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网(校对)第3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0/561

“吴梓滢,听说你上过大学受到新式教育,这块腕表的价值不菲,想必家境也不错,你来警政司给我当秘书,走的是谁的门路?”陈明翔问道。
尽管警政司的秘书只是个摆设而已,但这个职务绝对不容许那些心怀叵测的人,用来监视自己的动静。
“司长,我是广陵人,家里靠着亲戚是盐商的关系,在当地开着两家盐铺,但只算略有薄产的小户人家。”
“都知道您现在得到华中盐业株式会社的授权,掌握整个华中地区的食盐经销权,有些人需要和您搭建沟通的渠道,通过杜胜建副司长,我前几天变成了您的秘书,只是个传递消息的。”
“当然,我也很愿意成为您的秘书,在苏沪地区,您可是有着传奇故事的名人,是年青一代中的巅峰人物,我以这样的身份为荣。”吴梓滢笑着说道。
她说话非常坦白,难怪被选中来做传递消息的桥梁,她也很聪敏,知道想要得到领导的信任,就得毫无保留的把疑团解开,否则,只需要陈明翔一句话,她就别想在警政司继续工作。
“我管辖的范围是苏锡常和镇江,都属于江南,广陵在江北,不是我的势力范围,他们派你过来和我沟通,到底想要得到什么?”陈明翔问道。
敢情是盐商折腾出来的事情,听吴梓滢的说法,她只是个小家碧玉,是被盐商当成拉关系的筹码,送到自己身边的。
这种钻营手段倒是让人心惊,简直是无孔不入,难怪他们把持行业经久不衰,于乱世之中照样发达。
“我家虽然在广陵,可没说是广陵的盐商找您,其实这个行业呢,实际上在清末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地位,都说广陵盐商富甲天下,可道光时期就衰败了,这个行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更替。”
“但是食盐这个行业始终都存在着垄断现象,从清末到现在,盐商根深蒂固那么多年,在行业和当地,都有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加上资产丰厚,与官家的关系紧密,只要抱起团来运作,新人很难介入这个行业。”
“而日本人发动战争,却让整个行业出现了一次重大机遇,大量的盐商因为战争逃离当地,也有死于战乱中的,食盐销售遭到重创,而各地也趁机崛起了新的盐商。”吴梓滢笑着说道。
说起盐商的兴衰史,单独距离最近的清朝,那也是一本厚厚的书,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最初的时候,清朝是由各地盐商控制着盐引,就是贩盐的资格和数量,没有盐引就无法进行食盐买卖,因此,这种垄断的性质也造成了盐商们富甲天下的现象。
但实际上从清朝的道光二十年,朝廷把盐引制度变成了票盐制度,进行了一次极其重要的改革,这对盐商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盐引是有行盐地界的限制,就是买到的盐引有规定的销售范围,跨界销售是要被惩戒的。
但票盐制度则不同,官盐不再有销售地区的限制,什么人都能买卖食盐,什么地方也能买卖食盐,垄断和专营就被打破了。
“但是老盐商们结交的层面高,与金陵政府的官员关系紧密,出手快,获取了食盐销售权,对于敢来碗里抢肉吃的新盐商,采取了打压的手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截断食盐的供应。”
“华中地区的食盐,大部分是日本华中盐业株式会社在经营,少部分是裕华盐业公司在经营,他们拿不到食盐分配权,经营就日益艰难,直到我的海源盐业公司出现,接手了华中地区的专销权,他们就打起了我的主意。”陈明翔淡淡的说道。
垄断的核心就是最少的人占据最多的资源,这样才能掌握定价权,决不允许圈子以外的新人轻易进入这个行业,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什么没底线的手段都能使得出来,无所不用其极。
而新盐商的危险不在于资产,而在于势力单薄,没有上层的关系罩着,他们要接触陈明翔的目的,说到底就是要寻求合作。
但陈明翔对这个接触并不反感,那些旧盐商们习惯于抱团排外,早晚都得和自己起冲突,新盐商正好用来作为替补。
华中地区的盐价暴涨,食盐供应时常短缺,他早就看着那些奸商们牙根疼了,规规矩矩的卖盐,那是有赚无赔的,为了自己那点私利,害的老百姓吃不起盐,这种发国难财行为比汉奸还可恶。
“我还在金陵待几天,你让他们来吧,我现在都快成唐僧肉了,是个人就想咬一口,华中盐业公司是未来财政部的重要税赋来源,明着来是不行的,需要采取一些手段。”陈明翔想了想说道。
他把金陵和沪市,还有苏锡常和镇江一带的地区要到手,李闳扉就急眼了,要是再组织起一批盐商和华中盐业公司打擂台,这家公司非和自己拼命不可,连周坲海也不好说话。
第八百四十二章
水面涟漪

华中盐业公司是盐务署的下属单位,盐务署是财政部的下属单位,按理说周坲海这个财政部长,是能够处理这个事的。
但陈明翔却明白,这个事周坲海还真不敢办,财政部是汪伪政府的命脉,负责整个傀儡政权的运转,官吏的薪水、士兵的军饷、衙门的办公经费、名目繁多的各种支出,全得从财政部拨付。
谁都知道,如果一个政权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只靠着银行印刷钞票来支撑,那也就没有多少日子了,金融体系崩溃,会直接导致覆灭的后果,没有钱,支撑这个政权体系的各个部门机构,等于是瘫痪了。
目前的局势虽然不利,但勉强还能维持,日本政府也不希望出现这样的事情,指望着汪伪政府能够撑下去,为战争提供大量的资源,因此,中储券的币值虽然在贬值,却还不到疯狂的时期。
而汪伪政府的财政部,主要依赖于关务署、税务署、盐务署、总务司、赋税司、公债司、国库司、钱币司和会计处,等于是三署五司一处来运转。
盐税不敢说占据天下税收半数,最少也能占据两成半,把最为富饶的金陵、沪市、苏锡常和镇江一带给了陈明翔,周坲海自身也要承担很大的压力,实在是不能再动手了。
“真是稀客啊,马兄怎么有时间来我这里了?”陈明翔说道。
作为警政司的老大,他的办公时间是自己说了算的,哪怕是内政部长陈群也不能问,在办公室坐了一会,他就回家了,结果一瞧,客厅里除了丁墨村夫妇,马晓天居然也来了。
“一会要去参加汪主席举行的宴会,听说主任来了,我当然得随时候命。”马晓天笑着说道。
在特工总部,陈明翔是督查室主任兼沪市实验区的区长,这个身份和马晓天的金陵区区长倒是对等,陈明翔是特任官警政司长,马晓天是特任官军事委员会的委员,授予陆军中将军衔,等级也是相同。
马晓天说自己是下属,指的是调查统计部,陈明翔这个督察专员,负责督查室和政治警察总署,作为政治警察总署的署长,马晓天严格说起来还真是陈明翔的下属。
“你们上下级的先聊聊,我先回部里看看,别有什么事情找我找不到。”丁墨村站起来说道。
陈明翔常驻沪市,马晓天常驻金陵,这两人之间来往很少,根本没有多深的交情,马晓天能够登门拜访,这肯定是有缘故的。
“马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有什么吩咐?”陈明翔笑着说道。
“吩咐不敢,我想请主任帮忙,运作一下警政司的常务副司长,与其便宜了别人,何不照顾一下老部下呢?您放心,警政司有我在,永远都是姓陈的!”马晓天说道。
能混出点名堂的,都是些聪明人啊,看出自己不会常驻金陵,谁当了常务副司长,就是警政司的实际负责人,可谓是大权一把抓,各地的警察厅和警察局,也都要受到制约。
“我的情况大家都知道,一个月顶多来一次金陵,司里的事务需要在沪市签批,那常务副司长就是一把抓,这个职务我也没有资格做主,你找我还不如去找汪主席。”陈明翔摇了摇头说道。
“主任,哪怕是汪主席同意了也不做准,必须得先通过梅机关的审核,齐藤大佐才是关键,他要是不答应,照样也没戏,您和梅机关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只要您说句话,齐藤大佐肯定会认真考虑的。”马晓天急忙说道。
这才是警政司的核心价值,陈明翔这个司长有梅机关的支持,他这关过不去,找到汪经卫也白搭。
堂堂的第一号大汉奸,难道连个常务副司长也不能做主?
这就外行了,关键要看什么事情,比如苏省省主席,梅机关要李仕群做,汪经卫就老老实实的听话予以任命,这就是人事权力。
更为敏感的是警察系统,这可是日本人控制的重中之重,有些事情可以让步,关系到警察和军队,汪伪政府根本就没有话语权。
陈明翔肯定是不敢正面对抗汪经卫的指示,但他和梅机关的关系好啊,万一背后捣鬼,搞得梅机关不高兴,就是不通过这个任命,那可就丢人丢大了!
“现任的常务副司长孙胜民,是陈群部长的亲信,我还没有考虑好要不要动他,维新政府的一派势力,那也是不大好惹的,我犯不着为这个职务得罪人。”陈明翔说道。
看起来马晓天已经彻底投向了公馆派,否则不可能急匆匆的跳出来抢夺位置,光是特工总部的权力还嫌不够,要到警察系统发展势力,人都是贪心不足的,马晓天是这样,李仕群也是这样。
但是马晓天的行为,李仕群或许不会太高兴,这当然说不上是背叛,谁不想自己的权力多一点,这是身份和地位的基础。
可问题是,马晓天和公馆派眉来眼去的,手还伸的这么长,等于是自立门户,李仕群现在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心态,哪会容忍有这样的隐患?
这是个好机会,马晓天是个有价值的棋子,也是真有本事的,军统和中统在金陵以及苏锡常等地的机构,没少吃他的苦头,李仕群要是动了他,在金陵方面就耳目闭塞,失去了消息来源。
“警察系统是维护统治的重要力量,一直控制在日本人手里的,为此,汪主席也是很不满意,现在主任把权力收回来了,他怎么可能还把常务副司长放在维新政府一派的手里?”
“跟您说实话吧,我前天晚上已经向汪主席汇报了这个想法,他同意我竞争这个职位,只要您这边通过了,这个事情就是万无一失。”
“您手里也没有什么可靠的人,咱们都是出身特工总部的弟兄,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好过那些大佬们硬塞人过来,您也不顺心不是?”马晓天说道。
都知道陈明翔除了赚钱,对兼任的职务没什么热情,类似于拉帮结派培植心腹这样的事情,和他根本不沾边,这也导致手里没有什么可用的人。
第八百四十三章
人心思变
不是陈明翔不培养心腹下属,作为站长,整个直属站的下属都是他培养的目标,华中地区、华北地区和关外地区的四个情报处,四个处长对他感恩戴德言听计从,这还不算站里的直属部门。
他没必要在汪伪政府的部门培养心腹,等到抗战胜利之后被山城政府给一锅端了,那是浪费自己的精力。
目前的阶段,不管是哪个派系的人,陈明翔都可以“委以重任”,还显得他心胸开阔。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服从自己的命令,在可控范围之内,就比如这个常务副司长,他能把马晓天扶起来,也能把这家伙踢出去。
“行吧,既然汪主席都同意了,我自然没有什么意见,今天晚上就和齐藤大佐聊聊,争取早点把事情定下来。”陈明翔说道。
“谢谢司长的关照,我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警政司绝对不打折扣的完成您交办的任务,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有您在警政司坐镇,司里下发的指令文件才是有威慑力的,您稍等!”马晓天说完就出去了。
陈明翔也不问什么事,这家伙倒是机灵,懂得游戏规则,废话,他跟梅机关推荐人选,能是那么随意开口吗?
马晓天很快回来了,他手里抱着一个箱子,司机的手里抱着几幅古画和几样古董,直接就在客厅里打开了。
箱子里放着金光闪闪的五十根金条,外加十万美元,关键是,金条可不是一两重的小黄鱼,而是十两重的黄金大条!
这有可能只是马晓天身家的零头,由此可见,他这个特工总部的金陵区长,在当地做了多少坏事,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古董暂时没法估价,但黄金美元换算下来,估计在三百万中储券,用来交换一个常务副司长,是足够分量的。
“你应该知道盐务署的李闳扉这个人吧?”陈明翔说道。
这点钱和黄金,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冲击力,周国骏他们抢的一吨黄金,现在一两都没有花。
“李主任前段时间来过电话,要我密切注意监视他的举动,特别是他和盐商之间的私下联系,司长,要不要我把他给弄死?”马晓天说道。
陈明翔真不愧是沪市的走私龙头,见过大钱的主,在自己看来一大笔的财富,居然只是斜瞅了一眼,提都没有提。
马晓天能够感受到,陈明翔是真没有什么触动,而不是假装出来的,眼睛的神色变化,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想法。
“不,弄死一个李闳扉倒是简单,可食盐销售本来就是暴利行业,觊觎的人不计其数,我还能把人都给杀了?”
“我只是要掌握他的具体行踪,避免有事情搞得太被动,他也就翻不了天,眼下这家伙是周部长眼里的红人,未来财政部盐税的具体承办人,杀了他周部长会不高兴的。”陈明翔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0/5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