次,投机商也成了应急的仓库,对这样的事情,他没有什么心理负担,相信汪伪政府和日本方面也没有更好的选择。
“明翔,尽管我在你身边见惯了大宗货物交易,几亿元的也不是没有,可这次粮食交易的利润之高,我还是第一次遇到,一次居然捞了六百万美元的纯利润,再不济我们也能落下一半吧?”
“粮食市场价格是每石大米一千块中储券,你涨到了两千块中储券,就不怕那些日本人知道实情后找你算账吗?”王真笑着说道。
两人站在马拉别墅门口的台阶上,看着一大群粮食商人,坐着各自的小汽车离开自己家,她忍不住开口问道。
既然陈明翔和粮商代表已经沟通完了主要内容,双方都同意彼此的条件,那当天晚上的宴请自然是宾主尽欢。从宪兵队司令部监狱释放的十二个粮商,自然也没有再回监狱,而是喝完酒直接回家了。
从明天开始,他们就要陆续把库存的粮食运到沪市粮食局,然后尽快配给到市民手里缓解粮荒,还要把三万吨大米运到陈明翔的仓库,至于言而无信这种事,对陈明翔是没有胆量做的!
陈明翔在这次事件中可谓大获丰收,粮商们打点宪兵队司令部、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和驻沪总领事馆的美元黄金,他没打算上交,而是直接用自己的分红给顶替了。
市政府户口米配给采购的三万六千吨粮食,陈明翔没有赚一分钱,价格太低了,最大的收获是,给日本海军华夏方面舰队采购的三万吨白米。
儿玉机关是按照两千块中储券每石来采购的,一吨就是四万块中储券,三万吨就是十二个亿中储券。
哪怕是一百中储券兑一美元的牌价,这笔中储券也就是换算一千两百万美元,但儿玉机关给的是一千五百万美元。
陈明翔给粮商们自然是美元,在目前的战乱时期,但凡有点能力的商人都喜欢存点硬通货,这可比中储券要强的太多了,他用六百万美元就把事情搞定了,等于还是一千元中储券每石米。
可粮商们答应配合,白米的市场价格开始炒作到两千块中储券每石,为什么说是炒作呢?因为价格不是最重要的,而是市场根本没有货源。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式,剩余的货款还有九百万美元,陈明翔先留下六百万美元,这是他应得的货款,然后拿出三百万美元来分。
儿玉与士夫一百万美元,牧田觉三郎和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分一百万美元,他们要负责摆平海军内部的查问。
驻沪总领事馆以及别的打点,要分一百万美元,负责顶住来自上层的压力,要是被人知道在沪市发生粮荒的时候,华夏方面舰队司令部还采购了三万吨大米,那也是个小麻烦。
“我怕什么?提出采购粮食的是日本海军的方面舰队司令部,我又没给国统区或者地下党,日本人总不会连自己的海军也要制裁吧?再说,没有我出面协调,日本海军能从投机商手里拿到三万吨大米?”
“这几百万就是我的价值所在,他们名正言顺的靠着我捞钱,可以说是坐在办公室里就能天上掉馅饼,还要嫌粮食买的贵,还有没有天理了?”
“这次我留下四百万美元,拿一百万美元给宪兵队,疏通一下关系,拿五十万美元给驻军司令部,五十万美元给梅机关的关系户,这件事就没有后患了,用钱来开道,无往而不利!”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倒是想把这三万吨大米都给沪市的老百姓,但实在做不到啊!
这些投机商可以卖米给日本海军,但是决不会答应以这样的价格卖给沪市的老百姓,陈明翔真这么做,势必要遭到反击,关键是,他没有合适的借口,机会虽好,却利用不起来。
“明翔,你要粮商们把海军订购的军粮,大半夜偷偷运到仓库存放,还对外宣称要把价格涨到两千块每石,我怎么感觉你要坑人呢?让我想想,你是不是要教训一下北泽平?”王真问道。
酒宴的谈话她都听到了,陈明翔要求这些投机商,把三万吨白米利用夜晚运到自己指定的仓库,对外严格保密,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别人问起,就说是按照两千块中储券每石销售给华通贸易公司,这摆明了是有问题的。
这年头日本海军能拿几百万美元买粮食,肯定是和陆军有关系,海军和陆军不对付,这是沪市商人们都知道的事情,涉及到日本军队的问题,投机商们谁敢多问?
“在粮食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如果北泽平发现我大量囤积粮食,自然会挑起事端,他知道我驻军各大机构的关系很硬,把我告到驻沪总领事馆或者驻军司令部都没用,宪兵队司令部更别说。”
“想要借助沪市的粮荒问题制裁我,必须要机关长柴山兼四郎出面,并且由派遣军总司令部进行调查,可这样一来,他得罪的人就多了,大坑目前不好挖,先来个小坑做做游戏。”陈明翔笑着说道。
“可你想过没有,北泽平可是日本情报机构的老特务了,他肯定不会自己出面和你直接对阵,必然是安排别的渠道,这个坑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王真说道。
第九百六十九章
挖个小坑

假如北泽平是明着向上面举报,等于是梅机关情报组和陈明翔之间彻底撕破脸了,把自己暴露出来,以后就会遭到陈明翔的疯狂打压和报复,在沪市的地盘,梅机关情报组根本斗不过陈明翔。
没有得到确凿证据之前,北泽平不会做这样的蠢事,陈明翔掌握的丰厚资源,对梅机关情报组和他自己也很重要。
他可以背后驱使别人向梅机关告密,然后柴山兼四郎才会装作不知情,上报给派遣军总司令部,那样一来,谁也不知道是他在幕后下的黑手。
“你不懂,只要派遣军总司令部敢来沪市调查我,还是这笔粮食的问题,也就藏不住什么秘密了,方面舰队司令部给我安排的任务完成了,我遇到麻烦,司令部肯定会出面维护我,并且追问消息来源。”
“北泽平敢盯着我,就有可能盯着海军的其他事务,这涉及到海军的面子,性质非常恶劣,方面舰队司令部是决不会轻易放过的。”
“在派遣军总司令部和方面舰队司令部的层面,北泽平只是个情报机构的小头目,没有给他保密的必要,他还不够资格。宪兵队司令部和驻沪总领事馆,也会做出同样的决定,你以为我的钱是那么好拿的?”
“日本政府和军方驻沪的各大机构,其性质不同于野战部队,他们在城市待得时间长,心态也在逐渐发生改变,触碰到他们的利益,北泽平这混蛋不吃亏才怪!”陈明翔说道。
日本人从来不会把华夏人看作是自己真正的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利用价值,在他们那种高傲的心里,华夏人只是被利用被欺压的傀儡和工具,随时都可能被抛弃。
如果想要和这些侵略者维持一种谈话相对随意的私人关系,唯独只有用利益作为纽带,才有可能实现,谈友谊谈感情,那不是开玩笑吗?不是没有,而是非常稀少。
绝大多数人都难以抗拒花花绿绿的美元和金光闪闪的金条,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会让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不爱钱的人不是没有,可熟练估计比凤毛麟角还要稀少,看看自己的身边,能找出几个这种人来?
从创建华通贸易公司开始,陈明翔掌握了雄厚的经济资本,用这样的手段不断腐蚀拉拢日本军官甚至是将官,一步步走到了现在的身份地位和权力,还从来没有失败过。
一辆辆的运输卡车满载着成包的粮食,快速驶向一个大型仓库,稽查队的警卫队负责警戒,院子里有一百多个装卸工在等待着。
从晚上六点到凌晨六点,两百辆汽车一停都没有停,连续几天都是如此,他们却没有注意,仓库附近始终有人在盯着,而盯梢的也没有发现,他的背后还有人在盯着。
“主任,我们接触陈明翔产业的情报员报告,沪市的粮食商人,偷偷摸摸和陈明翔做了一笔巨大的交易,在整个沪市闹粮荒的情况下,至少有三万多吨的大米被陈明翔秘密囤积起来,就在他的二号仓库。”
“他们的运输都是在夜间进行,为此动用了华通贸易公司运输队的两百辆汽车,陈明翔还下了极其严厉的禁口令,不允许参与者对外透露半个字。”负责整理情报的机要班长说道。
“三万吨大米?陈明翔还真是大手笔啊!黑市米的价格已经突破两千块中储券每石了,这个混蛋张嘴闭嘴都是为帝国效忠,在沪市遭遇粮荒,帝国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他居然搞囤积居奇,他才是沪市最大的投机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