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561

客厅里的地面上放着几个木头箱子,里面装的都是古董和字画之类的稀罕玩意,价值肯定不低。
“我也时常得到周部长的提点和帮助,你老兄有点太见外了,这次你初次登门,我不和你计较,以后再来我家,没必要搞得太客套,随意一些就好。”
“今天在我家吃晚饭,咱们两个喝两杯,也庆祝你正式在沪市建功立业大展宏图。”陈明翔说道。
他是通过丁墨村的介绍与周坲海搭上了线,但是两人的关系是去年才慢慢拉近的,现在除了利益之外,周坲海的小情人,就住在他安排的别墅,变成了绝对的心腹。涉及到这样的事情,一般角色肯定没有资格帮忙。
税警总团是周坲海的嫡系部队,熊健东能来担任副总团长,必然是投靠了周坲海的结果,说起来还真是关系不算远。
“这顿饭我是打定主意要吃的,你赶都赶不走,我是昨天下午到的沪市,忙着先把住处安顿好,今天上午到驻地司令部交接了工作。”
“其实来沪市之前,我给你打过一次电话,但市政府外务办的人说你去关外办业务了,等忙完了司令部的事情,又给你家打了个电话,听弟妹说你恰好从关外回来了,我这才登门拜访混两杯酒喝。”熊健东说道。
第八百八十九章
试探态度
“既然老兄以后要常驻沪市,改天我专门邀请岗村少佐回来,我们坐在一起好好聚聚,说起来当年要不是这位老上司提携我,也没有现在的风光。”陈明翔抽着雪茄说道。
他和熊健东初次认识,是在江夏宪兵分队,所以,话题难免要聊起岗村适三少佐,他不但是陈明翔的老上司,也是熊健东的上司。
当年驻沪宪兵队的前任司令官三浦三郎少将,居然命令特高课雇佣杀手,要刺杀派遣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意图制造恶性事件,挑起日本和英美的战争,但可惜行动失败了。
这个事情的性质非常恶劣,宪兵少将胆敢刺杀陆军大将,结果受到陆军大佬赏识的三浦三郎,只是被调回国内完事,可身为特高课长的岗村适三,却受到了特一课和南造云子的牵连,被记了大过处分。
除此之外,南造云子指挥特一课对付军统沪一区,却在租界被陈恭树端了老窝,死了三十多个日本特工,这次重大损失尽管被宪兵队给遮掩了,但影响却是存在的,自然也要牵连到特高课长。
在日本陆军宪兵系统,岗村适三也是很少见的例子,按照他资历,最起码也要是宪兵大佐,却两次受到重大牵扯,导致迟迟得不到晋升,这么多年还是宪兵少佐。
“老弟就算不提我也得告诉你,先耐心等待一段时间,用不了多久会有一个大惊喜给你,你和老上司重逢的日子可是不远了。”熊健东笑着说道。
“你的意思是说,岗村少佐要调回驻沪宪兵队?这可太好了,就为了这个好消息,也值得多喝两杯。”陈明翔大喜。
岗村适三说起来和木下荣市是一个类型的,总是面色阴沉不苟言笑,可他对陈明翔真的很照顾,几乎是倾尽全力的予以支撑,有他在,特高课方面就不用担心了,有什么事情都会提前得到通知。
这些年即便是岗村适三被发配到江夏宪兵分队,陈明翔也没有忘记这位老上司,除了华通贸易公司的分红没有中断,还专门去江夏看望他,还邀请他到金陵春酒楼喝过酒。
“如果不是这次柴山兼四郎来梅机关担任机关长,我还不知道他和岗村少佐居然早就认识,而且关系还不错,也是柴山兼四郎向东京宪兵司令部本部申请,把岗村少佐调回驻沪宪兵队继续担任特高课长。”熊健东说道。
柴山兼四郎私下里动作频繁,不止是把老部下北泽平调入梅机关担任情报主任,还把老关系岗村适三少佐调回了宪兵队,这一连串的动作也表明,他自身有着强烈的掌控欲望。
梅机关和宪兵队属于两个系统,一个是陆军参谋本部势力为主导的特务机关,一个是作为军中警察的宪兵,相互并没有直接隶属关系。
梅机关要想自己的工作得到宪兵队配合,就要在宪兵队有自己的关系,岗村适三就是很好的选择,因为木下荣市少将,是非常难打交道的,连影佐祯昭和他接触都觉得头疼,柴山兼四郎也不会例外。
日本宪兵系统是东条英机的大本营,高层都是他的人,能够对宪兵系统施加影响力,不是柴山兼四郎一个中将能做到的,这件事必然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或许,这就是为了对付李仕群!
“老弟,日本人和金陵政府想要实现华中地区的物资统制,苏省是最为重要的省份,而以李仕群的贪婪性格,肯定不会放过这块肥肉。”
“他截留了苏省的税赋,导致金陵政府财政部运转不畅,还大肆走私棉花和粮食,特别是后者,这也直接触犯了日本人的忌讳。”
“我来之前和岗村少佐聊起过这件事,他对李仕群非常反感,认为军统沪一区覆亡的时候,特工总部就已经完成了使命,该裁撤了,给特务组织这么多的资源和这么大的权力,等于是给帝国和金陵政府制造隐患。”
“李仕群借助梅机关的势力登上高位,掌握着清乡委员会和苏省,却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忠诚更是无从谈起,事实证明,他成了最大的祸害,把苏省搞得乌烟瘴气,变成了他为所欲为的私人地盘。”
“我听说,梅机关新来的机关长柴山兼四郎中将,是内阁和军部选中,负责执行新政策的,他可是原来竹机关的机关长,李仕群这次怕是有麻烦了。”熊健东说道。
这属于一种试探的方式,没有直接发问,而是阐述一些机密事情,想要知道陈明翔对李仕群的态度。
毕竟他也是特工总部的高层,目前还担任着调查统计部的督察专员、特工总部的督查室主任和沪市实验区长。
熊健东很忌惮陈明翔在日本方面的势力,担心他和李仕群利益牵扯的太深,出手破坏对付李仕群的计划,导致事情出现变数。
“老兄应该知道,我实际上就是个商人,在金陵政府也没有根基,身子骨单薄,扛不住什么风险,加上自身的环境受限制,所以对于高层的争斗倾轧,向来是有多远躲多远,顶多也就是旁敲侧击说两句话,奢望吃点残羹剩饭,已经很满足了。”
“李部长的言行举止虽然失了分寸,可你不要忘记,他在朝中也有人,就像你说的,苏省的地位太过重要了,各方势力都想打主意,谁也不愿意对方占据这块宝地,在目前的情况下,谁先跳出来,谁就要成为众矢之的!”陈明翔笑着说道。
他的态度很明显,你们对付李仕群我不反对,在适当的时候,甚至可以帮着给你们在日本人那里说句话。
但挑明了掺和这个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会给我自身带来危险,日本人之所以对我放心,就是因为我不喜欢胡乱插手,搅入到这样的是非中。
“李仕群当然不好对付,我也就是随便说说,知道老弟是这样的态度,我就放心了。这家伙在苏洲暗中捣鬼,坏了我的事,逼着我只能投靠周部长,不给他找点麻烦,其实不是显得我好欺负吗?”
“再说,他和周部长水火不容,两边迟早都要撕破脸皮的,这种层次的争斗,关键就看谁能把握住机会,说实在话,李仕群现在很危险,我认为就目前的局势,周部长的胜算很大,所以,我也得提前做做准备。”熊健东说道。
第八百九十章
新的契机
“看起来熊健东并没有要必杀李仕群的心思,他的目的,可能只是想把仇人赶下苏省省主席的宝座,出一口恶气而已,毕竟没有了苏省的财力支撑,李仕群没法维持数量庞大的保安部队、清乡警察部队和特工总部的运转,再加上周坲海控制着财政部,他慢慢衰落是必然的。”王真说道。
她不止是冰雪聪明,经过军统局的秘密训练,也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特工,这点判断能力还是有的。
“哪怕是现在李仕群遇到了极大的威胁,局势对他非常凶险,可包括周坲海在内的对头们,谁也没有想过能置他于死地,难度确实太高了,关键是,柴山兼四郎现在也没有打算杀了李仕群,这样的好狗可不容易找。”
“李仕群是梅机关扶持起来的,等于是日本人自己树立的一个典型,如果就这么把他给弄死,很难说别的汉奸会怎么想,不是有个成语说兔死狐悲吗?要是为此搞得人人自危,那也不是日本人愿意看到的。”
“眼下的局面很清晰了,该有的条件都具备了,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后面推李仕群一把,关键是粮食,只要日军的军粮出现问题,谁也救不了他!”陈明翔说道。
根据日本政府和军部以战养战的原则,日军在华夏的侵略军,对华中地区的物资掠夺,粮食是第一位的。因为日军的主食是大米,面粉占次要地位,连饭都吃不饱,怎么打仗啊?
另外,日军的目的还在于掠夺粮食资源供应日本本土,那里是他们的根基,因为战争的缘故,劳动力遭到空前的短缺,粮食产量大跌,而且由于天灾,日本国内的大米配给也是非常困难的。
而华中地区的苏省、浙省和皖省,都是传统的大米主要产地,品质非常高,被日军视为自己的战略控制区,粮食就是命脉。
“沪市自从过完年,黑市的大米价格已经超过每石一千元中储券了,眼看着就要往一千两百元的价格上走,换句话说,一吨大米最少也需要两万元中储券来收购。”
“我以前听你说过,日军每年仅仅从苏省一个地区,就要掠夺大米二十多万吨,最大可能到三十万吨,要搅乱鬼子的军粮计划,怎么也得走私三分之一的数量,这就需要用二十亿中储券来采购,我们没有这么多钱啊!”王真担忧的说道。
“真真,帐可不是这么算的,日军的确是有这样的计划,今年要在苏省掠夺三十一万吨大米,可实际能够完成的数字,不会高于二十万吨,因为这里面是有矛盾存在的。”
“汪伪政府的高层考虑自身需求,不会积极配合日军的行动,甚至还会有消极对抗的现象,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统治基础受到影响,把老百姓逼得站出来搞斗争。”
“苏省自身也需要粮食,李仕群的政府机关、保安部队、警察部队等等,也不是个小数目,像沪市这样的核心城市,四百多万人口,一年得需要二十多万吨大米,金陵也需要大概八到九万吨大米,这是赖以生存的口粮!”
“公开抵制是不敢,暗中操作是必然的。而且,日伪的收购价格太低,不会超过六百元中储券,老百姓肯定想方设法的藏粮食,我们的任务没你想的那么高。”
“这二十万吨大米,最后能达成的也就是十几万吨,我们只要抢购两三万吨,日军在苏省的军粮计划就完不成了,按照三万吨计算,六亿中储券就可以,这个压力我肯定是担不起,必须要局本部通过高层来想办法,好在时间还有,收粮食怎么也要八月份,有半年的时间筹备。”陈明翔说道。
做走私生意这么多年,他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知道怎么来操纵这个事情,三万吨大米,就能送李仕群下地狱,想必戴老板是很乐意的。
他不知道的是,随着日本的战事不利,局本部的策反工作也有了极其重大的突破,因为军统金陵区被抓的特工程科翔,悄悄的回到了山城。
在毛仁凤的主任秘书办公室,军统沪市实验区的区长王义新,拆开了程科翔带回来的信件。
“毛主任,按照内容所说,周坲海愿意戴罪立功,成为我们军统在汪伪政府的内线,随时听候委座和戴老板的差遣,并要求把这封信递交给委座,我猜测他的意思,应该是乞求委座的书面赦免。”王义新说道。
“连周坲海这样的大汉奸都要弃暗投明了,看起来抗战结束的日子没有几年了,你先送到技术科鉴别一下书信的真伪,戴老板正在从外地往回赶,科翔,先到咱们军统局的招待所住下,等候戴老板的接见。”毛仁凤笑着说道。
周坲海无论在山城政府还是汪伪政府,都是手握实权的重量级人物,有了他的私下效劳,军统在华中地区的很多工作,即将变得顺利起来。
另外呢,毛仁凤也有扬眉吐气的感觉,这些年军统局获取的情报,都是春风和直属站撑着,局本部毫无建树,只等着吃现成的,戴老板虽然嘴上不说,心理也是觉得尴尬,总算在周坲海的事情上,可以找找存在感了。
“局座,春风发来密电,提出了铲除李仕群的计划,鉴于日军对粮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他要求局本部在七月底之前,为他筹集六亿中储券,他准备从李仕群手里走私三万吨大米到国统区,以此来促成日本人杀李仕群的决心。”潘琦吾拿着电文来到戴立的房间。
“这小子真会给我出难题,我们国统区的确需要大米,这个事情倒是好事,但六亿法币我还有办法,可六亿中储券就麻烦了,总不能给他六亿特券吧?”戴老板牙疼一般的吸了口凉气。
话虽然这么说,但为了铲除李仕群这个军统局第一号的死对头,那是不惜一切代价的,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也要完成春风的要求。
况且春风不是白拿着六亿中储券拉关系,而是给国统区换来等价的三万吨大米,这样算起来一点也不亏,而且还大赚了一笔,军统局的这种行为,也会得到委座的欣赏,粮食从来都不嫌多。
第八百九十一章
寻求帮助
“局座,春风做事情向来沉稳,别人是五成把握就敢出手,他没有八成以上的把握不会出手,既然敢提条件,我认为铲除李仕群的机会已经来了。”潘琦吾说道。
“我也知道你说的很对,春风的能力我和你一样有信心,可这是六亿中储券啊,你让我从哪里给他搞来?”戴老板觉得这个事不太好操作。
如果是法币的话,他拼着给委座下保证,想必也能从各大银行搞出六亿法币来,可问题在于,这是汪伪政府的中储券,在大西南是不流通的,各大银行都没有储备。
“虽然我们军统局和山城政府银行没有这么多中储券,可筹集六亿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局本部来了消息,说周坲海秘密派程科翔回到山城,递交了甘愿效命立功赎罪的信件,这个事正好用得到他!”
“身为汪伪政府的财政部长和中储银行总裁,我想,承担三个亿中储券的经费是没有问题的,这样也能显示他悔过自新的诚意,当了这么些年汉奸,也该为国统区做点事情了。”
“剩余的一半,要求春风想方设法筹集最少五千万中储券,我们局本部筹集五千万中储券,全部都给特券,怎么变成中储券,要周坲海来想办法。”
“山城政府银行存有大量的伪钞,我们军统局也没收了大量的伪钞,这都是日本人印制的,全都给周坲海的中储银行。”潘琦吾说道。
六个亿的中储券可是一大笔钱,哪怕周坲海身为中储银行总裁,也不可能全都承担起来,这么大支出,肯定会引起日本顾问的注意。
但是,他作为中储银行的掌门人,肯定有变通的手段,最简单的就是贷款,以多个账户把这笔钱分散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